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元年(572年)起,武帝多次召见诸军都督及上将官,亲加慰抚,并通过“讲武”、“试以军旅之法”和“教以战阵之法”,严格进行整训。建德三年(574年)十二月,武帝特别下诏:“改诸军军士并为侍官。”这一提高府兵地位的改变,重在表明军队为皇帝所有的属性。此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军“募百姓充之,除其县籍,是后夏人半为兵矣。”宇文泰建府兵制是模仿鲜卑部落兵制将各大派系的兵力统一起来,而武帝则在此基础上,对军队进行国家化改造,而且,还通过大量征召汉人入伍,改变了府兵原来主要为鲜卑武装的特色,把大量坞壁村落等豪族武装吸纳为国家军队,既消化了地方闹独立性的军事基础,又使得鲜卑将领难以把持军队。可以说,武帝对府兵进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造,从此,汉人武装作为国家支柱,对政局的演变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加强皇帝的政治领导作用,武帝加强了内史和御正的作用及地位。胡三省说:《周书·申徽传》曰:“御正,任专丝纶”,盖中书舍人之职也。考之《唐六典》,则曰:后周依《周自》,官府置内史中大夫,掌王言,盖比中书监、夸之任,后又增为上大夫。小史下大夫,比中书侍郎之任;小史上士,比中书舍人之任。然则为御正者,亦代言之职,在帝左右,又亲密于中书。皇帝亲掌政权,这两类官员作为重大决策的参加者和皇帝诏令的起草传递者,就具有很大的权威。这样,中央集权化过程就是实质性的汉化过程,就是汉人日益主导政治的过程。
不仅如此,武帝自登基以来,就注意教育文治。保定三年(563年),他幸太学,尊崇于谨为三老;天和元年(566年),亲自在正武殿向群臣讲解《礼记》;次年,立露门学,三年,“集百僚及沙门、道士等亲讲《礼记》”,其以儒家思想统一意识形态的倾向已经清楚表现出来了。诛宇文护之后,武帝集中群臣、沙门、道士等讨论三教之先后秩序,规定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到了建德三年(573年),甚至“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水载者,尽除之。”我们知道,南北朝时代,佛教极为盛行,北周武将中也有许多人崇信佛教。现在,武帝要把他们统一到儒家思想上来,确立君臣等级秩序,用统一的意识形态来确保中央集权体制。于此同样表现出由外来思想向中原传统文化的回归。因此,武帝的中央集权化措施,是在北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具有根本意义的汉化运动,至此,数百年分裂混战慢慢趋向统一。
杨坚在家里密切注视朝廷的动向。武帝的一系列人事安排,虽然突出了重用宇文氏以加强皇权的特点,但也十分注意吸收各方面的人才,改变宇文护任人唯亲的政策,尊重元老重臣,增进内部团结。
建德四年(575年),北周经过一番整顿,实力大增,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开始了统一中国的宏伟事业。
建德四年(575年)7月,武帝调集18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关中出发,进逼中原,直接挺进到北齐属地河阴(今河南省洛阳市北),北周迈向了统一中国的第一步。在这次重要的征讨中,武帝还准备了3万水军,组织成偏师,任务是随时支持主力部队。偏师的主帅为35岁的杨坚。多少年了,杨坚第一次被重用,也是第一次获得统兵的权力,他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重任,下定决心一定要出色完成任务,以此来换得更好的机会。这次战役显示了杨坚卓越的军事才华。
杨坚率水军经渭水越过黄河,向北齐腹地挺进。北周军队斗志昂扬,水陆并进,船骑同行,攻城陷地,所向披靡,北齐军队措手不及,被打得落花流水,一败再败。北周将士们越战越勇,想一举攻下洛阳。
北齐在洛阳驻扎精兵,城墙坚固,周军遭到齐军的负隅顽抗,死伤无数。勇敢的周军踏着同伴的尸首,向城头攀登,想攻进城去。可是,北齐军站在高高的城头上向周军射箭、扔滚木,使得周军寸步难行。想尽快攻下洛阳绝非易事,双方大战三天三夜,北周好不容易夺得了一块立足之地,旋即又被北齐军的增援部队夺回去,周军遭受重创。恰在此时,北齐右丞相高阿那肱率二十万精兵从东,北、南三个方向进逼周军,先头骑兵眼看就要赶过来。
周武帝由于连日操劳,再加上急火攻心,病倒在营帐里,军队不得不暂时撤退。
大队人马在前头掩护周武帝撤退,留下杨坚的三万舟师断后。众将极为紧张,大家心里都在嘀咕:如果被北齐军追上,区区的三万舟师怎么能战胜对方的二十万大军呢?到时候岂不是羊入虎口?这时候,杨坚毫无慌乱之感,他与诸将商量道:我们的三万舟师,来的时候是坐船东进的,如果再乘船返回关中,就属于逆流而返,如果天公不作美,或者遭遇齐军袭击就惨了,为了避免麻烦,大队人马回到陆地上步行撤退。
众将点头称是。临撤退前,杨坚令士卒把大船小舟一律点火焚烧。在满河的冲天大火中,杨坚率兵登上陆地向西撤退。不日,杨坚三万士卒悉数返回。
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周武帝再次统率六军东进伐齐,随国公杨坚被委任为右三军总管,会同诸军,一举攻克北齐发祥地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这时,荒淫的齐后主亲自来援,周武帝根据事先制定的打援战略,留梁士彦带一万人坚守晋州,自己则率大军退入关中。齐后主带着心爱的冯淑妃来到阵前,指挥大军猛攻晋州。齐军挖地道,攻破城墙,冯淑妃却令军队等她梳妆完毕再进攻,好让她亲眼目睹大军入城的雄壮场面。可是,等她打扮好时,周军也已经把缺口给堵上了。就这样,反复争夺,晋州始终段有被攻下。这时,回到关中的周武帝见齐军已经疲惫,又率八万主力,再出晋州,与齐军全力决战。
齐后主携冯淑妃上阵观战,见到东路军稍却,便吓得落荒而逃,造成军心大乱,全线崩溃。齐后主逃到晋阳,惊魂未定,又继续出逃,打算北投突厥,半道被部下叩马死谏,才转回邺都(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招兵买马,准备再战。部下劝他亲临部队慰劳,并替他拟好慰问辞。齐后主到阵前,竟然忘记致辞,只觉得眼前这些将士十分滑稽,不由得哈哈大笑,左右随从也跟着笑将起来,大大泄了士气。到了年底,周军攻克北齐重镇晋阳。消息传来,齐后主,六神无主。翌年正月,他赶忙禅位给八岁的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随后即携幼帝出奔济州(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到这里,他又让幼帝把皇位禅让任城王高谐,继续出逃,企图从青州逃往南陈,谁料周军闪电般追踪而至,齐后主和幼主都成了俘虏。
受齐幼主禅位的任城王高谐有勇有谋,甚得军心,在冀州招聚兵马,且夕之间,就募得四万余人,倒也不容小觑。所以,周武帝赶忙派出齐王宪和杨坚率领的主力部队,前往镇压。齐王宪和杨坚乘北齐亡国之势,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迅速包围冀州。建德六年(公元577年)二月,任城王高谐于冀州拥兵南下,周武帝派上柱国、齐王宇文宪与柱国,随国公杨坚率军讨平之,俘任城王高谐,北齐灭亡。北齐50州、162郡、380县尽并入北周版图,共3302000户,人口20006000人。灭齐之战,杨坚总算获得领兵打仗的机会,并在战争中表现出军事才能,崭露头角。
杨坚与宇文宪攻克冀州,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建德六年(577年)二月,杨坚被委任为定州(今河北定县)总管,不久又转任亳州(今安徽亳县)总管。
定州是河北的军事要地,杨坚获此重任,喜出望外,他盘算着如何在这里经营自己的势力。恰好他的政治盟友庞晃也被派到毗邻的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南)当太守,两人过从甚密,共谋大计。就在杨坚踌躇满志的时候,对他颇为不利的事情也悄悄地发生。武帝从宇文护手中夺回政权,依靠的是他的贴身侍从。因此,他掌权之后,一直在尽力提高中央集权,加强皇族的权力与地位,表面上固然尊重元老,但实际上对他们颇有戒心。换言之,北周的中央集权体制是宇文护建立起来的,武帝只是从宇文护手中夺得政权,他并不是个强势皇帝,弱势地位促使他格外警惕出现新的权臣。杨坚为元勋后代,且在第二代子弟中颇具影响,因此,很快就引起武帝身边重臣的警觉。
早在建德四年(575年)五月,也就是杨坚成为太子岳父的第二年,齐王宪就向武帝进言:“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听了这话,武帝不能不起疑心,他秘密将术士来和召到宫中,询问杨坚的相貌。来和与杨坚早有交往,而且,如此重要的问题,出言不慎,后果难测。所以,他非常机灵地回答道:“隋公止是守节人,可镇一方。若为将领,阵无不破。”一出宫,来和马上把以上问答告诉杨坚,杨坚感激不已,发誓决不会忘记来和的恩德。而武帝听了来和的话后多少有些安心,回头告诉齐王宪,说杨坚最多只能当个将军,不必多疑。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就过去,特别是和继承人的问题纠缠在一起,就愈加复杂。
建德五年(576年),内史王轨不顾个人利害得失,向武帝直言:“皇太子非社稷士,普六茹坚貌有反相。”武帝再次询问来和,来和既然已经为杨坚说话,当然不会再改口,便回答说:“是节臣,更无异相。”武帝也抓不到杨坚有什么把柄,只好对王轨说道:“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当然,武帝心中必然对杨坚深加警惕。
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下令将上任不久的杨坚调往南方,改任南兖州(今安徽省亳州市)总管。当时,北周尚未考虑对南朝用兵,故南兖州的重要性大大不如定州,所以,杨坚接到调令,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庞晃借送行之名,前来与杨坚密谈,这位有勇无谋的武夫当时就想起兵作乱,他杀气腾腾地说道:“燕、代精兵之处,今若动众,天下不足图也。”可是,已近不惑之年的杨坚更能沉得住气,他知道武帝的声望如日中天,自己绝非对手,所以他紧紧握着庞晃的手。森然说道:“时未可也。”然后就悻悻上路,把怒火埋在胸中,待时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