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还是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旧路,或是开辟一条新路。邓小平作出伟大抉择:“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涵和鲜明特点就是改革开放。它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邓小平第一个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原有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问题。他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1.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提出的背景
我们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三个背景。
第一,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经济情况看,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就整个社会状态而言,多年的派性斗争使社会很不安定、很不团结。而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最初两年,虽然中央也提出拨乱反正,但由于党的指导思想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整个工作还处于一种徘徊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转变党的指导思想,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第二,我们搞了近30年的社会主义,经济还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多数人处在半温饱状态,还有两亿多人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这说明,我们从苏联学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打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
第三,20世纪60、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亚洲四小龙”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迅速崛起。
我们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1978年,邓小平到日本考察和其他领导到欧美发达国家考察,深切感受到差距拉大的巨大压力,进一步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目的很明确,但目标并不很清楚。所谓目的,就是改革开放的价值取向。所谓目标,就是改革开放的最终体制模式。改革开放的目标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逐渐明确。而改革开放的目的,则一开始就必须明确,并且要以一贯之。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有双重目的。一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早在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着名的“猫论”,即不管黄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里的猫是指体制、政策,这里的老鼠就是指生产力。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点是实现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又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通过体制创新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革新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指出,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不太清楚。过去我们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苏联模式来设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这种带有教条主义色彩的社会主义,不太符合中国国情,也不能真实反映社会主义本质。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就是要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道路,解决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因此,改革开放既不能拘泥于传统社会主义,又不能脱离社会主义轨道,而是以创新精神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
2.改革是历史性出路
邓小平强调要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区分开来。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着力探究了长期以来阻碍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认清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他认为,当前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现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存在许多弊端。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是,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里所说的具体制度,就是指经济、政治体制。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现在的体制就很不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必须对旧的体制进行改革。
通过改革寻找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出路是邓小平在深刻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认真分析国际形势,深入思考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过程中形成的。其基本含义是:改革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第二,改革是我国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希望之路。邓小平指出,“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
第三,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实现民族振兴之路。邓小平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五六十年代抓住了新的科技革命的机遇,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了一系列自我调整。反思我国,“我们从1957年以后,耽误了二十年,而这二十年又是世界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非常可惜的”。只有改革,才能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改革出路论揭示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它指明了改革的迫切性,强调了改革对于解放发展生产力途径的必然性,强调了改革对于中国前途命运、四化大业成败的决定性。
3.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来,领导过三场伟大革命。第一场是28年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第二场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前期的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思想改造取得了巨大成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系。后期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则被历史证明是不成功的。第三场革命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从理论上讲,改革开放这场革命与前两场革命性质不同。前两场革命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从根本上颠覆旧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的革命,在严格意义上属于社会改良范畴。它不是改变社会基本制度,而是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某些环节。具体地讲,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那些不合时宜的具体制度,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建立起更具活力的新体制。因此,从体制创新和引起的社会变革来讲,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改革开放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声,不断引导人们打破落后思维方式的束缚。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着落后思维方式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马克思早就说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改变社会意识,就必须变革社会存在,即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我国,与几千年小农经济相联系的狭隘、保守的思维方式,曾使我们的先人一次又一次丧失了实行社会变革的契机,一次又一次失去了“对接”世界发展潮流的机遇。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直至沦为西方列强任意宰割的对象,与这种落后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落后思维方式又被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沿袭下来,成为固守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搞闭关锁国的重要思想根源。改革开放的一个最大功绩,就是从变革旧的体制机制入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造和取代自然半自然的小农经济,从而造成了落后思维方式必须主动改变的社会现实。正是在改革开放的有力推动下,自觉转变思维方式,树立与时代发展潮流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大人文景观。改革开放的历史进步性,见证了人们思维方式转变的空前深刻性。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方针、新政策、新思路、新举措能够不断确立并得到有力贯彻,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以立足中国而又面向世界、尊重历史而又开拓未来的姿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与整个民族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是密切相关的。正是在人们自觉转变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各种新思想、新理念在神州大地如潮涌动,从而汇聚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全方位地激活了当代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的战略棋局。就改革来说,我国实行的是系统配套的大改革,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为当代中国社会总体文明发展不断地扫除障碍、注入活力,开辟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就开放来说,我国实行的是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大开放,它从三个层面把中国社会文明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地贯通起来:一是推动中国以顺应时代大势的姿态主动融入世界文明发展进程,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当代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大格局中去。二是推动中国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充分吸收世界文明发展成果,从引进技术层面的有益成果,延伸到吸收制度层面的有益成果;从利用经济方面的有益成果,扩展到借鉴政治、法律和文化方面的有益成果。三是推动中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积极追赶世界文明发展潮流,包括着眼于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拓展中国同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空前跃升。比如,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城镇化水平已大幅提高;民主建设跃上了新的台阶,基层民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乡、村两级干部由普通百姓直接投票选举产生;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不仅整个国家立法、司法、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也普遍增强;教育事业日益繁荣进步,不仅普及了义务教育,而且扩展了高等教育。可以说,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正日益推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向着新的文明境界迈进。
(第二节)全面推进改革战略
一、改革开放的主体、目的、步骤和原则
改革开放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为了保证改革开放的方向和秩序,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为了使改革开放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以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生力军,以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承受能力为前提。
改革开放的性质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不是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因此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开放要打破束缚发展进步的旧观念、旧体制、旧利益格局,建设能够促进发展进步的新观念、新体制、新利益格局,必然要克服来自各个方面的许多阻力,成为一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革命。
改革开放的目的也是检验改革开放的标准,一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人民群众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二是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邓小平说过,判断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十七大报告把“三个有利于”合并为改革开放的第一个标准,又增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标准”和党的“先进性标准”。
在“活力标准”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去是用来定义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从静态角度来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量变,不会使社会主义制度变为其他制度。如今在“完善”后面加了“发展”二字作为改革的目的,是从动态角度说明改革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且也是发展中的质变,是要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使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持续性,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目的,这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重要新观点。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是指经济制度,后来逐渐扩展到经济建设以外社会各个领域的制度。十七大报告把党建作为改革开放的目的之一,已经使党建的改革开始具有全面性、全党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