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登上帝位之后,国家并没有真正安定,而是内忧外患。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凭借着跟随自己的疆场名将使得自己的江山更加稳固,而天下太平之后,他又重用亲民之官,使得国家的长治久安。
开皇时期,高颎得到文献皇后强有力的支持,在平定尉迟迥的斗争中颇建功勋,深受信任,文帝见到他时,经常按照北周部属随长官姓的遗俗,亲切地称他为“独孤”,视同家人。高颎确是一位极为称职的宰相,他稳重而不墨守成规,坚持原则又善于协调各方关系,识大体,顾大局,胸怀宽广,举贤荐能,朝中文武大员如虞庆则、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都是他推荐任用的,实在难能可贵。高颎明达世务,善于领会并坚决贯彻文帝的意图,故隋朝每有重大行动,都委派他实际负责。他也深知君主习性,常自谦抑,每有奇计,总是私下奏报,不留痕迹,以突出文帝的丰功伟绩。史称他“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治致升平,题之力也,论者以为真宰相”;文帝也一再赞扬他,平陈之后,还专门下诏褒奖道:“公识鉴通远,器略优深,出参戎律,廓清淮海,入司禁旅,实委心腹。自朕受命,常典机衡,竭诚陈力,心迹俱尽。此则天降良辅,翊赞朕躬”。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父亲贺敦,以武烈闻名,曾任北周的金州总管,因遭到宇文护的嫉限而被害。临刑前,贺敦把儿子贺若弼呼至面前,对他说道:“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说完,贺敦用锥子将贺若弼舌头刺伤出血,告诫他牢记祸从口出,要慎言语。
“弼少慷慨,有火志,骁勇便弓码。解属文,博涉拈记,有重名于当世。”(《隋书,贺若弼传》)北周齐王宇文护,闻知贺若弼的名声,引以为记室,不久封当亭县公。后隋朝建立,与韦孝宽参加伐陈战役,攻克数十城,大多用贺若弼的计谋。不久,任命他为寿州刺史,改封褒邑县公。尉迟迥作乱邺城,杨坚担心贺若弼有变,派长孙平急速前往替代他的职务。
隋文帝心中有平定南陈的志向,访求主将。高颎说:“朝廷大臣之中,以文武才干而论,无人比得上贺若弼。”
“相公所见极是。”隋文帝赞成高颎的意见,于是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总管,委以平定陈国的重任,贺若弼欣然接受,与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春)总管源雄并为重镇。贺若弼曾向隋文帝献取陈十策,文帝称善,并赐以宝刀。
开皇九年,隋文帝派八路大军夫举伐陈,50余万大军均受晋王杨广统一调度指挥,贺若弼以行军总管率一路大军从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出发。此前,贺若弼在江北经常调防军队,陈人习以为常。此次渡江,陈人竟全然不晓。渡江后,贺若弼率兵攻克南徐州,大战获胜,后从北掖门攻入建康城。
当时,韩擒虎已拘执陈叔宝,贺若弼以未能亲获陈叔宝为恨,曾与韩擒虎兵戎相见。隋文帝闻知贺若弼立有大功,十分高兴,下诏书褒扬。晋王杨广以贺若弼在预定日期前与敌军决战,违犯军令,将贺若弼交有关官员问罪:隋文帝通过驿站召见贺若弼并慰劳说:“克定三吴,公之功也。”
贺若弼自以为功名出乎朝廷大臣之上,每每以宰相自许。待到杨素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若弼仍为将军,心中甚为不平,言语间多有表露,因而被免官。贺若弼愈发心怀不满,数年后,被下狱问罪。隋文帝对他说:“我以高颎、杨素为宰相,你经常宣扬说这两个人只能吃饭而已,用意何在?”
“高颎是臣的故发,杨素是臣的舅子,臣知道他们的为人,确实说过那样的话。”贺若弼回答。公卿们上奏贺若弼对皇上心怀不满,罪当处死。隋文帝悯惜他功高,仅给予免官为民的处分。年过后,又恢复贺若弼的爵位,但不再任命官职。然而,每有宴赐,对贺若弼的礼遇甚厚。
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省新安东)人,出身武士家庭,时年43岁。他幼年开始学武,长大后很受宇文泰的器重,参加过平齐战争。隋朝开国时也参加过伐陈的战役,是战场上一名勇武之士。
韩擒虎北周时曾屡立战功,加上仪同,拜永州刺史。杨坚任左大丞相时,韩擒虎迁任和州(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刺史。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胸怀吞并江南的意志,以为韩擒虎有文武才干,早有名声,于是任命他为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总管,委以平定南陈的大任。
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派8路大军共50余万人大举伐陈,全军由晋王杨广统一调度指挥。庐州总管韩擒虎窜一路大军从庐州(今安徽庐江)出兵,任伐陈先锋。韩擒虎率五百人在夜间于采石(今安徽当涂采石矶)渡江,所向披靡,攻入建康城,执陈叔宝。隋文帝闻知韩擒虎、贺若弼大败陈军,攻克建康,十分高兴,表彰韩、贺二人。
平陈大军凯旋回京,贺若弼与韩擒虎在隋文帝面前争功。隋文帝见韩、贺二人争功不下,说道:“二将俱台上勋。”
于是韩擒虎进位上柱国。有关官员弹劾韩擒虎放纵上卒淫污陈国后宫,因此而未加封爵食邑。后来另封韩擒虎为寿光县公,食邑一干户,以行军总管驻守金城,防御突厥,当即拜他为凉州总管。不久,隋文帝召韩擒虎还京,恩礼甚厚。又过不久,韩擒虎患疾而死,时年55岁。
史万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父亲史静,曾任北周沧州刺史。史万岁15岁时,正值周、齐交战于芒山(在河南永城县东北),他当时随父从军。周武帝时,父亲在平齐战役中死于战场,史万岁以忠臣子,拜开府仪同三司,袭爵太平县公。
尉迟迥作乱时,史万岁随从梁士彦出击,大军驻扎于冯翊(令陕西几荔)。待到与尉迟迥军队相遇,史万岁每战必首先登城。在攻打邺城的决战之时,隋军稍怯,史万岁对左右说:“事急矣,吾当破之。”于是万岁驰马奋击,杀数十人,部众也随同齐心齐力作战,隋军士气振作起来。待到尉迟迥被平定,因军功被拜为上大将军。
后来,史万岁因受牵连被免官为民,并发配到敦煌为戍卒。史万岁的戍卒主甚为骁武,经常单骑深入突厥中,掠取羊马,大有所获。突厥无论众寡,都不敢抵挡他。戍卒主很自负,曾多次辱骂史万岁。史万岁不愿再想受辱骂,便向戍主说自己也有武功。戍主令万岁试射,史万岁请求弓马,入突厥掠夺,大得六畜而归。戍主从此善待史万岁,经常与他同行,突入突厥数百里,名振北夷。窦荣定率大军击突厥,史万岁亲自到辕门请求为围效力。荣定早就闻知史万岁的大名,见面后十分高兴。窦荣定请与突厥“各遣一壮士决胜负”,突厥派出一骑挑战,窦荣定派史万岁出阵应战,万岁急驰斩突厥骑兵首级师还阵,突厥大惊,不敢复战,引军而去。史万岁因此拜上仪同,领车骑将军。高智慧等人作乱于浙江,史万岁以行军总管率兵随从杨素出击。还京师后,拜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开皇末年,突厥达头可汗入侵边塞,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以及杨素出岳于灵武道,汉王杨谅与史万岁出兵于马邑道。史万岁大败敌军,深入大漠以北数十里。
隋文帝即皇帝位后,注重地方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与奖惩,开皇初年一再下达“举贤良”的讯书,选拔和褒奖地方官员中清廉公正、政绩优异的贤才,致使开皇年间史治清明,循吏辈出。有这样一批地方官员为隋文帝守土抚民,致使隋王朝在建国后的短短十几年中便出现初步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些亲民之宫中,主要有粱彦光、樊叔略、赵轨、房恭懿、辛公义、刘旷、王伽等。其中,王伽的事迹尤为突出。
开皇二十年(600年),齐州小官王伽,押送李参等七十余名犯人去京城,走到荥阳,王伽对李参等人说:“你们犯了国法,受罚是应该的,看看护送你们的民夫,一路上多么辛苦,你们能忍心吗?”李参等人谢罪,王伽遣散了民夫,释放了李参等犯人,各走各的,但是约定日期到京城主动会齐,说道:“如果你们失约,我只有代你们去受死了。”
到了限期,七十余犯人竟一人不少,都主动到了京城聚齐。文帝听了,觉得王伽这个人在民间有着极好的口碑,如果此人不是良吏,犯人怎会如此这般听他的话呢,就下了一道诏书,表扬王伽。同时,召李参等携带妻子入宫赐宴,表扬他们守信用,并宣布赦免了他们。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余年间,有上述一批清廉官吏任州县的亲民之官,加之皇帝的经常褒奖,致使开皇年间吏治逐渐清明。隋文帝的额这些用人政策,这无疑是隋朝昌盛、百姓富庶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