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之窗”。通过这扇窗,我们既可以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高尔基曾生动地描述列宁演讲时的目光:“在他那蒙古型的脸上,一双锐利的眼睛在闪闪发光,表现出一个不屈不挠的战士对谎言的反对和对生活的忠实。他那双眯缝着的眼睛在燃烧着,使着眼色,讽刺地微笑着,闪耀着愤怒。这双眼睛的光泽使得他的演说更加强烈,更加清新,有时仿佛是他精神上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从他的眼睛里喷射出来。”列宁是我们的典范。我们应善于运用各种目光与对方沟通:你目光炯炯,会使听众振奋;你与听众目光接触,会使对方感到你对他们注意、重视、欣赏;你目光柔和,势必可以传达对听众的赞许、鼓励、喜爱……
在运用目光时应注意的是不可老盯住对方。英国体语学家莫里斯说:“眼对眼的凝视只发生于强烈的爱或恨之时,因为大多数人在一般场合中都不习惯于被人直视。”研究表明,交谈时,目光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直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在演讲、上课、作报告、宣传产品等场合由于空间大,视野广,则应持续不断地把目光投向听众,这样才能与听众保持不断的联系。
(2)要善于用表情说话
有人曾问古希腊大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对于一个演说家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德摩斯梯尼答道:“表情。”又问:“其次呢?”“表情。”“再其次呢?”“还是表情。”足见表情在宣传鼓动中的作用。表情可以分为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极为丰富。伯德惠斯特尔估计说:“光人的脸,就能做出大约250000种不同的表情。”表情与说话内容的配合最便当,因而使用频率相当高。笑是最重要的表情之一。真诚的微笑是社交的通行证。它向对方表明自己没有敌意,并表示欢迎和友好。微笑如春风,使人感到温馨和愉快,它给交谈带来融洽平和的气氛。在演讲或交谈中,除尽可能微笑外,还应随着谈论内容的变化,及时向对方流露同情、安慰、欣喜等表情,以便于感染和沟通。
体态表情指身体姿态与动作手势。身体姿态是人内心状态的外现。麦拉宾研究指出人在说话时身体倾向对方,表示对对方有好感;人的说话时姿势很自在,可表明不大喜欢对方,但也不怕他。若怕他,姿势就紧张不灵活;若喜欢他,身体放松的程度就增加。我们在谈话时应善于通过姿态向对方表示善意、赞许、尊重或敬佩。动作手势在说话中可以发挥吸引、激励、替代等多种作用。因此毛泽东把“以姿势助说话”列入“十大教授法”。中外许多演讲家都十分注重运用手势。至今我们仍可通过照片和纪录影片领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前掰着手指对战士演讲和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群众挥手的风姿。列宁演讲中的手势也很有魅力,正如高尔基所说:“他的一只手伸向前方,稍微往上抬起,手掌好像是在捕捉着每一个字眼。”因而斯大林说,列宁讲话能“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3)要善于用语调道情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我们从人说话的腔调中可以揣摩出真实的信息;我们也可以有意运用音调、音质、音量和音速(这些亦称为“类语言”或“副语言”)去微妙地传达各种情感。前面事例中的赵丹就是这方面的大师。无独有偶,意大利影星罗西有一次出席有外宾参加的宴会,当客人请他即席表演一段悲剧时,只见他用意大利语念了一段“台词”,客人虽听不懂,但听到他悲伤的声调,看到他痛苦的表情,都禁不住流下眼泪。席间一位意大利人却借故跑出大厅,到走廊大笑不止。原来,罗西朗诵的哪里是什么台词,而是宴会的菜谱。
语调是多种多样的。轻柔、低音、共鸣音色、慢速、均衡的微向上升的语调,表示爱慕;柔和的音调表示坦率和友善;略显低沉的声调表示诚意和同情。我们在谈话或演讲时应多运用这些语调。善于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语音语调是许多杰出的宣传教育者的特色。马卡连柯说:“只有在学会用15种至20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20种格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的有本领的人了。”
体语在说话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独特表达功能,但它毕竟是手段,而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因此它在劝说、教育中居从属地位。这就决定了体语的运用必须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符合对方审美标准,与场合情境协调一致。要自然、简洁、适度而富有变化。孙中山先生在介绍他自己练习演说的经验时曾说:“一练姿势。身登演说台,其所具风度姿态,即须使全场有肃穆起敬之心;开口讲演,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最忌轻佻作态。处处出于自然,有时词旨严重,唤起听众注意,却不可故作惊人模样。予少时研究演说,对镜练习,到无缺点为止。二练语气。演说如作文然,以气为主,气贯则言之长短,声之高下皆宜。说到重要处,掷地作金石声;……”细心揣摩,认真演练,使体语的运用得心应手,炉火纯青,那么,你劝导说服人就会别开生面,魅力无穷。
2拟人幽默
例(1)
日本古都奈良处于青山环抱之中,风景优美。每年春夏两季,游人如织。四月以后,大群燕子飞来,争相在房屋檐下筑窝。由于燕子多,燕子的粪便沾在宾馆明净的玻璃窗上和清洁的走廊上,很不雅观。尽管服务员不停地擦洗,仍不尽人意。客人们经常发现斑斑污渍,感到不愉快。宾馆经理绞尽脑汁,心生一计。某一日,客人们在告示栏内见到了一封“小燕子”写给他们的信: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是刚从南方赶到这儿来过春天的小燕子,没有征得主人的同意,就在这儿安了家,还要生儿育女。我们的小宝贝年幼无知,很不懂事,我们的习惯也不好,常常弄脏你们的玻璃和走廊,致使你们不愉快。我们很过意不去,请女士们、先生们多多原谅。
还有一事恳求女士们和先生们,请你们千万不要埋怨服务员小姐,她们是经常打扫的,只是擦不胜擦,这完全是我们的过错。请你们稍等一会儿,她们就来了。
你们的朋友小燕子
游客们读过这封信,都哈哈大笑,心中的怨气也在笑声中烟消云散了。
宾馆经理别出心裁以小燕子的名义给宾客写信,风趣幽默取得了宾客的谅解,达到了宣传的目的。这位经理的劝说妙招就是“拟人幽默法”。
拟人幽默法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比作人,赋予它们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产生幽默感,从而取得预定的劝说效果。
拟人幽默法在劝说中可以发挥多种功能。
(1)化解消极的心态
奈良宾馆经理没有以通常运用的主人的口吻劝告客人谅解,而是变换角度,以“小燕子”的名义给客人致信,这就把客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燕子身上,使客人不再一味责怪宾馆,而是听“燕子”尾尾倾述它们的过错:“习惯不好”、“小宝贝年幼无知”,就会产生新奇感、同情感和幽默感,于是怨气、不愉快等消极心态便被冲淡和化解了。
(2)制造和谐的气氛
在紧张、尴尬的场合,拟人幽默法能使人摆脱窘境,并能形成良好的交际或谈话气氛。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一次来到某小城,在旅馆登记住宿时,恰好有几只蚊子嗡嗡叫着在他面前盘旋,旅馆服务人员非常尴尬。马克·吐温丝毫没有不悦的神色,他若无其事地对他们说:“贵地蚊子不知比传说的聪明多少倍。它竟然会预先来了解查看我的房间号码,以便夜间光顾我的住处饱餐一顿。”话音刚落大家都笑了,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服务员们更佩服、尊敬这位大作家的风度和人格,大家还主动驱赶捕捉蚊子,这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很香甜。
(3)进行辛辣的讽刺
幽默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拟人幽默法,托物比人,可以委婉地对社会生活中不正常现象进行有力的讽刺。某人在发言中引用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甲、乙、丙三人打赌,看谁能在臊臭的狐狸洞里呆得最久。甲进去不到1分钟,便捂着鼻子跑出来。乙也强不了多少,他只比甲多呆了1分钟。丙进洞老半天了,还不见他出来。突然间,一只狐狸窜出来大叫道:“这个人的铜臭太厉害,把我给薰出来了!”
这则故事用拟人手法,赋予狐狸以人的行为和语言,反衬铜臭胜过狐臭,辛辣地鞭挞了某些人拜金主义思想和向“钱眼”里钻的不良心态。
(4)构成生动的形象
把人以外的事物人格化,这就形成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更易于对方感知,从而增强说服力。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的演讲中说:“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毛泽东把抽象概念“教条主义”人格化,说我们叫它休息,而有的人“叫它起床”,这就突出表达了爱憎分明的情感,给群众以鲜明、生动的印象。
例(2)
1938年的一天,毛泽东在动员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同志去洛川时,一开始先讲了一件“小事”。他说,最近几天,有不少同志给中央和我写信,递条子,说我们是历尽千辛万苦才来到延安,来到党中央身边,怎么能一到这儿来就叫离开呢?我说,对呀,中央的许多同志也很同意这些同志的想法。但是,就有那么一个人不同意,整天叽哩咕噜的。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肚先生”,也就是你们的肚子罗!一席话说得哄堂大笑。大家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接受了去洛川的劝说。毛泽东并未正面讲大道理,而是用拟人手法说“肚先生不同意”,这就既形象又委婉地表达了去洛川搞大生产的必要性,使劝说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幽默在劝说交往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培根说:“善谈者必善幽默。”许多成功的劝说、谈话都蕴含着幽默的力量。许多伟人、教育大师都有很强的幽默感。美国一家公司的总裁说:“我专门雇用那些善于制造快乐气氛、并能自我解嘲的人。这样的人能把自己推销给大家,让人们接受他本人,同时也接受他的观点、方法或产品。”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幽默的重要意义,锻炼自己成为富有幽默感的人。
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幽默虽引人发笑,但引人发笑不是幽默的目的,幽默的目的在于使人在笑中同时引起联想和推断,领悟其中含义。
在运用“拟人幽默法”时,还应该注意比拟贴切、自然,以服从表达内容为原则,切忌牵强附会。因为不当的幽默容易刺伤对方自尊心,或者给听众造成“耍贫嘴”、“卖关子”的印象,从而减弱劝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