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古兽真相
28125200000010

第10章

高驼的平均身高约3米,大者可达3.2米,主要生活在开阔林地或者稀树草原上。它们属于早期驼类向大型化发展的一支,与今天的羊驼相比,除了身材更高大、四肢和脖子更长外,其他方面大同小异。与现在的草原胳5它不同,它们的牙齿并不适合吃草,而适合吃灌木和树叶。高驼的四肢骨骼长度差不多,所以其步伐和行动方式都非常像现在的胳5它,行走时同时移动一侧的前腿和后腿。

与其高大身躯相比,高5它算是非常痩削的,估计其体重可能只有150至200千克。它们的肢骨特别细长,但并不脆弱,能提供很快的奔跑速度。但它们实在太过瘦弱,因此有观点认为高5它并不适合长时间跑,或许只能在短距离内凭借快速爆发力来逃脱肉食性动物的追猎。

已发现的高驼化石包括许多种类,但相互差异不大。通常认为它们起源于早中新世时期的小古驼,这是一类短头颈、类似羚羊的原始蛇类,在早中新世曾是北美洲大草原上最常见的动物之一。化石显示,小古驼的身高在进化过程中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很可能它们在中中新世时期就进化成了高驼。

大约700万年前,北美洲的开阔林地里曾经成群结队的高驼不见了,普遍认为它们是在晚中新世最终灭绝。很可能是因为自然环境的改变而消失的,而晚中新世崛起的新型5它类接替了它们的位置。

古大狐猴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古大狐猴

拉丁文名:rchaeoindris

生存年代:中上新世-全新世

生物学分类:灵长目

主要化石产地:马达加斯加岛

体形特征:体重约180-200千克食性:植食性释义:古老的大狐猴对于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的动物来说,这里的确是个天堂,既缺乏大陆上特有的大型肉食性猛兽,也没有在天空盘旋的猛禽。不远的树林中,一群环尾人狐猴正在休息,离它们不远的地方,一群古大狐猴正在采集灌木丛中的嫩枝嫩叶。这些体重超过200千克的巨大灵长类是马达加斯加岛上最庞大的哺乳动物,成年后没皆有任何天敌。这群古大狐猴数量并不多,图因为它们的群落并不是依靠血缘关系组成的,成员流动性很大。它们很快就把这片灌木丛捣成了碎片,正缓缓离开这里前往下一个觅食区。它们并不知道,很快一种叫人的动物将会来到这座古老的岛屿上,为这里的生灵带来巨大劫难……石记录表明,狐猴类最早出现在500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可能起源雜随样的早期灵长类。

它们在马达加斯加岛尚未与大陆分离的时候来到这里,并在当地独立演化。由于缺乏大型肉食性猛兽的危害和其他进步灵长类的竞争,它们形成了极具多样性的一个类群,成为岛上的优势类型,占据不同的生态地位。

在史前多姿多彩的狐猴家族中,出现了不少大型化的分支,它们有的像树袋熊般栖息在树干上,如80千克重的爱氏巨兔猴;有的则像树懒一样整天悬挂在树枝上,行动迟缓,如古原狐猴;还有的则如大猩猩一样缓步于林间,那就是古大狐猴了。

古大狐猴又名马岛猩态狐猴,属于灵长目大狐猴科,是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最大狐猴类。它们体形庞大,推测体重在180至200千克左右,甚至超过了一般的雄性大猩猩,在有史以来所有的灵长类中也仅次于步氏巨猿。

学界一般认为,古大狐猴的沉重身躯使它们难以在树上攀爬,而马达加斯加岛缺少大型食草类,仅有的黑倭河马和2种象鸟由于活动范围的限制,也没有成为广泛的地面动物。而古大狐猴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成了当地重要的地栖动物种类。它们虽然行动缓慢,但由于体形庞大,加上当地没有什么大型食肉动物,成年个体几乎没有敌害可以威胁,生活可谓逍遥自在。

大约2000年前,马达加斯加岛的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动,气候更加干旱,植物减少,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地面大型狐猴的减少。随后人类的到达更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很快马达加斯加岛的诸多大型狐猴和其他动物都相继灭绝,古大狐猴的魁伟身影也只能留在现代人的想象之中了。

古菱齿象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古菱齿象

拉丁文名:Palaeoloxodon

生存年代: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长鼻目

主要化石产地:亚洲、欧洲

体形特征:身长7.0米,肩高3.5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古老的菱形牙齿(象)

早更新世的南亚大陆笼罩在一片片碧绿的森林下,草海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地翻滚着,古纳巴达河奔腾着流向大海。富饶的生态环境和四季如春的气候吸引了大批的生物来此生息繁,其中许多纳玛象就生活在开阔的森林地带。这一群纳玛象共有30多头,首领是一头60多岁的老雌象,此外还有10多头成年雌象和一些未成年象,而幼象只有2头。许多猛兽都规舰没有自卫能力的幼象,但是看到幼象身边这些长着3米长巨大象牙的成年象后,它们就都放弃了这种想法。

象群正在森林边上寻找食物时发生了骚动,老首领和另外2头年过半百的老雄象一字排开,正在阻止一头小雄象回到象群内。小雄象很迷惑,想要回到象群内,但慈祥的老首领今天却冷若冰霜,和其他雌象一起驱赶它。其实老首领是希望这头已经成年的雄象自己去独立生存,因为纳玛象群是不能容忍成年雄象的存在的。小雄象在一次次尝试无果后,不得不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象群,去开创一片自己的天地……真象类的起源历史相当悠久,最早从晚中新世晚期就开始出现。在晚上新世至早更新世时期,各类真象逐步进入繁荣阶段。而到更新世结束时,只有寥寥数种真象残存下来。进入人类史后,全世界就只剩下亚洲象和非洲象,近20年来更是数量日渐减少,分布范围也逐步萎缩。根据巳知材料,真象类起源于非洲的剑棱齿象,而直到上新世这里才出现了亚洲象与非洲象的早期类型。大约30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亚洲象类中有一支进入了亚洲,并迅速分化出更多种类,占领更多的生态环境,而留在非洲的亚洲象类则约在250万年前灭绝。

1846年,福尔克纳等人在印度中部地区的纳巴达河谷沉积物中发现了一象类头骨化石,他们当时认为这是一类始的真象,于是命名为纳玛象。纳玛象身材较为高大,头骨高,额骨平而宽,上门齿像户,牙)较直且末端微向上内弯曲,一般可达3至4米长。其臼齿则是高齿冠,适合咀嚼较硬的植物。1924年,日本人松本彦七郎研究日本出土的纳玛象化石后认为,这应该是一种和非洲象有关系、可能是非洲象祖先类型的古象,将其归人新建立的古菱齿象类中。

1973年,马格里奥对真象类进行了系统免、类总结,认为古菱齿象所表现出来的原始特征并不是系统发育的特征,而是古老原始特征的一个残留。在头骨解剖方面,古菱齿象与非洲象并没有特殊关系,他主张取消古菱齿象属,把这个属的成员重新分配到亚洲象或者猛犸象内。国内夕卜许多学者也同意取消古菱驗属或者把它降为亚洲象的一个亚属,但国内现在也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古菱驗保撤虫立属比较好。

中国学者认为从上新世到更新世,亚洲生活着纳玛象、诺氏象、淮河象3种古菱齿象,其中中国在更新世期间只存在淮河象。这些象生存在比较寒冷的时期,分布范围从温带一直到热带地区都有,它们身上可能长有比较发达的毛发。根据多年来对化石产地植物花粉和古地理气候环境的研究,人们相信纳玛象、诺氏象等是生活在平原森林、丘陵森林或密集林地的草原地区的大型象类。

古中华虎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古中华虎

拉丁文名:Pantheratigrispalaeosinensis

生存年代:早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食肉目

主要化石产地:中国

体形特征:身长1.5米

食性:肉食性

释义:古代中国的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