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命好不如习惯好: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20件事
2748000000023

第23章 第十一个习惯:百善孝为先(2)

在霖霖的脑海当中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告诉他和朋友一起出去没有错,另一个则告诫他,要谨言慎行,眼看着就要毕业了,不能给自己留下不好的记忆。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遵从父母告诫他的,要谨言慎行。他放弃了翘课的想法,也劝朋友不要去。可是霖霖的同学还是执意翘课了。

没想到,那节课班主任来查人数,霖霖的那几个朋友都被找了家长,只有霖霖没有事。这件事让霖霖顿悟了,原来爸爸妈妈说的是对的,小孩子的那点小聪明放在大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幸好自己没有自作聪明,否则一定会让父母失望了。

现在很多家庭当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也将最大的关怀全部给了孩子,很多孩子被宠得无法无天,随着孩子们越来越早熟,很多孩子早早的就要求“平等”。不过由于孩子们对于平等的认识还不够,所以他们眼中的“平等”很多都表现得没大没小。

有的孩子不懂尊重长辈,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就可以不用尊重师长了。但实际上,这是最起码的礼貌和教养,如果孩子在长辈面前也不懂收敛,那么孩子最终智能成为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

举例来说,有的爷爷奶奶因为疼爱孩子,所以孩子说什么听什么,即便对自己不够恭敬,但他们也选择了包容。孩子不懂得心疼长辈,觉得家长为自己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有时甚至会指责家长、批评家长。

从长辈这方面来看,原谅孩子、不去计较是因为爱孩子。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让孩子认知出现偏差,更加不知收敛。所以无论家长怎样疼爱孩子,也不该给孩子他本没有的特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但是该有的礼貌和教养还是要有的。孩子那点小聪明家长识破了就应该让孩子知道,不应该一味纵容,否则成为习惯再改就难了。

家长应该知道一点,既然家庭成员之间要平等,那么孩子做错了事也不应该有特例。要让孩子学会在长辈面前谨言慎行,形成习惯后孩子长大也会如此,并能够通过长辈的教导和为了长辈的安定生活而检点自己的行为。

1.以身作则很重要

虽然家长是成人了,但是在父母面前仍然还是孩子,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祖辈,这样孩子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懂得尊敬长辈。反过来说,如果家长认为自己成人了,是家中的主心骨,对待老人没有了耐心和孝心,那么孩子也会这样认为,他们会觉得祖辈没有资格管教他们,甚至认为有一天自己也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家长。

所以说,家长要先在长辈面前谨言慎行,孩子才能慢慢养成谨言慎行的好习惯。

2.让孩子知道自己还小

有时孩子有恃无恐是家长给的特权,他们觉得自己可以无法无天,即便和家长撒谎,在家长面前不知收敛,父母也不会知道。但事实上,家长很可能觉得孩子这样很可爱,像个“小大人”,但如果不及时教育孩子,发展到以后孩子就会变成一个“满嘴跑火车”的问题少年了。

虽说家长不该时时以家长的权威压制孩子,但有时父母也需要这样的权威,让孩子明白自己还在成长当中,很多经验都不如家长,要听家长的话。当孩子对父母有一分恭敬之后,他会慢慢听取家长的意见,形成一种习惯,自然就懂得尊敬长辈了。

3.让孩子和长辈说话时不要肆无忌惮

现在的孩子,由于受信息爆炸、知识爆炸洪流的袭击,每一个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那么怎样防止、改变这些孩子不把长辈放在眼里的习惯呢?最简单最有效的就是告诉他们:在长辈面前说话要多注意,千万不要肆无忌惮,想说啥说啥。

弯弯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孩子,他在一个很自由的环境当中长大,家长也给了他很大的纵容,这让孩子在家长面前说话也不知注意。有一次他去奶奶家玩,拿出自己的遥控飞机磨着爷爷陪自己玩。弯弯的爷爷自然不会,弯弯看了就说:“哎呀,这都不会,你笨死了。”这话被弯弯的爸爸听到了,打了弯弯,弯弯觉得很委屈。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长辈都是爱护晚辈的,他们愿意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晚辈,让晚辈少走弯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再不懂得珍惜,那么早晚可能就有后悔的那一天。正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4.告诉孩子,不要在长辈面前炫耀自己

有的孩子一旦取得点成绩,就喜欢在人前炫耀,面对长辈时也不例外。岂不知这样做,对于他们自身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谁见过一个爱炫耀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喜欢呢?再者说,如果总是炫耀,那么就会让长辈接受这样一个信息:孩子很有能力,不需要自己的帮助。那么,从此长辈可能就会疏于对孩子的关照,而使孩子由于心智和能力等都不够成熟,在失去了长辈的关照和支持后,将情况搞糟。

李薇是个急性子的女孩,有一次家庭作业要求给家人做一顿饭。李薇便找来姥姥帮忙。在做饭的时候,姥姥发现李薇学的挺快的,就夸了外孙女几句。没想到李薇倒骄傲了,对姥姥说:“我可聪明了,行了,我已经会做了,不用你了。”姥姥看见孩子挺自信,叮嘱了几句要小心用油就离开了。没想到李薇骄傲并没有听奶奶的叮嘱,结果被热油烫伤了手。

我们有必要提醒孩子,一定要存有谦卑之心,不管自己多么有才华,都不要炫耀,面对长辈的时候,要表示自己的感激和感谢。孩子一旦这样,长辈就会更加疼惜和关照他,他有了什么不足之处长辈也愿意指出来,促进他们的成长。

5.不允许孩子瞧不起长辈

很多孩子犯有瞧不起家长的毛病,觉得同学父母如何如何强,而自己的父母如何如何笨。作为家长,显然是非常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这种想法的。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要在孩子“三观”形成之初,就告诉他,不管父母及其他长辈是怎样的情况,他们生平所经历的一切,对他来讲都是宝贵的财富。长辈们的不足,可以成为他们警惕的地方;长辈们的优点,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不乱挥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

张高明家庭条件不错,家长对于他的花钱问题一直是放任自流,孩子想要啥就买啥,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很快,张高明升入初中了。这时候爸爸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教育理念,意识到孩子的花钱问题需要好好控制一下了。于是,爸爸跟张高明约定,每个月中旬会往他的卡里存300元生活费,其余时间不会再汇钱。

按说张高明一个月300元生活费是够用的,可是由于他从小到大养成了花钱如流水的习惯,让他很快就捉襟见肘。有时候,张高明和关系不错的同学到餐馆用餐或者到KTV唱歌,一通挥霍就把所有的生活费花光了。每到这时候,张高明就给家里的爸爸打电话,要爸爸给汇钱。

出于爱子心切,爸爸便原谅了儿子的行为,并给他汇钱。就这样,父子俩的约定就是个形式,实质上没什么作用。这样一来,张高明非但没有变得节约用钱,反而更变本加厉,花钱越发大手大脚起来。

直到有一天,张高明又囊中羞涩了,就给爸爸打了电话,说:“爸爸,我只有几十块钱了,给我汇一千元钱过来吧。”按照之前的惯例,爸爸明天就会汇钱过来。然而,出乎张高明预料的是,这次爸爸没有汇款,而是在两天之后他收到了爸爸寄来的信,上面写着一行字:“儿子,这次爸爸不给你汇款了,没饭吃就饿着吧。”

张高明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他万万没想到爸爸这次和他“玩真的”。出于无奈,张高明只好拮据地过着之后的日子。他想尽办法地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对每一分钱都有计划地安排。到了下个月的中旬,让张高明吃惊的是,居然还剩下十几元钱。这在之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至此,张高明明白过来,原来自己并不是那么需要钱,而只是花钱太没有节制了。从这次经历中,张高明受到了启发,之后他都尽量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样下来,每个月他都能存下八九十元呢!

现在家长们一谈到孩子,大都离不开提及花销问题。这个说:“养孩子真费钱,简直是个‘无底洞’啊!”那个说:“可不是嘛,现在的孩子就是家长的‘投资项目’,赔赚先别管,投入是最起码的。”

的确,现在的孩子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勇气也不断上扬,尤其是过度的攀比、浪费、大手大脚地花钱现象层出不穷。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社会发展的因素外,更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培养。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家长们更多的是在孩子的智力发展方面下足了功夫,但是却忽略了对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的培养。

然而,一个真正有教养的孩子,他们是懂得尊重家长的辛勤劳动所得的。他们不会乱花钱,不会买不需要或者过于贵重的物品。实际上,这种勤俭节约的品质不仅可以使孩子所拥有的东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还有利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

或许有的家长会说,孩子的要求还是尽量满足吧,反正家庭条件也不是不允许。岂不知,这样下去只会发展到这些家长们不想看的结果,那就是:孩子爱讲排场,爱攀比,不懂得负责任。

因此,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而是希望他知书达理,那么就适当地控制一下孩子的消费情况,尽量让孩子懂得勤俭节约,这样他们才会珍惜自己的一切,爱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才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长大后,也就更容易增强艰苦奋斗的责任心,成才成功的机会自然就会大很多。

1.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

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全家人都像对待宝贝疙瘩一样,把所有的爱和全部的希望都寄托于孩子的身上。于是,就容易对他百依百顺,对他的要求是有求必应,不管是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只要他想要的、想做的,父母都会满足他,哪怕自己省吃俭用、清苦度日也要全力满足孩子。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看似是毫无保留地爱孩子,但实际上他会导致孩子变得懒惰和不负责任,这样的爱等于“害”!

2.和孩子一起制定消费计划

制定一个开销计划对每个孩子都适用。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周或者一个月内的消费计划,列出必要的花费和机动的开销数额,把全部话费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学会理性消费、根据自己的收入来计划支出。

瑞瑞年纪不大,就有了很强的理财观念了,这要归功于她的父母。在女儿小的时候,她们就曾带着女儿上过一次班,让孩子看看自己的辛苦,并且在之后教孩子制定消费计划。现在每年的压岁钱都有瑞瑞自己掌控着,她的父母根本不用操心,孩子一点也不乱花钱,都已经成一个“万元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