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多学科视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7966700000017

第17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1)

导言

宗教观是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和看法。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阶级、阶层,所受到的不同教育,拥有的不同文化背景,认识宗教的世界观、方法、角度的区别,因此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宗教观。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宗教的本质、根源、作用和演化规律,形成了最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后来列宁又进一步论述了宗教的社会根源和社会作用,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它同以往一切宗教观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宗教问题上的反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主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教观,也包含在赞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以此作为自己研究工作指导的一些学者的思想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经历了一个初步形成、曲折发展、不断充实和日臻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大体是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初步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后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全面形成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任务,重申并认真贯彻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等人都亲自领导宗教工作,分别就佛教、基督教以及一般宗教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反复重申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基本政策,提出在宗教领域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重要原则,同时还结合中国宗教的实际,就宗教的本质、作用、产生和存在根源、历史演变以及中国宗教的特点等问题,阐发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此外,1954年****中央在《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中提出的“宗教五性论”,即中国宗教的长期性、民族性、群众性、复杂性和国际性的论说,是中国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构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内容。

1957年以后,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错误地分析了宗教方面阶级斗争的形势,也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曲解。特别是“**********”期间,党和国家全局上犯了严重的****错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丰富内容几乎仅仅被归结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被认为是一种反动的意识形态,宗教仍然是剥削阶级的工具;宗教问题实质上是阶级问题;对宗教在任何时候都要限制、削弱它;促使宗教最终消亡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以上这些认识,不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精神,而且抛弃了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关于解决中国宗教问题的正确思想及路线、方针、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由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到空前丰富、更趋完善的时期。针对“**********”对党的宗教政策的破坏,以******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认真研究了宗教问题,并于1982年3月形成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该文件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宗教问题上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宗教的性质、内涵、根源;中国宗教的现状、趋势;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关联;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与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处理宗教问题要反对和防止的倾向,以及处理一切宗教问题与贯彻执行宗教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等一系列的基本观点。这是一个纲领性的文献,是集中体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成熟的标志性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非常重视宗教工作。1991年2月,****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全面阐明了改革开放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的政策。****中央、******还相继召开一系列全国性的宗教工作会议,根据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和中国宗教的现状、特点,着重探索如何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并在总结新中国宗教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地阐述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命题,为中国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同样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对宗教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批示,尤其是2004年9月下旬发表的《****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11月30日******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极大地提高了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推进了宗教工作的新进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才进入中国开始传播,因此在20世纪的前半叶,我国学术界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进行系统的研究,也难以见到有关文章的论述。20世纪50年代之后,虽然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学习苏联的有关经验,制定了比较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宗教政策,但是,仍然没有形成鲜明的理论研究体系,缺少学术研究成果。后来,随着“******”、“**********”中****错误思想的猖獗,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被肆意地歪曲,有关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因此被彻底地践踏,根本不可能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进行客观真实的学术研究。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学术界才日益关注并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在80年代里,因为冲破了思想禁锢,解放思想,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出现了各抒己见、争鸣交流的局面。在以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为中心的研究队伍中,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北京的《世界宗教研究》、上海的《当代宗教研究》及《宗教问题探索》、南京的《宗教》等专业学术杂志为园地,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相关论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他们在学术观点上从尖锐对立、平等交流到统一认识,为在我国建立起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体系,也为中国共产党不断修正和制定切实的宗教政策提供科学借鉴,作出了各自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