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鼓楼风俗
27457100000024

第24章 婚丧喜庆风俗(4)

祝寿仪式在寿堂(大厅)中举行。中堂悬挂大红“寿”字或“八仙上寿”、“麻姑献寿”、“百寿图”等画轴,亦有供奉王母娘娘、福禄寿三星瓷像的。寿堂四周墙壁上悬挂着亲友送的寿幛、寿屏等,比较讲究的还专送剌绣制品《猫蝶图》,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耄耋谐音猫蝶),寓意“寿登耄耋”。供桌上摆放寿桃、松柏枝、糕点等,设面蔬斋供,点香燃烛。做寿时要特别留心,切忌让寿烛熄灭。寿堂中张灯结彩,红烛高照,人们身穿吉日礼服。还有人家聘请乐队助兴,在喜庆的鼓乐声中,寿翁高坐正位,接受亲友、晚辈的祝贺、叩拜。由司仪主持,按顺序入堂行拜。辈分不同,拜礼亦有区别,平辈只是一揖,小辈等都行大礼。拜祝仪式结束后,摆筵设席,最后一起吃面,面条细细长长,白白净净,寓意长寿。讲究的人家,儿孙辈每个人将自己碗中的面条挑几根到老寿星的碗中,取为老者“添寿”之意,寿星碗里的面条不能盛得太满,因为满寿即为尽寿、终寿,不吉利。大家共吃面条,取“常来常往”、“福寿绵长”之意。此时,主家还要给四邻送寿面、寿桃。特别是为八十岁以上的寿星祝寿时,还有偷碗“讨寿”之风俗。多由小孩去偷,主家视而不见。后来,发展成主人家给每个小孩送一个寿碗或回赠小礼物的习俗。酒席中或酒席后,有的家庭还请来戏班搭台演戏,以娱宾客。解放后,祝寿的习俗沿袭下来,但已无此繁琐,除寿桃、寿面、寿碗外,其余已同过大生日没有多少区别,只不过请人更多,更隆重热闹一些罢了。现代人高寿的多,故有了77岁“喜寿”(喜字草体如七十七三个字)、88岁“米寿”(八十八三个字组成米字)、99岁“白寿”(百字减去一为白字)、108岁的“茶寿”之庆(茶字是草头二十加上下面的八十八),百岁以上的老寿星,都用颐养天年来比喻高寿,祝寿之举也是表达对寿星的一种敬仰之情。

三、长河落曰谣

8.人生最后一幕——鼓楼的丧俗及变迁

生和死,是一个人的起点和终点,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俗话曰:“人死为大”,老南京历来重视丧俗。关于死后的礼仪、规制、风俗也很繁杂,各地不同风,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旧社会区境内丧俗,含有相当多的封建迷信成分。

民间习俗认为,凡享年50岁以上的老年人寿终,被称为“老喜丧”。家人事先一般都有准备,做好寿衣、寿材。寿衣包括衣裤、鞋、袜、帽子,寿衣的衣裤至少要做三套,内衣、中衣、外服。套数都要成单数,遇到冬季,外服应是很薄的棉衣棉裤。天冷不穿棉衣,太穷酸,死后到阴间也是冻死鬼。旧时寿衣的颜色,男人的里面多黑蓝,外面为杏黄色。所以早先老人特别忌讳家中有人穿杏黄色的衣服。女人的寿衣则以青蓝、古铜、豆绿为主。寿衣无论内衣外衣,一律不用纽扣,避讳谐音“扣住”,只使用带子。纽扣又叫纽子,谐音“扭子”,扣子谐音“克子”,对儿女不利,所以不能使用。以带子代替纽扣,“带子”带来儿子,大吉大利。寿衣衣料忌讳用缎子。缎子谐音“断子”,绝不能使用。皮衣、皮帽、皮靴等皮制品,都不能当作寿衣,死者要转世托生,穿皮制品容易被误认为是兽类,下辈子就不能托生为人。

报丧我国周朝,有的地区在有人亡故的那家人门口竖一白旗,作为报丧信号。死者的亲属须迅速将家人去世的噩耗告知有关人员,这就是报丧或讣告。讣告时,通常将死者的生卒年月日时、祭奠的地点、下葬时日、处所,连同死者的履历、家世和生平事迹,都写在讣闻(又叫讣言)上。

按照古礼规定,孝子在服丧期间,一天24小时,都要睡在长辈遗体的侧旁,“寝苫枕块”,苫是用稻草编成的草垫,让孝子睡在草垫上意思是“哀亲之在草”;用土块作为枕头,意思是“哀亲之在土”,一直等待父母的遗体入土安葬之日止。有的孝子在服孝期间,百日不离草铺,百日不剃头,谓之“百日苫块”,

设灵堂亲属要给死者沐浴更衣,穿戴好内外衣裳,灵床是用松木铺板搁在两条凳上搭成的。设灵堂,死者要放在堂屋上首中间(通常指男性死者,女性死者遗体放到内寝的床上),头朝南(向外)脚朝北(向里),让死者口中含上银钱(或铜钱、米谷,但不能放“道光通宝”,避讳盗光之意),头前放上一碗夹生饭,称“倒头饭”,如此死者在阴间不会变成“恶鬼”。摆上灵牌,牌位上写死者头衔姓名,后写“之神主”。“主”字上面一点空着,余皆写黑字,留待所择时日,请当地的显要人士笔蘸朱砂题写,即为题主,俗谓“点主”,南京谓之“在堂”。贫穷人家则自书点,谓之“求主”。点主后三四日,举行治丧家奠。亡者脚前放上一盏“长明灯”(又称引路灯),焚烧事先准备好的纸扎轿马,意谓送其上路。他的子孙和至亲等,要不断地在遗体旁烧纸钱。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开始流行用纸制作一些冥器,纸钱是各种纸质冥器的一种。《鼠璞》一书说,南朝齐东昏侯萧宝卷“剪纸为钱,以代束帛”。死者的女儿如已经出嫁,接到父母死亡的讣告,要立即回娘家奔丧,到达娘家门前时,刚下车船就要一路哭到灵前。民国时期开始,军乐兴起,死者门前置军乐队,吊唁者临门,即奏哀乐,以通告死者亲属,作好迎接准备。主家还延相知者迎接宾客,谓之“司宾”。有亲友前来探望的,死者的子女要在灵堂痛哭,以示哀悼。凡吊唁馈赠者,送葬或火化后,要留宴,如死者高寿,还要回赠寿碗(即吃饭小碗)、寿帕(即手帕)和红绳。

死后的第三日或第五日(必须逢单),全家换上孝服,谓之“成服”。《明史礼记》:“子为父母,庶子为其母,皆斩衰三年。仍命以五服(以粗麻布、粗熟布、细熟麻布等五种原料做成的衣服,分别称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制,并著为书,使内外遵守”。清人甘熙《白下琐言》载:“黄为中央正色,民间吉礼不敢妄用,而齐衰期服,发辫皆系黄缕,积习相沿,毫不为怪。”民间遇到尊长之丧,往往在自家大门红色门联上贴上一张小小的白纸。丧服多是白色,也有着黑色服装,佩带黑纱表示治丧的。今人在治丧时,除衣袖上系一块黑纱之外,胸前还佩上一朵黄花,这种黄花便是昔日“黄缕”的遗制。

出殡根据丧葬的程序,尸体放入棺木,即入殓以后,就要出殡,也叫送葬。人们秉承“入土为安”的古训,总要让死者长眠地下,这才算妥当。出殡包括跪别、钉棺、摔丧盆、起灵、哭丧、路祭等仪式。出殡当天,死者的亲友凡是家族中五服之内的晚辈,都应参加送葬,外来的亲友照理也应都参加,远亲则是自愿,人愈多愈好。

出殡旧照

出殡要事先准备好送葬工具。简单的是用马车,但墓地只要不超过十来里路,人们还是习惯用杠床抬着。杠床是用木杠捆绑成床形,送葬时将灵柩放在上面,着人去抬。杠床以抬杠人多少为标准,分24杠、36杠、48杠等,多的可达108杠。人员分两拨,一拨抬,一拨休息,相互轮换。城市有杠房,专门提供送葬服务。出殡多是在上午,中午丧家要准备丧席,招待杠夫、鼓乐手、帮丧人、亲戚朋友和家族中的人。丧席一般比较简单。亲友、送葬人临走时,主人要赠送云片糕,表示高来高去,如死者高寿,还要发送寿碗和红头绳,让人们“讨寿”。

在值客的布置下,首先是死者的至亲晚辈,以血统远近为顺序,由远到近,先女后男,向灵柩跪拜叩首,作最后告别。死者的长子最后一个告别,后即由他执掌钉棺的第一锤,象征性地锤几下封棺的钉子,其后便由帮丧人将棺木钉死。

启灵前要把送葬队伍排列好。前面是死者的长子,负责摔盆、引路。摔盆(形如扁缶,底正中有一孔,置砖上,砖糊以纸,作书套形,摔时必使粉碎),讲究一次摔破,而且越碎越好。瓦盆一摔,就如一声号令,杠夫迅速起杠。孝子左手拿着引魂幡,右手捧着亡人的神主牌,其后是灵柩。丧俗要求,灵柩一抬起,就不能放下,要一直抬到墓地,表示死者在走向冥灵世界的路上,一路顺畅。灵柩后是送葬乐队,少者五六人,多者一二十人,在送葬路上要不停地吹奏丧曲。最后是送葬队伍,男性在前,女性在后。男人每人各举一幡,或是举起事先糊好的纸人、纸马、纸车等物,一路上还要边走边撒纸钱。

古时区境内流行路祭,死者的亲友、同事、僚属等,可以在送葬路上设置供桌,当灵柩来到后,对死者进行祭奠。供桌上摆放点心水果,同时预备一壶茶,几个茶杯,供吹鼓手和杠夫饮用。当殡仪队伍来到时,孝子跪在供桌前,叩首祭拜,然后在此吹奏丧曲。一般每处要停留二三十分钟。人们还会议论死者在世时的为人善举和创家立业、培育子女等方面的情况,以示哀悼。如果墓地很近,就在村外,那么就要穿村而过,或绕村一周,送葬时间不会少于三四个小时。

安葬遗体的安葬方法,传统的有土葬、火葬等。土葬是我国最古老、最普遍的葬法,汉代以前就出现了。火葬则是我国最古老而又最现代的葬法。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徒实行火葬,但这种葬法与儒家礼教不合,明太祖朱元璋明令禁止。所以明清以来至解放前,遗体的安葬还是以土葬为主。

死者一归天,丧家便会找到家族长辈,一起到家族墓地,根据死者的辈分、年龄和家族男性成员的情况,确定死者的墓葬地点。挖掘墓穴叫做打坑,打坑之前,孝子要先祭奠祖坟,烧一些纸钱,然后再对墓穴地进行祭奠。祭奠仪式很简单,烧一炷香,叩几个头即可。打坑的前三锹土要由孝子亲自挖,表示孝道。墓穴挖成后,在穴中烧把火,俗称“暖穴”。经过暖穴,埋葬在穴中的死者,才能在温暖的冥界得到永恒的休息。有的是往墓穴中倒上一些草木灰,意思是烟火不断。

在往下放灵柩时,死者的亲属要跪在墓穴周围,男性家属跪在左边,女性家属跪在右边,向棺木哭号祭拜,同时焚烧纸车、纸马、纸人等各种纸制冥器,表示告别。同时把这些陪葬品烧给死者,意味死后仍然享受荣华富贵。

填土封墓也不能随意开始,要先由死者长子抓一把土投放在棺木上,其他子女和亲属相继抓土填墓,举行了这个“添土”仪式之后,众人才用铁锹填土封墓。在土填到没过灵柩时,有的人家还要放入一个小土罐,罐里放些五谷杂粮,死者是男人偏左放,死者是女人偏右放。据说是以后合葬时,挖到了罐,就标志快要挖到棺木了。等到把坟头堆好,孝子将自己举来的幡插在坟头上,整个安葬仪式结束。

祭奠第三天的时候,孝子及其他亲属要到新坟上参拜,谓之“覆山”,俗称“圆坟”。坟上要供奉各种食物,祈祷死者在阴间安居。一般死者亲属,要请和尚诵经超度和请道士做法事放焰口。即每七天念一次经,叫“做七诵经”。一般要祭七个“七日”,称之“做七”,其中“头七”、“五七”和“终七”之日,礼仪最为讲究。已嫁女儿,必于“六七”之日致祭,南京有俗谚云:“六七不吃自家饭”。此后,百日为“小祥”,二周年为“大祥”,都要祭奠。而其中每年的清明节要扫墓,七月半(农历)鬼节要祭奠。此外,冬至和除夕也是要祭奠的。民国时期,开始有人仿效西俗,丧事从简,以黑纱缠臂为服,张挂挽联孝幛,开追悼会,行鞠躬礼,向遗体告别。区境内清凉山当年还设有火葬场,汪精卫的棺木及遗体就曾秘密运送清凉山火葬场焚化。

解放后新风渐起,一扫陈习,提倡火葬,土葬渐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尚有土葬,但纸扎轿马、神主牌位、做佛事等,自觉而废。“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破四旧”,甚至有到人家搜寻寿材,取出焚化者,用棺材土葬遂绝。但是,火化后骨灰盒再行土葬者颇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人们生活得到大大提高,一方面大办丧事,请客送礼,甚至出殡吹吹打打,披麻戴孝等旧习俗又有所恢复,另一方面适应人们的不同需要出现了可以存放骨灰瓮的骨灰堂,可以再行土葬的公墓,人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亲人的骨灰盒送至骨灰堂、公墓等地。同时,清明扫墓、(农历)七月半和腊月底焚烧纸钱,以寄托后人哀思的方式,也得到理解。殡葬礼仪渐趋简化,亲友送花圈、挽联和绸缎被面,臂围黑纱,亦有胸前佩戴小白花的,在殡仪馆纪念堂,开追悼会,或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骨灰除存放或葬坟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亦有将骨灰撒入长江,进行水葬的,另外还有举行海葬、风葬、树葬的,用鲜花祭扫、环保祭扫、吊唁,层出不穷,在移风易俗上大大前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