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古句新解”
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孔子通过几十年的学习、实践,完成了从“有我”到“无我”的过渡。人生不同阶段的体会,对我们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启发。
“默而识之”,学问是要靠积累知识而得来,这里的“识”在古代文字中是与“志、记”通用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物,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地领会在心,这是最重要的。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开始跟老师学习《左氏春秋》。《左氏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体史书,言简意赅,大义微言,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为此,他手不释卷,刻苦研读,也因此常常口渴了忘记喝水,肚子饿了也没有感觉。这使得他的家人对他心疼不已,却又不忍责备他。
司马光学习入迷的程度真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用一截儿硬邦邦圆滚滚的木头来做枕头,取名叫做“警枕”。夜里睡觉,偶一翻身,圆木便会滚动,这时他就会从梦乡中惊醒,于是披衣起床,挑灯夜读。
七年之后,他开始懂得圣人之道,当司马光十五岁时,他“于书无所不通”,就连难懂的《左氏春秋》也不再晦涩难懂,并因此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功底,写出的文章也有一股“文辞醇深,有西汉风”的味道。他没有辜负其父的殷切希望,开始崭露头角连缀诗文,名声大噪。
“学而不厌”,是指做学问永远不能厌倦、满足,这在文章上读起来很容易理解,但仔细体会一下,孔子的学问就在于此。知识是无限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默默坚持的过程,所以,要想做好学问,必须永不满足,终生学习。
古人常用“十年寒窗苦读”这句话来形容学习刻苦。殊不知,这只是考取功名前的阶段。很多人就是通过这种途径,一举成名,但过后就把“读书”这块敲门砖毫不留情地给丢弃了。然而真正的杰出贤者,不但在成功之后依然勤学不辍,自我勉励,甚至一生都在为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懈努力着。
宋代有位大诗人,名王禹偁,他曾官至左司谏和制诰。王禹偁出身贫寒,从小立志苦读经史,“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自为志得行,功业如皋夔。”这是孔子认为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一定要有文字著作或名言留给后世。如尧舜等人,都既有德又有言。但是,有些有著作的人,文章写得好,理论上也说得很好,却不一定有很好的修养和道德。一个仁者必然有大勇,这个勇不是会打架的勇,而是勇于坚持自己的信念和仁道精神;而一个勇者,却不一定有仁,或许仅仅是一介武夫。
王禹偁以复兴诗道与文统而在北宋初的文坛上独树一帜,举子、官吏多游其门,“岁不下数百人,朝请之余,历览忘怠”。一时间,王禹偁成了文坛盟主。
王禹偁现存诗五百八十多首,其主要内容是关心民生疾苦,抒写理想与谪居的不平心境。他的散文创作以“传道明心”为意旨,以“句之易道,义之易晓”为手段,反映现实生活,多涉规讽。而读书明道,反映现实,改善现实,正是古代读书人的一大志向。
学习知识是无止境的,一个人永远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知道自己能够掌握的知识有限,才能在不满足中去追求更多的知识。可惜,更多的人学到了点知识,取得了一些成就,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自满了,停止了追求知识的脚步。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差别在哪里?亚里士多德回答说:“这就如同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之间的差别。”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受到教育的人如同行尸走肉,毫无意义。这样的观点有些夸张了,但是,学习的确让我们学知识、懂礼仪、明事理。如果不学习,一个人可能就会变成井底之蛙,慢慢也就被社会所淘汰。所以,人不可以不学习,不学习的人生必将是空洞的人生。
自我的完善,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前提条件,更是充实自身生命的要求,因此,需要我们时时刻刻都勤奋努力。当然,即使这样,能够达到孔子所说的那种境界也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因此而放松懈怠,却更是一种自我放弃。
人的一生极其短暂,但生命的成长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却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虚幻的东西,却忽视了作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根基。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李顒有几句话讲得极好,正是对当下社会的直接批评。他说,只有讲述学问,才能使人自立并通达事理;只有讲述学问,才能使社会转变风俗习惯;只有讲述学问,才能做到拨乱反正;只有讲述学问,才能改天换地。讲述学问是民众的命脉,宇宙的元气,不可一日停止不讲。人不可以一日不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