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佛道大师的成事智慧课
27287600000006

第6章 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2)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举行酒宴来招待他。正当大家酒兴正浓的时候,2个差人捆着1个人,走到了楚王的面前。楚王故意问道:“你们捆绑的这人是干什么的?”差人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罪。”

楚王笑嘻嘻地望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是吗?”

晏子站起来离开席位,郑重其事地回答说:“我曾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成了枳树。橘树和枳树虽然长得很像,但它们结出的果实味道却大不相同,橘子甜,枳子酸。为什么呢?由于水土不同啊!如今,在齐国土生土长的人在齐国时不做贼,一到楚国就又偷又盗,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惯于做贼么?”

楚王听后苦笑着说:“德才兼备的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现在是有些自讨没趣了。”

为人不可过于宽厚,面对他人的无理挑衅时,不要一味忍让,要懂得扞卫自己的尊严与利益。

那么,如何掌握忍让这个度呢?它要求有一种对具体环境、具体事情做出具体分析的能力。

比如,在牵涉到个人尊严、人格、权益的事情上不要忍让。当别人出于恶意损害了你的个人利益时,你还一味地忍让,他打你的左脸,你还送上右脸,这便是缺乏自尊、软弱无能的表现了。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利用法律、政策以及其他有效办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扞卫自己的尊严,这是现代人在社会上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学习的新内容。比如老板无理扣压薪金、遭遇上司猥亵、物业管理乱收费、居住环境受污染等,都是不应该忍让的事情。从大的方面来说,每个人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是在扞卫法律的尊严,只有全民大众都这样做,法律才能真正地服务于社会,社会才能更完善,而个人的人际关系也才能更融洽。

能行忍者是大人

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佛遗教经》

忍辱者并非惴弱。能够忍辱,调伏自己习气者,才是真正知因识果、明是辨非的大丈夫。

一天,寒山问另一位高僧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怎么对待?”

拾得回答道:“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又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事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说:“我曾看过弥勒菩萨偈,你且听我念给你听: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白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世人爱荣华,我却不待见,名利总成空,我心无足厌,堆金积如山,难买无常限。子贡他能言,周公有神算,孔明大智谋,樊哙救主难,韩信功劳大,临死只一剑,占今多少人,那个活几千。这个逞英雄,那个做好汉,看看两鬓白,年年容颜变,日月穿梭织,光阴如射箭,不久病来侵,低头暗嗟叹,自想年少时,不把修行办,得病想回头,阎王无转限,三寸气断了,拿只那个办,也不论是非,也不把家办。也不争人我,也不做好汉,骂着也不言,问着如哑汉,打着也不理,推着浑身转,也不怕人笑,也不做脸面,儿女哭啼啼,再也不得见,好个争名利,须把荒郊伴。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谈,劝君即回头,单把修行干,做个大丈夫,一刀截两断,跳出红火坑,做个清凉汉,悟得长生理,日月为邻伴。”

佛教把忍辱分为“生忍”和“法忍”。“生忍”就是无论众生以何种方法污辱毁訾、恶心加害于己,都能忍心不动;“法忍”则是对于心中的习气烦恼,譬如贪、嗔、痴、慢、疑,以及外在的天灾人祸等境界,能够不起心动念。简言之,就是不论顺逆境,不论是内在的烦恼或外在的灾祸都要忍。

忍辱是一种力量,佛说:“修道的人不能忍受毁谤、恶骂、讥讽如饮甘露者,不各为有力大人。”世间上的拳头刀枪,使人畏惧,不能服人,唯有忍辱才能感化顽强。诸葛亮七擒孟获,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等等这些都是忍辱而感化了对方。

明代时,日本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当船正要开航离岸时,有位带着佩刀拿着鞭子的将军,大喊道:“等一下,船夫!载我过去!”全船的人都说道:“船已开行,不可回头。”船夫也大声回答道:“请等一下班吧!”

这时,梦窗国师说:“船家,船离岸未多远,给他方便,回头载他吧!”

船夫看到是一位出家师父讲话,因此就把船开回头让那位将军上船。将军上船以后,刚好站在梦窗国师的身边,拿起鞭子就抽打了梦窗国师一下,嘴里还骂道:“和尚!走开点,把座位让给我!”这一鞭打在梦窗国师头上,鲜红的血流下,国师不发一言,就把位子让了出去。

大家看了都非常害怕,不敢大声讲话,都窃窃私语,说禅师要船载他,他还打他。

将军已知道刚才的情况,但仍不好意思认错。船到对岸,梦窗国师跟着大家下船,走到水边默默地、静静地把脸上的血洗掉。这当儿,蛮横的将军终于觉得对不起梦窗国师,上前跪在水边对国师忏悔道:“禅师,对不起!”

梦窗国师心平气和地说:“不要紧,出外的人心情总是不太好。”

看了这个故事,你也许会认为佛家的忍辱是消极的。其实,佛家的忍辱是积极的向前的态度。历史上一些皇帝排佛,但佛家都以忍辱的力量挺过来了。现代学者陈寅恪不同意有人视佛教忍辱为消极的观点,他撰文说:“佛家之忍辱主旨富有积极之意,如六度之忍辱波罗蜜者。”

陈寅恪正是以忍辱的力量与时代风气抗争,赢得“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之国学大师的声誉和地位。陈寅恪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遭到残酷折磨,并且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他的身体受到摧残,但他信念没有被征服,仍然写了大量着作,把自己有力的声音留了下来。

1961年7月,吴宓从重庆到广州,探望老友陈寅恪,他们自西南联大一别,已经暌违了十多年。故友重逢,把酒言欢,自然是推心置腹。陈寅恪当年的心迹在吴宓的日记中都有详细的记录。吴宓在1961年8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在我辈如陈寅恪者,则仍确信中国孔子儒道之正大,有裨于全世界,而佛教亦纯正。我辈本此信仰,故虽危行言逊,但屹立不动,决不从世俗为转移。”

能制怒自可息祸

示行嗔恚,而常慈忍。

——《维摩诘所说经》

佛教所说的“忍”,是有层次性的,即“伏忍”“柔顺忍”“无生法忍”“寂灭忍”。人在“忍”时,因妻说服自己,心中一定会有百般的难受,能够勉强自己忍下来,这就是“伏忍”;能驾驭自己的习气、烦恼,对逆境、顺境都能甘心甘受,这就是达到“柔顺忍”的境界;如果自己能够进一步保持不动的心,不落入是非善恶的相对境界,契悟到诸法实相,念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状态,便是成就“无生法忍”;更进一步契入佛果,达到究竟寂灭的境界,就是“寂灭忍”。

从前,有一位国王带领许多妃嫔、宫女到郊外游戏打猎。途中,国王追逐野兔走远了,妃嫔们于是在树林中等候。妃嫔们看到一位修道者正在林中沉思,于是向他请教。国王回来之后,责备她们与陌生人说话。

“我不过是指导她们学习忍辱的精神而已。”修道人安详地回答。

“哈哈!你自命为忍辱的人吗?我倒要试试你的忍辱修养。”说罢,国王挥剑,将修道者的手臂斩断。国王得意地说:“现在,你该愤恨了吧!”

修道者虽然痛苦,仍然和缓地看着国王,回答道:“我不愤恨,怀恨只有冤冤相报。将来我成道后,一定要来度化你,以了结这段业缘。”

国王感动极了,跪在地上,深深忏悔。修道者以德报怨的精神,充分完成忍辱的修养。这位忍辱仙人,正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

忍是一种谦让的品质,忍是一种处世的智慧。相反,冲突在不忍者之间升级,矛盾在不忍者之间尖锐。再来看一个禅宗故事:

有位青年脾气暴躁,爱发怒,常跟别人打架,因此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这位青年无意中游荡到寺院,碰巧听到一位禅师正在说法。他听完后发誓痛改前非,于是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口角了,免得人见人烦,就算是别人往脸上吐口水,也只是忍耐地擦去,默默地承受。”

禅师听了青年的话,笑着说:“嗳,何必呢,就让唾沫自己干了吧,不必去擦掉!”

青年听了,有些惊讶,于是问禅师:“那怎么可能呢?为什么要这样忍受啊?”

禅师说:“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做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然被吐了唾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就微笑地接受吧!”

青年又问:“如果对方不是吐唾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可怎么办呢?”

禅师回答:“这不一样嘛!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禅师说的实在是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禅师的头上打了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

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愣在那里,实在无话可说了。

必有忍,乃有济。只有忍耐,才能躲避不利的局面,积极准备才能完善自己,这在古代通用,在现代同样适用,我们只有学会忍耐,忍耐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成大事的机会。如果你想成功,必须要先学会忍耐。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屡败于项羽,最后兵困荥阳,处境危在旦夕。正在这时,刘邦的部下韩信在北线却捷报频传。

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韩信的政治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他派人面见刘邦,要求封自己为王。刘邦一听,便怒不可遏,当着信使的面斥责道:“我久困于此,日夜盼望韩信前来相助,想不到他竟要自立为王。”

此时,张良正坐在刘邦身边,急忙附耳说道:“汉军刚刚失利,大王有力量阻止韩信称王吗?不如顺水推舟答应他,使其自窃,否则将会产生意外之变。”

刘邦立即心领神会,话锋一转,反改口骂道:“大丈夫要做就做个像样的王!”刘邦原本爱骂人,这一骂不足为怪,况且前后两语衔接不错,竟也没露出什么破绽。

不久,刘邦派张良作为专使,为韩信授印册封。

刘邦忍住了韩信称王给自己带来的恼怒,从而不动声色稳住了韩信,为汉军日后十面埋伏,击败项羽做了组织准备。试想,如果不能忍,当时就为此事与韩信闹翻,后果将不堪设想。以当时韩信的实力,独自称王、逐鹿中原也并非没有可能。

人生的道理大抵如此,如果你不能改变风,也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和社会上的许多东西,就改变自己吧,学会给自己加重分量,这样你就可以适应变化,不被打败。同样,当你的实力很微弱时,暗中加重自己的分量,也显得极为重要。而这个加重自己分量的过程,就是忍耐的过程。

一个小男孩只有7岁,父亲派他去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去征服风。”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啊,风为什么把木桶刮倒呢?也许是重量不够吧。想了半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小男孩去井边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然后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橡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男孩就匆匆爬了起来,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个个排列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被风吹倒的,也没有一个被风吹歪的。小男孩高兴地笑了,他对父亲说:“要想木桶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男孩的父亲赞许地微笑了。

任何一个人,只有看清自己的分量,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加重自己的分量,补充自己的实力,那么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才有立于不败之地的实力。

成功缘于忍耐

一切法得成于忍。

——《金刚经》

佛教重视忍,是因为每个人身上有两个“我”,一个是“妄我”,即幻相“假我”;一个是“真我”。如若只认前者,那么必然陷入“执妄”,迷惑而不聪明;而觉悟者“出离心”,即把“妄我”甩掉,获得智慧。

对此,《维摩诘经》说:“示行嗔恚,于诸众生,无有恚碍。”意思是说,行菩萨道的人,天天发脾气骂人,但是内心是慈悲的,对一切众生是没有怨恨的。等于是父母老师,为了孩子好而打骂,但内心可是在流泪的。

又说:“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行菩萨道的人,比众生还要愚痴多情,其实表现出来的愚痴只是方便。他的作为只是“欲令入佛道,先以欲钩牵”,众生都为欲所困,他不能不用欲来化欲。

唐太宗执政的时代,有一个叫裴略的人善于领会“示行愚痴”,他于忍耐中寻找成功的机会。裴略出身高级官员之家,得以成为唐太宗时期的一个宫廷侍卫。他头脑灵活,为人机警,当了两年多的宫中侍卫,长了很多见识,也认识了许多朝廷大臣。

这一年,裴略参加了兵部主持的武官考试。考完后裴略自我感觉不错,觉得很有把握被录取。谁知到了开榜之日,裴略竟名落孙山。气恼之余,他想去找宰相温彦博申诉,或许能争得一个转折的机会。反正是死马当活马医,成功了是意外,不成功也无所失,裴略抱着这样的心理去见温宰相。

裴略是宫中侍卫,没费什么周折,便进入宰相官邸。正巧,兵部尚书杜如晦也在温家,二人在客厅饮茶交谈,已有一会儿了。

裴略一见杜如晦也在座,感到来得不是时候,上前施礼后,便临时改换了一个话题。裴略彬彬有礼地对温、杜二人说:“我在宫中干了几年,长了不少见识,我觉得自己能明辨事理,记忆力极好,尤其对语言特别敏感,别人说一段话,我能一字不漏地复述下来,如果在朝廷做个通事舍人,我相信是非常称职的。”

温彦博一听,笑了起来,心想:真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他看了看杜如晦,见他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便对裴略说:“太宗皇帝爱才惜才,古今少有,但皇上量材录用,视能授职,要通过一定的考试程序。前不久兵部主持的考试,就是为了选拔人才,你参加了这次考试没有?”

裴略接口说:“我不但参加了,而且考得很好;但也许是考官们那天喝多了酒,醉眼昏花,录取时把我的名字给弄丢了。”

温彦博哈哈大笑,对杜如晦说:“你看,有人到这儿来告你兵部的状了。”

杜如晦从容说道:“我真希望有人能对我们兵部的工作提出意见。不过,评卷、复查,手续完备,至今尚未听说过有什么偏差。年轻人,你考得也许是不错,但别人考得更不错哩。这次没被录取,下次再考嘛。”裴略一听,心里凉了半截。杜如晦接着又说:“看你这样能说会道的,你还有何才能?”

裴略一听,随即转忧为喜,马上大声说:“我会写诗作赋,不信,您出题试试?”

温彦博抬头看到院子甬道两旁的数枝翠竹,于是对裴略说:“你就以竹为题,赋诗一首吧。”

裴略低头略一思索,一首诗脱口而出:“庭前数竿竹,风吹青萧萧。凌寒叶不凋,经夏子不熟。虚心未能待国士,皮上何须生节目。”

这首诗抓住竹子外表有节、内里空虚,经冬不凋、经夏无子的特征,讥讽竹子徒有其表而不务实际,以竹喻人,一语双关。

温彦博和杜如晦听罢点点头,露出赞许的目光。温彦博心想:也许他曾经作过这个题目的诗,所以显得敏捷、成熟,便决定换个题目,再试一下。于是又指着屏风对裴略说:“你再以屏风为题,作诗一首,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