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上最神奇的做人做事课
27954700000019

第19章 聪明做人,智慧做事(3)

所以,在与他人相处中还是要本着“宽以待人、胸怀大度”的原则,尽量不要与他人计较琐碎的利益,要目光长远,宽容大度,才能有所作为,同时也能为自己和他人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我们应该告诉自己,有时候自己吃点小亏未必是坏事。

有的人与他人的关系不好,就是因为过于计较自己的利益,甚至是锱铢必较,老是争求种种的“好处”,久了难免惹起他人的反感。而这些东西未必能带给你很多的好处,反而弄得自己身心疲惫,并失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不偿失。如果对那些细小的不大影响自己前程的好处,多一些的谦让,这种豁达的态度无疑会赢得人们的好感。

适当“让利”,吃点小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仅体现了你的能力,也会加深你和他人之间的感情。欲将取之,必先予之,这也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方法。

一辈子不吃亏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吃亏”。

人与人之间你来我往,无法做到绝对公平,总是要有人承受不公平,要吃亏。倘若人们强求世上任何事物都公平合理,那么,所有生物链一天都无法生存——鸟儿就不能吃虫子,虫子就不能吃树叶,世界就得照顾万物各自的利益。

既然吃亏是无法避免的,那何必要去计较不休、自我折磨呢?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所不同的。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好,那无论怎样抱怨也无济于事。最明智的态度就是避免提及别人,避免与人比较这比较那。而你应该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能做,我也可以做”。

有个沙石厂老板,没有文化,也没什么背景,但是他的生意却出奇得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是非常简单的,就是当他与每个合作者进行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这样一来,凡是与他进行合作过一次的人,都非常愿意与他再次继续合作下去,并且还会因此而给他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这样一来也都成为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是可以想一想当所有人的小头都集中起来,那么不就明显地成了最大的大头,到最后真正的赢家还是他自己。

以这种宽容的姿态去看待所谓的“吃小亏”,你就会有一种好的心境,就会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

不要告诉人家你更聪明

英国十九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作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苏格拉底也在雅典一再地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所指出的吗?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荣耀和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他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还要进行反击,这时,你即使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无济于事。

永远不要说这样的话。“看着吧!你会知道谁是谁非的。”这等于说:“我会使你改变看法,我比你更聪明。”——这实际上是一种挑战,在你还没有开始证明对方的错误之前,他已经准备迎战了。为什么要给自己增加困难呢?

我认识一位年轻的纽约律师。他最近参加一个重要案子的辩论;这个案子牵涉到一大笔钱和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年轻的律师说:“海事法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律师愣了一下,看看法官,然后率直地说:“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这位律师后来对我说:“当时,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虽然我是对的,他错了;我也如实地指了出来。但他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我这边,但我却铸成了一个大错,居然当众指出一位声望卓著、学识丰富的人的错误。”

这位律师确实犯了一个“比别人正确的错误”。在指出别人错了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做得更高明一些呢?

用若无其事的方式提醒别人。提醒他不知道的好像是提醒他忘记了的。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是错误的话,你这样说不更好吗?“唔,我倒有另外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得到纠正。”这将会收到神奇的效果。无论什么场合,试问,谁会反对你说“我也许不对”呢?

其实,那才是科学的做法。有一次,我去访问著名的探险家和科学家史蒂文生。他在北极圈内生活了11年之久,他告诉我他正在做一项实验。我问他:“史蒂文生先生,你打算从实验中证明出什么呢?”我永远不会忘掉他的回答,他说:“科学家永远不会打算证明什么。他只打算发掘事实。”

那位因为正确而犯了错误的律师,如果懂得史蒂文生的思考方法,他就一定会使法官的态度宽容大度起来。

我们不少人都犯有武断、偏见的毛病,我们不少人具有固执、自负和嫉妒的缺点;一般都不愿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罗宾森教授在《下决心的过程》一书中说过一段富有启示性的话:

“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说他错了,他就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人,有时也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有人不同意他的想法,那反而会使他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想法。不是那些想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

罗宾森教授所说的“人”确实是这样,包括我自己在内。不久以前,我请一位室内设计师为我布置一些窗帘。等到账单送来后,我大吃一惊:费用远远超过了我所预计的。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看我,问起窗帘的价格,我告诉他以后,他说:“什么?这太过分了!他占了你的便宜了!你怎么会上当的呢?”我吃亏了吗?是的,他说的是实话。可是没有人肯听别人否定自己判断力的实话。作为一个凡人,我开始为自己辩护了。我说:“好货总有好货的价钱,你不能以便宜的价钱买到高质量的东西。”

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来拜访;他赞扬那些窗帘,表现得很有兴趣,说他要是负担得起的话,也希望在家里布置上这样的窗帘;我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了。我说:“说实话,价钱太高了,我也负担不起。我后悔订了这些窗帘。”我甚至为自己的坦白直率而自豪起来。

可见,如果对方处理得巧妙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是,如果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塞进我们的食道里,结果就适得其反了。

如果你还想知道一些有关做人处世、控制自己、加快人格成熟的知识的话,不妨看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他在自传中说:“我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表达文字上或语言上过分肯定的意见。我决不用‘当然’、‘无疑’这类词,而是用‘我想’、‘我假设’或‘我想象’。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所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来看好像稍有不同。我很快就看见了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变得融洽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人接受,冲突也减少了。我最初这么做时,确实感到困难,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也许,50年来,没有人再听到我讲过太武断的话。这种习惯,使我提交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尽管我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钝,有时还会说错话,但一般来说,我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其实,富兰克林在这里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观念——这只不过显示了他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

使对方立即说“是”。

一开始就让他说“是”,能使他忘掉你们争执的焦点,愿意去做你建议他做的事。

当你跟别人交谈的时候,千万不要以讨论不同的意见作为开始。而是要以双方同意的事作为开始。奥佛斯屈教授在他的《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说:“当一个人说‘不’时,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已经行动起来,要求把‘不’坚持到底。事后他也许会觉得这个‘不’说错了,但是他必须考虑到宝贵的自尊心而坚持说下去。”

因此,使对方采取肯定的态度,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

这确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技巧!但是它被许多人忽略了!许多人,一开口就愚蠢地提出别人不能接受的事物,使别人立即采取反对的态度,因而弄得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有一些人,则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有一个叫亚力森的西屋公司推销员,他花了很大的劲,才卖了两台发动机给一家大工厂的工程师。他决心要卖给他几百台发动机,因此几天后又去找他。没想到那位工程师说:

“亚力森,你们公司的发动机太不理想了。虽然我需要几百台,但我不打算要你们的。”

亚力森大吃一惊,问:“为什么?”

“你们的发动机太热了。热得我的手都不能放上去。”

亚力森知道,跟他争辩是不会有好处的,急忙采用另一种策略。他说:“史密斯先生,我想你说的是对的,发动机太热了,谁都不愿意再买。你要的发动机的热度,不应该超过有关标准,是吗?”

“是的。”——亚力森得到了第一个“是。”

“电器制造公会的规定是:设计适当的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华氏72度,是吗?”

“是的。”——亚力森又得了第二个“是。”

“那你的厂房有多热呢?”

“大约华氏75度。”

“这么说来,72度加75度一共是147度。把手放在华氏147度的热水塞门下面,想必一定很烫手,是吗?”

亚力森得到了第三个“是。”紧接着他提议说:“那么,不把手放在发动机上行吗?”

“嗯,我想你说得不错。”工程师赞赏地笑起来。他马上把秘书叫来,为下一个月开了一张价值35000美元的订单。

中国人有一句充满智慧的格言:“轻履者远行。”他们已花了5000年时间来研究人性;他们的人生经验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如果要使你的意见被别人同意,你必须牢牢地记住:

使对方立即说“是”。

永远使对方觉得自己重要!要知道,使自己变成重要人物,是每个人的欲望。

我在纽约的一家邮局寄信,发现那位管挂号信的职员对自己的工作很不耐烦。于是我暗暗地对自己说:“卡耐基,你要使这位仁兄高兴起来,要他马上喜欢你。”同时,我又提醒自己:要他马上喜欢我,必须说些关于他的好听的话。而他,有什么值得我欣赏的呢?非常幸运,我很快就找到了。

挨到他称我的信件时,我看着他,很诚恳地对他说:你的头发太漂亮了。

他抬起头来,有点惊讶,脸上露出了无法掩饰的微笑。他谦虚地说:“哪里,不如从前了。”我对他说,这是真的,简直像是年轻人的头发一样!他高兴极了。于是,我们愉快地谈了起来,当我离开时,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许多人都问我究竟用了什么秘方,其实它是天生的。”我敢打赌,这位朋友当天走起路来一定是飘飘欲仙的。我敢打赌,晚上他一定会跟太太详细地叙说这件事,同时还会对着镜子仔细端详一番。

我把这件事说给一位朋友听,他问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呢?”

是的,我想要得到什么?

什么也不要。如果我们只图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那我们就无法给人一些真诚的赞美,那也就无法真诚地给别人一些快乐了。

如果一定要说我想得到什么的话,告诉你,我想得到的只是一件无价的东西。这就是我为他做了一件事情,而他又无法回报我;过后很久,在我心中还会有一种满足的感觉。

你不必等到当了驻法大使或某某委员会主席才应用这种赞赏别人的哲学。你每一天都可以把它派上用场,并获得应有的效果。

如何做?何时做?何处做?回答是:随时随地都可做。

譬如,我在饭店点的是法式炸洋芋,可是,女侍者端来的却是洋芋泥,我就说:“太麻烦您了,我比较喜欢法式炸洋芋。”她一定会这么回答:“不,不麻烦。”而且会愉快地把我点的菜端来。因为我已经表现出了对她的尊敬和重视。

一些客气的话实际上就是对别人的重视。——“谢谢你。”“请问。”“麻烦你。”诸如此类的细微礼貌,可以润滑每日生活的单调齿轮。有时候,真诚地重视别人往往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詹姆斯·亚当森是纽约超级座椅公司的董事长,当他得知著名的乔治·伊斯曼为了纪念母亲,要建造伊斯曼音乐学校和尔伯恩剧院时,他很想得到这两座建筑物座椅的订单。然而,伊斯曼只答应和他晤面五分钟。

“我从未见过这样漂亮的办公室,如果我有一间这样的办公室,我也一定会埋头工作的。”亚当森是这样开始谈话的。他又用手摸摸一块镶板。“这不是英国橡木吗?条纹跟意大利的稍有不同。”

“是的,”伊斯曼回答。“这是一位对木材特别有研究的朋友替我选的。”

接着,伊斯曼就带他参观整个办公室,兴致勃勃地介绍那些比例、色彩和手艺。

五分钟吗?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他们愉快的谈话还在继续。最后,亚当森终于从伊斯曼那里得到了满足。这是自然的,因为亚当森给了伊斯曼以满足。

在家庭生活中,尤其要注意重视别人。这一点比在任何地方更需要。你的太太有一定的优点——至少你一度这样认为,否则你不会同她结婚。但自从你上次真诚地夸奖了她以来,已经有多久了?如果你想每天得到快乐,决不能责怪你太太的治家本领。相反的,你要经常赞美她的勤快,公开表示你幸运地娶到了一个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美的妻子。即使牛排像牛皮,面包像黑炭,也不要抱怨。你只要若无其事说说这些东西做得没有平常做的那么好就足够了;她必定会在厨房里暗暗努力,以便达到你对她的理想程度。——因为你没有轻视她,没有伤害她的自尊,而是使她感到了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如果有更多的丈夫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一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夫妇分道扬镳了!

巩固友谊应具备的八种心态

也许你会为有几个志趣相投、感情深厚的朋友而自豪。可有时你也许会为朋友们的日渐疏远而苦恼和困惑:你与朋友之间没有多大隔阂和矛盾,友情怎么会淡化了呢?其原因可能来自方方面面,但如果你注意保持以下八种心态,就会使友谊得到不断的巩固。

一、适当表现,言谈谨慎,别让朋友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也许你与朋友过往甚密,无话不谈,也许你的才学、相貌、家庭、前途等等令人羡慕,高出朋友一头,这些有利的条件可能会使你不分场合,尤其是与朋友在一起时,更是无所顾忌,锋芒毕露,毫无节制地表现自己。言谈中往往会流露出一种明显的优越感,这会令人感到你是在居高临下地对人讲话,有意炫耀抬高自己,使别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不由得产生敬而远之的想法。所以,在与朋友交往时,要控制情绪,保持理智,态度谦逊,虚怀若谷,把自己放在与人平等的地位上,并注意时时想到对方的存在,照顾对方的心理承受力。

二、分清彼此,信守契约,别让朋友对你产生防范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