书城成功励志读《道德经》学生活
2721600000008

第8章 豁达淡泊的心灵智慧(2)

古希腊学者米松走在路上,常会对着大石头下拜。人们感到怪异,问他这是为什么?米松说:“难道你们没发现它比国王要活得长久吗?”石头无知无欲无求无私心,所以无烦恼。人们天天从石头边走过,石头也不收费,确实无私。天地都是无私的,所以长久。

老子说“以无私成其私”,就是要我们把自身交出去,给家庭,给朋友,给团队,给国家民族,给全人类,变小我为大我,这样才会成就真正的自我。

老子说:“圣人外其身而身存”。就是说把身体交出去,反而能保存。意思是用大我换小我,以“无我”的方式“为我”。石头把自己交给路,反而无伤害,能长久。美玉把自己藏在山里,反而被开采,不能存璞。

吕蒙正在宋太宗、宋真宗时三次任宰相。他不喜欢把人家的过失记在心里。他刚任宰相不久,上朝时,有一个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对别人说:“这个无名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就走了过去。他的同事都为他愤愤不平,要求查问这个人的名字和担任什么官职,吕蒙正急忙阻止了他们。退朝以后,同事们心情还是平静不下来,后悔当时没有及时查问清楚。吕蒙正却对他们说:“如果一旦知道他的姓名,那么一辈子就忘不掉。宁可不知道,不去查问他,这对我有什么损失呢?”当时的人都佩服他气量恢弘。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种气度的人不多,因为人总是有些私心的。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以一己之心去衡量他人思想,也不能只关注自己而忘却他人的存在,学会做一个心底无私的人,你会因自己的无私而得到别人的敬仰,或许还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

有一个农夫,礼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 “禅师!你认为我的太太能从这次佛事中得到利益吗?”

无相禅师照实说道:“当然!佛法如慈航普度,如日光遗照,不止是你的太太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

农夫不满地说道:“可是我的太太是非常娇弱的,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能否请您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不要将功德回转向给其他的众生。”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地开导道:“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的内容,就如天上太阳一个,万物皆蒙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发心点燃的这一根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的蜡烛,不仅光亮增加百千万倍,本身的这支蜡烛,并不因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观念,则我们微小的自身,常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我们佛教徒应该平等看待一切众生!”

农夫仍然顽固地说道:“这个教义很好,但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总是欺负我、害我,能把他排除在一切有情众生之外y就好了。”

无相禅师以严厉的口吻说道:“既曰一切,哪有除外?”

人生在世,不可太过于自私。如果以真诚的心对待他人,自己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恩惠。

由此可知,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只关注自己。一个只注自己的人,是自私的,这样的人最终会被别人所不齿;反之,你忘却自己而去关注别人,你就能因此而成功、生命长存。

【智慧金言】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人活世上,不能以一己之心去衡量他人的思想,也不能只关注自己而忘却他人的存在,因为任何自私的行为最终都会导致灭亡。

【本经原典】

《老子·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地永恒而长久。

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天地顺应自然面生存,而不是单纯为自己而生,所以能长生。

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自己反而占先;把自己生死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

正是因为他无私,反而能成就自己。

身心平衡,无忧无虑

【经典语录】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语录释义】

生长万物,蓄养万物,生长而不占有,蓄养而不自恃有功,统率而不自以为是主宰,这就是最高深的修养了。

【解读】

老子讲的这些修身养性的工夫,和瑜珈术不同。现代社会某些人练瑜珈的目的在于超脱自我和外在的环境。而老子则重在修身,而修身之后乃够爱民治国。

【活学活用】

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不在于他的外表,而是在于他灵魂的高贵或低贱。有的人外表很好看,但是灵魂却很肮脏,有的人长得虽然不好看,但灵魂却很洁净。长得又美丽,灵魂又洁净的人真是难得。与人交往得久了,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朋友的音容笑貌永生难忘,不是因为他长得好看,而是因为他人好。敌人的样子也许非常漂亮,可是,我们想起来就恨得不了。灵魂是本质的东西,容貌只是装饰。内在质量和外在包装统一了好不好?好!但是,是否能像想像中那么容易呢?我们人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拥有自己的精神与意志,人类利用自己的精神和意志来思考和判断,从而来理解世界。这也就有了人类灵魂的特性。

由于我们对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结果导致出现很多错误与失败。

宋朝词坛大家苏东坡在瓜洲任职时,某天,因坐禅开悟,自认为已超凡脱俗,不为世俗八风所动。

于是,因体悟而做成一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然后令书童乘船从江北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

佛印禅师看后,挥毫批了两字:放屁。

东坡见侍者带回的批字后,火冒三丈,立即乘船过江。佛印早已料到东坡会前来兴师问罪,故早已在江边恭候。

一见面,苏东坡指责道:“禅师,你为什么污辱我的诗?”佛印若无其事地答道:“没有啊?我骂了你什么?”东坡指着“放屁”二字,责道:“这是什么?你还狡辩?”佛印呵呵大笑:“噢,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嘛,怎么被一个屁打过江来了?”

苏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不及禅师。

遇事当从容应对,不急不躁,轻与重之间仔细掂量。

庄子曾经讲过一个寓言,南海的帝王名叫倏,北海的帝王名叫忽,中央的帝王名叫混沌。倏和忽经常到混沌这里来做客,混沌待他们不错。为了报答混沌,倏和忽想给混沌凿开七窍,因为混沌没有七窍。于是他们开始给混沌凿七窍,一天凿一窍,这样凿了七天,七窍成了,混沌也因此死了。

有了七窍还叫什么混沌?混沌状态其实就是体道者的最好状态。庄子是在用寓言来讲求道的真理。混沌不是没七窍,而是有而不用。有目不视,有耳不闻,有鼻不嗅,有口不尝,有意不去分辨。恍恍惚惚、混混沌沌、朦艨胧胧,身与神合,神与天地合,沿着大道,回到清清静静的故乡。这正好比老子所推崇的大道德行。

人类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自己的精神与意志,人类利用自己的精神与意志去思考和判断,来理解世界,而这也就有了人类灵魂的特性。人的好坏不在于外表,而在于他的灵魂的高贵或低贱。有的人外表很好看,但是灵魂肮脏,有的人长得虽然丑,但灵魂却很洁净。长得又漂亮,灵魂又洁净的人真是难得。与人交往得久了,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朋友的音容笑貌永生难忘,不是因为他长得好看,而是因为他人好。仇敌的样子也许非常漂亮,可是,我们想起来就恨得不得了。灵魂是本质的东西,容貌只是装饰。内在质量和外在包装统一了好不好?好!但是,是否能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呢?

老子说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不是指灵魂和肉体的搭配问题,老子看人不注意外表。老子说的是,你的灵魂跟你的肉体是不是经常在一起?

其实,我们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经常导致很多错误与失败,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给我们自己带来痛苦和懊悔。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常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是力有余而心不足。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灵魂和肉体经常是不在一起的,它们大多数时间处于分离状态。我们的灵魂经常想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但我们的肉体却无法承担,我们的万丈雄心经常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表现得极其脆弱。这正是我们人类最大的烦恼,它使我们心理与生理失调。而这一点很奇怪,在天地万物间只有我们人类有这样的痛苦,其他的动植物却不存在这样的失调现象。这是因为其他万物的生长都是依靠自然法则的,一切沿着大道的方向前进。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的灵魂和肉体是同一的,是经常在一起的,它们不会对任何事情进行意识判断,因此也不为任何事情的发展所左右。

那么我们有没有灵魂和肉体合而为一的时候呢?当然有,那就是婴儿时期。那个时候我们初临世事,万事皆清,正是处在混沌的状态。感觉不到任何人为的不愉快,也不会去有意识地判断事物的发展情况,只是顺应自然,当然就不会有烦恼与痛苦。然而,随着阅历的增加、智慧的开启,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就加入了我们的主观认识,就没有了婴儿时期的混沌和无忧,灵魂和肉体的剥离,也就没有了初临世事的简单与清纯。所以老子说“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有一位老和尚身边聚集着许多虔诚的弟子。一天,他嘱咐弟子们每人去南山砍一担柴回来。可是,当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南山不远的河边时,正好赶上山上的洪水一泻而下,看来无论怎样也不可能渡过河打柴了。大家在束手无策之下只能无功而返了。回到寺里,弟子们几乎都垂头丧气的,只有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便问起其中的原因,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到柴,那也没有办法。不过,我看见河边有棵苹果树,就顺手把树上的一个苹果摘回来了,请师傅吃吧。”后来,这位小和尚就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见到苹果就想到它的香甜,是人的自然本性,合乎大道;因洪水挡住去路未达到师父的要求,只想到师父的责备,是人主观自加的烦恼。小和尚选择前者,自然如婴儿一般的平和快乐。

如何才能做到单纯与洁净呢?神秀和尚说得好,“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换句话说,把人心比作一面镜子,不能让它有半点的灰尘和瑕疵。这正是所谓的涤除玄览,是谓玄德。

【智慧金言】

婴儿从来就无忧无虑,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吃喝拉撒金是本性,没有任何人为的因素,所以婴儿没有烦恼,这也正是由于他的心理与生理保持了平衡。因此,我们要想生活的无忧无虑,就需要保持身心平衡,顺其自然,在这一点上无知的婴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经原典】

《道德经·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不知乎?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灵魂与形体合二为一,能永不分离吗?

聚集精气而达柔和,能像婴儿一样吗?

清除杂念而观照心镜,能没有纰漏出现吗?

爱护人民而治理国家,能做到“无为”吗?

感觉器官而开合之,能做到柔静如雌吗?

内心明白而四通八达,能表现得如同一无所知吗?

生长万物,蓄养万物,生长而不占有,蓄养而不自恃有功,统率而不自以为是主宰,这就是最高深的修养了。

清静无为,包容一切

【经典语录】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语录释义】

认识了“道”的本原,才能懂得人生的真谛,胸襟才会宽阔,为人处世自然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可为天下君王,天下君王应合天理法则;符合自然便是符合天地之道,终身不会遇到危险。

【解读】

老子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使自己的心境达到一种虚无寂寥的宽广,坚守着清净无争的心态,我们的人生就不会遭受到危险和失败,因为我们是与大道相同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活学活用】

三国后期,蜀汉在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呈现出繁荣气象,为了抵御曹丕,又恢复了与孙权的结盟关系,接着准备发兵南中地区,平定蛮王孟获的叛乱。

孟获是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在当地颇具影响力,他与朱褒等人结党密谋,趁刘备刚死之机,杀死蜀国派往南中一带的官吏,发动了叛乱,公然与蜀国为敌。

公元255年春天,诸葛亮召集五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挺进南中。出兵前诸葛亮征求马谡的意见说:“这次南征,不知你有何高见?”马谡见诸葛亮以诚求教,便说:“我认为南中偏远,道路难行,南中蛮夷狡诈多变,以武力征服保证不了长久的安定。自古以来用兵之道讲究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最佳之策是从心理上将他们征服,这样就可以保证长治久安,免受刀兵之苦了。”诸葛亮听后赞叹道:“真是与我不谋而合啊!”

诸葛亮知道孟获在当地兵民中威望很高,许多人都服从他的指挥,就想利用孟获的威望,来治理南中,所以事前传令军中,不准杀害他,一定要活捉。

孟获得知蜀军已进南中,就率军前来迎战,但见蜀军军容不整,战旗杂乱,不禁笑道:“都说诸葛亮善于治军,用兵如神,今天看来不过如此。”两军对垒,蜀军中冲出王平与孟获交战,岂料不过十几回合,王平就露出败相,渐渐不支,虚晃一枪,调转马头向后败退。孟获见王平如此无能,催马紧追。追赶出十多里,忽听杀声四起,蜀军冲出四面伏兵,将孟获人马团团围住。孟获指挥兵士拼命冲出包围向山谷逃窜。道路越来越陡峭,无法再骑马,孟获只得下马向山坡上跑去。刚刚爬到半山腰,忽然又是一阵冲杀声,原来蜀军的一支伏兵正在这里等着孟获,这回无路可逃了,孟获被蜀军活捉。

军士将孟获押进诸葛亮的大帐。诸葛亮问道:“蜀国待你们很宽厚,你们不安居乐业,却要反叛,知道罪过吗?现在你已被活捉,还有什么可说的!”孟获说:“我是一时大意,才被你们抓住,不能算输。”说完诸葛亮带他参观军营,然后问道:“你的人马能与蜀军较量吗?”孟获见蜀军阵营整齐,士气旺盛,心中暗自佩服诸葛亮治军有方,但话语仍然很强硬,“我并不是被打败的,不过是一时大意才被捉住,如果真打硬拼,我可以战胜你们。”

诸葛亮笑道:“你要是不服,我可以放你回去。”孟获说:“你要是放了我,我会重整兵马,再次交战,那时再被你捉住,我就服了。”诸葛亮让人摆上酒肉招待孟获大吃一顿,然后将他送出营去。

孟获回去后整顿一番兵马,再次交战。他派出两员战将与蜀军交战,结果又大败而归。因为这二人是上次被俘又放回来的,孟获疑心他们归顺了蜀军而故意败阵,就欲将二人杀掉。这两位战将见事不好,趁孟获不备,带人将孟获捆绑起来,送到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对孟获说:“我们曾经有言在先,再被我抓住就服了,现在还说什么?”孟获仍然不服说道:“这次是我的部将叛变了我,而被抓住,并不是你的人抓住我的。”诸葛亮笑道:“好,我再放你一次,如果再被抓获,你又怎样呢?”孟获说:“下次被你抓住,我就向你投降。”

诸葛亮又将孟获款待一番,然后放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