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趣话
27650800000043

第43章 “三分诗,七分读耳。”——朗读的妙用

宋朝周密在他的《齐东野语》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书生写了一首诗,不知该诗写得好不好,于是慕名请求苏东坡指教。苏东坡看过这首诗后,心中已有回数,然而没有立即表态,便要求书生将该诗诵读一遍。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之后,接着恭敬地请教苏东坡:“此诗有分数否?”苏东坡答道:“十分。”(相当于今天的100分)书生听到“十分”这个较好的分数,高兴万分。不料,苏东坡喝了一口茶后慢慢说道:“三分诗,七分读耳。”这里,苏东坡风趣地评价书生的诗作不佳,仅能得三分,然而朗读的水平较高,可得七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苏东坡是十分注意朗读文章的。不过,古代的朗读,重在吟诵,相当于今天的唱。有些文章,如文言文,用唱代读,倒能引起学生的兴趣。1994年3月4日,《文汇报》发表了谢雪荣老师的《抑扬顿挫唱古文》一文。文章的作者教了兰十多年语文,凡是讲授文言文单元,总是每文必唱,一唱唱了三十多年,“从彭城唱到东吴,从太湖唱到扬州,粉笔生涯,以唱为乐。”他认为,唱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更不是什么“复古”,而是为了使学生对语文“增一份情趣,添一份韵味”。细品古诗文,不唱不能进角色,不唱不能出意境。谢老师在串讲之余,“琅琅一唱,使当代的‘追星族’们享受一下古典美的熏陶,赞叹一下中华灿烂华章之博大精深。”他每唱一文,总是赢得热烈的掌声。

古文用唱传情,语体文和作文通过朗读,亦可以传情。有位语文教师讲授《周总理,你在哪里》时,配着哀乐,含着悲情进行朗读,读得全班学生潜然泪下;她教《回延安》,则用愉快的感情朗读,读得学生个个神采飞扬,都想身长翅膀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朗读《最后一次讲演》,她的爱憎之情十分鲜明,读出了闻一多先生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爱国之情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痛恨之情。朗读作文,亦可以使人有所感,有所悟,这就是朗读的潜移默化作用。有个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了朗读文章的本领,掌握了朗读的艺术,终于在现实生活中派上了用场。一天,该生的父母因一件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打成一团,最后闹起了离婚。该生为了不使家庭破裂,含着泪水写了一篇《救救女儿》的作文。老师看了这篇催人泪下的文章后,带着文章,陪着这个学生进行了家访。该生在父母面前,怀着深沉的感情读着作文,读得父母声泪俱下。父母双双拉着孩子的手,保证今后不再闹离婚,并感谢老师挽救了他们一家。老师深情地说:“应该归功于你们女儿的真情朗读呵!”

尽可能完美地再现文章的感情,是朗读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这个基本要求,要做到运用普通话进行朗读,朗读时要求做到语音准确,不添字,不改字,不漏字,不重复,不颠倒,句读分明,停顿恰当等。就以停顿恰当来说吧,生活、工作中的对话(可以视为口头作文)如果恰当地掌握好停顿,那么可以更好地发挥有声语言的组织、区分、转折、呼应、回味、想像等作用。有个小伙子上公共汽车,左脚还留在车门外,司机就关上了车门。这个青年则拉长声音,风趣地说道:“挤——着——了——”听到这句用破折号组成的较长停顿,全车的乘客都笑了。售票员也笑着叫司机开门,司机亦笑哈哈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小伙子这拉长声音的停顿,在调侃中化解了矛盾。假若小伙子所说的三个字不用破折号作较长的停顿而是急促地喊:“挤着了!”这急促的喊声,定是对司机有意见,如果司机的开门动作再不迅速,双方的矛盾就有可能因此而变得激化起来。

朗读文章时,假若停顿不当,轻则会影响感情的表达,重则会破坏语义的完整,改变原文的意思。比如,某文件上有这么一句话:

“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干部”某厂长在全厂职工大会上读成“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干部……”众工人笑得前仰后合。厂长听到众工人的笑声,中断文件传达,一本正经地说道:“笑什么?时代不同了,当和尚也得具备大专学历的资格呢!”厂长不解释则已,一解释,全厂职工笑得更加厉害了。其实,文件里的“和”字是连词,读到“和”字时应稍加停顿,或者将“和”字改为顿号,全句则变为“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尚未取得大专学历的干部……”这样一来,厂长就不会读错了。然而,他硬要将“和”与“尚”不加停顿地连读,岂不变成了“已经取得大专学历的和尚”了。这种读法,如何不让全厂职工捧腹呢?

在汉字中,形似音异的字相当多。假若读白了,亦会贻笑大方。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扮演猪八戒的演员马德华,原名马苗(音瑞)。

一天,马芮去医院看病。不料,挂号、取药和注射等室的护士小姐,分别将他的名字喊成“马内、马丙和马肉”,喊得马n啼笑皆非。从医院回到家里,马苗反复思量,他的名字在一家医院里就出现这么多的错误读法,假若上了电视,还不知因读音问题闹出多少笑话呢?于是忍痛割爱,将马茵改为马德华。如果作为官员,经常误读白字,那就难以服众了。传说,古代一位县官,胸无点墨,学识浅陋,凭金钱买了知县之职,经常读白字,因此落了个“白字县官”的绰号。一天,这个白字县官提审冉佳俊。当冉佳俊来到大堂之上,县官便把他的名字叫成“再往后(‘俊’的简化字)!”冉佳俊一听让他往后站,就后退了两步。县官一听冉佳俊没吭声,就大声喊道:“再往后!”冉佳俊一听还叫他往后,于是又往后退了两步。县官一看冉佳俊不但仍未应声,反而以后退相对抗,气得二目圆睁,猛地拍起惊堂木,厉声喝道:“再往后!”这时,冉佳俊已经退到墙根,确实无法“再往后”了,便将实情向县官作了如实说明:“青天大老爷,墙挡住了我的退路,请你赐教退法!”县官怒气冲冲地吼叫道:“什么赐教不赐教的,我反复叫着你的名字呢。”冉佳俊这才明白,原来县官叫错了他的名字,便心平气和地对县官解释说:“我不叫‘再往后’,而叫‘冉佳俊’。”经常读白字的县官不但不觉得脸红,反而无理狡辩地说:“看你长了一脸大麻子,一点也不俊!”如此白字县官,怎好审理案件?

不少青少年朋友的文章写得还算通顺,可让他们读一下自己的文章时,却经常发现一些字(特别是成语里的字)被他们读错,因而闹出许多笑话。有个学生在一篇文章中,由于没有符合老师作文前提出的有关详略得当的要求,因此老师加了总批:“本文的主要毛病是详写与略写本末倒置。”该生指着作文的总批,对同位振振有词地说:“这个‘本未倒置’就不好理解了——既然‘本未’将详写与略写倒置,还怎么说是毛病?”同位听了之后笑道:“什么‘本未倒置’?你看清楚点,是‘本末倒置’!”这个学生终于发现将“末”字当成“未”字加以认读了,于是向同位请教如何才能把成语中的字读得正确。同位告诉他:“辨认字形时,要专心致志,不能走马观花。否则,‘末’字就会读为‘未’字。”该生听了同位的经验之谈后,于是一本正经地说:“以后,不能心不在马了。”“你说什么?,’我说不能心不在予呀,洲哈哈,你又读错一个字一心不在焉!所以……”同位停了停,接着语重心长地说,“所以,除了认清字形以外,还要勤查字典,弄清楚成语的含义、出处,就可以减少读错字音的现象了。

比如‘心不在焉’,的‘焉’字,文言虚词,相当于‘于此’。这个成语可译为‘心思不在这里’,形容思想不集中。语出《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我的一点意见,仅供参考。”这个学生感激同位的真诚帮助,于是买了《汉语成语小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经常对照这些工具书,在字的音、形、义等方面下功夫、花气力。不久,在学校举办的运用指定成语写成文章并进行朗读的竞赛中,这个学生终于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作文的百花园中,往往遇到这种情况,一些无名小辈的文章,他人有时连看一眼都不愿意看。面对这种情况,小作者千万不要气馁,朗读给他听,倒是让其了解你的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据说,小仲马完成名着《茶花女》的初稿时,其父大仲马根本未把儿子的新着《茶花女》放在眼里,总认为儿子羽毛未丰,手笔太嫩,根本写不出什么名着。所以,当小仲马捧着《茶花女》请父亲一阅时,父亲不屑一顾地摇摇头,连看一眼都不看。大仲马的此举,弄得儿子小仲马十分恼火。然而小仲马转念一想,仅仅恼火,解决不了问题,你不愿看,我就读给你听,你总不会将耳朵堵起来吧。于是当着父亲的面,高声朗读起来。起初,大仲马仍然无心去听。可是,当小仲马朗读了一半时,大仲马几乎屏住呼吸倾听起来;等到小仲马读完时,大仲马像疯了似地跳起来,老泪纵横地硬咽着说:“儿子呵,儿子!这么好的杰作,为什么不早点读给我听呢?”小仲马说什么好呢。他深深体会到了朗读的巨大力量,终于征服了父亲的心。

青少年朋友,你们的作文写完之后,是否也能放声朗读给你们的同位、恩师、父母乃至名家听一听呢?请你们还是读一读吧!因为他们不仅是你们的第一听众和读者,而且还是真正关心你们作文优劣和朗读水平的知心人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