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开国大帝
27725100000022

第22章 宋太祖赵匡胤(2)

公元961年六月初二,宋太祖的母亲皇太后杜氏因病去世。杜氏为人有胆有识,当年陈桥兵变时,有人听到消息后告诉她,她镇静地说:“我儿素有大志,应当如此。”临终前夕,杜氏突然问一直在身旁侍奉汤药的宋太祖说:“你可知道你为什么能做天子吗?”赵匡胤觉得现在不是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所以“呜噎不能对”,但太后偏要他回答,他只好应付道:“这都是祖宗和太后积德积功的结果。”太后严厉地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你能做天子,那是因为周世宗死后继位的国君年幼的缘故,如果当时是一位成年皇子继位的话,你能当上天子吗?我想将来你传位时,就应当传位给你弟弟光义,立年长者为国君,是社稷之福呀!”

后来,太后遗嘱藏于金匮之中,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金匮之盟”。

在太后逝世的第二年7月,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就以泰宁军节度使、大内都部署的身份被任命为开封尹、同平章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命,因为在五代时期,凡皇位的继承人都要封王任开封府尹,赵光义此时虽未封王,但其任开封府尹已经隐然有继位人的地位了。这不但是宋太祖贯彻太后临终遗嘱的一个重要步骤,更重要的是,宋太祖希望通过此向他的大臣们表明,在未来的皇位交接中,是不会再出现那种“主少国疑”的局面了。

削弱相权官不久任

宋太祖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之后,在对如何驾驭群臣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以巩固皇权。

宰相在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的政府机构里,是一人之下而万人之上,统率百官,总掌政务,权倾朝野。相权过重,往往对皇权造成一种威胁。因此,历代帝王总是采取手段,削弱宰相的权力。

宋太祖赵匡胤在削弱相权方面,有自己的高招。

一是设置副相削弱宰相政权。即在宰相之外,又设置一个参知政事,即相当于副宰相。开始时参知政事只是一个陪衬,并没有什么权力,不用押班、知印,也不设政事堂。后来太祖见宰相赵普专权过重,开始给副相以押班、知印、升政事堂的权力,与宰相轮流充任,使副相地位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宋太祖又采取灵活方式,降低宰相的待遇。在他刚登皇位时,宰相上殿奏事,太祖都让座献茶,商谈国事。后来宰相范质上殿奏事,太祖照例赐座,可开始奏事时,太祖说:“我最近眼睛有些昏沉,请把奏章拿近来我看。”范质便离开自己座位,走近太祖,太祖暗中吩咐宦官,把宰相的座位撤去。从此以后宰相见,也只能站着和皇帝说话了。

二是设置“二府”,分割宰相兵权。二府,指宰相府之外,又有一个枢密院,形成宰相府和枢密院两府牵制局面。在五代时期,枢密院的权力都在宰相之上,是宰相之外复有宰相。宋太祖时,将枢密院权力改为执掌调兵大权,凡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等政令,都由枢密使主持,和宰相对峙。太祖设制,每逢入朝奏事,两府错开,互不相见,各说各的。这样就使皇帝能在双方的奏情中对比分析,掌握实情。从此,分割了宰相的兵权。

三是设置“计相”,分割宰相的财权。旧制时,宰相统辖军、政、财权。宋太祖时,设三司使,夺其财权。三司原属旧制官职,负责盐铁、度支、户部,平衡全国的财政收支。太祖有意提高三司的地位,号称“计省”。由三司使主持三司政务,其地位仅次于宰相,人称“计相”。这样就剥夺了宰相的财权。

另外,宋太祖还采取“官职分离”、“名实不一”的方法,干扰相权,使宰相无法行使统率百官的权力。如侍郎和给事中,并不负责本省的政务。司谏官如果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能过问谏诤之事。连中央政府的三省主官,也只有奉旨才能行使本部的范围之权。即所谓“官无定员,员无专职”,至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而不知其职者,更是常有的事。在这一制度下,“官”、“职”和“差遣”是有明确区分的。“官”,是品位的一种名称,并无实际的权力,如中书令、尚书令,官位很高,但无权参与朝政。“职”,是具有某种权力的标记,某一职位,具有什么样的权力,但并无固定人员,无论你是什么“官”,只要让你担任此“职”,便具有此“职”的权力。“差遣”,指受到指派,某人可以行使何种职权,这就是具有了实际权力,可以“治内外之事”。如中书令、侍中都是“官”,只有带有上级的“差遣令”,方能担任宰相或行使其他实际权力。“差遣”的变动性很大,一个官员要随时听从“差遣”,接受新职。宋太祖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削弱宰相的权力的。

宋太祖在剥夺了中央几位重要军事将领的兵权之后,又运用赵普“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策略,解决地方的藩镇遗患。

宋太祖逐步改由文臣代替军人执掌一州行政。文臣代替武将执掌一州政务,宋太祖也并不是很放心。因此,他任命的知州,前面往往加上“权知”二字,以使他们明白“名若不正,任若不久”,以扼制他们专权的野心和地方势力的抬头。

与此同时,在“知州”之外,另增置“通判”一职,这是赵匡胤在经过精心考虑后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他在削弱相权时采用的手段在地方政权中的继续应用。通判一职在本州中地位相当高,权力也很大,有权过问州中的一切政务,并可同知州分庭抗礼,直接传达中央。但有的通判往往以“监州”自居,说:“我是朝廷派来监视你的”,以示权重知州。后来有人告诉宋太祖,通判权力太重,不利于知州行使地方职权。太祖才又下令,没有知州与通判联名签署的政令,不能实行,这就使二者互相牵制,听命于中央。

县级机构,五代时期多由军人把持。虽然军人任县令的不多,但由于节度使委派“镇将”,这些“镇将”往往干涉地方政务,县令任免官吏,也往往要征求他们意见。他们每年利用征集军粮名义,在一县之中横征暴敛。“镇将”们利用掌管盗贼、斗殴之权,肆意欺压百姓,以至形成了“事权旁落,县官失职”的局面。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宋太祖令吏部选派强干官吏,分到各县担任县令,抑制地方军人的跋扈势力。同时又在每县设置“县尉”一职,专门负责一县之内盗贼、斗殴等事宜,“镇将”不得再行插手。从此,县令才真正成为一县之长,总管县境的民政,平决狱讼、催收租税、劝课农桑。军人干预地方政务的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

宋太祖这一套用官原则,对于巩固中央集权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政治措施。

巡缉窥伺宽仁为治

为了更好地巩固统治,赵匡胤密派亲信分赴各地,巡缉窥伺各地官吏,制治于未乱之时。赵匡胤是依靠阴谋手段夺取后周政权的,因此,他十分惧怕反对势力也像他一样,秘密积蓄力量,推翻他的统治。其实,当时确实有一些军人实力派,蠢蠢欲动,阴谋颠覆赵宋。为了防患于未然,宋太祖从登基之初,就大量派遣亲信军校,分赴全国各地,窥探有关各地官吏的情报。这种特务活动,曾使得众多官吏胆战心惊。例如驻真定(今河北正定)的节度使郭崇,听说赵匡胤做了皇帝,非常愤懑,以至悲伤痛哭,被察探窥知,立即报于太祖。太祖立即派人前去查处,使郭崇未敢轻举妄动。驻在蒲州的杨承信,暗中准备武装暴动,太祖以送生日礼品的名义,派密使前去侦察。杨承信惧怕暴露,未敢起事。

对于居住京城的官吏,宋太祖防范更严。大街小巷,到处都布满密探,他们随时随地监视各级京官。除了派密探侦察各级官吏外,对位居重职的官员,宋太祖还经常亲自外出,改扮普通人装束,暗中巡察。他私访的对象,大多是旧勋功臣,看他们有无谋反之心。由于宋太祖实行这一套严密的特务系统,使他对各级文武官员的举动,了如指掌,有力地巩固了皇帝集权。

宋太祖控制大臣,在制度上规定甚为严谨,但他为人宽宥,从不滥施刑罚,暴杀大臣。即使有人犯罪很严重,也不忍心诛杀。如对待周室旧臣、藩镇降王,一律实行宽大政策。

宋太祖不仅对自己的部将宽仁,对降王也同样宽仁。除了从制度上限制有功之臣的权限之外,多以金钱美女、田地宅院予以安抚。“杯酒释兵权”就是例子。

还有一次,太祖在后苑挟弓弹雀,忽有大臣急事求见。宋太祖赶忙跑去,接过奏章一看,原来是件很普通的小事,便责怪大臣说:“这桩事情,怎么能说是急事?”

大臣反驳道:“这同弹雀相比,当然是急事。”太祖大怒,拿起弓朝大臣嘴上捅去,把其门牙打下两颗。大臣一声不吭,捡起牙齿,放在怀里。太祖问:“你岂要告我不成?”那人说:“不敢控告,自然有史官会记载的。”一个宦官劝太祖杀了这个敢顶撞皇上的大臣。太祖没有听,而是沉思片刻,不但不杀,反而赐给大臣一些金帛,给予慰劳。

宋太祖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宽仁”总是有限度的,那就是无论是旧臣、部属,其行为不能危及皇权,如果触及了皇权统治,决无“宽仁”可言。如对反抗宋政权的后周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都予以诛杀。宋太祖控制朝臣,手中拿着两个武器:一是金钱、地位,二是屠刀,这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王全斌事件。王全斌因平蜀有功,受到太祖嘉奖。后来,他又因贪污钱财引起了西川兵变,被判死罪。后来被赦,宋太祖又恢复了他的节度使职。宋太祖还向他道歉说:“朕因江左未平,怕南征众将不遵守纪律,委屈你几年,为朕立法,现已攻克金陵,还给你的节度使。”宋太祖深知“攻心为上”的政治策略,这比起那些只以屠刀治理天下的暴君来说,确实高明得多。

平定割据治国安民

五代时期,连年战乱不止。老百姓饱受战争割据之苦,十分渴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在周世宗在位时,其他割据势力范围内的百姓就纷纷逃入周境。周世宗每平息一个藩镇,当地的老百姓就携带酒、肉,前来欢迎。有不少地方的百姓,因愤恨军阀的苛政,多次向周世宗求救。赵匡胤当年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亲眼看到了老百姓要求国家统一的热切心情。因此,他即位以后,决心把周世宗未完成的事业进行下去,把统一天下、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基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