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入关的前一年,即清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清太宗皇太极暴卒。围绕着皇位继承的问题,清皇族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斗争。
当时,亲王、郡王共有7人,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多罗郡王阿达礼。
此时,礼亲王代善的势力已远不如从前了,两红旗的实力已经遭到皇太极的削弱,他本人也年过花甲,久不临战,暮气沉沉,早已不问朝政。其诸子中最有才干的长子岳托和三子萨哈廉已英年早逝,二子硕托是一位年轻有为、屡建战功的人物,但又不为代善所爱,七子满达海虽有战功,尚属初露头角,还没有多少发言权。代善孙子辈的阿达礼和旗主罗洛浑颇不甘为人后,但在崇德年间却屡遭皇太极压抑。由此看来,两红旗老的老,小的小,已丧失竞争帝位的优势。但代善的资历老、地位高,且手中仍握有两红旗的实力。他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最有发言权,他的支持或反对尚能左右事态的发展。
郑亲王济尔哈朗是镶蓝旗旗主,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又靠皇太极的恩赐做了旗主。虽然他不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但他的向背却对各派系有着重大影响,无论他倾向哪一方,都会使力量的天平发生倾斜。
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时年34岁,颇有战功。皇太极生前集权的种种努力和满族社会的日益封建化,也使豪格有实力参加到竞争中来。从利害关系而论,两黄旗大臣都希望由皇子继位,以继续保持两旗的优越地位。他们认为,豪格军功多,才能较高,天聪六年(1632年)就已晋升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为肃亲王,掌户部事,与几位叔辈平起平坐。皇太极在世时,为加强中央集权,频频打击各大贝勒、旗主,拉拢、分化中间势力,大大削弱了各旗的实力,又把原属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夺到自己手中,形成以两黄旗和正蓝旗为核心的皇权势力,合三旗的实力远远强于其他旗。因此,这三旗的代表人物必然要拥戴豪格继位。可以说,豪格是继承皇位可能性最大的一个人。
皇位的另一个强有力竞争者便是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弟多尔衮。他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生母阿巴亥。他比豪格小三岁,文武双全,功勋卓著,在处理军国大事方面被公认为宗室中的最强者。且身后有两白旗和两位勇猛善战的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作为坚强的后盾,而且当时正红旗、正蓝旗和镶黄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多尔衮,这就更使他如虎添翼。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皇太极遗留下的空位,只有三个人有继承的资格,即代善、豪格、多尔衮。这三人旗鼓相当,竞争最激烈的是后两人。具体来说,豪格居长子地位,又有三旗作为后盾,实力要比多尔衮略强。而且代善和济尔哈朗此时已经感到多尔衮咄咄逼人的气势,从而更倾向于豪格一边。
在皇太极死后不久,双方就开始积极谋划活动,并由幕后转为公开。两黄旗大臣们会于豪格之家,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八人倡议立肃亲王豪格为君。肃亲王豪格在众人怂恿之下,决心争位,并积极展开活动,争取支持。他派人找到济尔哈朗,对他说:“两黄旗大臣已决定立肃亲王为君,需要和你商量一下。”希望能得到济尔哈朗的支持,济尔哈朗当即表示:“我意亦如此”,但又认为需要与多尔衮商议。
就在两黄旗大臣密谋于肃亲王之家,紧锣密鼓地筹划拥立豪格的同时,两白旗的上层人物也正在积极筹划拥立多尔衮为帝。阿济格和多铎支持多尔衮,他们“跪劝睿王,当继大位”。并告诉他不用害怕两黄旗大臣,“尔不继位,莫非是害怕两黄旗大臣吗?舅舅阿布泰和固山额真阿山都说了,两黄旗大臣,愿意皇子即位的不过就是几个人,我们在两黄旗的亲戚都愿你继大位啊”。
双方都在为争夺皇位而加紧活动,时局日趋紧张。首先提议立豪格的图尔格为防万一,令其所辖的三牛录亲兵披挂甲胄,弓上弦,刀出鞘,守住自己的家门,害怕自己首当其冲,成为两白旗诸王的刀下之鬼。
皇太极去世后的第五天,多尔衮首先赶到三官庙,询问索尼对皇位继承人的意见,索尼直率地告诉他:“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多尔衮知道反对他登位的两黄旗大臣态度是很坚决的。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十四日,这是一个决定大清命运的关键日子。崇政殿,是皇太极生前议论朝政的地方,皇太极死后,其梓宫也停放在这里。这一天,诸王大臣就在崇政殿集会,讨论皇位继承问题。这个问题是和平顺利解决,还是兵戎相见、互相残杀,直接关系到八旗的安危与满洲的未来。会议尚未开始,两黄旗大臣派两旗精锐的护军剑拔弩张,已把崇政殿团团包围起来,大有以武力相威胁之势!尔后,索尼、图赖、鳌拜等两黄旗大臣,又手扶剑柄,气势汹汹地闯入崇政殿,等待会议的开始。这时的形势对多尔衮已颇为不利。会议刚一开始,索尼和鳌拜首先出来倡立皇子。多尔衮则针锋相对,认为诸王尚未发言,他们还没有说话的资格,厉声令他们暂时退下。
在索尼和鳌拜抢先发言被喝退之后,阿济格和多铎便出来劝多尔衮即帝位,多尔衮见两黄旗大臣气势汹汹的样子,遂犹豫不决,没有立即答应。但多铎却急不可耐地说:“如果你不应允,该立我为皇帝!我的名字已列于太祖遗诏之中。”
多尔衮反驳道:“肃亲王的名字也是太祖遗诏中提到的,不只有你的名字。”多铎在遭到哥哥的反对后,就提出另一位人选:“要不立我,论年长者,当立礼亲王代善。”代善见多铎点到了自己头上,便开口说:“睿亲王如果应允,当然是国家之福,不然的话豪格是帝之长子,当继承大统。我已年老体衰,力难胜任。”提出一个模棱两可的意见。
豪格见自己不能被大家顺利通过,大为不悦,便说道:“我福小德薄,哪能担当此任?”说罢,固辞而去,以退席相威胁。两黄旗大臣见主子离席,便纷纷离座,按剑向前,齐声说道:“我们这些人,食于皇帝,衣于皇帝,皇帝的养育之恩与天同大,如若不立皇帝之子,那我们宁可跟从先帝死于地下!”
代善面对两黄旗大臣咄咄逼人的局面,不知如何是好,便连忙说:“我虽是先帝之兄,常时朝政,老不预知,怎能参与此次议立呢?”说罢起身离去。阿济格也随着退出会场,多铎则默无一言。此时,殿中只剩下多尔衮、多铎和济尔哈朗,以及两黄旗的大臣们。面对两黄旗的武力相逼,多尔衮开口说道:“你们大家说得对,既然肃亲王豪格谦让退出,无继统之意,那么就应当立先帝之九子福临为帝。不过其年岁尚幼,八旗军兵事务,最好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我分掌共管,左右辅政。待福临年长之后,当即归政。”
这一建议,似乎有点出人意料。机敏的多尔衮,在相持不让的僵局下,不失时机,当即提出了由皇太极的第九子,年方6岁的福临来继承帝位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妙处是,一方面满足了两黄旗大臣以死相拼拥立皇子的强烈愿望(对两黄旗大臣来说,只要立皇子就行,无所谓哪一个,因为这样,两黄旗就仍是天子自将之旗,地位显赫),另一方面多尔衮又排除了与自己实力相当的皇长子豪格。同时,对于多尔衮来说,面对刀剑相逼的两黄旗大臣,他虽然被迫放弃了争位的要求,但争取了已有支持豪格倾向的镶蓝旗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支持,从而稳定了局面。多尔衮拥立不懂事的稚童,自己作为辅政王,他可与济尔哈朗分掌国家大权,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的地位可与皇帝相仿,虽无名而有实。对于济尔哈朗来说,自己做了辅政王,自然不会有反对意见。而代善自己本无争位打算,当然也希望化干戈为玉帛,对此自无异议。
这个妥协方案最终为各方接受了。
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爱新觉罗·福临被决定继立为帝,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共同辅理朝政,这个方案一确立,代善便立即召集所有八旗王公贵族、文武大臣宣布:“天位不可久虚,伏观大行皇帝之九子福临天纵徇齐,昌符协应,爰定议同心翊戴,嗣皇帝位。我等当共立誓书,昭告天地。”他首先率诸王宗室等对天发誓:“嗣后有不遵先帝定制,弗殚忠诚,藐视皇上幼冲,明知欺君怀奸之人,互徇情理,不行举发;及修旧怨,倾害无辜,兄弟谗构,私结党羽者,天地谴之,令短折而死。”
接着,文武诸臣也进行宣誓:“我等如谓皇上幼冲,不靖共竭力,如效力先帝时,而谄事本主,豫谋悖乱,仇陷无辜,见贤而蔽抑,见恶而徇隐,私结党羽,构启谗言,有一于此,天地谴之,即加显戮。”
然后,为了表示对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作为辅政王的信任和支持,大家又誓告天地,说:“我等如有应得罪过,不自承受,及从公审断;又不折服者,天地谴之,令短折而死。”
紧接着,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也对天宣誓说:“兹以皇上幼冲,众议以济尔哈朗、多尔衮辅政,我等如不秉公辅理,妄自尊大,漠视兄弟,不从众议,每事行私,以恩仇为轻重,天地谴之,令短折而死。”
至此,大局已定,仪式已毕,一场皇位争夺结束了。众人三三两两地散去;一直紧绷着的神经也开始松弛下来。
事过境迁,但时至今日人们仍有疑惑:皇太极的几个儿子当中,为什么多尔衮偏偏选中了第九子福临?有人说多尔衮与福临之母、永福宫漂亮的庄妃早有私情,在庄妃的周旋下,于是便将其子福临推上了皇帝的宝座。我们说,这种情况虽有可能,但决定福临继位的根本原因,还是当时局势的发展和各派势力的均衡,以及满洲的制度和多尔衮对自己权力精妙设计的结果。
皇太极除了长子豪格之外,共有过10个儿子,但他死时只剩下7个。在五宫后妃中,清宁宫正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只生下三女儿,位于其下的是关雎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就是福临母亲的姑母,但不幸的是,她曾在崇德二年生下一子,未及命名就夭折了,她自己也在三年后病逝。排在第三位的是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氏,生有一子一女,子即博穆博果尔。第四位是衍庆宫淑妃博尔济吉特氏,无子无女,只抚养了一个蒙古养女,嫁给了多尔衮。第五位才是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福临的生母,其他生子的贵妃、庶妃还有7位。从年龄来讲,当时比福临大的还有叶布舒(时17岁),硕塞(时16岁),高塞(时7岁),常舒(时7岁)等4人,但皆为庶出;从地位上来讲,博穆博果尔之母为西宫皇后,高于福临之母两级,为什么多尔衮不在这5人当中选一嗣君,偏偏选立了福临呢?
可能有如下原因:首先,多尔衮提出选皇子但并不同意豪格。自己做辅政王,目的是为了控制皇帝,自己独揽大权,使自己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因此,绝不能选择年龄较大者继立为帝。所以,叶布舒和硕塞就被排除在外,因为如果那样,他根本就没理由提出设立辅政王,即使勉强设立了,也不能辅政时间很长,这对于他当然是无利可图的。
其次,满族极重嫡庶之分,所立皇子的母亲必须是地位较高的五宫正妃,而不是没有徽号的侧妃或庶妃所生之子。皇太极生前最喜欢的妃子有两个,一是宸妃,此妃贤淑文静,与太宗感情极深。皇太极曾取《诗经》中以表达爱情著称的“关关雎鸠”诗句,来为她所居宫室命名。崇德六年(1641年)她病逝之后,皇太极痛不欲生,饮食俱废,很长时间都未从悲痛中恢复过来。另一位,就是福临的生母庄妃。此人在五宫后妃中最为年轻,且又美貌动人,聪明伶俐,她善于体察皇太极的心意,因此很得皇太极宠爱。特别是宸妃死后,她就成为皇太极晚年生活中的唯一爱妃。这二人本是一姑一侄,且都只生有一子,但宸妃之子不幸夭亡,庄妃之子福临就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提出他来继嗣,应该是符合先帝心愿的,诸王自然没有话说。
但是,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还有一个人,即麟趾宫贵妃的儿子博穆博果尔。此子于崇德六年(1641年)十二月出生,为皇太极的第十一个儿子,也是最后一个儿子,当时不过两岁多。其母博尔济吉特氏地位也比永福宫庄妃高。那么为什么多尔衮没提出博穆博果尔作为皇位继承人呢?也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传说麟趾宫贵妃和衍庆宫贵妃原来都是察哈尔林丹汗的老婆,后来为清军俘获,代善等劝皇太极纳之,后来分列五宫后妃中的第三位和第四位。这样,她们就不是皇太极的元配,在人们眼中的地位就不甚高贵。此外,麟趾宫贵妃也不太被皇太极宠爱,她和衍庆宫淑妃之所以被皇太极安排在永福宫庄妃之上,其政治上的需要可能远比夫妻感情的因素要大得多。就是说,这是招徕蒙古诸部的一个手段,因此其实际地位当低于她的名号。其次,博穆博果尔才两岁,虽说多尔衮是辅佐幼主,但太小了也不合适,举行仪式时,总不能由母亲抱着,连起码的场面也应付不了吧?
因此,福临在当时被选中了,这绝不是偶然的机遇,或是凭多尔衮信口道来,而是由当时诸多的客观因素决定的。
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辅政王的人选呢?为什么诸王大臣只得同意由济尔哈朗和多尔衮,而不是豪格、多铎或代善来辅理国政呢?多尔衮出任辅政的原因比较清楚,他是牺牲了皇位继承权而出任辅政的,这等于是个交换条件。这一点,恐怕双方都很清楚。起初,多尔衮代表两白旗出来争夺皇位。此时,他出任辅政同样是代表着两白旗,这体现着最高统治阶层中各派势力的一种均衡,从这个意义上说,多铎和阿济格自然不能同任辅政王。当然,多尔衮个人的才能也为众所周知,多铎和阿济格不可能取而代之。
同样,福临即位,已经代表了两黄旗和正蓝旗的利益,豪格再出任辅政,均衡就会被打破,这是多尔衮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但是,能不能就由多尔衮一个人担任辅政王呢?不行。一边是六龄幼主,一边是雄才伟略的叔父,难免会出现大权独揽、个人专政的局面。这样,就必须有一个中间派上台,表面上并非多尔衮的敌对势力,实际上起一种抑制多尔衮的作用。对于多尔衮来说,也必须拉上一个比较好对付的人一同登台,这样,才可以避免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使对手较容易接受自己的提案。谁能充当这个角色呢?代善不行,他早就表示“老不预政”,皇帝都不愿当,何况辅政王?于是,就非济尔哈朗莫属了。对于多尔衮来说,济尔哈朗容易对付,而他又曾支持豪格,拉他上来,两黄旗的人必定没话说,而且,把他放在第一辅政王的位子上,该方案就更容易被通过。这是平衡各派势力的最佳方案。
对于满朝文武来说,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出任辅政也并不出乎意外,因为皇太极晚年最信任、最重用的就是这两人。崇德七年(1642年)十月,皇太极日理万机,不胜劳累,在外出休养时,国事“著大学士范文程、希福诣和硕政亲王、和硕睿亲王、和硕肃亲王、多罗武英郡王处会议”。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列于首位。崇德八年(1643年)四月,皇太极赐诸王玄狐裘,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仍列首位。五月,他又命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向罗洛浑传谕。六月,饶余贝勒阿巴泰征明凯旋,皇太极令诸王大臣出迎,济尔哈朗和多尔衮排在最前面。八月,因阿巴泰征明大捷,文武群臣上表称贺,又是济尔哈朗和多尔衮领衔。这一切都表明,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在皇太极统治时期乃是群臣之首,而且济尔哈朗排在第一位,多尔衮排在第二位。这二人现在做了辅政王,众人也不会觉得意外,是最顺理成章的人选。
然而,尽管皇太极死后所形成的政权格局,是各派势力充分较量后,大家共同接受的结果,但仍有一些人公开或暗地里表示反对。
镇国公艾度礼在宣誓之前就说:“二王迫胁盟誓,我等面从,心实不服。主上幼冲,我意不悦。今虽竭力从事,其谁知之?二王擅政之处,亦不合我意。每年发誓,予心实难相从,天地神明,其鉴察之。”他还把这些话都写在纸上,在集体宣誓之前焚化,表明他是被迫盟誓的。
多铎或许是对多尔衮不同意立他为帝不满,他后来居然对豪格说:“和硕郑亲王初议立尔为君,因王性柔,力不胜众,议遂寝。其时我亦曾劝令勿立,由今思之,殆失计矣,今愿出力效死于前。”多铎仿佛不再是多尔衮的兄弟,而是变成了豪格的死党。
代善的子孙硕托和阿达礼在盟誓两天之后,对拥立稚童福临颇不甘心,仍积极活动,企图把多尔衮推上皇位,改变既成的事实。于是,在八月十六日阿达礼先跑到多尔衮那儿,对他说:“王正大位,我当从王。”接着又跑到济尔哈朗那儿,对他说:“和硕礼亲王让我经常到睿王府中往来。”硕托也派吴丹到多尔衮处,对他说:“内大臣图尔格及御前侍卫等,皆从我谋矣,王可自立为君。”最后两人又一起到代善那儿,以探视足疾为由,在床前悄悄对他说:“今立稚儿,国事可知,不可不速为处置。”又附到代善耳边说:“众已定议立和硕睿亲王矣,王何默默?”代善听后明确表示反对,并告诉他俩说:“既立天誓,何出此言?更勿生他意!”
对阿达礼和硕托的四处游说,多尔衮迅速做出反应:当他们找上门时,多尔衮“闭门不纳”。二人跑到多铎处求见,多铎也令人对他们说:“此非相访之时!”始终不出见。硕托和阿达礼无奈,只得又回到代善那儿去恳求他的支持,代善见告诫不听,立刻发了脾气,说道:“何为再发妄言?祸必立至,任汝所为!”为了不牵连自己,代善立即将他们告发,多尔衮说:“吾亦闻之。”于是他俩的活动被揭发了出来。
据说,阿济格对多尔衮立幼子为帝心中也颇不满。“自退出后,称病不出,帝之丧次,一不往来。”
肃亲王豪格见到两黄旗大臣一立了皇子就不再坚持拥立他,便认为他们“向皆附我,今伊等乃率二旗附和硕睿王。”他还大骂多尔衮“非有福人,乃有疾人也”,“素善病”,“岂能终摄政之事?”并叫嚷“岂不能手裂若辈之颈而杀之乎?”他手下的杨善、伊成格、罗硕、俄莫克图等也纷纷愿为豪格效死。
面对这样一种新的挑战,新统治集团的核心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甚至代善都主张坚决打击,决不手软。济尔哈朗下令将艾度礼和他的妻子及其子海达礼一齐斩首,家产人口全部没收。豪格被夺所属七牛录,罚银五千两,废为庶人。其死党杨善、伊成格、罗硕、俄莫克图全部被砍头。其他知情者安泰、夏塞等俱遭鞭责。支持多尔衮的人,代善和济尔哈朗是主张重罚的,多尔衮也就更不能心慈手软。对于硕托和阿达礼,代善都可以舍弃自己的亲生骨肉,多尔衮要是容情,就势必被人认为是有私心。于是,他二人被宣布扰乱国政,以叛逆罪论死。阿达礼母、硕托妻因结党助逆,与同谋的吴丹一并处死。在十六日晚上,硕托和阿达礼被捕送到衙门,“露体绑缚”,与硕托之妻和阿达礼之母,“即缢杀之”。
面对阿济格的消极抵制,多尔衮派人警告他说:“汝虽患病,皇帝丧事,不可不来也。”阿济格听后非常害怕,第二天就扶病上朝,不敢有所怠慢。
经过一番剑拔弩张的皇位争夺战,皇帝的宝座将由皇太极6岁的幼子福临继承。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五日,满朝文武斋戒祭告上天,改第二年为顺治元年。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皇太极的丧期未过,就举行了顺治小皇帝的登基典礼。满洲贵族以及蒙汉各族大臣齐集笃恭殿,恭候新主登基。年幼的福临乘辇升殿,其乳母欲与他同坐,他不同意,并说:“此非汝所宜乘。”然后,由东掖门出,诸王、贝勒及文武大臣跪迎两旁。他上殿后,问侍臣:“诸伯叔兄朝驾,宜答礼乎?抑坐受乎?”侍臣答道:“不宜答礼。”济尔哈朗和多尔衮率群臣行三跪九叩头的大礼,然后颁行登极大赦诏。
诏书曰:“我太祖武皇帝,受天明命,肇造丕基,懋建鸿功,贻厥子孙。皇考大行皇帝,嗣登大宝,盛德深仁,弘谟远略,克协天心。不服者武功以戡定,已归者文德以怀柔,拓土兴基,国以滋大。在位十有七年,于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上宾,今诸伯叔兄及文武群臣,咸以国家不可无主,神器不可久虚,谓朕为皇考之子,应承大统。乃于八月二十六日即皇帝位,以明年为顺治元年。朕年幼冲,尚赖诸伯叔兄大臣共襄治理。所有应行赦款,开列于后。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颁诏完毕,文武百官再行三跪九叩头礼,大典即告结束。
二十几天后,王公大臣们齐至崇德殿,将皇太极的梓宫哭送到陵宫,马驼前导,出了大清门。通往陵宫的道路两旁,齐齐跪着大小贵族官吏以及外藩蒙古丧使,待大行皇帝梓宫安放完毕,王公大臣上前跪祭,最后把皇太极生前衣服及陈设用品一一焚化。至此宣告老皇帝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多尔衮开始了他的摄政生活。
在新皇登基前后这一个月里,多尔衮一直处在矛盾旋涡的中心,他的努力使满洲贵族内部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瞬间烟消云散,虽然还没能最终解决矛盾。多尔衮的名次居位虽然都在济尔哈朗之下,但由于他的识略均远胜于济尔哈朗,因此,福临继位之初的军国大事依然主要由多尔衮来处理。九月初九日,济尔哈朗便与阿济格率军出征宁远,至十月中才归,这实际上说明多尔衮已处于支配地位,在朝中处理军政大事。按朝鲜人的说法就是,“刑政拜除,大小国事,九王(多尔衮)专掌之,出兵兵事皆属右真王(济尔哈朗)”。
十二月,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始称摄政王。其间,两位摄政王召集诸王、贝勒、贝子、王公大臣会议,向他们说:“前者公议公誓,凡国家大政,必众议认同之后决定。现在考虑众说纷纭,不易决断,反误国家政务。”然后二人当众表示:“我二人当皇上幼冲时,身任国政,所行善,唯我二人受其名;不善,亦唯我二人受其罪。任大责重,不得不言。”在如何安排皇太极成立的六部时说:“方先帝置我等管理六部时,曾谕国家开创之初,故令尔子弟辈暂理部务,等大功告成,即行停止。今我等既已摄政,不便兼理部事,而诸王仍留,亦属未便,从今以后诸王管理六部事一概停止,止令贝子公来代理部务,你们看怎么样?”经过众人进一步讨论,议定:“贝子公等管理部务亦停止,惟原在部之贝子博洛、公满达海不令卸事,其余王、贝勒、贝子俱罢管部务,部务悉由尚书处理。”
其后,多尔衮又先后谕各部尚书、侍郎及都察院官,让他们“克矢公忠,有见即行,勤劳罔懈”,都察院严加稽查,三年考核。接着,又以考满称职,给户部尚书英俄尔岱等六部尚书、侍郎、启心郎、理事官等官员二十余名加官晋级,给予奖励。这样一方面减少了诸王对政事进行干涉的机会,又通过硬软两手使部官勤劳政事,一切权力皆向多尔衮一人手里集中,使摄政王的名称更加副实。这样,济尔哈朗实已退居多尔衮之下,多尔衮成了实际上享有皇帝一切权力的摄政王、太上皇。
为了尊崇多尔衮的显赫地位,顺治元年(1644年)一月,由礼部议定摄政王多尔衮居内及出猎行军的礼仪,诸王不得与之平起平坐。于是,多尔衮实际上享有皇帝的尊荣和权力,成为清初的实际执政者和决策者,从而为他以后所实行重大政治、军事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