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27356700000071

第71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世界发展潮流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的眼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的发展观,但是其形成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也必须以世界各国交往和协调为依据。诚如马克思所言,一个民族所走的道路“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各国的主题。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之中,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上,世界发展不平衡正在加剧,一些西方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增强,资源和市场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政治上,恐怖主义十分猖獗,单边主义、民族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危害严重,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但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经济发展仍然是各国的愿望。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加速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不仅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是发达国家的重中之重。合作是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根本渠道,是当今世界潮流的体现。合作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当今世界系统内各因子相互作用的主要方面。马克思说过:“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这就意味着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如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现当代国际社会上成立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军事、资源、环境、卫生、体育、教育组织,意味着各国间加强了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表明了世界发展的潮流。在洞察和分析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各种趋向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潮流”的科学判断。“和平、发展与合作”虽然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但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和平需要努力维护,发展需要努力促进,合作需要努力推动。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后发展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沉着应对。

(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特征2003年10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作了题为枟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枠的重要讲话: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活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由此,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特色事业的理论指南,是我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科学界定,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人类文明与实践发展的成果,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丰富、深刻而系统,既有明确的根本主题,又有明确的内在核心、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发展是社会主义特色事业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显地存在着生产力落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道德伦理多元化、封建残余思想猖獗、西方社会不健康思想流行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发展的结果,更准确地说,是发展不充分的结果。发展是解决前进中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得慢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是落后的社会主义,是靠不住的;只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也是要摔跤的。这些都不是科学的发展,也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经济社会发展,必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发展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对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现实与趋势、理论与实践的理性认识和深刻把握。邓小平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在有阶级和国家存在的社会里,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当前的世界范围内,随着经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泛滥,这实际上是以西方强国为主导、以自身实力为基础,强行推行二元标准,掠夺世界资源、抢占世界市场、转嫁经济危机、谋取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以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援助等为借口,强行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念,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干涉和妄图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颠覆,拉美、非洲许多国家深受其害。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南斯拉夫战争以及持续不断的地区冲突都是鲜活的例证和血淋淋的警告。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国家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竞争。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经济总体上依然很弱。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要求我们通过更为合理的发展思路、发展途径,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利用人类文明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我国经济社会总体上的可持续的竞争能力,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和地位。

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但是,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明显的人本维度”。这就是说,“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趋向于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目的的过程”。人是发展的主体,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决定因素,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人的因素作用于物的因素并且引起现实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生产力才可能发挥其固有的作用。因此,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只是一个在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得以进行的客观过程。人不仅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价值主体,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物质精神财富,满足人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促进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当前,我国主要矛盾仍然是增长的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同样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历史进步的结论。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深切地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批驳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以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为最高理想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认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广大人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群众的一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具体体现在为群众切实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上,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

3.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原则。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一贯坚持的原则。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可以把人类社会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在任何文明社会都是辩证的统一体。经济决定政治和文化,反过来,政治和文化对经济也起着制约和反作用。其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政治是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社会发展的保障;先进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独立的基石,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三者具有特定的功能作用,缺一不可。同时,坚持全面发展,还要正确处理“三个文明”的关系。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经济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坚持发展的协调性原则。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发展的协调性,主旨就是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多种多样的矛盾和问题,着重使经济社会发展中地域、城乡,政治、经济、文化,人、自然、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达到协调发展的状态。温家宝总理用24个字概括了新一届政府施政的基本原则: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这些原则是发展观的重大转变,反映了发展的协调性原则。

协调发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推动,是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相互配合、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是人类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生态失衡等世界性难题提出来的。考虑到资源的稀缺性特点和人类代际的公平性,美国经济学家戴利曾说:“过大的规模会大大削弱生态的承载能力并把成本加在未来的一代人身上。”江泽民也指出:“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工作,要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来进行,以增强资源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这就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努力为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的主题、以人为本的实质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根本在于“五个统筹”。“五个统筹”的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又快又好地发展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城乡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农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由于历史、产业特点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国严重的城乡割裂的现状,“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文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现代化就没有了持久的动力。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有赖于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采取“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积极政策,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现代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使城乡“两条腿”协调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