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现象已司空见惯,有限的家务劳动可能触发动脑的机会却因为溺爱而失去了,初中生不会点燃煤气的不在少数。就暑期而言,学生除了做作业需要动脑筋之外,其他时候几乎无须动脑“介入”,家长也没有布置这种动脑“作业”,很少有家长为孩子思维开发去付学费的。所以,一些老师反映,学生过了一个暑假反而变得“木讷”了。
有专家认为,必须重视动脑淡化的问题。要从小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愿动脑比不愿动手危害更大。思考是人们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是认知问题、解决问题的“前导”。父母应抓住假期这一有利时机教导孩子学会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具体可参考如下建议:
1.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若对某件事有浓厚的兴趣,就会集中思想和注意力,才会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怎样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因此,父母要以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孩子,要用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情趣去影响孩子。同时,父母还要常常给孩子提一些问题,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引导孩子动脑筋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对不爱动脑筋的孩子不可提出太高的要求,而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从最直接、最容易思考的问题人手,如比较两事物的异同,然后逐渐加大难度,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遇到的困难。
2.向孩子提问,鼓励孩子思考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翻阅一些从来不阅读的书籍,做一件想做而一直没有做的事情,问几个想问而不敢问的问题,搞清几个长时间闹不明白的问题。此外,父母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鼓励孩子积极思考:
3.有意识地和孩子争论
争论可引发孩子进行认真细致的思考,并且能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对较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找合适的话题引发争论,如观看某一电视后,与孩子争论对某一人物或问题的看法。
李静是一个懒惰的孩子,她不喜欢动脑筋,什么都习惯于等。她的父母意识到孩子思想懒惰会带来的问题,于是着手改变孩子的习惯。有时,当李静发表看法的时候,他的父母会提出一些质疑,李静自然不会同意,这样双方就会产生争论。没想到,在这个过程当中李静变得善于思考了。现在她遇到问题一定会动脑筋,这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
家长有时认为无需和孩子太认真,但是在知识面前人们需要严肃一些。在孩子遇到问题不想解决的时候,家长可以驳倒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会本能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会思考。这样时间久了,孩子懒惰的坏毛病自然会得到改善。
逆向思维锻炼孩子的兰心蕙质
王毅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的创造力总是让人感到惊叹。不说别的了,他的一条牛仔短裤就成为了同学当中的时尚。
要说他的牛仔短裤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的运动衫没有晾干,但是他有急于和朋友去踢足球,于是毫不犹豫就找到了一条牛仔裤。他穿着牛仔裤和同学玩得不亦乐乎,但是牛仔裤行动不便,他一个不小心就摔倒了。挺好的一条牛仔裤破了一个洞。
回到家,王毅跟父母承认了错误,王毅的妈妈看着牛仔裤摇摇头,好好的一条裤子只能扔掉了。但是王毅觉得很可惜。裤子只有膝盖之下破了,如果能够“改造”一下就好了。有了这个想法,王毅开始想办法了。怎样才能让这条裤子继续穿呢?他想起妈妈把自己的旧毛衣拆掉,用毛线织了一条毛裤,他突然有主意了。
第二天,王毅的妈妈就看到了儿子的作品。原来,王毅将裤子膝盖以下的部分剪掉了,做成了一条牛仔短裤,毛毛糙糙的边看起来就像是故意设计成那个样子似的。得到了妈妈的鼓励,王毅爱上了动脑筋,时常进行一些废物利用,给家里做了很多手工。后来学校搞小设计、小发明,王毅还获得了奖项,同学都非常佩服他。
很显然,王毅是用了逆向思维,不顺应定论来思考,而是反方向进行思考,这样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多了一个角度。做过证明题的人都知道,证明实际上就是一种逆向思维,通过结论推算出过程和问题,从小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除了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外,也能让孩子的脑筋更加灵活。
在生活当中,有时孩子会无意识地表现出一些逆向思维来,比如王毅的牛仔短裤。这个时候家长是怎样对待的呢?批评孩子?还是更深层次的了解孩子?显然,王毅的父母发现了自己孩子具备逆向思维,于是对孩子进行了鼓励,让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思维也在发展,实际上,孩子的思维没有形成一种定式是好事,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多角度考虑问题,学会逆向思考。当时间久了,孩子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如果孩子习惯于多方面考虑问题,那么孩子就具备了兰心蕙质。
1.进行一些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在生活中,父母们可以通过孩子所接触的具体事物来对她们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如果只是对孩子进行单向思维训练的话,那必然会使孩子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对她们思维的广阔性、准备性和敏捷性等造成限制。
游戏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孩子们都会喜欢游戏,家长可以多和孩子玩一些“大西瓜、小西瓜”一类的游戏,以此锻炼孩子的逆向思维和反应能力。
轩轩的爸爸经常和孩子玩逆向思维的游戏。比如让儿子快速的回答出自己提出的词语的反义词,或者是说“站起来”的同时孩子要下蹲。虽然这些游戏很简单,但是轩轩总是玩得不亦乐乎。而且通过这样的游戏,轩轩也逐渐掌握了逆向思维。考虑问题也全面多了。
2.给孩子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
孩子们的思维还没有固定形成,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多给孩子提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这样孩子慢慢就会知道,一个问题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答案,这样孩子的思维就不会变的非常死板,孩子会养成辩证看问题的习惯。
3.实践出真知
对于孩子来说,理论永远是枯燥无味的,孩子知识的积累多半来源于实践,实践能够让孩子更容易理解问题,更容易明白。所以不要总是纸上谈兵,给孩子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去解决。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思维会很活跃,思考的角度自然也会增多。
让孩子知道,分不是“命根”
李真是一个容易紧张的女孩子,在她眼中,没有比成绩更重要的了。每次考试前,她都如临大敌,紧张得无以复加。
李真之所以这样神经质,除了她本身积极进取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父母的压力。每当李真的成绩有拨动的时候,她的父母都会严厉的批评她。有时甚至好长时间不理她,这让李真感到非常不安。所以对于她而言,分数是最重要的东西了。只有保证自己的成绩,才能让父母对自己显露笑脸。
实际上,李真的父母非常爱自己的女儿,他们上学时成绩都不够好,后来也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因为这样,他们非常看重女儿的成绩,因为他们将所有的寄托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他们觉得,要想让孩子保持成绩,就要给孩子施压,每当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打骂孩子不可取他们自然知道,但批评是少不了的,有时也会不理女儿,直到孩子再次获得好成绩,他们才会展露笑颜。本来这样一直很好,但是随着孩子升入五年级,面临人生第一次选择,李真竟然退缩了。考试前她总是紧张过头,有时甚至失眠,第二天状态不好,考试自然难以获得好成绩。
每次成绩不好,李真对待下一次考试就会更紧张,就像是恶性循环一样。李真的父母这下意识到自己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
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家长难以时刻关注自己的孩子。在孩子上学之后,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寄托给了学校,而对于大部分家长而言,学校给予自己的反馈最直观的就是孩子的考试成绩,也就是分数。
分数对于孩子而言很重要,因为这是考核他们的一个标准,而家长大部分也以这个为衡量孩子的标准。所以很多孩子都把分数看做是自己的“命根”。但是有时家长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一次考试的分数真的能够代表孩子的学习吗?如果有的家长回答的是肯定的答案,那么无疑这位家长已经进入了教育的误区。
考试只是为了反馈孩子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但是有时临场发挥有所不同,孩子的成绩可能有失精准。如果家长太过看重分数,那么可能导致孩子对分数的认知也出现了偏差,他也会将分数看做考量自己的唯一标准。当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很可能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者是影响学习状态,导致恶性循环。
家长应该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分数,只有放下心头的重担,孩子才能快乐成长。那么家长要怎样向孩子传达这个信息呢?
1.家长要明确态度
很多孩子对分数的看法来源于家长,当家长很看重分数的时候,孩子也会给予分数极大的关注。如果家长能够自如地看待孩子的分数,那么孩子也就不会受分数的控制了。
童童这次英语考试失败了,她很失落,跟妈妈说的时候她低着头说这次考试才考了63分。妈妈听后没有批评孩子,而是对孩子说:“宝贝,你这次虽然没有考好,但是及格了,你一直在努力不是吗?这次哪里有错误,下次改正就好。考试是为了让你找到不足,一次分数不代表什么。”听了妈妈的话,童童很快从失落中振作起来了。
在孩子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家长应该给予鼓励,订正孩子对成绩的错误看法,就像童童妈妈那样,让孩子认识到分数的真正意义,这样孩子就会正视学习,不会将分数当中学习的目标。如果家长过于看重分数,那么逐渐应付考试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从长远来看,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让孩子知道能力最重要
如果孩子过度重视分数,那么学习的意义就失去了。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善于思考的习惯,而不是得分的水平。孩子有时面对分数可能心理压力过大,家长要适时地开导孩子,让孩子明白能力的重要性。
平时家长要多注重孩子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死读书,背概念。
3.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成绩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成绩不理想,第一反应就是批评教育,或者大发雷霆。当然,家长这样做的目的是好的,但是很可能给孩子一个错误的讯息,就是你只看重他的成绩。当然,除了发火之外,冷暴力也是应该要极力杜绝的。
如果家长不理睬孩子,或者对孩子表示出不关心,那么孩子的心理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即便孩子考试失利,家长也应该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至少要知道孩子因为什么考试失利,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面对孩子成绩的时候要有一颗平常心,要让孩子也有一颗平常心,养成考试后分析失败原因、总结经验的习惯才有利于孩子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