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龙生九子
27396100000036

第36章 新君即位,时来运转

胤祥只活了45岁。他的命运发生转折,是在其父康熙帝逝世以后。

从康熙逝世,到雍正八年(1730年)他本人故世,一共8年。这短短的八年间,他卓越的才华、优秀的品质与风范,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父皇逝世与胤禛即位,成为胤祥否极泰来的标志。

在康熙朝后期诸皇子争夺储位的日子里,皇四子胤禛处心积虑,怀有觊觎之心,但他工于心计,深藏不露,最终登上了至尊皇位。

胤禛母亲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并非出身显贵,在妃嫔中地位低微,生胤禛后晋封德妃。胤禛21岁封贝勒,晋封雍亲王时,年逾30岁。他接受满人戴铎“戒急用忍”的策略,在玄烨面前极表恭顺,不露形迹,暗中却结纳朝臣,多方活动,同时又与兄弟诸王和睦相处。

有几件事加深了父皇对他的好感:

第一件: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玄烨巡幸塞外,胤礽被遣送回京,胤禛受父命看管胤礽。其时胤礽颜面尽失,威风扫地,年长诸皇子乘机落井下石,唯独胤禛站出来为胤礽说话,从而获得玄烨的好感,夸他“深明大义”。

第二件:当玄烨因立储失败而心情沮丧,身患重病之际,胤禛殷勤奉侍,不离左右。

第三件:胤禛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出生。弘历儿时聪明伶俐,善读诗书,深得年届七旬的祖父宠爱。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玄烨传见弘历生母时,连称她为“有福之人”。这对于胤禛继承大统,也是一个吉兆。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一月,玄烨召集诸皇子及满汉大臣,谕言中谈及自第一次废黜胤礽以来,过伤心神,身体每况愈下,然后郑重说道:“死生常理,朕所不讳。惟是天下大权,当统于一。十年以来,朕将所行之事,所存之心,俱书写封固,仍未告竣。立储大事,朕岂忘耶?”最后说:“若有遗诏,无非此言。”玄烨在谕中暗示已决定立储,只是未将选定的嗣君言明。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玄烨病死。死后,宫中传出遗诏,内称“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关于雍正帝胤禛得位缘由,迄今说法纷歧。有的史家说他篡改遗诏,有的史家认为他继承大统得自玄烨的最终选择。不管怎么说,他的宝座是经激烈争夺才得到的,当是事实。胤禛亲历帝位之争而终于如愿以偿,不能不证明他的心术和手段确实不同凡响。在清入关后的十代帝王中,胤禛是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45年的藩邸生活,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社会经验,对他的帝王生涯产生了深刻影响。

胤禛是个睚眦必报、敢作敢为的人,他登基后,做了相辅相成的两件事:

一件,清算老账。将皇八子允禩、九子允禟、十子允礻我、十四弟囚禁。允禵是胤禛同母弟。在雍正帝编写的《大义觉迷录》一书中,曾披露一种传言:“圣祖皇帝(康熙)原传十四阿哥允□天下,皇上(指雍正)将十字改为于字。”此说依据不足,前人多有辩证,这里不再重复。有一种说法,说允禵是因支持皇八子允禩争储而遭胤禛报复。又一说,康熙帝晚年对允禵格外器重,派他率兵西征,暗寓立储之意,也招致胤禛不满,最终手足参商,兄弟形同陌路。以后,允禟、允禩均被削宗室籍,并令其改名为“塞思黑”“阿其那”。皇长子允禔、废太子允礽自康熙朝被囚禁,至雍正朝幽死。

又一件,册封胤祥。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胤禛的皇位还没有坐热,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册封胤祥为怡亲王,命总理事务。胤祥活了45岁,徒然只是一个闲散皇子,这一下,爵也有了(而且是最尊的),权也有了(而且是最高的),比起以往那些获封的兄弟来,后来者居上,称得上飞黄腾达。胤禛还不以此为满足,又将已故23年之久的胤祥生母章佳氏的封号,由原有的“敏妃”一下子提高了两级,追封为敬敏皇贵妃,并祔葬景陵。

在以后若干年里,胤祥还得到以下殊遇:

其一,胤祥封王后,雍正帝要按亲王册封惯例,赐银23万两。但胤祥谦谢不要,最后接受了13万两。雍正帝又要照例支给他六年官物,胤祥固辞不受,胤禛加恩,将他兼管的佐领改为私属,并多赏给侍卫和亲军,以示优宠。

其二,在他的亲王爵外,又加封一郡王爵,允许他在诸子中指封。胤祥坚辞不受,就给他增加了俸银一万两。

其三,雍正帝把胤祥的功绩和品行概括为八个字,忠、敬、诚、直、勤、慎、廉、明。亲自把这八个字书写匾额赐给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