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历史备课素材(上)
27514700000005

第5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

对道光帝节俭起推波助澜作用的是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曹学士平时花一个钱,都要打算盘,他家中有一辆破旧的驴车,家里的厨子,又兼着赶车的差使。曹学士每天坐车,早朝出来,赶到菜市,便脱去袍褂,从车厢里拿出菜筐秤杆,亲自买菜。和菜贩子争多论少,常为了一个钱,两边破口大骂。这时曹学士就拿出学士牌子来,要送菜贩子到步军衙门法办,菜贩子听说是大学士,吓得屁滚尿流,磕头求饶都来不及,菜价那敢不听他的。曹学士占了一文钱的便宜,便洋洋得意而去。这样天性爱节俭的主儿,和道光帝正好算得一对儿,皇帝自然和他谈得十分投机,每天总要把这位曹学士召进宫去长谈。太监们还以为皇帝和大学士商量国家大事,谁知留心听时,每天谈的都是家庭琐事。一天曹学士穿一破套裤进宫,两只膝盖上补着两个崭新的掌,皇帝见了,便问补这两个掌要花多少钱,曹学士奏称须三钱银子。皇帝听了十分诧异,说朕照样打了两个掌,怎么内务府要报销五两银子呢,说着揭起龙袍给曹学士看,曹学士没得说了,忙推说皇上打的掌,比臣的考究,所以价格贵。道光帝叹了一口气,从此逼着宫里的皇后妃嫔,都学着做针线,皇帝身上衣服有破烂的地方,都交给后妃们修补,内务府连一个钱也不得沾光,弄得那堂司各官穷极了。

曹学士闲时常在前门外的大街上,到各处酒馆饭庄里打听价钱,并非自己想吃,而是去报告皇帝。那皇帝听了便宜的菜,便吩咐内膳房做去。说来可怜,道光帝只因宫中菜蔬很贵,就竭力节省,而每餐御膳,照例总要花到八百两银子。后来只吃素菜,不吃荤菜,总要花到六七十两银子,就是吃一个鸡蛋,也要花五两银子。有一天皇帝和曹学士谈起吃鸡蛋,曹学士奏称,他每天清早起来,总要吃四个汆水鸡蛋。皇帝听了吓一跳,说道:“每个鸡蛋要五两银子,你每天吃四个鸡蛋,岂不是每天要花二十两银子吗?”曹学士忙回奏道:“臣吃的鸡蛋,都是臣家中母鸡下的。”皇帝听了笑道:“有这样便宜事,养几个母鸡,就可以吃不花钱的鸡蛋。”当下便吩咐内务府去买母鸡,在宫中养起鸡来。但是内务府报销的每一只鸡,也要花到二十四两银子。

对道光帝的节俭举动,大臣们极力逢迎,内中第一个刁滑的便是穆彰阿,他每次上朝,总穿着破旧的袍褂,皇帝见了,便称赞他有大臣风度。他却在外面做出许多贪赃枉法、穷奢极欲的事,尤其是利用道光帝的这一癖好,从中贪污受贿。那一年是皇太后的万寿日子,道光帝怕多花钱,便下旨说:“天子以天下养,只须国泰民安,便足以尽颐养之道,皇太后节俭垂教,若于万寿大典过事铺张,反非所以顺慈圣之意。万寿之期,只须大小臣子,入宫行礼,便足以表孝敬之心,勿得过事奢靡,有违祖宗黜奢崇俭之遗训。钦此。”圣旨一下,大臣们都明白了皇上省钱的意思,便由穆相国领头,和皇上说明,不须花内帑一文,所有万寿节一切铺张,都由臣民孝敬。皇帝自然高兴,下谕立一个皇太后万寿大典筹备处,委穆相国做了处长。那穆相国背地里,反借着承办万寿的名儿,到各省大小衙门勒索孝敬。小官员拼拼凑凑,从一百两报效起,总督部臣直报效到三五十万为止。这场万寿,穆相国足足得了一千万两银子的好处。

近人蔡东藩评价道光道帝:“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作为一国之君的道光帝,节俭到斤斤计较甚至荒唐可笑的地步,不仅不能强国富兵,反而培养了一批虚伪逢迎的大臣,外国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与道光帝的这一节癖不能说没有关系。

清朝第一巨贪的殒命

乾隆帝在位时间与其祖父康熙一样长,他本可超过祖父,因为不愿对祖父不恭,便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决定年底传位给皇十五子颐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正式传位仪式于次年元旦在太和殿隆重举行。乾隆帝当了三年的太上皇。

乾隆末年吏治腐败,贪官之首便是皇帝最宠信的和珅。但和珅持权拭大,忘记太上皇年事已高,他该为自己预备退路。早在乾隆帝有意选颐琰继位时,和珅就早早打探到这一消息,在宣布此事的头一天送给颐琰一柄玉如意,表示自己对此事劳苦功高。乾隆帝退居幕后,和珅专权更甚,嘉庆帝有什么事反而要托和珅转告父亲,嘉庆帝的老师朱硅由两广总督升任大学士,嘉庆皇帝写诗祝贺,没想到和珅却向太上皇告一状,结果朱硅降为安徽巡抚,嘉庆帝也因此得罪了父亲。嘉庆帝隐忍不发,表面上更重视和珅。

嘉庆碍于父面,强为容忍,竭力周旋,以礼相待,呼相公而不呼名,左右有非之者,每为之开脱,曰:“朕方依相国理四海,何可轻也。”和珅依然不放心,遂荐其师吴省兰为嘉庆录诗章,探听动静。嘉庆知其意,泰然处之,不露声色,和珅始安。

在嘉庆四年也就是1799年正月初三这一天,乾隆寿终正寝。给事中王念孙首先上疏嘉庆,弹劾和珅不法之事。嘉庆于正月十一日宣读遗诏之时,传旨逮捕和珅治罪,命王公大臣会审,查明罪行属实,下诏宣布了和珅二十二条罪状: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还没有宣布,和珅于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以拥戴自居,大罪一……娶出宫女子为次妻,大罪之四;以藏珍珠手串二百余,多于大内数倍,大珠大于御用冠顶,大罪十五;宝石顶非所应用,乃有数十,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胜于大内,大罪十六;藏银、衣服数逾千万,大罪十七;夹墙藏金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埋银三百余万两,大罪十八;通州、蓟州当铺、钱店赀本十余万,与民争利,大罪十九;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珍珠手串,大罪二十;私藏皇上才能服用的正珠朝珠一挂,往往于灯下无人时私自悬挂,临镜徘徊,对影谈笑,大罪二十一;京师步军统领衙门及巡捕五营所管步甲兵丁,在和珅院内供私役者,竟有千余名之多,大罪二十二。

内外大臣对和珅非常的痛恨,见已宣布他二十二大罪状,均说应当立即斩首。嘉庆说:“念和珅尝任首辅,不忍令肆市,着即赐自尽。”和珅于正月十八日黄昏,即乾隆逝世半个月后,在狱中悬梁自尽。

当查抄者把查抄和珅家的清单拿来,大家看了,没有一个人会不吃惊的。清单的一部分列着:房屋二千余间,田地八千余顷。银号十处,本银六十万两。当铺十处,本银八十万两。金库内赤金五万八千两。银库内银元宝、京锞、苏锞八百九十五万五千多个。珠宝库、绸缎库、人参库都装得满满的。仅据籍没入官的一百零九号本银,可抵甲午、庚子两次赔款的总额。也曾有人计算,乾隆时,清廷岁入为七千万两,和珅为相二十年,他的这部分家产,有八亿两之巨,比清廷十年收入的总和还要多。

和珅死了,家产籍没了。当时的老百姓还专门为了“纪念”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写了一句这样的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和身边的九大美女

冯霁雯:和珅的妻子冯氏,名霁雯,是宰相英廉的孙女。冯氏与和珅成婚时,和珅尚在官学读书。冯氏与和珅生得二子,长子丰绅殷德,为乾隆之附额,娶十公主和孝;次子40多岁时方出世,于嘉庆元年早夭。冯氏悲戚过度,身染重疾,死于嘉庆三年(1798年)春,死时47岁。葬礼十分隆重,当时的王公大臣无不前往吊唁。

长二姑:与冯氏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府中人称二夫人。

吴卿怜:卿怜是王亶望的爱妾,是王亶望花了二万两白银在苏州买的歌女,姿色才艺皆冠于苏杭。到了王亶望府中后,卿怜深受宠爱,并很快又学会了另一种本事:料理家务。王亶望暴露以后,和珅极想得到此女,可她先被京中的一位侍郎买去了。这侍郎听说和珅渴求此女,于是便把她赠送给了和珅。卿怜到了和珅府中以后,和珅家的内部事务都由她和太监呼图二人主持,外面的一切账目报到和府中,则由卿怜一人主持整理,她把这些账目处理得井井有条,成了和珅家里家务以及理财的不可缺少的左右手。

豆蔻:东方美人。豆蔻是扬州名商汪如龙精心训教的“进献美女”之一,比冯氏更加多才多艺。和珅随乾隆下江南之时,汪如龙在进献美女给皇上的同时,把豆蔻作为贡品,进献给了和珅。和珅在乾隆面前极力保举汪如龙做了两淮盐政。和珅对豆蔻很是宠爱,从她那里可以享受到知识,享受到关怀,享受到理解,可以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豆蔻得知和珅吊死的消息,悲痛异常,赋七律二首挽之,并以此自悼。诗中有“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自古桃花怜命簿”、“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等句,诗成之后,豆蔻纵身从楼上跳下,“一缕青丝坠玉楼”,追随和珅而去。

纳兰:纳兰名为和珅的干女儿,实为和珅的相好。纳兰的父亲就是苏凌阿。纳兰十三四岁时,苏凌阿在江西饶广做道台。他日夜想到京城做大官,就巴结上了和珅,叫女儿纳兰拜和珅做了干爹。这纳兰姘上和珅之后,自己与家人都得到了说不尽的好处,享受到了数不清的荣华。她父亲苏凌阿从江西调到了京城,先做了吏部侍郎,后来一直做到了宰相。纳兰与和珅有了那苟且之事之后,和珅本想把她娶过来,但一时改不了口,又怕人背后说三道四,于是就一直以干女儿相待。

黑玫瑰:本是和珅陪皇上下江南时选送给乾隆的美女,她那黑缎子似的皮肤莹洁闪闪,那身材丰满结实,风韵独具,令和珅想了许多年。乾隆年迈时,遣女子出宫,和珅想了好多办法,拐了几个弯才把她接到府中。

玛丽:西方美女。

小莺和紫嫣:和珅真是喜出望外,当年扈从皇上南巡到了江宁,自己撺掇皇上来到秦淮河“观风问俗”,有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安排江宁的名妓集于船艇,好不热闹。当晚,江宁织造又献上小莺和紫嫣二个南国佳丽,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国色天香。他当时真想把江宁织造掐死,如此的美色不献给我和珅竟然献给了皇上!次日,江宁织造虽知罪,给了他十几万两银子,又给了他几个名优让他蓄养,但他仍然对江宁织造恨恨的,不久江宁织造易主。如今两个南国佳丽被放出宫——他朝思暮想,垂涎了十几年的佳人被放出宫——这怎么不令他喜出望外。于是他立即把她二人娶在府中做了小妾。

太平天国的“奠基人”杨秀清

如果把洪秀全、冯云山比拟为“太平天国”的理论指导者,那么,真正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并使“理论”最终变成“实际”的,非杨秀清莫属。从金田村到武昌,从武昌到南京,一直到太平军第一次击垮清朝的江南、江北大营,这位东王绝对是太平天国实际意义上的全局指挥者。

自1848年到1856年,八年之中,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共代天“传言”近三十次,绝大多数是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稳定了军心、民心。“传言”内容庞杂,有宗教的,有军事的,有政治的,有文化的,甚至有假借“天父”名义“识奸”、“杀奸”的。特别是太平军定都“天京”前,杨秀清的“传言”对于“太平天国”的事业大多具有积极的意义。

杨秀清第一次“天父”附体进行“传言”,是1848年3月3日。当时,为了团结紫荆山一带会众和壮大组织,杨秀清首次搞这种神秘把戏。如果他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和直隶地区附近搞这种东西,可能不会有太多人相信。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广西,特别是浔州地区,这套东西大有人迷崇。要知道,浔州一带长久以来一直有一种类似跳大神的“隆僮”迷信,即常有人自称为鬼魂附体,沟通阴阳两界。而客家人的精神故乡嘉应(梅州),本来也有类似仪式,客家话称为“落童”或“落娘”。浔州地方上多神盛行,不同人群崇拜信仰不同的神佛仙道,有信佛的有信道的,信孔圣人的,信关圣帝君的,信当地城隍的,信乡野法神的。所以,洪秀全、冯云山当初四处破坏庙宇和神像,就惹起当地人的极大反感,一时间拜上帝会有“人人喊打”之危。

杨秀清有脑子,很聪明,想出“降僮”的形式,以更简单、更原始、有便于当地人接受的迷信方式,把“天父”、“上帝”带到了人间。

由于“拜上帝会”本身根本不是正统基督教,所以就没人出来揭穿驳斥杨秀清的把戏。如此一来,杨秀清就创造性地利用多神论的外套,塞进了一神论的基督教观念,最终目的在于使他们自己独创的“拜上帝会”能够成事。而且,“降僮”在广西等地是一般巫师、游医和乡镇老娘们谁都可以做的事情,杨秀清对于自己的“代天传言”资格,却绞尽脑汁加以垄断,使得即使洪秀全本人也要敬崇他这种“权威”。而他“代天传言”的那一天,日后也成为太平天国的法定节日“爷降节”(太平天国只有六个法定节日)。

杨秀清“传言”效力首次大显神威,是冯云山被桂平县政府关押的那段时间。彼时人心涣散,洪秀全本人又不在广西,拜上帝会大有消亡之势。关键时刻,杨秀清拉萧朝贵演双簧,“天父”、“天兄”齐下凡,愚众不信却也难。杨秀清不仅在危急时刻稳住了会众的心,又宣扬了独一真神“上帝”的不可怀疑性,继而突出了洪秀全不能替代的“教主”地位。那时的杨秀清,绝对是甘当洪秀全人梯,他咣当一倒,忽喇一起,摇身变成“天父”,对信众谆谆教导:“各为尔主行真道,信实天父莫狐疑。”同时,随着不同时段的政治需要,杨秀清“传言”各具特色。该批孔击孟的时候,他讲“爷哥下凡,斩邪留正,收麦焚稗”,该利用孔孟思想团结会众时,他又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即使是他自己因早年营养不良导致一只眼失明,杨秀清也能大做文章,以“天父”身份来表示他自己是代人赎病,得病都能把自己抬得“高尚”了,可知这位杨爷确是一个“革命”鼓动家。

随着太平军的不断壮大,杨秀清“天父下凡”日益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往往以“天父”的名义审人,杀人,或斩人首级,或五马分尸,或点天灯,使得拜上帝教会众对他又畏又敬。甚至1851年底在永安斩杀“叛变”的周锡能,杨秀清也是借“天父”附体来对周锡能进行审讯和审判。凡此种种,让太平军将士觉得“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所以,有了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太平军早期真是一不怕死,二不怕苦,跟定上帝去杀“妖魔”,几乎所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