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孔子原来这样说
27978200000050

第50章 见义不为非君子

“原典”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古句新解”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这是谄媚;遇见正义的事却不能挺身而出,这是怯懦。”

“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是说君子应该见义勇为。见义不为,则无君子之勇。此外,《论语·公冶长》篇还有这样的记载:“子谓子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里的“恭敬惠义”,其实也都是义。义者,宜也。此即君子之行、君子之勇。

那么,怎样勇于行呢?这是关于勇的度量问题。前面说过,勇于行包括言和行两个方面。孔子要求“言必信,行必果”,从而要求“讷于言,敏于行”;“君子……能于事而慎于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是因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所以,君子慎于言,勇于行,反之,就是“巧言令色,鲜矣仁。”

不仅如此,孔子甚至认为,君子不仅要慎言,而且要慎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慎言慎行是君子之勇,妄言妄行是小人之勇。后来苏东坡认为大勇、小勇之别在于一个“忍”字。所以,他在《留侯论》的开篇就写道:“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可见,小人之勇与君子之勇,在度量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勇敢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之一。但“勇”不是一味地轻生好斗,而是与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的。孔子承认他的学生子路比自己勇敢,但也教导他有勇更要有义:只为争饮食而斗是无廉耻的猪狗之勇;为争货财而斗是唯利是图的贾盗之勇;无谓地械斗是小人之勇;只有为道义而斗争才是君子之勇。孔子认为,没有是非观念的“勇”是不可取的。见利忘义,或“见义不为”,都谈不上真正的“勇”。

荀子将“勇”分为上、中、下三种境界,怀仁爱之心,忧国忧民,无私无畏,是“大勇”;好礼而轻财,亲贤士远小人,是“中勇”;不顾是非,贪财斗狠,是“小勇”。综观古今,凡是为国家、民族利益,为正义事业敢于奋斗、勇于牺牲者,都是值得崇敬的“大勇”之人。

我们都知道,畏惧死亡是人之常情,但孔子却认为还有比死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义”。所以,古代的很多知识分子,有时候为了维护“义”、成就“义”,他们能够做到视死如归,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破。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诗经》有云:“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大意是柔软的东西不轻易去吃,坚硬的东西也不轻易吐出来;不欺侮弱小的人,也不惧怕强权的威胁。这首诗是歌颂西周名将仲山甫,为送他出征而作的。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他一定会不负王命,平定诸侯,安抚百姓,表达了人们对品德高尚、勇猛英武、不欺软怕硬、不凌弱惧强的品格的赞誉。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他在写作上成就最高的是散文,他的散文感情真挚,主要就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在中国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只要稍微读了一点书的人,就没有不知道他的。一方面,因为他写出了许多好作品,尤其是像《背影》、《春》、《儿女》、《荷塘月色》这样的名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伟大的民族气节。许多人都知道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面粉的真实故事。

1948年,当时的中国,百业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贫病交加的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一家老少只是以稀粥糊口,食不饱腹。当局为缓和教授们的不满,给他们发了“面粉配给证”,凭证可购买美国援助的平价面粉。

那时,有爱国人士带头写了一份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声明书。当他们准备让朱自清在上面签名时,还是犹豫了,因为他们知道当时朱自清家有9口人。全靠朱自清微薄的工资养活,非常困难,劝他不要在上面签字,但朱自清还是毫不犹豫地在声明书上写下了“朱自清”三个字。

此前朱自清就已因胃病复发卧床不起多日。1948年8月上旬,朱自清先生病情恶化,入院治疗无效。8月12日,朱自清因药石罔效不治逝世,终年仅50岁。临死之时,朱自清还叮嘱妻子,告诫其不能领取美国的救济面粉,体现了一个中国人伟大的民族气节与尊严。

他们都是在民族大义之前选择勇为的人,他们不顾个人,勇于反抗,为人民而战,都是可以称之为大勇之人。

孔子认为:“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一定会很勇敢,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这句话表达了“仁”与“勇”的关系。有仁爱之心的人一定会见义勇为、舍生取义,这才是真正的“勇敢”;而某些看起来勇敢的人,却不一定都是为“义”而勇,也许只是意气之勇,在他们的心中未必有仁爱之情。

而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的“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则是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三种品质,也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有仁德的人能够宽厚爱人,所以无所忧虑;有智慧的人能够辨明是非,所以不会迷惑;有勇气的人能够临难不惊,所以无所畏惧。一个人具有这三者中的一种品质已属难得,三者兼备,更是不易。孔子坦言自己也没能做到,不过他的学生子贡却说这是“夫子自道”,意思是说这是孔子的自我描述。在孔子学生的心目中,孔子就是仁、智、勇的化身,如果连他都不具备这三种品质,那谁还能做得到呢?

见义不为非君子,亦非仁勇之人。面对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而不敢去做,是怯懦的表现。这句话表达了“义”与“勇”的关系。其实,见义不为不仅是怯懦的表现,而且是十分可耻的事情;相反,见义勇为则是十分光荣的事情。为了使社会风气变得更好,应该提倡见义勇为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被认为是做人最基本的前提。历代不少仁人志士践行这样的原则,使自己、国家渡过危机。现代社会,人们更应该注重这些美德,仁义、勇敢、守信都应该是社会进步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