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巴菲特投资真经
28019500000028

第28章 巴菲特投资真经——投资主张(1)

走出投资误区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提高,许多人在满足日常消费以后,有了一定的闲钱。如何打理手中的闲钱,也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应该知道,不只是存存银行、买买股票、投资点基金就是理财。要想很好地打理自己的财富,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 根据资产状况设定理财目标

设定自己的理财目标:买车、购房、偿付债务、退休储蓄、教育储蓄等,需要从具体的时间、金额和对目标的描述等方面来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财目标。回顾自己的资产状况,包括存量资产和未来收入的预期,知道有多少财可以理,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对个人资产的回顾,主要是指将自身的资产按照有关的类别进行全面的盘点。这里所说的资产是指金融性资产和固定资产,其中金融性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债券、传统保险、投资型保险或开放式基金、股票或封闭式基金等,固定资产包括房产、汽车等。

◎ 了解自己处于人生何种理财阶段

设定理财目标必须与人生各阶段的需求配合。因为不同理财阶段的生活重心和所重视的层面不同,因此理财的目标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人生分为六大阶段:单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子女大学教育期、家庭成熟期、退休期。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时期来设定相应的理财目标。

◎ 测试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偏好是所有理财计划的一个重要依据。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得到对自己风险偏好的界定和描述,从而明确自己属于哪一类型的投资者,做到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心中有数,不要做不考虑任何客观情况的风险偏好的假设。比如说很多人喜欢把钱全部都放在股市上,没有考虑到父母、子女,没有考虑到家庭责任。这时候,他的风险偏好就偏离了他能够承受的范围。

一般来说,风险承受能力分为保守型、中庸偏保守型、中庸型、中庸偏进取型、进取型几种。

明确了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后,要依个人风险承受度,合理分配自己的储蓄、股票、债券、基金、黄金、保险、不动产等各种金融产品,最大限度地获得保障和增值。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没有最好的理财方案和理财产品,只有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和理财产品。在制订理财方案的同时,还要合理地配置好自己的资金,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动态的匹配。

国债和保险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收益较为稳定,风险又很低。国债自不必说,目前保险也从最初的单纯保障型险种发展到了现在的投资连结型、分红型、万能型险种。有保险意识的可投资万能险,它可缓交追加,灵活方便;保额调整,满足需求;规避税债,转移资产;收费低廉,更具优势;保底年利率约为1.75%,每月结息。

各家银行发行的贷记卡也是一个很好的理财工具。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消费后付款,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无息消费贷款,帮助你更好地打理个人财富。

作为专家理财的代表样式,基金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渠道,尤其是开放式基金,由于规模不固定,投资者可随时申购和赎回。那么,对基金经理人的管理水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长线基金投资可能是实现资金保值、增值的最佳途径。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投资基金可以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期权基金,指数基金等,这里需要依个人风险承受度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基金类型。

对一位成熟而又理性的投资者来说,掌握基金投资的基本操作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的基金投资过程中,因为存在着较多的理解偏差和认识误区,从而使基金投资变得更加复杂,经常导致错误的投资行为发生。最常见的就是跟风抢购,追涨杀跌,因基金净值的变化让自己的心态也变得起伏不定。专家建议,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必须摆脱基金投资的潜规则,走出基金投资中的误区。

误区一,不考虑市场环境,只追求基金分红。基金分红是基金将已实现的收益变现分配给投资者,对投资者的总资产并没有影响。但通过分红,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金管理人的资产组合结构和品种配置,对基金的未来净值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不恰当的时点选择分红,特别是在持续上涨的牛市行情中,分红常常伴随着投资者资本增值的机会减少,对投资者来讲是不利的。在此情况下,分红越多可能对投资者越是一种机会的丧失。可见,投资者看待基金分红也要结合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误区二,将面值作为基金投资的“防线”。尽管基金的面值是固定的1元,且是新基金发行时的购买价格,它相对于成立后的老基金而言,购买成本较低。正因如此,许多投资者将基金面值当做投资的“底线”或“心理线”。基金净值一旦跌破面值,就会产生恐惧感。其实,了解基金投资常识的人完全不必担心。假如一只老基金在进行大比例分红后,正赶上证券市场震荡,这时,投资者持有该只基金,就可能存在净值跌破面值的情形。但这对投资者来讲,并不能做出该只基金不具有投资价值而将其赎回的决定。要知道,基金净值的高低并不能以面值1元作为判断的标尺,而是应当以购买后基金净值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净值增长的可持续性作为评定的依据。

误区三,累积基金投资数量,而不考虑基金组合配置的质量。目前基金产品众多,不同的基金产品具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在进行基金投资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搭配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投资组合至少包含两个方面:同类型基金产品的小组合和不同类型基金产品的大组合。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并依照投资者所处年龄段可承受的风险程度进行,才能起到有效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因此,单一地将资金分配在同一种类型的基金产品上,或者说是在任何一种基金产品上盲目累积地投资数量,尤其是跟风抢购新基金,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当手中握满基金产品,特别是同一类型的基金产品时,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误区四,盲目制订止盈和止损策略。基金作为一种专家理财产品,讲究的是长期投资效果。而投资者制订止盈和止损措施,存在明显的短期净值博弈的投机思维。只要投资者持有的基金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尽管由于短期震荡导致了投资者暂时的亏损,投资者也应当坚定持有。因为,在基金的性质、基金的投资目标和策略没有发生变化以及证券市场长期向好趋势未改变的前提下,投资者不应当对基金设立止盈或止损点。

随着理财意识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加入理财一族的行列。不过,由于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很多投资者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往往会步入一些常见的误区,显然他们并不具备直接投资股市的条件,而咨询专业人士购买股票其实是将希望寄予他人,但就算是专业人士,也不可能实现百发百中的荐股成功率。明确的投资目标、良好的投资心态和坚定的执行力才是一个合理的投资计划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

不做不符合你标准的投资

股票指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盘,它代表了股市中所有股票的平均涨幅。如果你的选股业绩水平超过大盘的平均涨幅,说明你的选股水平高。

否则,即使赚钱,如果低于大盘的平均涨幅水平,也说明你的选股水平比较差。因为你只要买入一个指数基金,就相当于按照相应的股票指数买入所有的指数成分股,或者说相当于买入了大盘。你选了所有的股票,也就是说你什么股票也不用选,就可以取得与指数涨幅相同的收益率。这是最笨也是最省力的选股方法,什么心也不用操,就能达到与股市平均收益率相当的水平。如果你辛辛苦苦通过看报纸、听消息来选股,却连股市的平均收益率水平也达不到,那就等于白忙活了。据统计数据调查表明,在大牛市里,大部分人远远落后于大盘。事实证明,尽管他们用了很多心血、很多时间来选股,结果却证明是做了无用功。

2007年是一个大牛市,上证指数从年初开盘为2728点,到12月14日收盘为5007点,涨幅为83.5%,10月份曾达到最高的6124点,最高涨幅为124%。但是,有相当多的股民在2007年的大牛市里反而亏了钱。

关于大牛市,巴菲特曾经这样比喻,再没有比参与一场大牛市更让人兴奋的了。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在涨,就好像潮水来了,什么东西都往上漂。有人说,大牛市来了连猪都会飞。但巴菲特也告诉我们,只有当潮水退落的时候才能看出来,到底谁穿着短裤,谁光着屁股。

在大牛市里,尽管跑不赢大盘,但至少还在赚钱。但如果是大熊市的话,大多数人还是跑不赢大盘。这就代表他们辛辛苦苦选股,却赔得比大盘还要惨。再往前看,上证指数从2001年6月最高的2245点,一直下跌到2005年6月的998点。这4年是大熊市,大盘下跌了65%。但很多股民赔得比大盘惨多了,有不少人甚至倾家荡产。

大多数投资者无法战胜市场,中国股市如此,美国股市也是如此。根据美国过去200年的历史统计数据表明,在股市上,3个人中就有2个人无法跑赢大盘,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投资业绩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

个人投资者如此,专业投资者同样如此,美国10个基金经理有7个跑不过大盘,连市场平均水平也做不到。

股市投资者的输家与赢家的大致比例是:10投7赔2平1赚。也就是说,在10个股票投资者里面,有7个跑输大盘,两个基本与大盘持平,只有1个人能够超越大盘,成为大赢家。而巴菲特在1966年到2006年这40年里,取得了3600多倍的业绩,是美国股市同期涨幅的55倍。

用自己的投资标准来观察投资世界,就会看到那些真正值得投资的投资标的。同时,个人的投资标准也是风险控制的有利因素。巴菲特反复强调:“我之所以投资它,是因为它符合我的投资标准。”

巴菲特阐述选择符合自己标准的投资对象时,告诫投资者首先要做到这几点:

一是投资者要从自己熟悉的上市公司入手,即对即将要投资的公司所经营的行业比较了解,这需要投资人有自己的投资特长以及拥有足够的投资信息。当然,投资者不可能全面把握每一只股票的详细情况,因为我们没有深入其中的精力,并且每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有限,人毕竟不是机器。

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投资者有一定的偏向。巴菲特通常偏向于在那些经济波动较大的国家进行投资。不过,随着市场的变化,投资者的操作方式也会随之变化。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会在市场中寻找某一行业的投资方向是否会有收益,然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直到确定投资符合自己的标准为止。

二是积极培养对目标公司的认知能力。在进行投资前,投资者对投资对象要有比较清晰和直观的认识,这需要通过平时的积累来综合判断。比如,投资者想要对某公司的股票进行投资,可以运用各种方式来判断这只股票的内在价值,包括通过市场的综合考察,像研究公司的销售业绩和市场占有率等,还有就是透过公司的表象发掘其真实的盈利能力等方面。

三是把握投资的安全和规避损失。即使是投资者熟悉和了解的投资目标,也要防止由市场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因素。市场并不是永远不变的,有时候上一分钟还是符合你标准的投资项目,下一分钟就发生了变化。而寻找符合自己标准的投资,是投资者投资素质的体现。当然,去投资不符合自己标准的股票,那种胜算的机会更为渺小。

市场不管处于何种情况,总会存在一些可以让你的投资收益增长许多倍的股票。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要在这些股票中寻找符合自己标准的投资对象,这样才能减少投资风险。他在选择符合自己标准的股票时,一般遵循这样的几种选择方式:一是关注冷门股票,回避热门股;二是关注低增长稳定行业,回避高增长易变行业;三是关注技术公司,回避高科技公司;四是关注竞争对手少的公司,回避竞争对手多的公司;五是关注公司及其内部员工有回购股票的公司。

投资中智商高不是最重要的

有一个笑话,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死后进入了天堂,上帝把他安排到一间四个人的房子里。爱因斯坦向第一个人问道:“你的智商是多少?”那人回答:“160。”爱因斯坦喜出望外地说:“太好了!我正担心在这里找不到人一起探讨相对论呢。”他又问第二个人,那人说自己的智商是120。爱因斯坦显然有些失望,他叹了一口气说:“也好,我们还是可以讨论一些数学方面的问题。”最后,他问第三个人,那人说他的智商还不到80。于是,爱因斯坦皱起了眉头,过了很久才说道:“看来我们只能聊聊股市了。”

这个故事对股民的调侃不无刻薄,可是它却说出了一个听起来颇似悖论的道理:股市里不以学历智愚评判一个人的能力,更不以个人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角色来断定一个人的才气。

直到今天,巴菲特也从不认为自己在投资方面的非凡成就出自天赋,但他一再强调,那些伟大的投资家及其理论对自己产生过重要影响。他认为,如果不是站在了这些巨人的肩上,自己便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凯恩斯曾说:“投资专家的智慧不在于能科学地预测投资本身的未来收益,而在于能先发制人,智夺公众,把坏东西推给别人。”在股票市场上,最精明的人只预测大众的心理和他们将要采取的没有道理的行动,而不是预测事件的真正趋向。不管大众是否有道理,只要能比他们领先一步就是赢家。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投资都是太胆小、太贪婪、太急躁和心神不定,因而不可能做出理智的中期预测,但对眼前的表面现象却无比信赖,因此极容易被引诱,从而上当受骗。

对未来收益的预测是公众心理的产物,也是公众信心的标志,不过也仅仅是一种希望或愿望。预测要根据事实,而事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太清楚,可是关系重大的事实;另一类是比较清楚,但关系不大的事实。公众一般都习惯于依据第二类事实预测将来。人们天性喜欢碰运气,不喜欢冷静地盘算,所以说,投资也是一种碰运气的游戏。

我们知道,投资市场有一条成规:“天不变,道亦不变。”也就是说,现存状态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这条成规给投资者提供了基本的安全感。

与凯恩斯一样,巴菲特也认为市场是无法预测的。因为投资作为一项被人们广泛参与的活动,其非理性的一面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但正如我们所见到的那样,许多在远离市场时还是非常聪明的人,一旦开始玩起金钱的游戏,就变得愚蠢而不可理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投资市场上总是多数人被少数人牵着鼻子走的原因。许多投资者被那些真假难辨的投资信息搞得晕头转向,这也印证了一句著名的谚语:“如果你不能说服他,就先将他搞糊涂。”

股票市场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不过,与其他科学的迅猛发展相比,研究股票市场的理论虽然也不乏推陈出新,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太多的有效性,并不能完全解释瞬息万变的市场。所以,所有关于投资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都有着占星术的某些性质。正如凯恩斯所说的那样,在这个狂热的市场中,只有保持冷静的少数人才能够成为赢家。毋庸置疑的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赢家,沃伦·巴菲特也是。

由于受到股票经纪人父亲的影响,巴菲特很早便对股票的市场分析产生了兴趣。他尝试了自己发明的种种市场指数,但结果都不能让他满意。

1949年,巴菲特进入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学习,期间读了那本对他影响极为深远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后,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原先“发明”的那些方法,转而成为格雷厄姆投资学说的追随者。他后来选择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原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在那里教书,他希望能亲自与这位投资界的大人物进行交流。

巴菲特一直相信,与聪明的人交往会使自己也变得聪明。在读了《聪明的投资者》之后,巴菲特便开始想办法接近格雷厄姆。他从《名人词典》中得知本杰明·格雷厄姆是GEICO公司的主席,这家公司通过邮票来销售汽车保险,而不通过经纪人。在一个星期六,巴菲特来到这家公司,他向看门人询问这里是否有人愿意和他谈谈。看门人将他带去见了戴维森,即这家公司后来的首席执行官。巴菲特不断地向他提问,而戴维斯也做了认真的回答。5个小时以后,巴菲特对这家公司和它的股票已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这才满意地离开。

经过这次谈话后,巴菲特准备购买GEICO公司的一些股份,虽然许多人并不看好它。GEICO公司的命运一波三折,市值一度从700万美元升到了10亿美元,成为华尔街的新宠,可后来由于公司管理不善而又濒临破产。

不过,自从第一次与其接触后,巴菲特便一直关注着GEICO。25年后,他买入了这家公司15%的股份,此时公司也进入了又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巴菲特致信格雷厄姆,表达了自己想无偿为他工作的愿望,但遭到格雷厄姆的拒绝。于是,巴菲特回到了家乡奥马哈,在父亲的股票经纪公司工作,并积极推销GEICO公司的股票,不过业绩并不好。

此间,巴菲特与格雷厄姆一直保持着联系,他非常乐于向这位导师吐露自己的想法,同样,格雷厄姆也非常喜欢这位年轻人,常常花很长时间与他交谈。1954年,格雷厄姆建议巴菲特前去纽约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巴菲特如约前往。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的两年让他受益匪浅。在工作期间,他对上百家公司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格雷厄姆的投资标准。

巴菲特从这种大量的调查与分析工作中,发现了格雷厄姆投资标准卓越的优点与突出的缺陷,并发展出了自己的投资理论,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人曾这样评论道:巴菲特的投资理论有85%来自于他的这位恩师。

其实,就像所有的出色的学生一样,巴菲特虽然从前辈那里汲取了不少经验,但他又绝不拘泥于此,他以自己所受过的专业训练为根基,结合自己的经验,渐渐超越前辈,成为华尔街乃至全世界最受瞩目的投资大师。下面的这段话,也许能够总结出巴菲特对这位大师的看法:“我认为,格雷厄姆的思想观点足以作为你智力结构的基础。除了这些思想观点之外,你还能求助什么?这些思想观点没有一个是复杂的,也没有一个需要数学才能或者此类形式的东西。投资者应当将股票看做细小的商业部分,要把市场波动看做你最好的朋友,而非敌人。要知道,你的利润有时来自于对朋友们的愚忠而非参与市场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