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瓜田,不要弯下腰去提一提脚上穿的鞋;走到李子树下,不要抬起手整理头上戴的帽子,免得让别人看见误认为在偷窃田里的瓜,或有意摘取树上的李子。
在处理一些容易引起猜疑的事情时总是要小心一些。其实真的口渴摘一个瓜或几个李子吃,然后付给物有所值的钱,也无伤大雅。所以这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俗语,只是拿它做个形象的比喻。意在表明:人们要懂得避嫌。要避免被人借故猜疑引起是非,甚至招致无妄之灾。避嫌是人们谨言慎行的表现,必要时有益而无害。例如: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位高权重,但他廉洁自律,让他的儿子,住在偏僻的乡村务农,家境清贫,只是在他死后,楚王知道后才抚恤他的儿子。
与此相反,历史上有多少高官权贵,掌握一定的权力后,就肆无忌惮地提拔任用他自己的亲人故旧为官为宦,形成邪恶势力,像人们所嘲讽的那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对于这样的人,“避嫌”已经是一句言不由衷的话了。
一事当前,避嫌或不避嫌,关键在于是出于公心,还是个人私念做祟。出于公心避与不避都表明心地坦然,光明磊落;出于私念,即使去避更显得龌龊卑下。总之,是“嫌”应当回避,不是嫌应当仁不让,敢做敢为。同时,避嫌也是特定情况下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