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银币鉴赏及收藏
27756800000013

第13章 银元(5)

银元作为流通货币已成为历史。根据报导,1986年夏季我国湖南省某县破获了一起大宗制造假银元案件。从制假地查获假银元30余万枚。此案涉及该县59个村,2000多人,当时被全国各地抓获的该县籍贩卖假银元的人就有354人。据了解,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也有制造假银元的。他们一般用浇铸、模压等方法。每年全国铸造的假银元有60万至80万枚。销售对象主要是全国各小城市,如天津市1987年查获3万多枚,1988年初期就查获3800万多枚。假银元市场日渐扩大,手段愈发隐蔽,人们对此应提高警惕。

假银元大都以紫铜、黄铜、白铜、铅、锡为主要材料制作成坯,后镀银。也有以银片经模压成银元外壳,以铅、锡合金吊灌合压成假银元。

铜质假银元

或称铜版(净铜),以鹰洋、站人为多,声音高响而直,无回音,不像好银元的声音柔和有韵,在版面上花纹、字迹一般比好的银元有粗细大小之异。面色如已暴露黄色就容易识别,有些未露黄色而只略带青褐色的则较难识别。如在辨色听音上不能肯定时,可锉去版面浮皮一口子,点以硝酸即浮起浅绿泡,以布擦干后红铜制者闪红光,黄铜制者闪黄光,白铜制者闪白光。其中,尤以鹰洋为多。因墨西哥银币以重量准、成色优而取信于世界各国,故私铸造假更多,应引起注意,认真识别。

铅质假银元

或称铅版(净铅),西班牙、墨西哥、袁头、龙洋等各类版均有,但不多。版面色青黑(灰),重量较轻,一般在20克左右,用指甲可以划出痕迹,声音发哑,有声无韵,性质较软,无弹力,以硝酸点之有白泡沫,再加盐水无白浆,较易鉴别。

锡质假银元

图案模糊,体质软,声音低,重量轻,以指甲划之便有痕迹,以硝酸、盐水试之,反应同铅质假银元。

其他合金制的假银元

图案模糊,字体、花纹粗细不正常,版面有的呈阴暗色,有的呈褐黄色,有的呈灰黑色。声音尖,有的发哑,互扣之声音短而促,重量轻,锤击立即碎裂。

七、银元的其它类别

外国流入银元

明朝末年,海禁既开,葡萄牙、西班牙等海外商人相继东来。其中葡萄牙人在澳门、广州、宁波、泉州等地经商,西班牙人则占据了吕宋,通过华侨与大陆进行交往。也就在这一时期,外国银元开始流入中国。

清初,虽曾限制外人活动的范围,但成效却不大,外国银元的流入日见增多。当时主要是外国商人用银元购买中国的丝、茶、磁器等货物,而中国人却不用外国货,因此洋船来时所载几乎全是银元。

至乾嘉时期,情况有了变化。首先,外商从仅以银元购货变到兑换中国的“制钱”以至含银量更高的纹银。这一点正如朝臣范廷楷在奏折中所称:,“内地奸商私带制钱出海,与诸番交易,以数十文易番一元,获利最重。返舶之时,或带番饼,或带洋货。”嘉庆皇帝在十九年的上谕中则说:“近年以来,夷商偷运内地银两出洋,多至百数十万。既将内地之足色银两私运出洋,复运进低潮之洋钱。”按当时的一般情况,每枚七钱二分重的银元(实际含银量九成左右)可兑换生银七八钱以上,外商的利润确实可观。这一时期,银元进口数量之巨,在廷臣蒋攸饴的奏折中即可略见一班。他说:“洋钱进口,民间以其使用简便,颇觉流通。每年夷船带来之洋钱,或二三百万元,或四五百万元,亦有数十万元者不等。”面值相对统一的银元,使用起来当然比以重量计算的银两方便,因此其流通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也就不足为怪了。

乾隆以后,外国银币流通之巨增,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为中国的高利率所吸引进来的。当时广州的利率高达一分八到两分(年息),并以复利计算。因此大批银币从印度等地流入中国。乾隆四十四年(1779),仅此项银钱的数额就达380万元之多。

道光时期,洋钱已深入内地,自广东、江浙闽粤一直到黄河以南,均有流通。至光绪年间,外国银币已成为中国货币流通乃至整个金融市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一直沿续到民国初年,国内自铸银币的日益成熟,才有所改观。

乾隆以后,在中国流通的外国银币不仅数量多,品种也十分繁杂,按传入年代的顺序以及流通的范围、影响来看,情况大致如下:

乾隆初年在中国流通最多的是马钱、双柱、十字钱。马钱是荷兰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末铸造的银币,有大小二种,大者重库平八钱六分。因一面有人骑马持剑,所以后来又称作马剑。

所谓双柱,是西班牙银元的一种,因币面有两根柱子而得名。两根柱子是西方神话传说中的赫居里斯柱子,代表直布罗陀两岸的山岩。双柱上各有一卷轴裹着,后代货币的符号“”即来源于此。双柱的成色要高于荷兰马剑。因1732年以后所造双柱银币的周围压有切纹(此前的马钱等均是光边),所以又被人们称作花边钱。到后来,花边钱又几乎成了银币的通称;当时在中国流通的双柱,大的重七钱二分,中型的有半元的,小型则有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的。

十字钱为葡萄牙银币,因币面有一十字,所以人们称之为十字钱,重约五钱六分。

这一时期所流行的外国银币,除上述三种外,大约还有法国银元、西属荷兰银元、奥国银元和美国银元。

道光以后,本洋逐渐占据了中国市场。本洋即西班牙银币,除前面提到的双柱外,还有几种人像银元,如两种查理银元和斐迪南七世银元。这类人像银元,广州人又称之“佛头”银元。本洋在各通商口岸使用极多,于安徽芜湖一带,市价尤高,每一银元大约可抵他种银元一元三四角。嗣后鹰洋流入数量日增,本洋之效力遂日趋减少。民国以后,除芜湖等地仍有少数流通外,其他地区则几乎绝迹。需要说明的是,本洋虽称作西班牙银元,实际上多数是在墨西哥铸造的,直到墨西哥宣告独立才停止铸造。

墨西哥独立后所铸新币为鹰洋。鹰洋是从1823年开始铸造的,上面有一只鹰,嘴里咬着一条蛇,站在仙人掌上,这是墨西哥国徽的造型。鹰洋又俗称“英洋”(“鹰”误作“英”),北方各省多称“正英”。鹰洋的成色较他种外币为佳,且多年不变。外国银元输入我国者,以此种为最多,据宣统二年(1910)度支部的调查资料,当时中国所流通的外国银元约有十一亿枚,其中三分之一是鹰洋。鹰洋流传最广的地区为南部、中部各省,其中如上海地区,几乎以此币为主币,为通货兑换之标准。上海的外国银行发行之纸币,民国八年以前均以此币为兑换标准,其市价往往高于本国银币。正因为鹰洋成色好,人们乐于使用,故伪造仿冒者甚多。为便于收藏者鉴别去取,这里对鹰元的版别及特点作一简要的介绍。

鹰元版子的化名,共有30多种。流通既久,版形颇多。鉴别者有以花纹为名称,有以符号象形为名称。而市廛叫法又不一致,且无法证其是否。我们只能以早年比较流行的习惯为准,删繁就简,加以说明。

(1)花旗(一名其昌,又名小结)

因西字中有“”之符号,故名。1870年前之版,大小适中,银色偏绿。芒鸟两图花纹凹凸甚深,而带粗糯。西字藤纹老洁而又明晰。声音在1860年前尖结,1860年后尖紧。边粗厚而无刚气。此版是银元中成色最佳者。

1880年以前之版大小与前同,银色绿中稍带白气,声音尖紧。芒鸟两图花纹较前稍细糊,边道亦近似粗边而极糯,其中1876年之版,形状与喷银相似。

1887年以前之版较小,银色白,声音尖结。芒鸟两图及西字藤纹明糊参半。边道极粗,故名曰粗边。此数年中之版,只有1884年版花纹最刚,银色最白。

1888年至1890年所铸之版,为花旗版中之特式,版样极小,结练非凡,所以通称为小结版。银色较前稍绿,两图花纹细洁活泼,而极明晰。不过带有刚硬之气,声音结实,边道之细匀与他种不同,故曰细花边。其中唯1890年有一二版稍大,声音偏紧。

1896年以前之版尺寸,比1884年版稍大,声音宽扬,银色白中带黄。两图花纹适中,稍带刚气。西字藤纹尚称明晰。边道刚紧,与细花相近。只有1894、1895年所铸之版最大而又刚。木声银元,以此数年中为最多。

1897年所铸之版大而厚,一股空松之气,为各版中所无。银色白中带青,两图花纹细活而无刚气,声音宽空。芒鸟两图因版大之故,形常反觉其小。边道细匀而极厚,亦名曰细花边。

(2)Zs大英版(一名宽版)

1860年以及其后几年之版,形状大小适中,银色白黄,声音在尖结、尖紧之间。芒鸟两图模糊不清。西字藤纹粗糯不甚明晰。边道齐匀带粗,近于粗边。鸟图与各版不同,边圈平坦,鸟头起三角形状,脚粗短,嘴大身小,为此版中之异点。

1870至1881年所铸之版较前稍大,声渐宽扬,银色白中带绿。鸟图形式与前相同,唯两翅花纹较明,不象前十年之模糊不清。边道匀白带糯,眼空浅深不一,也近于粗边之一种。此十年中之版样,歪斜不整,或左阔而右狭,或右阔而左狭,亦为此版中之特式。

1886年以前之版渐大,声音也随之而宽短,版样歪斜之处,较前稍好。银色黄白,二者俱全。芒鸟两图形状,均与前十年不同。花纹高低不平,带有刚硬之气,而鸟图尤甚。边道入于普通。

1987年以后之版较前略小,声音尖紧,神色润白,两图花纹明晰而又细洁,官整而无刚气。边道平匀,与细花相近。

1890年后所铸之版更大,与花旗1897年版相近。银色白中带有红黄之气。芒鸟两图花纹适中,西字不甚清晰,鸟眼大而且明,鸟翅高低不平。声音宽空。版子不实,致带有一种空松之气,故宽版之名,由此而取。边花之宽紧适中,入于普通之例。此数年间,所铸之银元亦有大同小异。

(3)C满心如意版(G。—名团头如意,GA—名三角如意)

如意版名共有三种,一曰满心,一曰团头,一曰三角。三角如意之版在满心之后,与团头如意年份相近。在一般流通银元中,大概满心在1870年以前发行,团头与三角在1870年以后发行。但其版子与神色花纹,无太大差别。

1870年以前,名曰满心。所铸之版样,大小虽与花旗版中1887年者相仿,而两图花纹神色另有一派,故银色之佳,为各版之冠。芒鸟两图,及西字藤文,稍嫌模糊,由于银色之佳,糯熟之故,与他版之模糊不同。声音尖结,花纹老洁,边圈与边道均平圆,眼孔极浅糯而近似粗边。此种银币,因内含金质极多,商人收集熔化,以提取金质,故市面流通日益减少。

1870年后几年所铸,(团头与三角合述)之版较大,银色白绿,声音在尖结、尖扬之间。两图及西字藤纹尚明晰。鸟图两翅凸而且壮。边道糯,边花粗,与粗边相近。此数年间之版,大小、神色、花纹不同之处较多,论其大致则相同。

1885年以前之版,大小相同,声音扬中稍带尖紧之音,银色白绿。芒图花纹尚明,鸟图平坦,无凹凸之状,两翅极壮,羽毛极清,边道糯气较前稍逊,与细花边相近。此十数年所铸银元之两图,如出一辙,无相异之处。其神色,唯1884年版为最白而略带黄色。

1886年以后之版,大小神色与花旗版1896年版相近。两图神色上之形状,较前大不相同。鸟图羽毛及西字藤纹,虽细洁明晰,总带一些刚硬之气。声音尖扬,边道普通。

1890年后版样略大,银色白黄而无绿气。声虽不一,总不脱尖扬之音。花纹虽稍有差异,并无刚气可言。鸟图两翅似乎较前稍瘦。边道与细花相近。此数年间所铸之银元,亦大同小异。

(4)A硫黄版(一名三角版)。

1870年以前所铸之版大小适中。两图及花纹之模糊,亦各版中所罕见。兼带浮华之气,其原因为和入铜质太多,以致神色红黄,故以硫黄名之。当时以成色之差,不甚适用于市场,必须贴水少许,方可流通。声音尖紧。边圈平坦,边道两旁凸而中间凹,故名曰双边。

1875年以前之版,其大致与上相同,色仍红黄,无浮滑之气。声音宽短。两图花纹粗细不一,西字藤纹较明,边道粗糯,凹凸稍逊,故双边之中,略带粗边神气。

1880年以前之版略小,声音与小结版相近。两图神色青浮,光滑之气与前相同,而芒图尤甚,与废币中之圈土无异。然而鸟图特别,眼毛明晰自然,边道粗平,近乎单边。

1885年以前所铸之版,银色比前大相悬殊,绿气多而白气少,银色之佳,可与满心版并列。声音尖扬,边道各别。两图花纹之糯气不如满心版。

1890年以前的版样大小适中,银色白中略带黄气。两图及西字尚明晰,花纹稍带紧势,粗细不一。鸟形及两翅与他种银元比较,稍有不同:羽毛细简,形如芦花,鸟头略带长势。声音宽空,边道平匀,眼孔稍深。此数年间所铸银元,其鸟形并非雷同,仍有其差异之处。

1890年以后之版稍大,神色白中带黄,稍有清浮之气。两图及西字藤纹形式与上相同。声仍宽空,边花细匀,眼孔极浅糊,亦名双边。

(5)CN半月版(CA一名三角半月)

半月版符号中的符号,分别有CCNCACA四种。但称呼上,通常只分半月与三角半月两种。然细考其四种之声音边道及两图之神气,差异之处与叫法上分两种相暗合。这与如意版中有团头及三角之称谓,而神色花纹等仍无所区别是不同的。今半月版既有以上之异点,年份虽同,却不可混作一谈。故照当时市廛之分称而分述于下。

半月版

1860年后所铸之版大小适中,神色白中带绿。声音尖扬,芒鸟两图及西字藤纹糊而不清,粗笨非凡。边纹颇紧,粗细不匀,与细花边相似。

1870年后之版较前略大,银色白黄,声亦尖扬。两图花纹以1877年版为最刚,与花旗版1884年版极为相似。此十年间所铸之版,唯边道一例,此外均大同小异。

1880年后之版,大小银色与前同。声音宽扬。两图形色与大英版1886年相近。边圈凸出,而底面之中图凹进。西字藤纹均明晰整洁,略带刚气。边道粗细平匀,入于普通。

1890年后之版较前稍大,银色黄多白少。声音较前稍带紧势。其中唯有1894年之版,两图及西文虽明,但一股刚硬之气发现于其间,与净铜相似。余者花纹之明糊参半,边圈较平,边道亦入普通。

三角半月版

1870年后所铸之版,大小与花旗80年代版相近。银色青浮,声音尖扬。芒图及西字藤纹稍带糊象。鸟图形状与如意版70年代相同,两翅状满,羽毛甚明。边圈与西字相连而带绉状。边道极薄,粗圆带偏,与单粗边相同。

1880年后之版较前略小,银色白中带青,声音尖紧。两图花纹形状散漫不甚清晰。芒脐略凹,版形稍偏。边圈与西字相连,略带绉形。其模糊青浮之气与喷银相同,尤以1886年版为最。此种绉形与青浮之气,只有一面,或在底,而其面则否;或在面,而其底则否。边道较厚,粗细不均,略带黄色,其状与粗边相近。

1890年后之版较大。其模糊青浮之气较前稍好。银色白黄,声音紧扬。芒鸟两图花纹适中而带紧势。西字藤纹亦不甚明晰。与边圈相连之处比前略逊。边纹粗细不匀,近乎粗边之神气。

(6)拳头版(一名单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