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出现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的文学流派,有前后七子的复古派;有反对复古的唐宋派;又有反对复古,主张“性灵”的公安派等等。但这些流派的对立,不同于战国的百家争鸣。它们不是思想活跃的产物,而是政治压迫的产物。或谈复古,已经不同于韩愈。他们反对“台阁体”,不是没有作用,可是他们的艺术成就却实在很小。在艺术上较有成就的还是归有光的作品。归有光的作品,叙事抒情,真挚动人,颇有特色。
这时比较有特色的还有袁中郎兄弟的散文小品。这类文章虽有少谈时事,多言风月的倾向,其中也有“愤激”和“不平”。这是晚明文章新的特征。尤其在面临国破家亡的时候,还产生了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这样的感情深挚的作品。
清初,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都曾有经世致用之文;乾嘉以后,文网严密,许多学者埋头考据之学,不大敢写文章了。此时也出现了一个以“古文”风行一代的桐城派。这派的代表人物是方苞和姚鼐。他们主张考据、义理、词章三者合一,标榜文章的“义法”,实际上是继承唐宋古文的传统而更强调了“卫道”这一点。不过,这派作者都特别注意行文之“法”,一般都写得明白晓畅,精炼工整。有些文章也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
清末,更有魏源、龚自珍等人,思想上有所突破,文章也随着变化。但历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文章正在面临新的变革。梁启超创造的“新文体”,曾风行一时,但这样的文章终究不能满足时代变革的需要,一场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悄然来临。“五四”爱国运动,则又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为其开拓了新的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最终使得“白话”代替“文言”而成为书面语。从此,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第二节)中国古代散文的分类
平复帖(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故世称“陆平原”。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的《文赋》,是一部用赋体来论文学的开创之作,是中国文艺理论史上的不朽之作。他二十岁时总结前人写作经验,写成了这部不朽论著。在《文赋》中,陆机指出了思想和艺术的主从关系,强调思想在创作中的作用,反对袭蹈前人,提倡创新。此外,还论述了各种文体的特点,以及遣词、立策、剪裁、音律等问题。《文赋》比较强致地分析了文学创作过程,提出了很多文学理论上的重要命题。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而在中国古代,散文是先于小说和戏剧而产生的,因此,在小说和戏剧诞生以前,诗歌以外的我们往往都可以把它归作散文。随着文学的发展,文学作品越来越丰富,文学作品的种类也越来越繁多。曹丕的《典论·论文》将文学作品分为四类八科,陆机的《文赋》将文学作品分为十类,以后越分越细。最多的是明人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分类多达127类。其中,光属“文”的就有101类之多,实在过于繁琐。宋人真德秀《文章正宗》分辞令、叙事、议论、诗歌四类,其中前三类属于散文,又太过于简单和笼统。清代桐城派领袖姚鼐《古文辞类纂》共列十三类文体: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繁简得中,较为实用,为后学人首肯。稍后方宗诚从内容和功用上将散文分为三大类:“文之事本一,而其用三:曰析理、曰纪事、曰抒情,……是三者,文之大用也。”(《古文简要序》)后世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大体都是综合姚、方两家意见。
有不少学者结合中国散文发展历史,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将中国古代散文大致分为:
卦爻钟鼎之辞(以《易经》为代表)。
历史散文(如《左传》《史记》等)。
诸子散文(诸如《论语》《老子》《庄子》等)。
赋体之文(以汉大赋为代表)、论说之文(李斯的《谏逐客疏》、贾宜的《过秦论》、晁错的《论贵粟疏》等便是其优秀之作)。
骈体之文(以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代表)。
其他(包括序跋、奏议、赠序、诏令、碑志、杂记、箴铭、颂赞、哀祭、寓言、书信等)。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不同类别之间存在许多交叉,因此,分类不够科学。
所以,今天我们给中国古代散文分类往往以内容为主,形式为辅。谭家健教授在他的《中国散文史稿》(重庆出版社)中将中国古代散文分为以下四大类:
记人记事类——也可以叫记叙散文,主要内容是记录人物和事件、社会活动、生活场景,包括一部分历史传记。如《史记》《汉书》中某些纪传。唐宋以后的部分传记、碑志、行状等。
写景状物类——主要指山水游记,内容是描写山川草木、园林屋宇等自然景物。如郦道元《水经注》、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南朝人的某些以写景为主的书信,唐宋人的游记,以及明清的部分小品等等,也可以包括记述器物之文在内。
抒情言志类——即抒情散文,以抒写个人感情为主,包括某些祭文,如韩愈《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岗阡表》;“序”,如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柳宗元《愚溪诗序》,随笔如周敦颐《爱莲说》之类。
说理论道类——即议论散文,以论述、阐发某种理论、思想、观点为主,如政论、史论和一部分杂文、小品等。
(第三节)中国散文的特征及其鉴赏方法
鉴赏散文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结合古代散文的特点,谈三种鉴赏方法,供大家借鉴。
在介绍鉴赏方法前,我们先来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特点,明白了特点,才能更好地使用方法。那中国古代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呢?
通过前面的介绍,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散文在战国就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从那时起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传统,或者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一、发愤著书的传统
司马迁《报任安书》:“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这段话,概括了先秦各家发愤著书的传统。他自己写《史记》,也是继承了这个传统。
由于“身与时舛”而发愤著书,秦汉以下,历代皆然。在司马迁后,扬雄、王充,以及庾信、王通、王绩都继承了这个传统。在唐宋两代,韩愈所谓“不平则鸣”,欧阳修所谓“穷而后工”以及世人所谓“穷愁著书”云者,都是阐述这个传统的。
唐宋两代,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柳宗元。柳宗元早年,志在“辅时及物”,匡济天下,不在著作文章。贬官之后,才开始有意为文。因为政治上不得志于当时,所以要垂文于后世。历代好文章大多是在发愤著书的情况下产生。韩愈撰《柳子厚墓志铭》,一面惋惜他“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一面指出:“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这几句话,说明了柳宗元在文学上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同样说明了历代作家发愤著书的重要传统。
二、忧国忧民的传统
范仲淹(989—1052)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谥号“文正”。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范仲淹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儒家从维护统治者长远利益出发,提出关心民间疾苦的政治主张。孟子甚至提出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的民贵君轻之说。这样的思想,到了后代,就形成了忧国忧民的传统。忧国忧民的作家,历代都有。杜甫咏叹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称道的“篇篇无空文,惟歌生民病”,都是这一传统的继承。
诗人屈原之“存君兴国”,也是忧国忧民。《离骚》《哀郢》影响更大。历代的迁客骚人无不受其启迪。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并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显然兼有孟子“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以及屈原“存君兴国”的思想传统。
三、干预现实的传统
屈原的《天问》“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所以如此,乃缘“茫洋在前,顾忌皆去”。不仅屈原为文如此,先秦的文章大抵都有这个特点。伪古文《尚书·汤誓》曾有“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愤辞。
战国之世,邦无定君,士无定主,王纲解纽,百家争鸣,诸子立说,无所忌讳。秦法虽称“严酷”,但当其尚未一统之时,亦实行文化专制,故诸子立说,仍然敢于放言。自秦汉后,每当王纲解纽,或易代之际,往往也是放言无惮之时。例如汉魏之际,曹操为文之通脱、坦率,孔融为文之“气扬采飞”;魏晋之际,阮籍、嵇康之“师心以遣论,使气以命诗”,还有鲍敬言之著“无君论”,都是“放言无惮”的继续。
唐宋两代,虽然法严令具,但政论开明。唐太宗勇于求言,宋太祖不罪言者,故直言极谏之文,产生了不少。唐末小品之“锋芒”,尤有特色。明清两代,文禁甚严,放言无惮这一传统,不绝如缕;但在个别时期,个别作者,仍有“不拘格套”之文。这样的文章也是继承了先秦以来放言无惮的传统的。
四、深于取象的传统
在先秦诸子中,号称“不文”的,是法家的著作,但《文心雕龙·诸子》仍说“韩非著博喻之富”。韩非尚且如此,则其他诸子不言可知。事实上,《易》《诗》《离骚》《庄子》《列子》和《战国策》都是“深于比兴”、“深于取象”的。所谓“深于比兴”“深于取象”是指善用比喻、多用寓言、构思奇妙、形象生动。
先秦文学这一特征,到了后代,便形成了一个极为独特的传统,成为汉语文章的一大特征。以唐宋八家之文为例,韩愈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苏洵《上欧阳内翰书》)“鱼鼋蛟龙,万怪惶惑”,非取象奇特,何以致此?韩愈这些文章,并非都是吟风弄月之作,而多属经世致辞用之言。只因不是抽象说理,而是“深于取象”,所以令人叹服不已。
再如苏轼,他自述为文云:“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说》)“万斛泉源”、“滔滔汩汩”,亦非专指吟风弄月、抒情写景之文,而是包括了大量的言事论政之作。这与先秦之文,特别是庄子之文的“无端涯之辞”极为相似,显然也是继承了“深于取象”的传统。
基于中国散文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我们应当从掌握以下方法鉴赏中国散文。
其一,知人论世。对古人的作品进行鉴赏,需要了解古人。而人又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这就还需要了解他的时代。加上中国古代散文上述的传统,要理解文章深义,必须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例如北宋梅尧臣在《和淮阳燕秀才》中说:“惭予廷荫人,安得结子口,心虽羡名场,才命甘汩没。”他认为自己由恩荫出身,和燕秀才由进士出身不一样,因而感到很惭愧。可是杜甫却完全不同,他在《壮游》中说:“气磨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杜甫考不上进士,便浩然归去;梅尧臣考不上,却半辈子感到委屈。这是因为唐代读书人的晋身之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宋代主要的就是这一条路,即使由他途出身,头衔上总得加一个“右”字,例如“右迪功郎”之类,成为终身的耻辱。因此,不知道唐宋两代的风气,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对于进士的得失杜甫全不关心,梅尧臣却痛心疾首。只有了解他们的时代,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所以“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进行文学批评,也必须“知人论世”,才能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价。
其二,因声求气。唐朝韩愈提倡古文运动,讲到古文的写作,在《答李翊书》里曾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里的“气”就是说话时的气势或语气。古人的写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这个气势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如何“因声求气”呢?我们可以借鉴古人,姚鼐在其《尺抱轩尺牍·与陈处士》中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衹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为什么要先“疾读”后“默看”呢?姚鼐说:“疾读以求其体势,缓读以求其神味。”从古人的论述中,我们已看出口不绝吟、因声求气在学习文言文中的重要地位。
其三,情景交融。所谓“情”指“感情”、“情绪”、“思想”、“想法”等作者主观的内蕴实质,是作品主旨;而“景”则指由人所遇、所想、所见的“人、事、物、景”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图景,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对生活的再现,是承载主旨的“形象”。人类的思想情思都是些难以名状的无形之物,很难直接表述,而优秀的散文往往通过情景交融,寓理于情的高超手法,使无形的思想情思转入为鲜明的艺术形象,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方法,给人的情感以深深的感染。在中国古代散文中,往往要写景,“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古人绝唱多景语,但是,诗人写景的目的不是为了写景,而是为写情,客观景物一旦被诗人使用,就蜕掉了原来的中性性质,浸染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于是便化景物为情思,使情和景浑然一体,不分你我,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一向强调心物感应关系,作者著文也绝非为了写景,而是为了写情,只是因为情显而易动、稍纵即逝、难以捉摸,因而作者要表现自己的感情时,便将情思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因此,在散文中情是核心,是灵魂。情景虽有主次之分,但在中国古代散文中,往往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段而使情与景达到内在的统一,有机的融合,以使人无法辨清其到底是景语还是情语。
(第四节)古代散文举萃
一、《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首创纪传体,主要通过记述历史人物的活动以反映历史的发展变化,“成一家之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全书由五部分组成,“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526500余字。
《史记》每篇(卷)之末,一般还附有以“太史公曰”为首句的一段小文字,略记作者对篇内某人某事的看法或附记有关之事。后来修撰的史书也都承用这一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