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27815000000021

第21章 拥有真智慧大智慧,得幸运之福报(3)

只说好话而没有实行是毫无结果的,这好比一朵美丽的花,徒具颜色而没有芳香。

读诵圣典虽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确的智慧,心里没有挂碍,不贪恋今生和来世,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

教导别人应先以身作则。约束自己以后才能约束别人。

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愚笨的人得到知识和名誉对自己毫无益处,不但损了他的幸福,而且还会使他刚愎自用。

毁誉从来不可听

佛说,聪明的人不为毁谤所动摇,如同坚硬的岩石不被风所动摇。

生活中,我们会常常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毁谤,毁谤是古往今来人世间普遍存在的现象。大海的波涛,世上的谰言。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毁谤,就像面对日常生活中的镜子,可以照出一个人的境界。

北宋时有个读书人,叫吕蒙正。他知识渊博,修养很好,后来不但考中状元,而且在多年之后担任了参知政事的职务,相当于宰相的地位。

有一天,吕蒙正与同僚们走入皇宫,快要上朝的时候,听见有个官员在其背后指着他愤愤不平地对别人说:“这小子也能当参知政事吗?!”

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但是和吕蒙正一起上朝的朋友个个心中不平,想要去追查究竟。

吕蒙正急忙摇手制止了他们,并对他们说:“算了,那人说我的坏话,对我又有什么损失呢?可是,如果我执意要去查看,知道了谁在说我的坏话,那我就会永远记住他的姓名,扰乱了我宁静的心灵。就算惩处了他,对我又有何好处呢?所以,我宁可不知道,也不去查问是谁在暗地里说我的坏话。”

问心无愧的人无须为自己洗刷。吕蒙正的处世之道,可资借鉴。

在生活中,对他人的毁谤,我们都不用太过在意,一切但凭问心无愧,就像我们常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不过,听到别人对你的负面批评,当下也应深刻的反省自己,如果你有错,就要努力去改正过来,如果你没错,就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一旦你的情绪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受到影响,你就会失去平静的心,做事无法专心,做判断也无法保持平常心。许多时候,别人的建议都只能作为参考依据,却不应该成为你做抉择的背书。试着把“抉择”的权力交到自己手上,而不是交给世俗大众去替你决定。

我们一般都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所以情绪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失去了自己的主见。其实,重点不是别人如何看待你,而是你自己如何评价自己。给予自己正确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习去了解自己,倾听自己灵魂最深处的声音,时时刻刻与自己对话,比较不会在抉择时刻乱了分寸,盲目从众。

此外,面对毁谤,我们要尽量多远离。经常议论别人的短处,只会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窄,变得情趣低下,变得多疑和无聊。一个人要战胜闲言与毁谤,大多可以不采取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办法,不卑不亢、我行我素、问心无愧反倒是个好办法。

感悟

佛说,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因此,我们不必太在意别人的对自己的毁谤,如果一个人的活动总是以周围的舆论为转移,那么他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在面对别人无中生有的毁谤时,我们要像坚硬的岩石一样,不被风所动摇。

禅机妙语

一个小和尚问道通禅师:“怎样才能脱离三界?”

禅师反问道:“你在里面呆了多久?”

和尚依然固执地追问:“我只问我何时出来?”

禅师简洁地答道:“青山不碍白云飞。”

平平淡淡才是真

佛说,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享受平凡。

有对老夫妇,他们一直过着简单的生活,住着简陋的房子,为了生计,妻子每天坐公交车到一家养老院做清洁工。

有一天,这对老夫妇在买彩票时一下子中了大奖。这个消息,一下子上了当地报纸的头条。很多人看了他们中奖的新闻后,都羡慕得不得了,认为他们有了这么多钱,下半辈子就可以尽情享受生活了。

一年后,一位记者来到他们家回访,想报道一下这对老夫妇中奖后的新生活。但令他吃惊的是,这一年来,他们夫妇的生活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他们仿佛压根就没中过大奖,他们仍然省吃俭用,虽然每年银行存款的利息就高达数十万,但他们的消费还抵不上利息的一个零头。惟一变化的是,妻子把每月的薪水全都退还给了养老院,当起了义务清洁工。

面对惊讶的记者,丈夫说:“我们都是非常平凡现实的人,上流社会的豪宅不适合我们,而这里对我们来说则太重要了,这儿有友爱的朋友和邻居,在我们眼中,这些相处多年的朋友和邻居比任何财富都重要。因为一切都没有改变,所以我们像从前一样幸福。”

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有些人感到厌倦,因此他们为了摆脱平凡,寻求非凡的幸福生活而不断追求金钱、地位、名声……但是他们中有的人在寻求非凡的幸福生活过程中却忽视了身边的真实,丢失了真实的自我。

其实,名人有名人的苦,凡人有凡人的乐。正如一首诗写的那样“融入银河,就安谧地和明月为伴照亮长空;没入草莽,就微笑着同清风染绿大地”。

我们是凡人,因而可活得平实、安宁,虽一辈子领略不到大权在握,一呼百应的威风和气派,但也由此免掉了离退后“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失落感;虽然没有福分踏着红地毯走到猩红的大幕前,感受掌声起来的那一刻的辉煌与荣耀,却也用不着品尝有朝一日被遗忘的痛苦和悲叹;虽然腰包总是瘪瘪,只好居陋室,食素餐,却不必像时下有些款字号人物那样,保镖不离身,家门胜牢门,子女偶尔晚归,便要怀疑是否遭人绑票,九分魂魄吓掉七分……

平凡中的幸福有许许多多,它们就潜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而已。当我们为了非凡的幸福而终日奔劳时,不如停一下脚步,感受一下沿途的美景,享受一下来自于平凡中的幸福。当我们了解了平凡中的幸福时,我们就可以更努力地在平凡中寻找平凡的幸福。

感悟

俗话说得好:“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安安才是福。”其实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享受到幸福的。平凡中也有伟大,平淡里也有感动,只要用心,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乐趣,感受到温情,感受到幸福。

佛陀格言

读诵没有用的话语一千句,倒不如只听到一句有益的话,带给人安宁。

色彩鲜艳美丽而没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给你戴的人带来多大的快乐;听到嘉言而不去身体力行,也是没有多大益处。

智者每天检讨他自己的言行。

克服自己确实比战胜别人要来得高尚。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有一个小猴子的故事: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在雨天躲进了小松鼠的洞里,天晴了,小动物们就建议小猴子自己造一座房子。小猴子答应了,还邀请小伙伴们等房子落成之后来家里玩。可是这只贪玩的小猴子一直光有计划没有行动,小伙伴们问他什么时候造房子,他总是说明天。又下雨了,小猴子无家可归了,只好又来找小松鼠。

佛说,行动是我们生活的四分之三,是最重要的事。不管你的梦想多么美妙,计划多么周详,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梦想就只能是空想。

在生活中,有些人是不是经常这样:构思了好久,计划了好久,好不容易发言了,却又开始犹豫起来,不是怀疑计划的可行性,就是担心难以预料的未来。

其实,何必考虑那么多呢,既然无法预料,那就把它留在未来,只要不是光说不练,只要你认为自己的构思相当出色,认为你的计划是成熟的,你就可以将其计划付诸行动,光说不练是假把式。

方案再完美,如果不去实行,就一点价值也没有。那些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只设定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却很少关心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仅仅是对问题做出界定还远远不够,更主要的是行动,是马上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然而在现实中,“说”代替了“做”的现象常常存在,所以失败的人就往往多于成功的人。因此说,行动才是最重要的,惟有去行动,才能成功。

感悟

说与行动是紧密相连的。然而,光说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做。如果你有了好的想法,就要去付诸行动,行动是做事最大的根本,没有行动,就不会取得成功。

佛心故事

一只手与两只手

在一座寺院里,有一个乐善好施的方丈。

有一天,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向方丈乞讨,方丈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后院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怎么搬呢?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方丈什么话也没说,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说道:“这样的事一只手也能做的!”

乞丐只好用一只手搬起砖来。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

方丈递给乞丐一些银子,乞丐用那只手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方丈说:“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赚到的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乞丐来到了寺院乞讨。方丈把他带到屋后,指着砖堆对他说:“把砖搬到屋前就给你一些银子。”但是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鄙夷地走开了。

弟子不解地问方丈:“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屋前?”

方丈对弟子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几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了寺院。他气度不凡,美中不足的是,这人只有一只左手,他就是用一只手搬砖的那个乞丐。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然后靠自己的拼搏,终于变成了一个富翁。这次他为寺院捐献了一大笔钱。

就在他走出寺院时,他碰到了一个乞丐向他乞讨。那个乞丐就是原先那个双手健全的乞丐——他现在依然还是乞丐。

方丈对弟子说:“你看到了吧,这就是命运。命运是靠手来创造的,但跟手多手少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