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病理学基础
27364700000004

第4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2)

干酪样坏死是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见于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由于坏死组织分解较彻底,加上含有较多的脂质(主要来自结核杆菌),肉眼观,呈黄色,质地松软,形似奶酪,故名干酪样坏死。镜下观,无组织轮廓,坏死组织呈红染无结构的细颗粒状物质。

2.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坏死组织迅速发生溶解液化,而呈液状和形成坏死腔,称液化性坏死。如脑组织坏死即属于液化性坏死。因脑组织含蛋白质少,磷脂及水分较多,不易凝固。脑组织在坏死过程中常形成软化灶,故脑组织液化性坏死又称脑软化。此外,脓肿中的脓液是液化性坏死物,这是由于脓肿病灶中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它们破坏后释放出大量蛋白溶解酶,将坏死组织迅速溶解液化形成脓液。

3.坏疽(gangrene)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合并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并使坏死组织呈黑色或污秽绿色等特殊形态学改变称坏疽。坏死组织被腐败菌分解,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血红蛋白分解出来的铁相结合,形成黑色的硫化铁,使坏死组织变成黑色,有臭味。坏疽常发生于四肢及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肠、肺、子宫等)。根据形态特点可分为三种。

(1)干性坏疽:多发生于四肢。其特点是坏疽的组织干硬呈黑色,与正常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臭味较小。由于坏疽组织干燥,不利于腐败菌生长繁殖,故病变进展较缓慢。多发生于动脉堵塞而静脉比较畅通的病灶(如四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冻伤等)。

(2)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其特点是坏疽的组织呈黑绿色或污秽黑色,明显肿胀,软而湿润,与正常组织界线不清楚,有恶臭。此种坏疽常发生于既有动脉阻塞又伴有静脉回流受阻的情况下,致病灶处含水分多,有利于腐败菌生成繁殖,故病变进展较快。常见有坏疽性阑尾炎、肠坏疽、肺坏疽及产后坏疽性子宫内膜炎等。

(3)气性坏疽:常见于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厌氧菌感染(如产气荚膜杆菌)所致。如战伤,其特点是坏疽灶湿软,肿胀,呈污秽暗棕色,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明显。由于厌氧菌能分解坏死组织,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呈蜂窝状,按之可有捻发感。病变进展迅速,大量毒素被吸收,可引起严重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四)坏死的结局

1.溶解吸收 较小的坏死组织可由中性粒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坏死组织崩溃所释放的蛋白溶解酶将组织溶解液化,经淋巴管和小血管吸收。不能液化的碎片则由巨噬细胞吞噬消化。组织缺损处由邻近的健康组织再生修复。

2.分离排出 坏死灶较大难以吸收时,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出现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崩解并释放蛋白溶解酶,加速坏死灶边缘的溶解吸收,使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排出。皮肤与黏膜的坏死组织脱落后,留下较深的缺损,称为溃疡;肺、肾等内脏器官的坏死组织溶解液化,经支气管或输尿管等自然管道排出体外后留下一个空腔,称为空洞;深部组织坏死穿出体表或自然管道而形成病理性盲管,称为窦道;组织坏死向空腔脏器和体表穿出或向空腔脏器与空腔脏器穿出而形成病理性管道,称为瘘管。

3.机化 坏死组织范围较大,不易完全溶解吸收,又未能分离排出,则由周围新生的肉芽组织所取代,最后形成瘢痕组织。这种由肉芽组织逐渐取代坏死组织(或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团块及血栓等)的过程,称为机化。

4.包裹、钙化 较大的坏死灶,或某些坏死组织难于溶解,又不能完全机化时,则由周围新生的结缔组织将其包裹。其中的坏死组织有时可发生钙化。钙化是指在病理条件下,钙盐析出呈固体状沉着于坏死组织内。

(五)坏死的后果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1.坏死范围较小或不是重要器官者,可有疼痛及功能障碍。

2.坏死范围较大且伴有严重感染时,如湿性及气性坏疽等,由于病变进展迅速,其分解产物和细菌毒素的大量被吸收,可导致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3.坏死发生在重要器官时常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如心肌梗死,可引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心脏破裂等;脑坏死可引起相应的神经症状,如偏瘫、失语等,甚至昏迷致死。

组织的修复

修复(repair)是机体组织和细胞损伤后,由邻近健康组织细胞再生、修补恢复的过程。组织的损伤是通过组织细胞的再生完成修复的。因此,修复是机体在各种外界损伤因素作用下能够生存所必不可少的一种防御功能。

一、再生

再生(regeneration)是组织缺损后由其邻近健康的细胞分裂增殖来恢复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一)再生的类型

再生可分为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

生理性再生是在生理过程中,有许多组织、细胞不断老化、消耗,又不断由同种细胞分裂增殖加以补充的再生。生理性再生的组织可以完全保持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故属于完全再生。病理性再生是在病理过程中,细胞、组织损伤后进行修复所发生的再生。病理性再生又可根据再生组织的性质和再生能力不同,分为完全再生和不完全再生。完全再生是指再生的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原来的组织完全相同。一般发生于损伤范围小、再生能力强的组织。不完全再生是指缺损的组织不能完全由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组织来修补,而主要是由肉芽组织来代替,最后形成瘢痕。此种再生多发生于损伤严重、再生能力较弱或缺乏再生能力的组织。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机体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分化程度低的、平时易受损的组织以及在生理过程中经常更新的组织,再生能力均较强。按再生能力强弱,可将机体的组织、细胞分为以下三类:

1.不稳定细胞 此类细胞再生能力最强,在生理过程中即不断分裂、增殖。如全身的上皮、表皮、淋巴、造血细胞,各种黏膜被覆细胞等,损伤后一般能完全再生。

2.稳定细胞 此类细胞在生理过程中增殖不明显,但有强大的潜在再生能力。包括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肝、胰、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等;还有原始的间叶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软骨细胞及骨细胞等。周围神经纤维(在神经细胞存活时)、平滑肌再生能力较弱,损伤轻时,可完全再生。

3.永久性细胞 此类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如神经细胞(包括中枢及周围神经的神经节细胞)无再生能力,损伤后由神经胶质细胞增殖修复。骨骼肌、心肌的再生能力很微弱,损伤后多以瘢痕修复。

(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1.上皮细胞的再生

(1)被覆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容易修复。如复层鳞状上皮损伤后,数小时内由损伤边缘的基底细胞分裂、增生进行修复,开始形成单层上皮细胞,向损伤的中心区伸展,覆盖缺损面,然后增生、分化为复层鳞状上皮。

(2)黏膜被覆的柱状上皮缺损后,也由邻近的上皮细胞分裂增生覆盖,开始为立方形上皮,以后逐渐增高成为柱状上皮。

(3)腺上皮的再生能力一般比被覆上皮弱。

2.血管的再生

(1)小血管的再生:毛细血管多以生芽的方式再生。即由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肥大、分裂、增生,向外形成突起的单层内皮细胞幼芽,幼芽增长而成实心的内皮细胞条索,在血流的冲击下,逐渐出现管腔,形成新的毛细血管,进而彼此吻合构成毛细血管网。

根据功能需要,这些毛细血管还可不断改造,有的关闭,内皮细胞吸收消失;有的管壁逐渐增厚可发展成为小动脉或小静脉,其平滑肌可能由血管外的未分化间叶细胞分化而来。

(2)大血管的再生:大血管离断后,需要手术吻合。吻合处两端的内皮细胞分裂、增生,互相连接,恢复内膜原有的结构及光滑性。肌层则由结缔组织增生以瘢痕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