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出远门做母亲的总要担心忧虑,而反过来母亲远行时做儿子的却大多不挂在心上,这句俗语反映出两代人对待母子亲情的不同态度。
古时候,人们把千里路看成是非常遥远的路程。“千里”几乎成为遥远的代名词了。这是因为当时的交通十分不便:隔山隔水,道路也不通畅;又没有什么快捷的交通工具。
那时候,有的人活一辈子没有出过山,没有离过水,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家和它的周围。所以一旦子女外出谋求生计,家中的母亲无不时时刻刻惦念自己的儿子,生怕他不幸患上疾病或挨饿受冻。这伟大的母爱,这眷眷的慈母之心,在实际生活中形成了这句俗语中的前句:“儿行千百母担忧”。我国东北辽宁省南部地区有座“望儿山”,传说一位年老的母亲,盼望儿子平安归来,每天都要到山上,望着大海,天长日久,老人家站在山上变成了一尊石像,此山因此而得名。
虽然现代的交通与通讯都十分发达便利,万里之外,都能沟通母子之间的呼唤与应答,但所有的母亲,依然与古时候的母亲一样对子女的远行放心不下。
俗语都来源于生活,这句俗语中的后句:“母行千里儿不愁”,是现代人根据前句表达的含义,续接的一句,这样前后两句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照。不过前句可以概括普天之下所有母亲的情怀,表达出慈母的爱子之心;后句则不能代表天下所有的儿女。续上这句话,其侧重点是:教诲与劝勉,在于感恩图报,而不尽在嘲讽。促使为人子女者多加反思。
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中最后反问的两句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谁说区区小草似的儿女心,能报答父母恩情于万一呢。作者这首诗是母爱的颂歌,也是在唤起普天之下的儿女,亲切的联想和诚挚的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