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本来就含有一定哲理,后世的某些思想家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从神话的宝库中选取自己需要的部分,自觉地进行艺术加工,便把它改造为寄托思想的寓言,在形象的故事中寓于某种哲理,于是神话被寓言化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寓言化,主要反映在先秦诸子著作中,特别是庄子,堪称改造神话为寓言的高手。
神话与原始宗教都是原始思维的产物。神话中的“神”,本来就是先民信仰与崇拜的对象,而神话借助想象以征服和支配自然力,也与原始宗教借助巫术控制自然同出一源。神话中含有宗教的因素,故易为宗教所利用。神话逐渐变为仙话,是神话宗教化的主要表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西王母神话和月亮神话逐渐演变为仙话,就是最为典型的实例。
(第四节)中国古代神话与后世文学创作
神话乃文学之母。近人王孝廉有一妙比:神话与文学的关系,就像《山海经》神话中所见的盘古与日月江海的关系。神话说盘古死后,头化为四岳,眼睛化为日月,脂膏化为江海,毛发化为木。盘古虽死,而日月江海、人间万物……都有盘古的影子。神话转换为其他文学形式以后,虽然往往它本身的神话意义消失了,但神话在作为文学中艺术性的冲击力量活跃起来了。例如:先秦文学的南北两大代表:《诗经》与《楚辞》,都有古神话的痕迹,尤其是《楚辞》,保存极大量的古神话。《老子》《庄子》《淮南子》的道家思想也大量汲取古代神话而加以哲理化。《左传》《史记》《尚书》,则是汲取神话而加以历史化。夸父的神话故事见载于《山海经》,而《淮南子》与《列子》中也都有记载,皆据《山海经》而写就的。其后的《神异经》里那位在东南大荒的巨人朴父,由夸父、博父、朴父的音义来看,此朴父疑亦夸父演化而成的巨人。又据沈雁冰《中国神话研究ABC》所说:《列子·汤问》愚公移山的故事,是由夸父逐日神话演变而成。
《中山经》姑媱之山的瑶草,是未出嫁而早死的帝女精魂化成的,演化为《庄子》里藐姑射山的绰约神女寓言。其后再化为宋玉《高唐赋》的巫山神女朝云。再化而为杜光庭《仙录书》中的西王母第二十三瑶姬,再化而为曹雪芹《红楼梦》里的绛珠仙草林黛玉。
《山海经》中北海海神变为风神的禺强即是《庄子》寓言的鲲鹏之变的根源。《庄子·应帝篇》“倏忽为浑沌凿七窍”则是来自《北山经》浑沌无面目的天山神灵。庄周梦蝴蝶的寓言则是《山海经》变化神话的灵感。屈原《天问》《招魂》《九歌》《离骚》与《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多所雷同。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是句句源自于《山海经》。浪漫诗人李白游仙思想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梁甫吟》《北风行》,甚至《清平调》……皆源于《山海经》神话。李贺诗对《山海经》神话亦多所运用。李商隐更是大量运用《山海经》神话来象征、隐喻。
魏晋以降的小说:《搜神记》所志之怪,几乎是《山海经》神话的脱胎。唐传奇如《柳毅传》脱胎于《山海经》陵鱼(人鱼)的演化。宋代诗人苏东坡《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的祀歌:“骑龙白云乡、织锦裳的天孙、呕吟下招的巫阳”,都是直接源于《海内西经》。元剧《窦娥冤》、明小说《封神演义》、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莫不是《山海经》变化神话的一脉相承。
明代吴承恩《西游记》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神、兽杂糅的形象是《山海经》变化神话的运用。李汝珍《镜花缘》的奇闻逸事、四十一个神话国……则是《山海经》海经的运用。例:女儿国、毛脸国分别是《山海经》的女子国、毛民国……近代戏剧:《牛郎织女》《白蛇传》《嫦娥奔月》……莫不取材脱胎于《山海经》神话。
古诗词、小说、戏曲……泛取《山海经》神话题材者所在都是,举不胜举。现代诗文也不乏以《山海经》神话入诗者:杨牧、余光中、郭沫若、覃子豪、吴瀛涛……在诗中,神话往往成为讽喻性的解说主题。
总之,《山海经》神话塑造了不少文学母题,神话与文学几乎是一题的两面,是象征的、想象的、是叙事描绘的、是情感的、是富于生命力……的文学形式。
《山海经》的古神话,比之于西洋神话,确是零碎、简陋。虽然非琳琅瑰奇珠玉般的篇章,仔细探究,竟是一块一块的璞玉美石。誉之为“中国文学的宝矿”决不溢美。(王孝廉《神话与小说》)
(第五节)中国古代神话典籍
《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汉初。记载40个方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神怪异兽。集地理志、方物志、民族志、民俗志、巫术以及大量原始神话于一身。
古时学者大都认为《山海经》是夏禹、伯益所作,今天看来此说纯属无稽之谈。无论是从其包罗万象的内容上看,还是从各篇成书时间早晚不一上看,《山海经》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是集体编述而成。因为《山海经》的内容非常广泛,是民间个人无力完成的,即使一个氏族部落的领导集团也只能编成其中的一部分。由于受古时地域、交通条件的限制,一个部落不可能了解到各地的情况。所以,只能通过巫师口耳相传累积,在大一统的后世将其加以整理成书。而早期巫师的职责,决定了他们文化知识的结构,大凡天文、地理、历史、宗教、生物、医药、帝王世系及重大技术发明等,无不知晓,故《山海经》的内容十分驳杂。
《山海经》所记的山、水、国、民族、动物、植物、矿物、药物等,除大部分是殊异的而外,也有一部分是常见的。然而,无论其是殊异的还是常见的,都是上古历史、地理、风俗的一个侧面。所以,要了解古代的山川地理、民俗风物、奇兽怪鸟、神仙魔鬼、金玉珍宝、自然矿物、神话故事,不可不读《山海经》。《山海经》中所保存的为人们所熟知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禹鲧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神话传说,不仅是以幻想的形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极大鼓舞;而那些如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月亮每月的圆缺盈亏、一年四季的寒暑变化等有关自然界的记述,不仅仅是上古人要为解释自然现象而作,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探索的勇气。
精卫填海(《山海经》)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鸿烈》《淮南鸿烈》,21卷,西汉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在其主持下编著。成书年代大约在景、武之间。此书为汉初黄老学派著作,《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载《淮南子》内21篇,外33篇,今只流传内21篇。全书博奥深宏,融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儒家思想于一体,但主要是发挥先秦道家思想,是汉代学者对汉以前古代文化一次最大规模的汇集与融合。《淮南子》之通篇主题为“道”,既讲自然之道,也讲治世之道,提出了“漠然无为而无不为”,“漠然无治而无不治”的政治理想。在最后一篇《要略》中,概括全书以阐明宗旨,“言道”与“言事”,即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与考究社会历史变化规律,此外,还综述了各家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具有很高的价值。
据史籍记载,王族刘安喜欢读书鼓琴,厌倦皇室盛行的歌舞游猎,又想积阴德,流芳百世,招致宾客,集体创作,采百家之长,故此内容庞杂,近乎一部“先汉学术史”。但是此书并非凭虚蹈空,而是处处紧密联系现实,并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故事来说理,文风新异瑰奇,繁复有序。其中保存了中国不少古代神话传说和史料。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夏禹治水等。
嫦娥奔月(《淮南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太平御览》一书中也搜集了中国古代的一些神话。
燧人钻木取火(《太平御览》)
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鸮,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
【本章参考资料】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茅盾.茅盾说神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袁珂.中国古代神话.北京:华夏出版社,1985
[4]王孝廉.神话与小说.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6
[5]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7]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8]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9]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
[10]艺术中国http://www.artx.cn/
[11]华夏经纬网http://www.viewcn.com/
[12]百度百科http://www.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