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缺失的心理教育课
27975000000013

第13章 当孩子的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3)

因此,近年来,随着这“一代天骄”人数的骤增,此问题已经上升到国民素质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可见,有效地防止和遏制“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现象的发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防止和遏制“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现象的发生,应当着手解决的问题很多,但重点是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独立性问题、依赖问题以及认知问题。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家长从小就很注重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因此心理年龄幼稚病患者较少。但他们仍然十分重视心理年龄幼稚病的问题。他们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上,在语言发育、感统训练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训练机制。比如,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和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已将感觉统合训练置于幼儿园教育中。而在我国,很多家长对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问题却不以为然。孩子不是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吗?那就由家长给他们存钱。经常有家长向我们炫耀:“我的孩子,一辈子要用的钱我都给存好了。”

其实,这是对孩子人性的扼杀。试想,一个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还能够是一个人格健全与完善的人吗?金钱不能代表孩子的未来。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的孩子,长大后人格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自我生存能力低下。纵使有父母的金钱的庇护,但无法抵御诸如天灾人祸等意外事故的侵袭。

--人际关系交往障碍。如果一个人语言发育迟缓,自己的意思表达不清楚,别人的意思又听不懂,势必会形成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失去必要的人脉关系与圈子。

--学习能力低下。认知能力低下是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的重要标志,他们的学习进度无法跟上同龄的孩子,成年之后也不能很快地接受新生事物,融入与时俱进的时代,势必可悲地沦为时代的弃儿。

一一是非、好坏辨别能力低下。因为他们幼稚,所以是非观念不清,就像本案例中的小毛一样,把人与人之间的一般关心看作爱情,还分不清人的品质的好坏,以致极容易上当,把坏人当作好人。

5.2

家长才是泯灭孩子“独立性”的真正“罪魁祸首”。

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家庭依赖,就是孩子“独立性”的泯灭。一切其他问题,都源自于此。比如,感统失调的问题,就是因为对婴儿时期的孩子护理过当;语言发育迟缓问题,就是因为家长限制孩子在幼儿时期与外界的人际交往;是非观念、道德观念的认知偏差问题,也无不都是家长溺爱致孩子自我封闭的结果……

所以,不解决家庭依赖问题,不建立孩子的独立性人格,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的“小毛悲剧”就无法避免。

如果家里出了一个像小毛那样的孩子,那么家长就一定是“罪魁祸首”。家长如果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不忍心、舍不得让孩子独立起来,就不可能很好地解决孩子的家庭依赖问题。

其实中国一直都很贫穷,在孩子的祖辈养育父辈的时候,根本不会围着孩子团团转,所以孩子父辈的独立性就很强。父辈往上其独立性就更强了。可是,同样是这些祖辈,在今天看到孙子,就一改过去的态度,对孩子万般宠爱,甚至逆来顺受。为什么?现在富裕了,有钱了。老一辈的童年不幸福,要给孙子们补回来一一这是祖辈们娇宠孩子的心理写照。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补偿”心理。

父母有钱了,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或者亿万富翁了,有别墅、豪车了,钱还花在哪里?当然就是孩子啦。有不少家长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一一泯灭孩子的独立性,把自己的孩子往绝路上送。所以,他们一边泯灭,一边为孩子“预备后事”。所以,这些父母经常自鸣得意地在人前夸耀:“我已经为孩子准备了他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他学不学习,今后能不能工作无所谓,只要能数钱就行。”

我是湖南人,很喜欢吃辣椒。有一阵子胃不舒服,一吃辣就疼。但是,我每顿饭还是坚持吃辣。我知道它的后果,所以我就在准备辣椒的同时备一份胃药。可至少我并没有像那些家长一样一一我没有断送孩子的前程,我只是在断送自己的胃。我也常常痛骂自己是一个明知故犯的赌徒。

这是什么心理?这或者就是十分自私的“赌徒”心理。

我知道,要家长清醒过来注重养成孩子独立性的人格,是何等困难,甚至没有可能,但我没有理由放弃努力,即使这种努力的成功可能为万分之一,我也不放弃。

5.3

来自美国的经验

孩子一出生,就一个人睡一张床,你敢想吗?

一次,我对我的一位美国朋友爱丽丝说,我刚有孩子的时候可苦啦!孩子妈妈没有奶,全靠我一个大男人喂奶粉。24小时之内,每两小时喂一次奶,再隔两小时喂一次水。那段时间我最大的愿望是我什么时候能够睡一个晚上的囫囵觉啊?那是何等的疲惫,不言而喻,也不堪回首。

爱丽丝听了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

她说,在美国,孩子一出生就单独睡一张床,稍大后单独住一间屋子,孩子从来不与父母睡在一起,更不需要父母两个小时去照顾一次。在她看来,孩子每两小时对于牛奶和水的需要,并不是他绝对的生理需要,而是一种后天的获得性需要。通俗地说,之所以造成孩子半夜需要照顾的现象,完全是因为父母从孩子一生下来就不断给孩子这样的刺激,让孩子养成了习惯的缘故。

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有一次我开车和爱丽丝出去办事,半道上忽然车走不动了,只见前面马路上站满了几百名中年男女。“有人在这里闹事吗?”爱丽丝关切地问。我连忙解释,这是我们中国一年一度的高考,高考三天,很多家长都要在考场外陪考,一个学生少则一名,多则数名家长作陪。

“MyGod!”爱丽丝再次大吃一惊。

交谈中我们得知了中美育儿的种种差异,但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差异:独立性。在美国,父母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中国,孩子的事情都是大人的事情,孩子自己根本就没有事情。以下几点可以说明:

吃饭。吃饭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又是一件极为不简单的事情。在动物世界,你追我赶、你撕我咬的背后不过是弱肉强食,一顿午餐而已。在人类几千年的战争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背后,细想起来,仍不过是为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而今天的孩子吃饭已经简单到只需要左手端碗、右手拿筷子,更不必说理解对于粮食春种夏收时的“汗滴禾下土”了。无数前辈牺牲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我们大人春种夏收不辞辛苦地将粮食收归粮仓,我们大人将大米菜蔬做成美味佳肴,如此等等,难道我们的孩子就不应该在最后的“紧要关头”,自己动手吃自己的饭吗?可是中国的家长还是去小心翼翼地给孩子喂饭。

收拾书包。早上起来穿衣服、刷牙、洗脸、上学等,这些在美国人看来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全部由孩子自己做。但是,在中国,据调查1000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资料显示,以上事情自己一件都不做的有320名,占32%;仅穿衣服、刷牙洗脸自己做,不做其他事情的有410名,占41%;上学由家长接送的有960名,占96%。

让孩子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事情。

爱丽丝说,她在家里扫地时,会让孩子拿簸箕等在旁边。她说,她这样做当然不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强度,而是要让孩子感到她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而不仅仅是接受呵护的对象,从而树立一种责任感:“家里被弄脏了,我也有份儿,所以我应当扫地。”

爱丽丝介绍,在美国,经常会有家长自愿将孩子召集在一起,轮流组织孩子活动,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担当各种角色,创造孩子动手的机会。这对发展孩子独立的人格和创造能力很有好处。

而在中国,不少家长完全认识不到劳动对于孩子独立性人格养成的意义,家务劳动全部是父母和爷爷、奶奶或者保姆的事情。

让孩子独立思考,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

家长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应当在替孩子把握大方向的基础上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不背离其健康成长的大原则,就应该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哪怕走点儿弯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敢于让孩子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想法,同时使其对父母的建设性建议的正确性产生信服,孩子就会慢慢地学会分析问题,善于听从别人的正确意见。

爱丽丝说,在美国,家长一般不会像中国家长那样给孩子制订一些强制性的作息计划,比如几点起床,做什么,几点睡觉等,也不会制订一些强制性的学习计划,比如今天学钢琴,明天补数学等。这一切全部由家长引导孩子(包括3岁以上学龄前的孩子)自己制订计划,家长只提建议。

遇到问题时美国的家长不是直接告诉孩子解决的办法,而是启发他自己思考,自己解决。有一次,爱丽丝带4岁的小女儿去商场,孩子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了。爱丽丝就问她:“如果别人踩你的脚,你高兴吗?”“不高兴。”“那你想怎么办?”“让他向我道歉。”说到这里,小女儿恍然大悟,赶快跑过去向被踩的人道歉。

爱丽丝还介绍说,美国家长还擅长通过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美国,孩子们从小就有对钱的支配意识。美国儿童手中的零用钱与中国儿童零用钱的来源有所不同,他们的钱是通过适当的手段获得的收入。比如,当小孩子有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时,家长会提醒他们可以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儿收入;有的小孩帮大人做些日常家务后,家长也会视情况给予报酬。美国家长还从小教孩子合理地使用自己的积蓄,他们除了供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外,有些消费让孩子用自己的积蓄去开支。例如,孩子想买的玩具、卡通书等,家长会指导他用自己的积蓄去购买。这样会使孩子认识到积蓄的意义,体会到用自己的存款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的愉快和兴奋,而且也培养了孩子计划管理金钱的能力。

美国人从方方面面极力培养孩子独立性人格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文化积淀的结果,所以美国的家长并不需要学习,这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看似冷漠无情,却是无情胜有情啊。

难道美国的爸爸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当然不是。只是他们认为,越是爱孩子越要放手。

6.除了阳光和空气,一切所得都靠自己

对“情感依赖”与“任务依赖”说“不”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也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啊,天空不保护我们,大地也不保护我们。”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

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解决孩子的独立性问题,就是解决孩子的依赖性问题。心理学上把这种依赖分为“情感依赖”与“任务依赖”两种。解决依赖性问题,是防止心理年龄小于生理年龄现象产生的关键,是关系到孩子成长的大事。

6.1

家长要对孩子的“情感依赖”说“不”

开学了,妈妈亲自背着书包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可刚一转身,孩子就哭了:“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他们无法想象妈妈不在身边的情景。

放学后,妈妈帮孩子在书桌上摆好作业本、铅笔和橡皮:“你自己做作业,妈妈去拖地。”孩子将作业本双手一推:“我不会,我要妈妈陪我一起做。”

小毛21岁了还要和爸爸睡觉,心理学上称之为“恋父情结”;男孩对妈妈的过分依赖,则称之为“恋母情结”。这两种情况都属于孩子对异性父母之间的情感依赖。

《物种的起源》的作者查尔斯·达尔文曾经说过:“物种均有依赖症,以促其生长。如果人不是依赖环境,就会在情感上依赖另一个人。可见,依赖是必要的。但是,儿童对家长情的过分依赖,以致成为“依赖症”,就有问题了。

儿童情感依赖症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成人后,这种依赖性不仅会吞噬他的独立性,还可能引发焦虑和抑郁的派生性心理疾病。成人后的“情感依赖症”表现为依赖朋友、依赖上司、依赖下属、依赖单位、依赖宠物,甚至依赖玩偶等静物。而在职场上,有一些人因为习惯了由上司发号施令,而变成了几乎丧失思考能力和自主意识的行动机器,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情感依赖。

具有依赖性人格的人对亲近和归属有种盲目的、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非理性的。为了能找到一座“靠山”,时刻得到对方的温情,他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人生观和个人趣味,但这种行为模式会使他自己越来越脆弱、懒惰,缺乏自主性。有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人,因为处处委曲求全,会变得越来越压抑。这种压抑会进一步阻止他为自己干点儿什么,或者扼杀其个人爱好,最后引发其产生焦虑和抑郁。

6.2

家长防止孩子过分情感依赖的方法

方法1:父母应承认孩子的独立人格。

平时多和孩子平等交谈,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放手让孩子去做他喜欢的且不违反原则的事,使他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在这些活动过程中,让孩子逐渐意识到他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能力的人,不是事事必须依赖父母的“小可怜”。

方法2:理解孩子的依赖需要。

依赖是情感的需要。若孩子情感上的需求未获得适当的满足,就会缺乏安全感,进而有过分依赖的表现。一位4岁男孩的母亲说:“我带儿子回老家。儿子第一次接触农村,环境不熟,人不熟,他当然一步也不肯离开我。”我认为此时父母应给予同情,了解孩子的担忧或通过陪伴孩子尽快熟悉环境来降低孩子的担忧。这时,父母陪伴孩子或允许孩子依赖更会增加他的自信心,从而更快地摆脱依赖心理。

方法3:别太心疼孩子。

不是不让你爱孩子,也不是不让你疼孩子,而是有时需要把爱和疼放在心里。比如,孩子摔一跤,用不着紧张甚至大叫着跑过去一把把孩子扶起,而是要鼓励他自己爬起来。真摔疼了,大人要能看出来,这时温柔地扶起他,一个拥抱、一个亲吻足以安抚他,不用说什么情绪激烈的话,这会让孩子觉得他摔一下真是天大的事,以后再摔跤了不让你扶才怪。一个有智慧的妈妈会用自己的言行教会孩子如何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而不是只会可怜无助地伸出手乞求别人的帮助。

方法4:选择:巧妙地摆脱孩子的依赖。

张女士身后总有个“小尾巴”。她说:“先生认为这‘尾巴’是我自己安上的,因为我从来没问过女儿,她愿不愿意不当尾巴。一次我急着出门办点儿事,带上她不方便。正发愁呢,忽然我灵机一动对女儿说,‘可以让你挑呀!我去奶奶家,你请楼下的大姐姐来家陪你做作业,或干脆你自己在家,可以先画一张沙画再看动画片’。女儿一看两种选择都不错,果然自己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