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学习故事
27731300000004

第4章 羿射不中(1)

“羿射不中”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纵然有高超的技艺,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此典出自《苻子》:“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付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付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夏王指着一块一尺见方、靶心一寸的兽皮箭靶对神箭手后羿说:“请射吧!如果射中了,我就赏您万金;如果射不中,就削掉您千户的封邑。”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脸色变化不定,神情非常紧张,呼吸急促难平。慌乱之中,挽弓射去,第一箭没有射中,紧接着第二箭也没有射中。

夏王问付弥仁:“这个后羿一向都是箭无虚发,而今天和他约了一个赏罚条件就射不中了。这是为什么呢?”付弥仁回答道:“后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那是因为情绪波动影响了他的射技,万金厚赏造成了他的失误。人们如果能够不计较得失,把赏罚置之度外,那么谁都可以成为无愧于后羿的神箭手了。”

营门射戟

“营门射戟”形容射技精绝,武艺高强。

此典出自《后汉书·吕布传》。

吕布,字奉先,东汉九原人。他善于骑射,骁勇善战。当初,他追随刺史丁原,任主簿。后来,他杀死丁原,投告董卓,任骑都尉,又升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又与司徒王允合谋杀死董卓,封温侯。吕布被董卓的余党打败,就去投告袁术,后又改投袁绍。陈留太宁张邈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就任命吕布当了兖州牧。当时,曹操雄心勃勃,东征西讨,在巨野打败了吕布。于是吕布又去投靠刘备。后来他打败刘备,自称徐州牧,让刘备屯驻小沛。

袁术派将领纪灵率领三万步兵和骑兵攻打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援。将领们对吕布说:“将军一直都想除掉刘备,现在可借袁术之手杀死刘备,不要去救他。”吕布说:“你们说的不对。如果袁术打败刘备,其割据的范围就会扩大,北同泰山相连接,这样一来,我们就处在袁术的包围之中了,我是迫于无奈才救刘备的。”于是,吕布率领一千多名士兵,匆忙去救援刘备。纪灵听说吕布来了,下令停止进军。吕布屯兵在沛城外,派人去叫刘备,并请纪灵等人一起饮宴。吕布对纪灵说:“玄德(刘备字玄德)与我情同手足,被你们所困扰,因此我来解救他。我吕布不喜欢和你们打,谨劝你们和解吧。”于是,吕布让手下的军士在营门立一杆戟,他弯弓搭箭,对众人说:“你们看清了,我要射戟上的小支,如果射中了,那么你们都解兵回去,不可再打;如果射不中,那么你们就留下来决战吧。”说完,他“嗖”地一声发出一箭,正中戟上的小支。纪灵等人大惊失色,连称“吕将军神威,不可企及”。第二天,众人再次聚会畅饮,然后各自收兵罢战。

蝇头细书

“蝇头细书”的意思是,用似蝇头般的小字写成的书;也可用它形容抄写工整、书法认真。

此典出自《南史·萧钧传》:“钧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侍读贺玠问曰:‘殿下家自有坟素,复何须蝇头细书,别藏巾箱中?’答曰:‘巾箱中有《五经》,于检阅既易,且一更手写,则永不忘。’”

萧钧,是南朝齐高帝萧道成第十一子,字宣礼,历任秘书监、抚军将军,后来继任衡阳元王。萧钧好学善文,经常亲手用小字抄写《五经》,每部经书为一卷,放在巾箱中,以免忘记了。侍读官贺玠问他说:“殿下家里自有典籍,又何必用蝇头小字抄写,再藏在小箱箧中呢?”萧钧回答说:“小箱箧中有《诗》、《书》、《易》、《礼》、《春秋》等五部儒家经典,查阅起来很方便,况且亲自抄写后,就会永久不忘。”其他各王听说后,也都争相效仿,抄制巾箱《五经》,巾箱本《五经》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游刃有余

“游刃有余”比喻技巧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此典出自《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庄子·养生主》说:文惠君有一个厨子叫庖丁,他替文惠君杀牛的时候,只用手一触,用肩一倚,用足一踏,用膝一靠,就能听到皮和骨头脱离的声音,他用起刀来,都是恰到好处。文惠君感叹道:“咦,真妙呀!你的技术怎么如此熟练高明呢?”庖丁把刀放下来,对文惠君说道:“我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技术,是因为知道了用刀的道理,运用到技术方面去。我刚学杀牛的时候,眼中所见的是一整头牛,三年之后,看到的就不再是一整头牛。现在,只要凭我的感觉,依着这精神的运用,就能够知道牛身骨骼的组织,轻而易举的支解开来,不必再用眼去看牛,这是因为熟能生巧,运用起来,都能砍到紧要的地方。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去硬割;差一点的厨师,一月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去硬砍,我现在所用的刀,已经十几年了,所杀的牛也有数千只,然而我这把刀看起来还和新的差不多,和刚刚新磨出来的一样。牛的骨骼之间是有节的,节当中有空隙的地方,而刀刃并不厚,用不厚的刀刃剖向有空隙的地方,当然就会觉得这个空隙很大,刀刃在里面转动,还绰绰有余呢!”

詹何钓鱼

“詹何钓鱼”比喻应顺应自然之势,因而能够“以弱制强”,“以轻致重”。

此典出自《列子·汤问》:“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筱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汨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

詹何用单股茧丝做的钓鱼线,用尖细的针做成的钓鱼钩,用楚地产的细竹子做的钓鱼竿,用米粒做鱼饵,从深不见底的深渊、急流中间,把可以装满一辆车子的大鱼钓出来,但是,钓鱼线不会被拉断,钓钩不会被拉直,鱼竿也不会被拉弯。

楚国的国王听到这件事之后,觉得很奇怪,就派人把詹何找来询问其原因。詹何说:“我听先大夫讲过,蒲且子射箭,用弱弓细缴,借助风力发射出去,一箭射中高飞在青云之际的两只鸧鹒,这是由于用心专,手上用力均匀。我根据他射鸟的做法,学钓鱼,学五年才彻底领悟了他的一套道理。当我在河边手拿着钓竿钓鱼时,心里根本不考虑其他的事情,只想着钓鱼;把钓鱼线投出去,让鱼钩沉入水中,手上使出的力气绝不会忽轻忽重,外物不能干扰。鱼看见我的钓饵,就像沉下的微尘和漂浮的聚沫,毫不犹豫地就吞下去了。因而我能用弱小的东西制服强大的东西,用轻的东西获取重的东西。”

郑虔三绝

“郑虔三绝”称赞人擅长诗词、书法、绘画,或泛称具有书画等才能。

此典出自《新唐书·郑虚传》:“虔善画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肆书,岁久殆遍。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绝。’”

郑虔,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唐玄宗天宝(公元742~756年)初年,任协律郎,掌管音乐,他利用当时的事例,写了八十多篇文章,有人发现了他写的书稿,就上书皇帝,告发郑虔私自撰写国史,郑虔急忙烧掉了书稿,被贬谪十年。回到京师后,唐玄宗爱惜他的才能,把他安置在广文馆内,任为博士。

郑虔喜欢画山水画,又爱好书法,由于没有纸用,就在慈恩寺内贮存了好几屋子柿子叶,每天取柿子叶当纸用,练习书法,天长日久,柿子叶几乎用光了,郑虔曾经把自己作的诗配上画献给唐玄宗,唐玄宗在诗画的末尾的地方挥笔题上四个字:“郑虔三绝”。

智过君子

这则典故说明每个行当里都有熟手,即或做盗贼。

此典出自《雪涛谐史》:“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俗话说:“贼是小人,智慧却超过君子。”

在我住的城市里有一座水府庙,庙中有一口大钟。巴陵人在河边停船,想把这口钟偷走去铸造农具,就齐心协力把大钟移放到地上,用土填满了中空地方,然后猛力击破担走了。当地的居民竟然没有听到任何动静。

又有一个贼,大白天溜进一户人家里,盗走了一块磬,拿出大门时,突然主人从外面归来,那贼赶忙问主人说:“老爹,买磬吗?”主人回答说:“我家里有磬,不买!”于是贼就径直拿走了。到了晚上,主人找不到磬了,这才明白了在大门口卖磬的人,就是那偷磬的贼呀!

又听说有一个人背着一口锅走路,放在地下,站在那里小便。正好碰见一个贼走过身旁,贼便拿过那口锅来,顶在自己头上,也站在那里小便。背锅的人小便完了,到处找不到锅了。一旁的贼便批评他说:“你自己不小心,像我这样把锅顶在头上,正可以防止被人偷走;你把锅放在地下,想不叫贼偷去,都不可能呀?”

以上三件事,都是盗贼临时生计脱身,这就是所谓的“智过君子”呀。

肿膝难任

“肿膝难任”的这一典故告诉我们:即使是一匹良马,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此典出自《韩非子》:“夫踶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

伯乐教两个人相看有踢跌习惯的马。

一天,他和这两人一起前往越筒子的马房去实际练习一下。

其中一人认出了一匹踢马,另一人走到一匹马的身后,接连拍了三次马的臂部,马都没有踢一下。

辨认的人以为自己相错了。

另一人却说:“您并没有相错。这的确是一匹踢马。只是它现在前腿肩胛筋骨损伤,膝盖肿胀。凡是踢马,举起后腿踢的时候,重心就都落在前腿上。而这匹马,因为前膝肿痛,不能支撑全身的重量,所以后腿举不起来,不能踢了。您很会辨认踢马,但却没有看出来它前膝肿胀。”

左右开弓

“左右开弓”原来是指双手都能射箭,后也比喻双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几方面都在进行。

此典出自《元曲选·白仁甫〈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唐代时,有一个节度使叫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胡人,本姓康,字轧荦山,因为他的母亲嫁给了突厥人安延偃,故改姓安,更名禄山。安禄山懂六种少数民族的语言,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养以为子。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张守珪派安禄山带领六万名士兵攻打契丹,结果打了败仗,被押送到京城长安,请唐玄宗处置。唐玄宗见安禄山膀大腰圆,问:“你的武艺怎么样?”安禄山回答说:“我射箭能左右开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还懂六种少数民族语言”。玄宗听了很高兴,开玩笑地说:“你的肚子这么大,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呀?”安禄山说:“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片赤诚之心!”唐玄宗听了愈加高兴了,不但没有追究他战败的责任,而且还增加了对他的宠信。后来,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有众十五万。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南下攻陷洛阳。次年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年号圣武,但仅仅过了一年,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了。

不舍昼夜

“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的流逝。

此典出自《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到了晚年,常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有一天,他和学生们一道去散步,走到河边,望着奔腾不息的河水默默不语。学生们不知他在想什么,就没有去打扰他。他望了很久,最后叹了一口气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或许它就像这河水一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学生们听了孔子的感叹,领会到了孔子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于是,他们立刻向孔子表示:“老师,我们一定好好学习,珍惜时光,决不辜负您的期望。”孔子听了深有所感地说:“应该珍惜时光,认真学习啊!”

尺璧寸阴

“尺璧寸阴”形容时光宝贵,一寸光阴一寸金。

此典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时之反侧,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逮。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

时间的一反一侧之间的变化非常神速,没有喘息之机。在它前面行动,就显得超越太多;在它后面行动,则又达不到目的。日月运行,光阴易逝,不和人多作周旋。因此圣人不认为一尺的玉璧是宝贵的,却认为一寸光阴是无价的,这是因为时光难得而容易失去,禹为了珍惜宝贵的时间,鞋子掉了都没有工夫去取,帽子挂在树枝上都不去拿,这不是为了争着走到前面,而是为了争着得到大好时光。

旷日持久

“旷日持久”形容空废时日,拖延很久。

此典出自《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战国时期,燕国封宋人荣为高阳君,派他率兵攻打赶国。荣很能打仗,赵王非常害怕。他与平原君赵胜(宰相)商量,准备割让济东合卢、高唐、平原等三座城池五十七处地方送给齐国,以此请求齐国名将安平君田单担任赵军统帅,抵抗燕军的进攻。赵国大将马服君赵奢反对这种观点。他对平原君赵胜说:“难道我们赵国就没有能率兵打仗的大将吗?还没有开始打仗,就先割让三座城池五十七处地方送给齐,这怎么行呢!大王为什么不任命我为统帅呢?我熟悉燕国地形,如果大王派我领兵作战,一定能够取胜。为什么要向田单求助呢?”

接着,赵奢进一步指出,即使请田单率领赵军作战,赵国也不可能取胜。他说:“第一,如果田单愚蠢,那他一定打不过荣,这样就白请他来了;第二,如果田单聪明、有本事,他也不一定甘愿为赵国出力,因为赵国取胜强大起来,对齐国称霸是不利的。”

最后赵奢说:“依我看,让田单领兵作战,他一定会把赵国军队拖在战场上,荒废许多时间。长时间地耗下去,就会把我国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掉,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