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清水湾影城的同时,邵逸夫不惜重金到处聘请各类影视专业人才。在演员方面,“电懋影片公司”台柱—林黛成为他的首要目标,林黛不但有巨大的票房号召力,挖到她也是给“电懋”一个下马威,还可以借此吸引更多的明星。
邵逸夫把林黛挖过来,采用的是“吃饭”策略。不要小看了这看似简单的吃饭,这可是邵逸夫经过深谋熟虑的决策,决非吃一餐饭那么简单。
林黛应约来到一家僻静优雅的餐厅,看到邵逸夫在门口等候,彼此寒暄一番,坐入包厢的雅座。邵逸夫亲自为林黛斟茶,悄悄打量起这位当红影星来。眼前的佳人楚楚动人,晶莹透亮的眸子,仿佛蕴含着一泓秋水;瓜子脸上浅浅的笑靥,露出甜甜的小酒窝;她略施粉黛,没有刻意修饰,但这随便的装束,却散发着一股不可抗拒的魔力,令影迷为她神魂颠倒。“天生丽质,名不虚传。”邵逸夫在心里感叹道。
“六叔,我自己来。”林黛从邵逸夫手中接过茶壶,为邵逸夫斟茶。在香港娱乐界,大家都尊称邵逸夫为“六叔”,邵逸夫虽然到港不久,“六叔”的名头却无人不晓。林黛也打量起眼前这位半百老人,他既不像家财万贯的大亨,也不像学富五车的学者,可他兴建清水湾影城的气派,分明是未来的影坛大王。
“林小姐,去清水湾看过吗?”眼下的邵氏与“电懋”比,唯一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兴建中的清水湾片场了。
林黛回答:“还没有,我看过报纸上的照片,还听去过的人讲过,好大好气派,就像好莱坞一样。在那里面拍片,感觉一定很舒服。”“愿不愿到那里面拍片?”没等林黛回应,邵逸夫便直接开出邵氏的条件:林黛若能加盟邵氏,邵氏可以为她提供一切方便,并且保证制作出精良的片子,为林黛赢得更多更大的声誉。至于片酬方面,可达到林黛在“电懋”的双倍。
林黛一脸惊讶的样子,以为邵逸夫是开玩笑,“电懋”给的报酬够高了,好些同事说这已经到顶了。她不由笑起来:“六叔,您不是开玩笑吧?”邵逸夫二话不说,当即从公文包中取出签约合同与双倍的酬劳现金,放到林黛面前。
好厉害的杀手锏,林黛始料未及,她原以为初次见面只是探探口风的。真没想到邵逸夫会来这么一手,让她毫无回旋余地。她也万万没有料到邵逸夫如此大手笔,原以为邵逸夫同他哥哥邵邨人一样小气,舍不得花钱,还真是看错了邵逸夫,低估了他的魄力。
林黛动心了,她感觉到与邵逸夫合作前景光明,便不再犹豫,郑重其事地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落落大方地收下了邵逸夫的酬金。
挖到林黛之后,邵逸夫马不停蹄,如法炮制,用“吃饭”的招术从“电懋”等公司挖角,像小生陈厚,女星林翠,导演陶秦、岳枫,以及“长城”花旦乐蒂等,纷纷投奔邵氏门下。
从20世纪60年代起,“邵氏兄弟”展开了“每月一院”的庞大扩张计划,在香港地区、南洋等地物色合适的地点大开影院。短短几年间,邵氏影院遍地开花,迅速增至130余家,形成了巨大的发行网络。作为这个电影发行网的坚强后盾,邵氏影城源源不断地输出风格各异的影片,每年达40多部,远远超过香港地区其他电影公司的产量。
邵逸夫到香港的时候,这里的电影院实行的是分级制,香港出品的电影只能在低级电影院放映。邵逸夫决心打破这个局面,他要用自己的电影征服观众。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认真研究了几十部剧本,最终选定了改编自民间故事的《梅龙镇》、民间传奇《游龙戏凤》以及描写明朝正德皇帝与民女李凤爱情故事的黄梅调电影《江山美人》。导演李翰祥也不负厚望,当林黛主演的《江山美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它那宏阔华丽、美轮美奂的影像,史诗般的艺术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迅速征服了观众。
《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下当时香港地区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后来被台湾地区著名的影评人黄仁、杜云之评选为中国一百部名片之一。影片一举囊括了1959年第六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最佳彩色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最佳录音和最佳艺术设计共12项金锣奖。凭借这部电影,“邵氏兄弟”在香港站稳了脚跟。
紧接着,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黄梅调影片上映后,在香港地区、中国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古装片的狂潮。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映的时候,一位老太太看了120遍。
邵逸夫以黄梅调影片俘获了女性的“芳心”后,又推出新武侠片建立了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消费群体。邵氏经典武侠电影《独臂刀》是邵氏第一部赢利超过百万元的影片,也第一次使男影星的地位超过了女影星。同期出品的《大醉侠》被认为是“1965至1966年间新派武侠片中成绩最美满的一部”。《大醉侠》、《独臂刀》开拓了武侠电影的新局面,成为了中国武侠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
可以说,“邵氏兄弟”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业的繁荣,引领了电影发展的前进方向,在电影史上具有标杆性意义。邵氏影片及邵逸夫本人在推广中国文化上更是功不可没。在每部影片里都打上中英文字幕,也是邵逸夫的首创。然而,当邵氏影业稳步发展时,公司内部发生了巨大的人事震荡,1970年,在邵氏工作了12年,素有“宣传鬼才”之称的邹文怀,因分红问题与邵逸夫意见不合,一气之下离开了邵氏,而且还带走了何冠昌、蔡永昌等不少邵氏的精英骨干,自立门户,成立了后来享誉香港影坛、成就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嘉禾影业公司。邹文怀此举差一点使邵氏公司陷入“人去楼空”的窘迫境地。但是,邵逸夫把“邵氏兄弟”公司做大、做强的决心没有因此动摇。邵逸夫力挽狂澜,苦心经营,邵氏公司安然渡过难关,并继续发展壮大。
20世纪70年代,邵氏电影进入了黄金时代。李翰祥的宫廷历史和风月影片,张彻的武侠动作阳刚男性影片,刘家良的功夫武术动作影片,楚原的古龙小说系列等影片市场反响都很好,一直保持着不错的票房。邵氏声势可谓如火如荼,在历届亚洲电影节中共得大小奖项46项,创下中国电影史上的纪录。邵逸夫的身价也不断攀升,而“邵氏出品”更是成为了那个年代华语电影的黄金品牌。与此同时,邵氏影院开始闯入世界影业市场,先后在美国、加拿大与欧洲若干国家自建影院,并组织发行渠道,使中国影片进入世界影坛,与欧美影片争雄。
邵逸夫不仅仅是把电影当作一种赚钱的工具,更是将它作为一项事业。他常说:“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不会过早地就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我深深体会到拍电影是很大的挑战,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这也正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到香港后,邵逸夫每天至少要看两三部电影,最高纪录是一天9部,一年700部,邵逸夫可谓是当时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邵逸夫看电影,有一个精妙的“理论”,叫做“两只眼睛看电影”。邵逸夫说:“在香港,我永远用两只眼睛看一部电影,一只是‘商人的眼睛’,另一只是‘艺术家的眼睛’。”在邵逸夫看来,所谓“商人的眼睛”,其意义在于电影既然是文化商品,那么,追求上座率是天经地义的。要想“卖座”就要迎合观众口味,把电影拍得好看,只有电影好看,符合大众口味,观众才会“买账”。他要求邵氏拍的电影不但“叫座”,还要“叫好”。邵逸夫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要求精益求精,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也不能忽略,一件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是绝对不会放松的。许多熟悉邵氏电影的观众都会对“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语印象深刻。
邵逸夫在中国电影史上创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邵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事业名副其实的拓荒英雄。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中国电影的每一步变迁都有邵逸夫及其家人付出的心血。从20世纪20年代从事电影业至今,邵逸夫亲历了不同时代的电影演变,目睹和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兴衰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