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有趣的对联故事
27231800000017

第17章 嘲讽篇(2)

后来,崇祯皇帝登了基,揭露了魏忠贤的罪行,魏忠贤畏罪自杀。朝廷又追杀魏阉奸党,有人揭发张好古。

朝廷正欲治罪,一个大臣出面替他作证,说:“张好古曾用对联嘲骂魏忠贤,是个大之士应该连升三级。”

白衣里一个大人

徐曦上任,守令带领诸生出门迎接。诸生认为徐曦出身贫寒,就特别看不起人家,相见时,对徐曦显得特别没有礼貌。守令心中恼怒,就没有办法,突然想出一个注意,于是出对考诸生:

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诸生面面相觑,没有一个可以答得上的。而徐曦迅即答曰: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曦了。

联嘲袁世凯

袁世凯用阴谋手段,迫使辛亥革命党人屈服,使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也让位给他。他不到南京就任,在北京设总统府,成立了北洋军阀政府。

他篡夺总统职权后,倒行逆施,镇压革命,实行独裁专制。从此,全国各地大小军阀割据一方,混战不已,使社会不宁,民生艰困。那时的中国,真个是“四方八面战,十室九家空”。因而一些革命党人又组织南方革命政府,进行第二次讨袁战争。

当时曾任国史馆馆长兼参政院参政的湖南巨绅王阊运,对袁世凯的窃国擅权极为愤慨,因而给袁世凯的总统府拟了一副名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横批是:旁观者清!

此联对仗工整,构思别致,并嵌入“民国总统不是东西”以骂之。

顾鼎臣应对

明代名臣顾鼎臣,字九和,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他幼年时上私塾,有一回,馆师出对曰:

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

顾即对道:

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

又一日,他的父亲出对考他: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他也快捷对句: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尚书讨没趣

明代南海人霍韬,正德年间进士,官到礼部尚书协掌詹事府事。

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座寺庙的地址,想在那里建私宅,请当地县令把僧人赶走。僧人无奈,只得迁出。离开的时候,在墙上题写了一副对联:

学士家移和尚寺;

会元妻卧老僧房。

霍韬考进士时,得第一,即会试第一名,称“会元”。霍韬看到后,感到羞愧,便打消了建私宅的念头。

对联既是写实,更巧妙地含有尖锐辛辣的讽刺。

盖瓦与挖煤

封建专制时代,当官的最有尊严。上司与下属之分,犹如九天地只悬隔。属员见上司要呼“大人”,而自称“卑职”。

某才子以此为题撰联:

大人大人大大人,大人一品高升,升到卅六重天宫,与玉皇大帝盖瓦;

卑职卑职卑卑职,卑职万分该死,死落十八层地狱,为阎罗老子挖煤。

上下联起句用反复手法,表示这种现象在官场中极为普遍,比比皆是。

到处可以听到“大人”、“卑职”的称呼。“一品高升……天宫”与“万分该死……地狱”,则是极力夸张。要把上司吹捧得比玉皇大帝还高,怎么办呢?只好上到其宫顶去“盖瓦”了。

“十八层地狱”,为佛家所指极恶众生死后趋赴的受苦之所,“卑职”不但“万分该死”,还要落到“十八层地狱”最深层再往下去,去“为阎王老子挖煤”。

高者登峰造极,低者无以复加,尤其“盖瓦”、“挖煤”二语,联想之奇妙,对此之强烈,用于讥讽官场陋习,可谓尖酸辛辣到了极致。

未闻粪有税

郭沫若少年在县城读书,有一天,他看见农民挑大粪出城,守门的门吏敲诈勒索,一担粪要收两个铜板的出城费。郭沫若在旁边看见了,随口吟出了一副对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这副对联以辛辣的笔锋,抨击了不公平的世道。

1935年,郭沫若与蒋介石彻底决裂,因而受蒋通缉,不得已流亡日本。一天,旅日华侨请郭沫若演讲,郭沫若欣然前往。

在演讲会上,几个被日本当局收买的探子弄来了几筐梨子,将梨一只只地抛向讲台,进行干扰。演讲结束后,日本友人问郭沫若对此有何感想,郭沫若便作了一副对联:

妄把梨儿充炸弹;

误将沫若当潘安。

潘安是西晋的一位才子,传说他年轻英俊,又有才学,每当他外出,姑娘都向他抛梨子等水果,以示爱慕。郭沫若把“梨儿”、“炸弹”、“潘安”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讽刺了日本当局,又回答了友人提问,诙谐有趣。

该死汉奸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扶植下,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自任主席。当时,汪的下属纷纷赠献对联,阿谀奉承。

汪的警察厅厅长申省三找到了一位自号灵谷老人的寿翁,请他写了一副对联:

昔具盖世之德;

今有罕见之才。

申省三一看,不但词工句丽,而且褒奖汪精卫德才无双,不觉连连称好。当即送到了汪的就职大典上,亲手张挂起来。谁知道,这副对联竟是骂汪精卫“该死汉奸”!

这副对联妙在目视为褒,口读是贬,巧借双关骂汉奸。“盖世”与“该死”谐音,“罕见”与“汉奸”谐音。读之听来则是“昔具该死之德,今有汉奸之才”。

捣蒜与抽葱

明宪宗成化年间,太监汪直专权,朝野官吏对其多阿谀逢迎。汪直出外巡视,所到之处的都宪、侍郎等接待的礼节更是越出常规。

当时有人作一联,对这些趋炎附势之辈作了辛辣的嘲讽:

都宪叩头如捣蒜;

侍郎屈膝似抽葱。

联讽两贵

清朝嘉兴皇帝算得上精明能干,即位之后也有所为。太上皇一死,他立即下诏赐死和坤,并抄了他的家产。但政治败坏,西南方不断起义,还好嘉兴皇帝都能一一镇压。

嘉兴十八年,北方又有天理教起义。当起义军攻打皇城时,嘉兴皇帝正在热河取乐,闻变立时呆了,众大臣也都六神无主。

此时,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太师)董诰号啕大哭起来。而当时留在宫中协助太子监国的宰相曹振镛也只是泪流满面,全无主张。幸好太子果断,立刻调兵入宫,才保全大家性命。

之后嘉兴皇帝下诏罪己,又作了些改革,才令天下安稳。后来有人写了副对联来形容两位权贵当时的“出色”表现:

庸庸碌碌曹丞相;

哭哭啼啼董太师。

二人虽然恼怒,但也只好由之。

穷教师祝寿

解放前,某县长做寿,除广发请帖外,还派人四处通知,号召百姓“自愿送礼”。百姓们生活艰难,衣食尚且难保,哪有钱财相送。因此,人人叫苦不迭,却又毫无办法。

某乡有位穷教师,虽然身无分文,接到通知后,却欣然如期前往。寿堂之上,来客们争相呈上贺礼,惟有穷教师端座椅上,面带冷笑,纹丝不动。

县长的管家等得急了,便请他呈交礼品。这时,他才从衣袋里掏出一卷红纸。管家以为是礼单,刚要伸手来接,穷教师站起身来,向县长跨近了几步,展开手中的红纸,高声说:“县长大人做寿,敝人无所奉献,这里有对联一副,权当贺礼。”

说罢,便当众念道:

大老爷做生,金也要,银也要,红白一起抓,不分南北;

小弟子该死,谷未熟,麦未熟,青黄两不接,哪有东西?

穷教师念罢,气得那县长直冒冷汗,晕倒在寿堂之上。

巴县走狗

从前,四川巴县有个衙吏,敲诈勒索,搜刮民财,盖了一所豪华的公馆。公馆落成之日,鞭炮齐鸣,远近乡绅、名流前来庆贺恭维。有个秀才,写了一副对联送上,联曰:

邑悬起敬;

口心己文。

送上对联后,秀才立马就走了。客人们对这副对联赞赏不已,都说是县民对衙吏肃然起敬,秀才心服口服,赶来送联表示心意。

有个老儒生揣摩半天,认为这是个对联谜。上联“邑悬起敬”四字倒没问题,但联系下联,如果把上联各字的部首“口心己文”去掉,岂不成了“巴县走苟(狗)”!众宾暗笑。

从此,衙吏是“巴县走狗”之说,便不胫而走。

冯玉祥联讽汪精卫

冯玉祥是位有名的将领,自律极严,对那些不遵守制度,拖拖拉拉浪费时间的人深恶痛绝。1927年,他带领军队,到达河南郑州。

他对当时国民政府机关、团体会风不正,疲沓散漫不守时间的作风极为不满。就连任国民政府要员的汪精卫也不遵守时间,开会时,往往迟到或无故缺席。

冯将军一气之下,撰了一副对联,派人送给汪精卫。联文是:

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

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征联巧讽阎锡山

1929年,阎锡山到南京开会,休会期间,他心血来潮地想到无锡一游。

到了无锡,找了一位向导。先看东林书院,又泛舟五里湖上。阎锡山忽然看到西面有一座突兀的奇山,便问:“那是何山?”

向导答道:“那是锡山。”

阎锡山听了,沉吟半晌,又问:“那是锡山,贵县为何称无锡?”

向导解释说,据说锡山原来是有锡的,正因为有锡,一时间,采锡者蜂拥而至。那时,强豪占地霸产,百姓锡产被夺。于是,械斗者有之,诉讼者有之,老百姓有苦难言。

后来,锡采完了,也就相安无事了,百姓才得安居乐业。因此,即将县名定为无锡。我们无锡人有一句俗语,叫做“有锡则民乱,无锡则民安”,所以,无锡反而是件好事。

阎锡山听到此处,心中一怔,想要发作,转回一想,此乃民间传说,并非向导编造,如果敲明点透,岂不有失大体,于是默不做声。后来,当地名士冯国征,依此轶事,撰了上联,又在上海《大公报》征求下联。冯国征的上联是:

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此联出得奇巧,确实难对。别的不说,光是人名、地名的变换,就难以找到合适的对句,一时成了绝对,所以,一直没有征到下联。

1942年,《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到天长县新四军驻地采访,忽然想起那次征联,于是,对出了下联:

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

时隔十多年,一副奇特的对联,就这样完成了。

联嘲洪承畴

明末重臣洪承畴是福建南安人,此人平素道貌岸然,开口忠君,闭口爱国,并亲笔撰书一联挂于中堂:

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真是信誓旦旦,念念不忘“忠君、守节”。可是曾几何时,清兵入关,洪在松山被俘,就屈膝事清了。

之后,许多他的同僚,如史可法、郑成功等人,坚决抗清,甚至壮烈牺牲。人们鉴于这忠奸分明、真伪若揭的现象,更加敬仰民族英雄。于是,有人把洪承畴的对联改为: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直接打他的嘴巴。据说他恬不知耻,在自己六十生日时,大摆排场,隆重庆寿。有个他的门生引为耻辱,特披麻戴孝,用竹竿挑一对联前往祝寿。人们蜂拥围观,只见对联上写: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联中嵌名歌颂史可法,并谐“承畴”音直指他“洪恩”“成仇”。

木头木脚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广东有两个自认为很有才气的秀才,一李一宋,他俩结伴旅游,一路观山赏景,联诗对句,好不自在。游了半天,又累又渴,见前面树阴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和尚在纳凉,身边放一个葫芦,便上前讨水喝。

老和尚打量两人一眼说:“两位贵姓?有水,不过要对对子,对得上方可饮水。”两秀才欣然同意,并自报李、宋二姓。老和尚听罢,便将两人姓氏嵌入联说:

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

两秀才听毕,见对联是讥笑自己,对了半天也没对上,不仅得不到水喝,还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到了20世纪80年代,《广东农民报》一读者将这故事整理成文,投至该报,有36位对联爱好者热心对下联,其中只有阳春县读者黄文昌对的较好。他对的下联是:

龚庞两小姐,龙首龙身。

谜联刺贪官

清朝同治年间,有个县官叫柳儒卿。此人十分贪婪,想尽法子鱼肉百姓,搜刮民财,人们背地里叫他“柳剥皮”。他没有才学,是个草包,却又好假充斯文,附庸风雅,还愿意出头露面,显示自己。

这一年,县里大制灯谜,柳县官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了。可他不会猜,更不会制,于是就请了个人代他作一个谜。

那人也没有客气,代他制了一副谜联:

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

掼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

柳剥皮不知其中奥妙,说:“很好,很好。”叫人贴了出去。

猜谜的人很多,人们很快猜出谜底,个个捧腹大笑,齐声称赞:“这个谜作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