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比尔·布莱森是享誉世界的旅游文学作家,他擅长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所游历的世界,在他的著作里,英国式的幽默与美国式的搞笑绝妙地融合在一起。他的睿智加上他的博学,让他的文字充满了幽默、机敏和智能。这位“目前活在世上的最有趣的旅游文学作家”,既非科学家,也不是科学记者或者科普作家,却写出了一本在全世界掀起了狂热的风暴,获得了媒体、科学界和普通读者的高度好评的科普经典——《万物简史》。布莱森是英国最多人阅读的作家,每逢他有新作出版,英国的传媒都会倾力报道,电台的读书会节目更会让读者亲耳细听书的内容,称得上是近年十分受读者欢迎的旅游作家。而写游记的作家写科普著作居然也能一路畅销,这种事情大概只会发生在比尔·布莱森身上。
《万物简史》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通俗易懂而且引人入胜的书,堪称到目前为止为普通读者所撰写的有关科学发展史的最好著作。作者布莱森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发生的众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不需任何高深的学问,我们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科学的奇迹与成就,感受世界的惊奇与美妙。
该书2003年5月在美国出版后,连续数十周高居《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排行榜最前列,荣登亚马逊网站2003年度十大畅销书之列,在年度科学类图书排行榜中更是勇夺桂冠。2004年初,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2003年度最佳科学著作。2004年6月又一举夺得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世界最著名的科普图书大奖——安万特奖。
2005年12月,本书中文版于中国出版之际,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亲自为该书作序,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第一首席科学家甘子钊、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会长彼特·阿金斯、国际知名科学家提姆·弗兰纳里以及我国各大学诸多著名教授向广大读者联袂推荐该书,创下4万册这一科普类图书的罕见销量。时至今日,该书仍是各大非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常客。
二、内容简介
比尔·布莱森是一名旅行作家,他想到写《万物简史》的时候正在飞往某个外国目的地的途中,他从机舱的窗口看出去,看到下面的月光海景时,一个念头在一瞬间闪过他的脑海,“带着一些不舒适的压迫感”,他说,“我竟然对自己将要一直生活在上面的惟一一个星球所知甚少”。例如,他不知道为什么海水是咸的而内陆湖不是;他不知道地球有多重,或者怎样才能找出这个答案:蛋白质是什么?一个原子有多大?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对这些知识连最模糊的一点概念都没有,因此他开始对各种科学进行探索。他花了3年多时间来读书看报,寻访那些很有耐心、德高望重、愿意回答许多特别问题的专家之后,出版了《万物简史》一书。
该书内容丰富,几乎是上天入地无所不包,让读者在读后有一种纵横于大千世界遍览万物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表面上看,似乎作者是在有些随心所欲地侃侃而谈,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但实际上,全书却是有着鲜明的线索,即围绕着对宇宙和地球以及生命的发展演化的自然史的回顾,穿插了人类认识自然的科学史,在介绍人类到目前已经取得的关于自然界从微观到宏观、从无生命世界到生命世界的重要知识(甚至包括了许多最新的前沿知识)的同时,也介绍了人类认识这些知识的过程。
书中回溯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与奇妙的时刻,引用了近年来发现的最新科学史料,几乎每一个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惊人。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起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坦博拉火山喷发引发的海啸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是千奇百怪:达尔文居然为蚯蚓弹起了钢琴;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大雷雨里放风筝: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强度实验,竟然到了失去知觉的地步;发现第一批陆地动物甲龙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学家贾维克居然数错了手指、脚趾的数量,还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让别人看……比尔·布莱森似乎天生具有将枯燥的东西讲得引人入胜的天才本领,在《万物简史》中,他用漫谈的方式,通过讲述各种历史逸事把难懂的科学概念写得生动有趣,在作者笔下几乎每一个科学历程都充满了令人惊奇和感叹的事实。
比尔,布莱森在《万物简史》中介绍了宇宙哲学、古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气候学、地质学的基本常识以及许多其他的知识,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的科学分支,以“万物”为名,绝非虚言。与《十万个为什么》这种分门别类、按条讲述的科普书相比更为生动,使那些细碎的科学知识读起来有信手拈来的感觉,且在作品内在逻辑的严密性的把握上,拥有一种把各种分割的领域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是很多专家无法匹敌的。
此外,本书在讲述科学的奇迹与成就的同时,还浸润着浓郁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全书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千古命题作了极为精当的阐释。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宇宙万事万物和万千生命比以前有更多的了解,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万物简史》最大的特点就是,通篇把人类认识自然界这一过程与自然界自身的不可思议结合起来说,这样既没有贬低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也会令人有一种敬畏自然的感觉。
三、大师传奇
一般说来,能够写科普作品的,即使不是科学家,也一定要是鼎鼎有名的专业科普作家。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引起全球轰动的《万物简史》一书的作者比尔·布莱森竟然是一个旅游文学作家。他1951年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毕业于美国德雷克大学。
有些人似乎是注定要跑来跑去的,除了旅行写作的实利考虑,旅行对于比尔·布莱森几乎是“海妖发出的蛊惑之歌”。21岁那年比尔·布莱森登上冰岛航空公司的飞机,从美国爱荷华州飞到卢森堡,随即从挪威的汉默菲斯特步行到伊斯坦布尔,经历了4个月的背包旅行。1973年布莱森第一次来到英国,几乎是第一天,布莱森就意识到这是他想继续待下去的地方:处处都是和他一样的左撇子!他找到了一份在医院里照料轻微精神病人的工作,与一位漂亮的护士结了婚。1977年比尔·布莱森定居伦敦后,开始为《泰晤士报》和《独立报》工作。1995年,比尔·布莱森和他的英国妻子辛西娅决定让他们的4个孩子换一换文化环境,而此刻盖洛普调查表明有370万美国人相信自己曾经被外星人绑架过。布莱森开玩笑地说,“很显然我的同胞需要我”,由此带着妻儿回到美国。
在离开英国之前,布莱森发表了他的辞行之作——《哈!小不列颠》,而《一脚踩进小美国》是他为初回美国的旅行所写,《发酵的欧洲》则是对20年前的欧洲之行的精彩回忆。与布莱森崇敬的旅行作家保罗·特鲁克斯相比——这位老先生的风格是坐着火车旅行,事无巨细将旅途见闻记录下来——比尔·布莱森所擅长的是板着面孔说笑话的英式嘲讽。他从来不把自己看成是真正的旅行作家,他说真正的旅行作家都得冒险,睡硬地,而他自己总是睡旅馆。事实上,在他的书里也大量描述了旅馆、女侍、酒馆以及自己喝多了的经历,特别提醒人们不要得罪女侍,因为她们对待讨厌客人的方式是往他的食物里吐口水。虽然布莱森谦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刚巧会写点东西的旅游人,但他的幽默,不但受到不少英美读者的垂青,更令他成为当今文坛数一数二的旅游作家。
作为在英国生活20多年的美国人,尽管布莱森声称英国文化对他影响至深,然而其作为美国人的本性难移,在他的书里,英国式的睿智幽默和决不怕粗俗的美国式搞笑是一起出现的。如在《发酵的欧洲》里,在布莱森的笔下,欧洲显出超现实的夸张可笑:“意大利人开车因为太忙而从不顾及车前路况。他们忙着摁喇叭,忙着做各种夸张的手势,忙着阻挡别人超车,忙着做爱,忙着回头教训后座的孩子,还忙着大吃比板球球拍更大的夹肉面包。而且是同时做着这几件事情,结果,当他们首次注意到你的时候,你已倒在他们车后的路上,出现在车的后视镜里。”
这位被《英国时报》喻为“当今世上最有趣的旅游家”的《哈!小不列颠》、《欧洲在发酵》、《一脚踩进小美国》、《别跟山过不去》、《请问这里是美国吗?》等多种旅游文学作品,每本均高居美、英、加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在美国、英国、加拿大都拥有众多读者,其中《哈!小不列颠》更被英国读者推选为“最能深刻传达出英国灵魂的作品”。他的语言学方面著有《麻烦词汇词典》、《母语》、《美式英语》等书,皆为拥有广大拥趸的幽默之作。
布莱森不但才华横溢,兴趣亦十分广泛。他从小就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然而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教科书又都是极其枯燥的。比尔·布莱森有感于科学的话题在学校里越来越不受重视,畅销书榜单上也很少有科普图书。他认为,是那些“贫血”的、毫无活力的科学标准教科书式的文体扼杀了我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他要用他的方式告诉人们大自然的奥秘,地理学、化学、古生物学、天文学、量子物理学等。因此,2003年,他创作了《万物简史》。
比尔·布莱森(1951~)
与一心想把书写得通俗的科学家们不同的是,布莱森可以坦然地承认自己对宇宙几乎一无所知,心态上和大多数读者是一样的。他向数十种学科的专家请教了古今科学研究成果,把它们用他幽默的漫谈式语调串起来,用各种历史逸事把难懂的科学概念说得生动可读。布莱森是著名的畅销游记作家,此番以科学票友的身份,写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著作,关于天下万物和万千生命,从大爆炸到人类开始主宰地球。“这是一本讲述这一切如何发生的书。”他说。这位科学“票友”的成功,也许再次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本好的科普书,如何讲述比讲述什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