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孔子原来这样说
27978200000019

第19章 继承父志以行孝

“原典”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古句新解”

孔子说:“父母在的时候,只要观察子女的志向就可以了;父母去世了之后,就要看子女的行为,能够长时间按照父母的意图做事,没有任何改变,那么他就可以称为孝子。”

孝有三个层次:“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也就是说,尽孝的上等就是要尊敬父母,次等不能让父母受辱,下等只能赡养父母。

公明仪问老师曾子,既然如此,你做的算是孝道吗?曾子说,君子所称为孝的,应该能在父母的意愿没有表达之前就预先知道了,并且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使父母的意愿合乎正道。我仅仅是赡养了父母而已,怎能算得上孝道呢?

还有一条,父母去世后,要把他们的事业继承下去。按照孔子的说法,这就是达孝。

蔡文姬,名琰,字明姬、昭姬,因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尽管她一生坎坷,但文学造诣深受人们的尊重和公认,传世之作《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在建安诗歌中一枝独秀。

蔡文姬出生于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的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杞县西南),著名的文学家蔡邕就是她的父亲。蔡邕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对经史、音律、天文等方面也很精通,在文章、书法、篆刻、辞赋方面也颇有造诣。受家学影响,蔡文姬十几岁时,就通晓诗书,精于音律。有一次,她在自己的闺房里,听父亲弹琴断了弦,就出来对父亲说,你琴上第二根弦断了!蔡邕以为她是瞎蒙的,故意把琴上第三根弦弄断,问蔡文姬哪根弦断了,女儿给予非常肯定的回答。蔡邕非常喜欢她,两个人一起弹琴唱歌、做诗绘画,乐享天伦。

平日里蔡文姬对父亲也非常孝敬。父亲写字时,她在旁边帮他磨墨;父亲生病在床,她为父亲煎汤熬药,精心料理,日夜服侍。后来蔡文姬嫁给了河南卫仲道为妻,丈夫病死了,婆婆也去世了。蔡文姬只好回到陈留,整理父亲的作品。接着就发生了战乱,蔡文姬混迹在逃亡的难民之中,被一队匈奴兵掳走,献给了左贤王,被左贤王留作妃子。

在西域,蔡文姬忍辱生活了十二年,虽然左贤王很怜爱她,但她总是思念着故乡,怀念着父亲。公元216年,蔡文姬被曹操赎回,为了早日对父亲尽孝,蔡文姬抛下了自己的一对儿女,回到了故乡,在父亲的墓前痛哭失声,弹奏《胡笳十八拍》。蔡文姬嫁给董祀后,默写出蔡邕的四百多卷书稿,使父亲的作品得以传世。

明代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受到倭寇的袭击,百姓苦不堪言。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戚继光被朝廷任命为佥浙江都司,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戚家军,在六年当中九战九胜,威震敌胆。戚继光说,我率领将士获得胜利,全靠父亲的谆谆教诲。

戚继光的父亲名叫戚景通,是一位著名的将领。戚继光是父亲五十六岁的时候出生的,算得上是老来子。少年时,父亲就教导他:“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戚继光苦练武艺,学习兵法。成年之后,戚继光成为了一名年轻有为的将领。当时,有人对戚继光的父亲说,你可以买田买地为后代着想了,但父亲拒绝了,父亲把戚继光叫到跟前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你取名为戚继光吗?就是让你继承戚家驰骋疆场的威名。”

戚继光认真读诵父亲写的对联:“授产何若授业,片长薄枝免饥寒;遗金不如遗经,处世做人真学问”。他对父亲说,父亲教我学习兵法,还要我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我绝对不会贪图享乐,寻求奢靡安逸生活的,我要组建一支军队,与倭寇决一死战!听了戚继光的话,父亲很高兴,就将自己写的兵书授给他。戚继光在抗倭战事中,一直以父亲为榜样,勉励自己。他所组建的戚家军成为抗击倭寇的中坚力量。他一边率军作战,一边做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疆平”;“一年三百六十日,都在马上横戈行”,报效父亲,报效国家,戚继光成为集忠孝于一身的英雄。

当我们走进辉煌的21世纪,世界日新月异,生活绚丽多彩。传统意义上的孝道面临严重挑战。一方面是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异,过去一对夫妇养育众多孩子的现象已经几不可见,数世同堂的现象已失去存在的可能;另一方面,国人的观念也发生重大的变化,由于社会福利保障事业的改善,传统的“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古训在某种程度上变得不是非常重要。

那么孝道是否就因此失去存在的土壤?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大力提倡要维护和弘扬孝道,忧心忡忡,似乎孝道作为传统伦理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其实不然。作为传统孝道,现世遭受冲击的,恰恰是其内核中封建的、不合人性的部分,在逐步被剔除。比如类似“割股疗亲”等反科学、反人性的教条,被现代人扔进垃圾桶;而其充满人性关怀、充满道德闪光的部分,却仍然得到了中外所有有识之士的推崇。

孝道凸显的实际上是一个民生问题,一个社会的价值观的问题。孝永远不会过时,家庭与社会需要孝,时代呼唤孝道的重归。在扬弃了封建迷信的糟粕之后,在物质极大改善的情况下,在引入现代社会民主的内涵之后,无论父与子、长辈与晚辈,或者是男性与女性,都将重构孝道真谛,树立社会和谐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