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是孙权手下得力的干将,不但勇敢,且有智谋,对孙权也非常忠诚,对东吴立有大功,孙权极其爱护这位将军。吕蒙的旧病发作,孙权听说后,异常着急。当时,孙权正在公安就立即把吕蒙接到自己的宫殿中,千方百计给他治病。他不仅亲自请医问药,还贴榜招募名医,布告天下,谁能治愈吕蒙的病就赏给黄金千两。有个医生采取针灸的方法给吕蒙治病,孙权在一旁看到他受折磨而难过落泪。孙权关心他的病情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为了能经常观看吕蒙的面色,但又怕吕蒙为迎接他受到劳累,就在室外悄悄地通过墙上的洞眼察看吕蒙的病情。当他见吕蒙稍微能吃下一点饭菜时,心情就特别好,高兴地与身边侍从又说又笑;如果发现吕蒙吃不下东西时,心情马上就坏起来,愁容满面,唉声叹气,晚上牵挂得睡不着觉。有一阵,吕蒙病情好像有所好转,孙权就特别高兴,竟然宣颁赦免令,并请大臣们前来庆贺。后来,吕蒙的病情愈来愈重,孙权每天请道士在星空下为其祈祷,并亲自守护在吕蒙的病榻前。吕蒙的病到底也没有治愈,终于去世。孙权极其悲哀,自己穿上素白丧服为吕蒙守灵,很多日子都心神恍惚,不思饮食。
孙权对吕蒙的身后事安排得十分周到,为他修筑了很好的坟墓,还安排了300户人家为死者守墓。
诸葛恪从小就有才名,通晓世事,善于机断。吴王孙权想让他做点事情,试试他的才干,就任命他做军中节度,专门掌管军中钱粮、文书等,这些事十分繁琐,也不能显示诸葛恪的特长。诸葛亮听说后,就写信给东吴大将陆逊,说明了这种情况,陆逊将此情况告诉了孙权。孙权立即传命,让诸葛恪领兵。
诸葛恪禀奏孙权说:“丹阳山高路险,百姓大多果敢勇猛,过去我们多次发兵,只征得平原上的平民而已,其余上中深远之处那些强悍的百姓,并没有征服。鉴于这种情况,我请求做丹阳太守,三年后可以获得甲士四万。”
群臣听后,觉得诸葛恪是不知天高地厚,他们议论纷纷。认为丹阳地势险阻,方圆千里,重峦叠嶂,那里的老百姓未曾进入过城邑,更未受过官吏的管辖,大都是些逃兵、野人或隐逸之士,他们一般不出山林,最后老死其中。还有些被追捕的要犯,一起逃窜到那里,占地为王,善于征战,而且当地的风俗本来就崇尚气节武力。他们登山赴险,如鱼游深渊,猿猴上树。一旦看到有机可乘,就下乡抢劫骚扰。每次派兵征剿讨伐,寻找他们的藏身之处,一对阵,他们蜂拥而来,一溃败,又如鸟四散。从前朝以来,对他们就无法驾驭。然而诸葛恪仍坚持说他必定成功,恐怕是不实之辞。
孙权没有听从别人的劝告,而是坚持己见,拜诸葛恪为丹阳太守。诸葛恪到了太守府,就下令让四方的城郭长吏各自保卫自己的疆界,明确各自守卫的职责和范围。凡是已经教化的平民,都令他们屯居。又吩咐诸将派兵设立关卡,阻拦山民外出,只是修筑藩篱,并不与山民交锋。等到他们的谷子熟了,诸葛恪领兵去抢收,连种子也不给他们留下。山民们陈谷子已经吃完了,而新谷又没有收成,一般平民又已按照诸葛恪的命令屯居,无法从他们那里抢掠到粮食。于是山民饥饿贫困,逐渐出山投降自首。
诸葛恪下令说:“山民改恶从善,都应当安抚慰问。既往不咎,迁出外县的,不得怀疑猜忌,不得拘留捉拿。”山民周遗过去是个恶人,现在迫不得已前来投降,但又在暗中图谋叛乱,官吏胡伉就将他拘捕,送交诸葛恪。诸葛恪以胡伉违背命令的罪名将他斩首。山民们听说胡伉被杀的消息,知道太守只是想让他们出山而已,没有欺诈的意思,于是扶老携幼,一同出山。一年之后,诸葛恪就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丹阳由此大治。
在魏、蜀的夹击之间,孙权能够继父兄之业而自保,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有一定的才能是无法做到。而在其众多的才能中,知人善任应该是最重要的。孙权虽然没有一统的大志,但其能在三国激烈竞争时做到自保,说明毛泽东对他的评价为“一个能干的人”是恰如其分的。
否定卢弼对曹操的否定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此为近之。
曹操是位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就是做《三国志集解》的卢弼,也对他持否定态度。他对裴松之注释中引用曹操于公元210年12月所下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大加伐挞。曹操在此文中,反复剖明心迹,一再陈述自己忠心体国,绝无代汉帝以自立的意思,表示决心让出受封的苦、柘、阳夏等三县,以消除别人的误会。卢弼逐条予以批驳。曹操在令中说:自己决无叛汉的意思,生前不为人理解,希望死后,自己的妻妾无论改嫁到哪里,都要为他说明这一点。卢弼斥责这是“奸雄欺人之语”。又如曹操解释自己不能放弃兵权,是“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这是从“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着想的。卢弼谴责“皆欺人之语也”。曹操令中说:自己带兵打仗,一向“推弱以克强,处小而擒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卢弼则列举他打过的败仗,批评他是个“志骄气盛,言大而夸”的牛皮大王;曹操要让出三县,卢弼则认为是“文词绝调也,惜出于操,令人不喜读耳”,卢弼甚至揣测说:陈寿撰写《三国志》对这些话“削而不录,亦恶其言不由衷耳”。毛泽东对卢弼的注文表示了异议,除做圈点外,还在书的天头上写道:“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此为近之。”
在毛泽东看来,《让县自明本志令》是曹操的手书,是了解、研究曹操的第一手史料,应当是真实可信的。卢弼从封建正统思想出发,视曹操为一代奸雄,因而不顾事实,强词夺理,上纲上线,将其一棍打死,这是历史的偏见,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过火行为。毛泽东倒是觉得唐朝诗人李白对曹操的评价比较符合实际:“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既肯定曹操有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又指出他轻视祢衡的失误,这种一分为二的观点才是实事求是的。毛泽东本着这样的唯物史观,主张应对三国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对评价历史人物是有参考价值的。
刘表“虚有其表”
“为人者,不能光有其表,而没有其实。要勇于进取,有远大志向,不能满足于一时的安逸,做土皇帝,要居安思危。”
《刘表传》里说: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后,欲联合刘表以为外援,便封刘表为镇南将军,领荆州牧,武成侯。这时,皇帝被曹操弄到了许昌,并以许昌为都城,刘表一方面向皇帝纳贡,同时又与北方的袁绍相勾结,从而周旋于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曹操,袁绍这三大势力之间。刘表手下的治中邓羲劝刘表不要这样做,刘表不听。接着,裴松之有一段注,引《汉晋春秋》的话说:“表答羲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达义矣。治中独何怪乎?’”毛泽东读至此,说刘表后来“虽绝绍附操,终亦为操所吞”。
《刘表传》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时,袁绍派人向刘表求助,刘表答应了却不派兵去,但也不帮助曹操,“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毛泽东读至此,批道:“中立。”
毛泽东的这些批语,都集中于批评刘表消极保守自己的一方土地,无所作为,且总是拿他与曹操比较,指出曹操的政治眼光和进取之心远远高于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毛泽东本人的胸怀。事实上,刘表的中立自保,也不能成全其基业。这一点,在袁、曹官渡相持时,刘表手下的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就指出过:“豪强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所以,毛泽东说他“终亦为操所吞”,这是指刘表死后,其子被迫投降了曹操。
《三国志·魏书·刘表传》称刘表“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毛泽东读了后,颇不为然,批注道:“虚有其表。”他还在读该传时写了有关曹操的两条批注,以称赞曹操的有所作为,批判了刘表。一条是裴松之所引司马彪《战略》,说刘表初到荆州时,江南有一些宗族不服,聚众反抗,刘表“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毛泽东读于此注,对“皆斩之”的做法很不赞成,所以,他在“皆斩之”三字旁划了粗壮的曲线,又在天头上写有批语:“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一条是毛泽东在今人卢弼《三国志集解》注释,刘表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攻长沙张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毛泽东又在天头上作了批语:“做土皇帝,孟德不为。”
毛泽东是非常鄙视刘表其人其事的。毛泽东读《三国志》卷六《刘表传》中写的批注,几乎都是贬语。
从毛泽东为《刘表传》作注不难看出,在毛泽东看来,为人者,不能光有其表,而没有其实。要勇于进取,有远大志向,不能满足于一时的安逸,做土皇帝。要居安思危,有所作为,这才能是真男子汉。
借《三国》雅号典故,评党内领导干部
毛泽东借《三国》雅号,对他们大都有过详略不一的评点。
早期着名的共产党人,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上,大多特点鲜明,有的还因此获得一些外号或雅号。
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锤炼,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内英雄辈出,群星灿烂,人才极一时之盛。
毛泽东借《三国》雅号,对他们大都有过详略不一的评点。
关于周恩来。毛泽东1949年12月2日给柳亚子的信中曾说:“周公确有吐握之劳。”我们知道,曹操有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名句,毛泽东借此点明周恩来理政之勤、之德、之能。此前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谈到新中国政府未来组成时,其他人事都未商量,毛泽东独独谈到:周恩来一定会参加政府工作,其性质相当于内阁总理。一直到1974年周恩来身患绝症,在筹备四届人大时,毛泽东仍然认为,周恩来是总理角色的不二人选,说:“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
关于陈云。毛泽东1950年4月谈到陈云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主持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的工作时,曾在一张纸上写下一个“能”字。这是借诸葛亮《前出师表》里叙述刘备评价向宠的用语:“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毛泽东后来还说:
“平抑物价,统一财经,其功不下于淮海战役。”在1956年推荐陈云为中央副主席时,毛泽东说:“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1959年4月在上海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又说到陈云:“他这个人是很勇敢的,坚持真理也勇敢。我看他这个同志还是经验比较多一点。真理往往在一个人手里。”1959年6月24日同王任重谈话时,谈到大跃进的失误,毛泽东又讲:“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陈云同志对经济工作是比较有研究的,让陈云同志来主管计划工作、财经工作比较好。”
关于彭德怀。1935年毛泽东写给彭德怀的诗中的名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是大家熟悉的。后来,毛泽东还说过彭德怀是“猛张飞”,但也是“粗中有细”。
关于叶剑英。毛泽东借用明代李贽的自题联语“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来评价。其他如杨成武文韬武略,不属匹夫之勇,人称“锦马超”。许世友被称为“黑旋风”,中国历史名将都能在他麾下找到相似者。
捡拾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党内领导干部的评点,得到的启示是,一项事业、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工作,都是由相应的干部团队挑着大梁干出来的,对这个团队的核心人物来说,时常关注一起干事业的骨干们的情况,分析他们的特点,发挥他们的长处,彰显他们的业绩,应是一件需要上心去做和经常去做的事情。毕竟,事业的关键是用人,用人的前提是知人。
毛泽东善于从雅号中识别、使用干部,是他独具的高超领导艺术。
三国归晋
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三国,这是向统一发展的。
在三国中,蜀是最弱的一国,所以,诸葛亮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策略,据守汉中,与魏展开争夺关陇地区的激烈战争。公元234年,诸葛亮进驻五丈原,病死军中,蜀军撤退。此后蜀军以姜维任统帅,屡次伐魏,都无进展。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派钟会,邓艾两路大军伐蜀。钟会率十万大军为主力,由斜谷入汉中,姜维在剑阁防守。邓艾以3万士卒奇袭阴平道,南下江油,在绵竹击杀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直逼成都,刘禅投降。
蜀国之所以终被魏所灭,其一开始的政策就出了问题。毛泽东认为蜀国失误在《隆中对》中的战略决策上。这个战略决策的缺陷就在于使本来有限的刘备的兵力又分散了。刘备占据荆州之后,再占益州,就必分兵让关羽守荆州。毛泽东称为“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后来,刘备占了汉中、成都后,诸葛亮又长期领兵据守汉中,毛泽东称“三分兵力”。
毛泽东惯于借鉴历史,他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很可能与他对“《隆中对》中战略决策失误”的认识有关。
千里之遥而分兵,必首尾不能相顾,结果关羽失了荆州,刘备起兵伐吴,大败而归。至此,蜀汉的鼎盛时期过去,诸葛亮亦无回天之力,终被魏所灭。
魏晋在灭蜀之前,军力强大,但对吴作战,却很困难。吴凭借天然屏障,以水师严密布防,魏缺少精锐水师,难以进攻。但灭蜀之后,地理形势发生变化,尤其是晋代魏之后,在蜀地江岸大造战船,训练水师,为灭吴进行充分准备。再者,吴帝孙皓的统治残暴黑暗,引起民众的不满。他为了加强长江上游的防守,迁都于武昌,江南人为其转运财物,劳苦异常,因此汉人和越人联合起义,反抗孙吴的统治,孙皓不得不还都建业;结果使上游的防务更加松弛。这给晋灭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公元279年,晋调六路大军共二十余万人伐吴,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总统众军,各路大军所向尽克。次年3月,晋龙骧将军王濬的水师到达建业的石头城,孙皓被迫投降,吴亡。
至此,中国自董卓之乱后9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结束,三国归晋,国家一统。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经过司马氏三代人的努力,终于篡魏称帝,三国一统归晋。
毛泽东在谈这段历史时,评论说:“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三国,这是向统一发展的。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所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司马氏一度完成了统一,主要就是了那时打下的基础。”对这段历史做了精辟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