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范。在各国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条件。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各国民族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邓小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杰出代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成功实践,使它的民族化水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从而使它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范。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前领导人乔蒂·巴苏说,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成功就在于能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创举。”他认为,邓小平很好地解决了适应世界情况的变化和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两大问题,才使中国共产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使中国有了今天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和平与发展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地讲,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为了解决时代的历史课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作为时代主角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时代的旗帜,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20世纪7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的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历史课题。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当今时代的根本特征;同当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相比,科学地回答了当今时代提出的一系列根本性的历史课题,成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第三,邓小平理论将科学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给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宝库增添的新鲜东西,不是个别的方面,而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它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念,第一次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出色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形态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因此,我们又可以把邓小平理论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件大事,是当今时代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邓小平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世界级”的大课题。同时,解决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也为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有益的启示,必将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邓小平理论,必将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四,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低潮的中流砥柱。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三次高潮和三次低潮。每次低潮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提供理论创新的历史机遇。在第一次低潮中,产生列宁主义;在第二次低潮中,形成毛泽东思想。这两次理论高潮是使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主要推动力。现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正处于第三次低潮之中。邓小平指出:“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他强调:“社会主义中国将是不可战胜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跨,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放眼世界,我们看到,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正在走向复兴。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分析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特别是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充分论证了社会主义的光辉前途,从而坚定了世界人民的信心;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深层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创造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上的奇迹,树立了榜样,并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奠定了坚强的基础。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从低潮走向复兴的行动指南。
本书就是根据这个思路写成的。我们用四章的篇幅比较深入地探讨这四个问题。在探讨过程中借鉴一些同行的研究成果,但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学习心得。我们在书中大胆地提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或者叫做独到的见解。这些观点是否正确,我们没有把握。提出来的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深化对这个重大课题的研究;同时也为了向读者请教,以期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
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新学说探析
本文入选全国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理论研讨会和论文集,发表于《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2001年4月荣获四川省政府三等奖。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以独特的研究视角和一系列崭新的理论观点,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构建成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学说。邓小平认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他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外开放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学说,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新学说对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据此,恩格斯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列宁根据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实践,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无论是恩格斯还是列宁都没有具体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20世纪30年代国际上曾经有过一种观点,认为“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中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完全适合的实例,便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这里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生产过程的公共性质是完全适合的,因此在苏联没有经济危机,也没有生产力破坏的情形。”这种理论和实践给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科学地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批评了苏联领导人和理论界的错误观点。毛泽东认为,“说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社会发展动力,不说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样一来,矛盾的普遍性这个规律,在他们那里被否定了,辩证法在他们那里就中断了。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毛泽东对斯大林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指出:“斯大林在一个长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直到他逝世前一年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才吞吞吐吐地谈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说如政策不对,调节得不好,是要出问题的。但是,他还是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做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党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动态结合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一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对抗。因此,阶级斗争构成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重大贡献在于,他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从而出色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
但是,遗憾的是毛泽东未能找到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由于他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的理论失误,他仍然沿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理论观点,试图通过“文化大革命”的途径来解决这些矛盾,结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场大灾难。毛泽东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引申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性,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他同时又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引申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的斗争,引申出了一条所谓“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的基本路线。这是引起毛泽东晚年失误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科学地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全面地纠正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失误,果断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错误路线;并结合新的历史特点,透彻地分析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构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新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说过:“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他认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直接动力。他在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还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新思路。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时,邓小平将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从分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体制)之间的矛盾入手,揭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邓小平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中,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也基本上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同时,他又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深入地分析了我国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相矛盾的方面,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通过上述分析,邓小平认为,我国过去生产力没有能够得到很大发展的原因,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他的结论是:“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他强调:“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他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在改革中把握社会主义的矛盾运动,并通过改革开放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学说。江泽民指出:“实行改革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他说“毛泽东同志曾经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党找到了解决这种矛盾的正确途径,这就是进行改革开放。”
在阐述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新学说的时候,邓小平特别强调,“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到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是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这是邓小平的一个崭新的视角。他把改革开放同“什么叫社会主义”和“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把改革开放作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和直接动力。正是这种崭新的研究视角和一系列新颖的理论观点,构建成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新学说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艰辛探索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性认识之集大成。他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江泽民说过: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正确途径,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创造。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改革开放是他创造性地发展毛泽东思想,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突出贡献。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新学说的主要命题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