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职技巧
谋职决没有固定的套路,所谓“技巧”,也就是遇到各种不同的场合,如何根据自己独特的条件,扬长避短,灵活运用。
广抓信息
现在是信息时代,没有信息,人就像瞎子、聋子一样。信息对于正在找工作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广泛地了解职业信息,才能使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有选择的余地。
刚刚进入城市的打工者可能都会觉得很茫然:这么大的城市,怎么去找工作?其实,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有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
除了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传递各种各样的就业信息,眼花缭乱的招聘会、劳动力供需见面会也能为你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此外,各种职业介绍机构、劳动中介机构也以各自的形式向人们提供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是找工作的基础,你掌握的信息越广泛,信息质量越高,就越能在求职中掌握主动权。
因此,就业信息的收集要全面、系统,要注意信息的变化,要提高信息的鉴别能力。无论对初次进城就业,还是对已经就业需要转换职业的人,都十分重要。
合理筛选
就业信息不仅仅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它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对其分类,比如可按行业性质、职业性质、单位归属、单位所在地等进行合理分类。
经过分类比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筛选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和分析,使信息具有准确性、全面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自己的求职服务。
要把那些不适合你的信息剔除,把有用的就业信息按一定顺序排列。面向大学生、研究生的供需见面会,显然不适合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以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力市场也只适合女性打工者等。
辨别信息是否有价值,要看发布信息的机构是否正规,所发布的内容是否详细,有无时间限制,对应聘者的要求是否明确等。
有些人为了敛财,发布含糊其辞的广告,让报名者邮寄报名费,结果往往石沉大海。对于这类就业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
还有许多信息是从小道得来或几经辗转而未经证实,应将其与真实的信息区别开来。前者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后者则可以作为自己择业的参考依据。
报刊、电视和广播提供的就业信息较多,但同时前去应聘的人也很多,竞争也激烈。各种职业介绍所和就业中介机构,常年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他们收取一定的费用,提供的信息也比较可靠。
从亲戚朋友或其他熟人那里也可以获得就业信息,他们可以告诉你哪里有什么样的工作,这些工作需要用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适应这些工作,这些熟人一般与用人单位有一定的关系,可以帮你引见或推荐,无疑提高了就业成功率。
筛选信息要注意以下事项。
1.掌握重点。信息可以全面收集,但在比较后,应把重点信息选出、标明并注意保存,一般信息则仅做参考。
2.善于对比。从不同的渠道收集到大量的需求信息后,可用对比鉴别的方法来识别其真伪。
3.不耻下问。通过各种办法,找有关人士去询问、打听、澄清,以确定所收集的需求信息的可靠程度。
4.寻根究底。对于重要的信息要顺藤摸瓜,寻根究底,务求了解透彻,不能一知半解。在全面掌握情况下,了解信息的中心内容。
5.避免盲从。获取用人信息后,不能一味盲从。不能认为亲友告诉你的就一定可靠,报刊上宣传的肯定没有问题,这样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决不要未经鉴别就轻率地作出抉择。
6.适合自己。对一切信息都要衡量一下,看是否适合自己,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自我推销
求职者应把自身的优势与专业特长充分地展示出来,既要实事求是地表现自己,又要恰如其分地包装自己,这样才能增加你的分量,提高应聘的竞争力。
在不少情况下,应聘者直接向招聘单位自荐,是一种勇气的表示,也是能力的反映。在现实生活里,往往通过自荐,可以使应聘者和招聘单位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当然,自荐要有一定的实力基础,如有一技之长,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等。
而且,自荐的目标要把握好,自己的优势要正是招聘单位所欢迎的,同时,自荐成功的机会不多,因此不妨多试多荐。不少临时工性质的工种,往往是由谋求工作的外出人员自己挨门逐户地碰上的。
如何求职
利用社会关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社会关系,光靠单枪匹马闯天下,有时还真难以找到一份工作。
社会是人际之间的交往,当你与他人接触交往时,你就得开始布置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了,这种社会关系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广泛。
对于有心人来说,这种建立在并不违背社会公德和法律前提下的社会关系,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一旦你的社会关系网络建立起来,他们中的许多人会向你提供建议和信息,帮助你找到一份工作。
有人曾做过调查,利用社会关系可以提供高达70%的工作机遇,事实上,许多人都是靠亲友、老乡等社会关系才找到工作的。
通过职业中介
第一次进入繁华的都市,许多打工朋友都是举目无亲。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城市的职业介绍机构。
如今,各种职业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劳动服务公司、人才市场、劳务市场、职业介绍所等。
在这些机构当中,有官方职能部门,也有民间组织,更有自发形成的露天“机构”。其中,劳务市场及劳动服务公司等,比较适合来自农村的打工朋友去寻找工作。
打工朋友在利用职业介绍机构谋求职业的时候,应尽量选择规模较大、地理位置固定、有统一管理的劳务市场,或是选择正式挂牌的劳动服务公司。因为这些机构可信度较高,介绍的工种也是正当合法的。
而在某些街头巷尾、无人管理的劳务市场,秩序比较混乱,难免会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工的名义进行招摇撞骗,他们行骗的主要对象,恰恰是那些急于找工作却又缺乏经验的外地朋友。
在选择了可靠的职业介绍机构之后,求职者应该通过该机构,尽可能地了解各个工种的需求状况、工作条件以及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等。经过详细地考虑和比较,最后决定自己适合的工种。
利用有关的职业介绍机构,其优点是可以找到较为理想、可靠的职业,并且对该职业的内容了解较全面。
但这种方式也有缺点,有时不能立即找到适当的工作,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这对于急需一份工作维持生活的人来说就不太适合了。
所以,利用职业介绍机构只能是找工作的一条路径,对第一次进入都市的打工朋友来讲,首先是尽快找到赖以生存的工作,至于是否合适满意则不要考虑过多。站稳脚跟后,还可以再不断发展,寻求更好的职业。
供需见面会
有些地方为了招聘人才鼓励上岗,会组织一些用人单位,集中时间在某个地点直接接待应聘者。若有这样的招聘会,出门求职者最好去看看。
劳动力供需交流会或见面会,有城镇社区和当地劳动就业培训机构办的,有的大学也举办,目的是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推荐就业。
但要注意的是,各类招聘洽谈会比较多,找工作时,要去那些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开办的人才市场或招聘会求职应聘。
这些部门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运作规范、服务周到、信誉高、功能多、手续齐全,一旦出现问题,可得到合理解决。
特别注意不要到招聘会场外找工作,一些非法招聘者往往利用洽谈会的机会,在会场外从事非法招聘活动,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一定要小心。
另外,如果招聘单位在洽谈会上以各种名目收取报名费、抵押金、保证金等,均属非法,求职者应坚决予以抵制拒绝,并到洽谈会办公室举报。
利用媒体求职
在一个不熟识的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确实如大海捞针,容易令人不知所措。每到一个地区,不妨买份当地有影响力的报纸,看看招聘信息,了解当地用工情况,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应聘。
求职者还可以利用当地媒体求职板块,刊登自己的求职信息。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刊登求职广告,是一种很好的求职方法。
报纸招聘信息量大,供求职者选择的余地多,而且,许多媒体还能为求职者免费刊登。为取得良好的广告效益,求职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并非所有的人刊登广告都有作用。求职者条件很好,特长突出,刊登广告作用才大。
第二,选择好媒体。求职广告要选择在当地报纸、广播、电视上发布。最好在职业介绍机构办的专门报纸上发布,因为用人单位和个人也注意这些媒体。
第三,要写好广告词。注意突出自己的特长,写明自己的条件和求职要求,语言要简明扼要。
电话求职
打求职电话前,应想好自己需要了解的内容,并理出头绪,在纸上写下要点,事先推敲好用词。
■打电话要掌握恰当的时间。
打求职电话的时间最好在上班后半小时至下班前半小时,这时有关人员已处理好当天的急事,而且不临近下班,时间较充裕。切不可在休息时间打电话,通话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当事人休息。
■注意文明有礼。
打求职电话一定要礼貌谦虚,忌不文明用语和自高自大。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讲话速度和音量,声音应尽量悦耳,有说服力。
求职者要等接电话者道过再见或挂断后,才能挂断电话。不能自己一讲完,便先挂断电话。
■注意勿忘约好面谈时间。
求职者在简单介绍完自身情况和了解招聘单位条件要求后,要力争和招聘单位定下面谈时间,以使对方将自己列入考察对象中,通过面试增加求职机会。
互连网求职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求职者寻找工作机会的方式,利用互联网络,求职者可以在招聘网站上登录求职简历,搜寻招聘信息,并利用电子通讯同招聘单位联系,还可以将自己的求职简历放在网上供招聘单位查阅。
求职者可以通过在因特网上建立自己的主页,完成自我推荐书,介绍自己的学历、所学课程结构、科学研究成果、论文摘要及家庭情况和艺术情趣等。
有的还在因特网上的新闻组张贴自己的求职信,或在网上的人才信息库里储存个人基本资料,以供用人单位查询。
这些方法立竿见影,一些单位在网上阅读了求职者的资料后,就及时和他们进行联系。上网求职信息量大,且快捷方便,对求职者和招聘单位都十分有益。
正确择业
用工需求
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日益加快,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某些职业呈现紧缺状态,这必然会吸引着大量的外来劳动力。
那么,目前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要哪些外来劳动力呢?
第一,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金融保险业等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城市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急需得到发展,与此相适应,金融保险业也需得到相应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城市本身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人才,这就需要从外地引进,甚至从国外引进人才。
第二,劳动强度高、劳动条件艰苦的工种岗位上的劳动力。
如建筑、采矿、化工、环卫、市政工程等。这些行业对专业技术、文化程度要求不是很高。只是由于比较辛苦,付出的汗水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本地人大多不愿从事这些职业,便大量地吸引外来劳动力来从事。
从目前外来劳动力就业的现状来看,外来劳动力大多集中在建筑、冶金、市政工程、环卫、装卸运输、采矿、化工等一些劳动强度高、劳动条件艰苦的行业。
第三,直接为居民生活服务的服务业人员。
如小餐馆、小店铺、室内装修、家电维修、厨师、美容美发、插花等职业。
任何一个城市人的生活中都不能缺少这些服务业,它既能满足城市中各种居民消费的需要,又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随着城市中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些服务业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因而也会吸引大量的外来劳动力。
认识工作
劳动分工是客观存在的,各种职业或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在现代社会,任何职业对于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都是不可或缺的。
无论从事脑力劳动、技术操作,还是进行体力劳动,工作者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只要努力工作,无论做什么,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都会受到社会的尊重。
一般来说,对技术要求低的简单劳动,带来的效益不会很高,况且,雇主不会把你创造的价值全部返还给你。因而,不应期待很高的报酬。
如果想多挣钱,就要从事技术要求或技术含量高的工种或职业,或自己创业。因此,在进城之前接受岗前教育、培训或实习是有必要的,它可以使你掌握知识技能及创业的本领。
如果外出前没做丝毫就业准备,进城后却“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或挑肥拣瘦,好高骛远,那你准会到处碰壁,最终将一事无成。
职位与专业
任何一项招聘工作都是因岗求人,而不是因人设岗。所以,应聘者必须寻找适合自己专业特长、性格的职业,这样才有可能被录用,才有可能在录用之后做好工作,并有所发展。所以,把握好求职意向的分寸,有助于你尽快找到工作。
一般来说,专业对于求职很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更具体的范围。有些单位,很看重你在专业领域的经验,如果你能列举你在专业领域所做的成绩和贡献,无疑会增添你求职成功的机会。
但不可以过于强调专业性,限制了选择工作的弹性,通常人们容易把“专业”与“职业”混淆。求职者往往过于强调自己的专业,一门心思地寻找所谓对口职位。这些人是很容易碰壁的。
职位包括这些因素:职称、待遇、职责和其他工作满足感。
在找工作时,如要求过于具体、细密,也就是塑造“理想工作”的各种内容,如办公室环境优劣、工作时间长短、福利待遇厚薄等,你可能会因这些要求而遭拒绝,并因此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设定求职策略时,不能太专注于某个职位。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大公司的公共关系部主管,而有些大公司把公共关系业务放在推销部门之内,推销部门也是公共关系部,这类情况会使你丧失许多机会。
一旦拥有了比较接近理想的工作,以后,你就可依自己的意识将理想逐一加以实现。
求职的误区
很多时候,找不到工作并不是因为无人雇用,而是因为走进了一些误区。这些思想和行动上的错误,往往会导致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找工作挑肥捡瘦。
有些人面临眼花缭乱的职业,挑肥拣瘦,找工作时往往处在两难状态,想干又怕艰苦,不艰苦的工作收入又低,有的甚至因无所适从而打道回府。
其实,每一种工作都是由一对矛盾组成的,收入高的工作,不是劳动强度大,就是对人的素质要求高;清闲的工作,对从业者素质要求低的工作,收入就低,不可能存在一个既清闲又收入高的工作。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做好一项工作的起码条件,怕脏怕累,怕吃苦的人,不可能找到工作。应该懂得先苦后甜的道理,从艰苦的、简单的工作做起,等你有了经验,有了资本,自然就会有更好的工作。
第二,这山望着那山高。
有些人总是看着别人的工作比自己的好,频繁地换工作,结果知识和技能得不到提高,最终为社会所淘汰。
找工作要量力而为,从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知识技能。职业技能的积累,只有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中才能进行。
第三,畏手畏脚缺乏自信。
有些人被自卑心理所笼罩,总觉得自己什么工作都做不了,本来很有优势,但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明明可以做的工作,却因为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害怕能力不够而不敢去尝试,这样无疑失去了很多工作机会。
第四,对金钱过分迷恋。
赚钱是每个打工者的最直接的目的,但挣钱并不是惟一目的,选择工作时要考虑自身的发展,选择更有利于在城市生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