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孔子原来这样说
27978200000018

第18章 父母之恩大于天

“原典”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古句新解”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道难就难在儿女在父母面前总能保持和颜悦色。有了事情,有年轻人效劳,有了好吃好喝的,让年长者享用,(仅仅做到这样)就可以认为尽孝道了吗?”

孔子刚生下来父亲就死了,二十几岁时母亲又死了,对母爱的无限追恋,对父亲的无限渴望使他深刻了解父母对人类成长的重要性。他与子夏谈论孝道时,告诫子夏不要以为替父母做点事或者弄点美味就算尽孝了。用现代话讲,就是别以为我们每个月给点生活费,或者花钱雇个保姆来照顾老人,或者节假日送给老人一堆东西就算孝敬了。尽孝远不是那么回事。

那么,怎样才算是真正孝敬老人呢?孔子说的“色难”又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的意思是说,能够一贯真诚地、和颜悦色地侍奉老人是最重要的,可也是最难做到的。

《戏彩娱亲》讲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老莱子的故事,因他年高还常做儿戏娱亲取乐,人们都称他为老莱子。老莱子为躲避乱世,自耕于蒙山南麓。他虽家徒四壁、一生穷困,但极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老莱子七十多岁,父母双全俱在堂。他平日说话时,从不说老,意在若是自己说老,岂不显得父母更老了。他年纪虽大,还像小时候一样要逗父母欢喜,时常穿着一件五彩斑斓的衣服,在父母面前戏耍,有时候手执拨浪鼓假意跌倒在地上,做小孩啼哭的样子,逗父母嬉笑。还有一次,老莱子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哭,二老大笑。

这老莱子虽然不能买山珍海味孝敬父母,但他知道“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的道理,父母年纪老了,怎当得忧愁、烦恼。人时常高兴快乐自然健康长寿,所以老莱子虽然自己已经是个老人,但为了取悦父母而做一个“老顽童”,凡父母喜欢的事就尽力而为,实在难得。“承欢膝下,片时换千金”就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真诚、和颜悦色地侍奉老人最重要呢?因为对人来说,其生活幸福与否往往最终取决于他们的精神感受,而不取决于他们的物质享受。我们细心体会一下就可以发现,一些没钱的人往往会憧憬好的物质享受,而一些有钱的人对于物质刺激往往渐趋麻痹。他们一个共同的特征便是都因为局限于物质享受而普遍缺乏幸福感。物质享受带给我们的感官刺激犹如黄粱一梦,总是使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患得患失的两难困境。而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我们又总可以看到,一些人无论物质贫穷与富足,整天都是乐呵呵地在享受生活。

由此可见,精神感受的好与坏是关乎人生幸福的一个大问题。只有那些精神富足的人才会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情。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和颜悦色地待人,自然能够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这远比那些物质刺激有效、持久得多。对父母尽孝尤其应该如此。孔子甚至认为,这比为父母干活或提供美食更重要,因为它带给父母的是心灵上的巨大安慰与舒畅。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营造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虽然重要,但真正做到也是很不容易的。有句古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天两天还好说,一月两月忍忍也到了,如果是一年两年呢?想想就觉得困难重重了吧。如果父母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即便儿女心中再孝顺,有时也难免流露出厌烦的神色。此时,父母心中的滋味恐怕难以陈述:一方面,因为给儿女的生活和事业带来极大的拖累而难过;另一方面,便是对儿女隐隐的失望。

一些现代人在社会和自身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往往疲惫不堪,他们的情感世界逐渐变得功利和麻木,于是,亲情往往被物质与金钱取代,善良与真爱的笑容被埋没。由此看来,孔子说和颜悦色难实在是很有道理的。和颜悦色对待父母,心中孝,态度敬,不要对父母感到厌烦。很多人虽然表面上做得还不错,但容易不自觉地抱着一种“我做的已经不错了”的心理,无形中给父母以不好看的脸色,以“孝”来折磨老人的心灵,增添老人的负疚感。这种做法,往轻了说是—种不纯的孝,往重了说也是一种“恶”。

《孝经》提到:“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三境界,可谓精炼而传神。父母是一个人的源头和根基,他们的恩德比天还大,子女要常思孝道。孝顺是最基本的伦理要求。不孝顺父母无异于舍本逐末,截源断流。有人问王阳明:“孝,是不是一定要讲求冬则温、夏则凉?”他回答:“一个人只要有颗诚孝的心,冬天自然思量父母的寒,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自然就会去想办法。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发自内心的诚孝之心。至于如何做,要看具体的家庭、具体的社会时代,这个就不能要求一致了。”古人说“论心不论事,论事无孝子”,就是这个道理。在生一粒豆,胜过死后拜猪头。行孝要在精神上下功夫,使父母的心情常处于愉悦之境,更不要做让父母伤心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