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古句新解”
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什么是友情?什么是道义?按照它们的标准来行事,就是即使死也不应当躲避。当然,这规矩是古人定的,对今天的人来讲或许有点“苛刻”。但无论如何,对朋友应该做的事情,还是应该尽量不要偏离道义。不离不弃,以义相报,患难相待,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友谊,才能称得上仁义。
战国时,齐相靖郭君门下有一位门客叫齐貌辨。这个人毛病很多,除靖郭君外,其他的门客都不喜欢他。门客士尉为这件事劝谏靖郭君,但是靖郭君不听,于是士尉离开了靖郭君的门下。孟尝君私下也为这事劝说过靖郭君,靖郭君大怒说:“就算把你们都杀死,把我的家拆得四分五裂,只要能让齐貌辨先生满足,我也在所不惜!”他让齐貌辨住在上等客舍,让自己的长子侍奉着。
过了几年,齐威王死了,齐宣王即位。靖郭君为人处世的方法很不为宣王赞许,他被迫辞官,回到封地薛邑居住,依然跟齐貌辨在一起,在薛地住了没多长时间,齐貌辨向靖郭君辞行,请求让他去拜见宣王。靖郭君说:“大王不喜欢我到极点了,您去肯定遭到杀害。”齐貌辨说:“我本来就不是去求活命的。但是我一定要去!”靖郭君劝不住他,只好答应他去见齐宣王。
齐貌辨到了齐国都城。齐宣王听说了,非常生气地等着他。齐貌辨拜见了宣王,齐宣王说:“你就是靖郭君言听计从、非常喜爱的那个人吧?”齐貌辨回答说:“喜爱是有的,至于言听计从那是根本谈不上。有两件事说给大王您听听,您就知道了。一件事是,大王做太子的时候,我曾对靖郭君说:‘太子耳后见腮,下斜偷视,相貌不仁,这种人会违背常理而行事,不如废掉太子,改立卫姬的幼子校师。’靖郭君流着泪说:‘不行。我不忍心这样做。’如果靖郭君当时听从我的话并这样做了,一定不会有今天的祸患;第二件事是,靖郭君回到封地之后,楚相昭阳请求用大于薛地几倍的地方交换薛城。我劝他说:‘应该答应他。’靖郭君不同意,说:‘我是从先王那里继承的薛地,现在虽然被后王所厌恶,但是我忠于先王的心依然没有变,我要是把薛地换给别人,又怎么对得起先王呢?’这两件事就足以证明靖郭君对您的忠心。”
齐宣王听后长叹,神情激动地说:“靖郭君对我竟爱护到这样的地步,我年龄还小,这些都不知道。您愿不愿意替我把靖郭君请回来呢?”
齐貌辨回答说:“好!”于是,靖郭君回到国都,穿着齐威王所赐的衣服,戴着齐威王所赐的帽子,佩带着齐威王所赐的宝剑。齐宣王亲自来到郊外,流着眼泪迎接靖郭君,并请他出任齐国宰相。
真正的朋友,不仅会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而且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信赖,以心相托的。重情重义,不忘故交,一直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种值得让世人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有义之士,他们的行为,直至今日依然让人感动不已。
东汉有一位名叫荀巨伯的人,有一天得到加急的信件,说一位朋友得了重病。朋友远在千里之外,故荀巨伯赶了好几天的路程。可是他到达友人所住的郡地时,却发现此地已经被胡人围住了。他不顾一切潜入城去探望朋友,朋友对他说:“谢谢你在这个时候还来看望我。现在城已经被胡人围住了,看样子是一定守不住了。我是一个快死的人,城破不破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你没有必要留在这里,趁现在还能想办法,你赶快走吧!”荀巨伯立刻说:“你这是什么话!朋友就是有难当共为,现在大难临头,你却要让我扔下你不管,自己逃命,我怎么能做这种不义之事?”
城破之后,胡人一路打进来,挨家挨户地搜查,但见家家户户凌乱不堪,人全逃走,却只有一幢院子井然。于是进去,见到了安坐的荀巨伯,大发威风说:“我们大军到处,所向披靡,你是什么人,竟敢不逃,难道想独当出头鸟?”
荀巨伯对他们说:“你们误会了。我不是这城里的人,来这里只为看望我一个住在这里的朋友。现在朋友病重,危在旦夕,我总不能因为你们来了就丢下他不管。你们如果一定要杀的话,就请杀我,不要杀死我这位没有办法逃跑的朋友。”胡人听了大为震惊,相顾无语。过了许久,有一位头领看了看手中的大刀,说道:“看来,我们是一群根本不懂得道义的人了。像我们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在这样一个崇尚道义的国家里胡来呢?撤兵吧!”胡人因此撤兵了,一郡得以保全。
春秋晚期吴国有一位义士叫季札,有一次他出使路过徐国,顺便看望老朋友徐君。徐君见他佩带着一口极精美的宝剑,非常喜欢,可是又不好意思向他开口。季札看出了他的心思,但是考虑到还要佩此剑出使别的国家,也就没有主动挑明。等他出使回来,再过徐国看望徐君时,徐君却不幸得病死了。季札特别悲伤,于是他把宝剑解下来,挂在了徐君墓前的树上。
季札的随从感到奇怪,问他:“徐君已经死了,这宝剑挂在这里是给谁的呢?”季札对他们说:“徐君活着的时候,很喜欢这把剑,我心里明白他的这个意思,而且已经在心里做了把这把剑赠给他的承诺。现在不能因为他已经去世,看不到我的赠予了,就违背我的心,忘记情义啊!”季札挂剑安抚知己的事情渐渐地传扬开了,大家都赞扬季札是一个讲义气重感情的君子,于是不少名贤不远千里来投帖拜结,将他当做自己的朋友。
齐貌辨、荀巨伯、季札等人重情义的行为,在今天看来,已经让人觉得遥远而不可即。其实不管时代怎样发展,社会怎样进步,人与人之间的可贵情感是亘古不变的,它可以穿越时空,给世界带来无穷的温暖和感动。这种大义的精神和行为,在我们的这个时代,或许已显得非常的稀少缺乏,但正因为是这样,也更加值得我们呼唤和弘扬。
不离不弃显仁义。孔子说“故旧不遗”这句话的时候,子路、子贡、宰我早就已经各自奔赴前程,而且颜渊已病死了。这时他深深地怀念他们当年和自己共患难的时光。孔子这种不忘旧情的心怀,其实正是这个世界上的美好感情的一种——重情重义、不忘旧交的情义。一个真正的君子,不管其事业前程有多么成功辉煌,都不会抛弃故旧亲人,忘记自己的过去,否则不仅仅是背叛了自己,也说明了他从此走上了重功利、轻情义的庸俗浅薄的处世之道。可惜的是,现在这条道路上,已经变得拥挤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