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君主立宪的一般原则和朝廷的规划,清廷于1910年就决定将官制厘订,提前试办,并即组织内阁。后又经宪政编查馆研究对宪政筹备事宜进行微调,提出修正方案,朝廷决定在宣统三年(1911年)颁布内阁官制,设立内阁,以统一政治,确定方针,使之符合君主立宪政体。规定内阁由国务大臣组成,而国务大臣包括内阁总理及各部大臣。国务大臣的职责是辅弼皇帝,担负责任。总理大臣为内阁首脑,为国务大臣领袖,决定内阁政治方针,保持行政统一;有权停止执行各部大臣的错误命令或处分;有权对各省及藩属长官发布行政训示,实行监督,并停止其错误命令或处分;有权发布内阁令,随时入对。内阁就是国家的行政中心,在皇帝领导下,享有处置全国行政事务的大权。
当时颁布的《内阁官制》及《内阁办事暂行章程》并没有引起什么问题,而第一届责任内阁名单一经宣布,立即引起舆论哗然,全国充满一片反对的声音。
第一届责任内阁弄成了皇族内阁,弄成了一个太子党,确实违反了君主立宪的一般原则,也即违背了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的规定。因为根据其中的原则和规定,皇族亲贵不得出任政府要职,不得担任任何享有政治权力的行政职务。这是一个非常原则性的规定,反对的声音也就是基于此而发出的。1911年5月8日,清廷宣布的第一届内阁组成名单如下: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徐世昌(汉);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邹嘉来署理);
民政大臣:善耆(皇族);
度支大臣:载泽(皇族);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陆军大臣:荫昌(满);
海军大臣:载洵(皇族);
司法大臣:绍昌(皇族);
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理藩大臣:寿耆(皇族)。
从总理大臣至各部大臣,总计13人,如果按照他们的出身进行分析,确实有点奇怪。这13个人,皇族出身的竟然占了7人,一半以上;汉族出身的只有4人,不到1/3.这就是后来所说的所谓皇族内阁,当然使许多人大跌眼镜。
在同一天公布的其他方案中,清廷宣布裁撤旧设内阁、军机处及会议政务处;裁撤旧设内阁,所有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一律归属翰林院;设立弼德院,以大学士陆润庠为院长,大学士荣庆为副院长;改军谘处为军谘府,以贝勒载涛、毓朗为军谘大臣;命内阁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均兼充宪政编查馆大臣。
内阁官制的公布和责任内阁的出台,是1911年的头号重大事件,内阁官制问题不大,而责任内阁的名单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和猜疑。所以到了第二天,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和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一致向摄政王表示难以胜任,请求摄政王收回成命,另请高人。摄政王当然不会同意,于是奕劻在第三天也就是5月10日再次请辞,并明确表示由于责任内阁的人员构成太偏皇族成员,这与立宪体制明显不合。现在的中国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绝不应该以“皇族内阁”为发端,以辜负皇上的期待和天下臣民的厚望。皇族内阁既不利于天下,也有害于皇室。奕劻对此已经说得很明白。庆亲王奕劻的第二次请辞依然被摄政王所拒绝,摄政王当然明白奕劻的理由,但权衡利害,摄政王坚持让奕劻走马上任,出任责任内阁第一任总理大臣。
摄政王之所以坚持既定方案,显然有着自己的考虑。这个考虑就是,现在公布的内阁名单,只是一种过渡时代的过渡形态,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责任内阁。这是第一。第二,立宪国家的政治改革,是泯灭一切民族身份,所有民族一律平等,所有出身都不再区分贵贱。汉族人可以出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人乃至满洲贵族也同样可以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立宪政治人无分贵贱,是对所有人而言,那么为什么要限制皇族成员出任政府要职呢?更何况,从当时实际情况看,这几个出身皇族的内阁成员,也并不是五谷不分的草包饭桶吧?第三,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似乎也就那些人那么多人,可供摄政王选择的实在太少了。汉族出身的高官自老一代李鸿章、张之洞相继去世,袁世凯被开缺回籍后,真正有力量有影响的人物实在还没有出来,北洋系自袁世凯以下的政客如段祺瑞、冯国璋等都还不算成熟,汉族士大夫中的杨度、张謇等人,给人的感觉是还差那么一个层次。满洲贵族统治集团的人才其实也是如此,自恭亲王奕去世后,中间虽然也出现过端王之类的人物,但真正在大清王朝台面上撑起门面的,也就只有庆亲王奕劻,至于新内阁中另外几个满洲贵族统治集团中的政治新秀,那都是最近若干年刻意培养出来的,现在除了他们,也真的没有多少可用之才。
而慈禧太后、光绪帝之所以相继同意恭亲王、礼亲王、庆亲王担任政府首席,可能有多种考虑,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可能与清廷在同治年代开始重用汉大臣有关,汉大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在平定国内骚乱过程中发挥过重大作用,他们在后来的政治生态中也就拥有非同寻常的地位,如果不能对这些重臣进行有效制衡,如果这些重臣不能具备曾国藩那样的忠诚,对大清王朝来说,肯定的是非常危险的。这大概是皇室亲贵相继出任政府要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皇室贵胄当然有从事政治的权力,当然享有国民的一般待遇。只是如果这些皇室成员执意要从政,执意要享有一般国民权力的时候,其实就应该放弃自己的皇室地位,否则就是一种不公正,就会伤害皇室。然而摄政王载沣并没有弄明白这一点,所以在他接手大清王朝的权力后,不仅没有改变或扭转先前政治的弊病和偏差,反而较先前更严重。或许是因为他个人觉得自己威望不足以服众,或许是他真的担心汉人势力坐大,影响满洲贵族统治集团的利益,总而言之,在他接管权力之后不久,就任命其弟弟贝勒载涛和贝勒毓朗、陆军部尚书铁良等为新成立的中央禁卫军训练大臣,掌控禁卫军的权力。稍后,又任命毓朗、载涛为新设立的军咨府的负责人,另外一个弟弟贝勒载洵为海军部大臣、参预政务大臣,毓朗为军机大臣,溥伦为农工商部尚书。这些皇亲国戚不是说不能从事政治活动,不是说不能担任政治职务行政职务,更不是说他们没有这个能力,而是说他们担任了这些职务之后,一定会影响政治中心的权力运作,特别是在预备立宪过程中,在九年筹备过程中,一定会使汉人的观感发生很不愉快的印象,一定会使汉人觉得,还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说得对,满洲贵族对权力是高度垄断的,满洲人推动的政治改革都是骗人的,你看,《钦定宪法大纲》明明规定皇亲国戚不得担任要职,干预国政,更不能掌握兵权,可是这些规定在满洲贵族统治集团那里,却从来都没有准备遵守。清廷的政治威望随着皇亲国戚在中央政府席位增加而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