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狮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洞狮
拉丁文名:Pantheraleospelwea
生存年代: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食肉目
主要化石产地:欧洲、北亚
体形特征:身长3.8米,肩高1.4米
食性:肉食性
30万年前一个秋天的早晨,阿尔卑斯山群峰环抱下的草地郁郁葱葱,各种食草动物埋头啃食着各自爱吃的植物,不时挤挤撞撞,好不热闹。为应付即将到来的严冬,它们不得不拼命大吃,以储存尽量多的脂肪。而繁茂密集的野草掩盖了两头洞狮的悄然接近,这些重达370千克的巨型猫科动物故意从山坡后绕道潜伏,以避开植食性动物灵敏的嗅觉。但还没等它们进入埋伏圈,对面林地里忽然响起银齿虎凄厉的吼叫,整个兽群突然受惊,如万马奔腾般直朝洞狮埋伏的地点冲了过来。出于长期演化出的本能,洞狮们迅速锁定了目标,一跃而起扑向不远处的一只雄性大角鹿,又一场杀戮在尘烟滚滚中即将完成。
洞狮起源于一种早更新世生活在非洲的大型猫科动物了距今50万年前,化石狮巳广布于非洲大陆的东部和南部,有化石记录显示,其中一些成员开始“走出非洲”并独立演化。进入亚洲东北部的成员演化成了杨氏虎,而进入欧洲的化石狮适应了山地和相对寒冷的气候以及猎物的构成,体形进一步增大,进化成了新的亚种一洞狮。
洞狮的适应力是如此之强,在距今30万到10万年期间,洞狮的足迹就遍布了欧洲北部和中部的草原、荅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不过很明显,它们不太适应密集的森林或较深的雪原。洞狮化石在欧洲最西分布达英伦三岛,最东进入西伯利亚。它们的主要猎物可能是草原上的各类马、骆鸵、野牛和猛犸象幼崽,也许就是追踪这些迁徙性很强的猎物,它们中的一支通过了冰河时期的白令陆桥,进入了陌生的北美大陆。更加广阔的原野迫使它们演化出长长的四肢,以利于更快的奔驰,于是另一个奇迹美洲拟狮亚种出现了。这些新大陆的狮子身材修长,比现代非洲狮大25%左,雄性平均体达235丁,少数化石显示其最大者几乎和最大的洞狮一样大。它们的火齿也非常发达,上犬齿长度常常超过10厘米,几乎不逊于各类剑齿虎。与此同时,留在非洲的化石狮也逐渐进化成现代的非洲狮。
与现今的非洲狮相比,洞狮身体的各个部位都相应增大,只是尾巴较短。它们比普通的非洲狮平均要大出25%35%,身躯和四肢也更为粗壮,显得异常魁伟。最大的雄洞狮身长3.8米,肩高可达1.4米,超过东北虎和巳绝灭的各种剑齿虎类,是有史以来体形最大的猫科动物(为“制造”的狮虎兽除外)。它们的形象曾出现在石器时代欧洲先民的岩画和雕刻作品中,这些最古老的人类艺术品同时也成了科学家手中的宝贵材料。根据这些可以看出它们的毛皮上有隐约可见的斑纹,雄洞狮的脖颈也有环状鬃毛,只是远不如非洲狮显著。
一般认为,由于身躯庞大、猎物数量又少,洞狮可能不会结成非;洲狮那样十几二十只的大群,而可能结小群、成对甚至单独生活。雄1洞狮作为第二性征的鬃毛不发达,可能正与社会行为不如非洲狮频繁有关。
洞狮曾与现代人的祖先共存了很长时间,直到大约1万年前。至于它们的灭绝原因,不仅是和人类争夺洞穴作为居巢被大量猎杀,更主要是因为它们的主食大型食草动物数量下降,失去食物的洞狮也就随之绝灭。在此之后,南欧的巴尔干半岛上还生存着其他亚种的狮子,直到人类文明出现很久以后才最终消失。
洞熊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洞熊
拉丁文名:Ursusspelaeus
生存年代: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食肉目
主要化石产地:亚欧大陆
体形特征:最大体重约1.0吨
食性:杂食性
5万年前的欧洲南部寒风肆虐,草木凋零殆尽,一队尼安德特人正从山下走来。与现代人相比,他们显得矮小而壮实,鼻子也因适应气候而变得扁平、硕大。已经到来的严寒,迫使这队尼安德特人要尽快找到温暖的山洞过冬,但此时大多数的洞穴都已经有了厉害的“主人”,如洞熊、古标熊、洞斑狗等,其中大而宽敞的一定是被洞熊所占据。前辈留下的经验告诉尼安德特人,赶走洞熊的最佳时机要等到真正的冬季到来以后,乘它们冬眠时进行驱逐或猎杀。但这个部族却不能等,因为族中一位怀孕的女性即将临盆,他们必须冒险。走到半山腰,一个幽深的洞口映入他们眼帘。商量一阵之后,几个年轻力壮的尼安德特人拿着石矛、点着火把率先走了进去。不多时,一阵可怕的吼叫声划破了夜空,在迅速退回的尼安德特人身后出现了2头张牙舞爪的巨熊,站立起来高达3米以上,身躯犹如铁塔。更多的尼安德特人前仆后继地开始了围攻,一场循环往复几十万年的人熊大战即将再次上演。
目前已经清楚,洞熊与现代踪熊都是起源于埃楚斯坎熊中的一支,后者是早在200万年前生活在欧洲、以植物为主食的一种熊类。自晚上新世以来,熊科动物中的熊属动物呈一家独大的趋势,例如在意大利北部地区更新世地层中就发现了共存的洞熊、古棕熊、德宁格尔熊的化石,其中洞熊抢先获得了演化中的优势地位,它们的化石从欧洲到远东都有发现,例如中国著名的周口店地区同样有洞熊分布。
从化石上可以看出,洞熊类的体形及重量因分布的环境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与今天分布更加广泛的棕熊类似。英国肯特郡山洞中发现的洞熊约有330至440千克重,而德国山区发现的洞熊最大个体估计体重可达1000千克,比现今最大的阿拉斯加棕熊还要大,甚至超过同时代的美洲巨型等、短面熊,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食肉目成员。不过,洞熊并非嗜血成性的食肉猛兽,它们的主食是各类草根、蒸、浆果、蜂蜜等,当然有时夕也袭击并吃掉一些小动物,遭受攻击时也具备强大的自卫能力。
洞熊通常以小家族群体的形式生活,彼此间有相当的协调和联系。正如其名,它们从出生到死亡,大部分时间都栖息于山洞或其附近,而古棕熊及其后裔只是冬眠时才进入山洞中。
洞熊的消失之谜相当复杂,学界对此有很多相关解释,如基因理论认为,其有基因缺陷;气候理论认为,气候越来越冷,而洞熊类仅仅适合于间冰期等,但人类对它们的不断猎杀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各个时期的化石证据表明,在距今30万年到1.5万年的整个晚更新世,洞熊遍及亚欧大陆的各个角落,而到最后的冰期结束时它们也彻底消失在旷野中。
据研究,早在克罗马农人(即现代智人)出现在欧洲之前,洞熊的数量就已呈明显降低之势。虽然尼安德特人也已捕杀洞熊和德宁格尔熊,但现代智人的工具和围猎技巧更先进,进一步加剧了洞熊灭绝的速度。在欧洲早期的岩画作品中,就有古人类用长矛围捕狂怒的熊类的场面,而中国著名的周口店遗址中,洞熊、鬣狗与其他被狩猎的动物的残余骸骨也出现在当时古人类“篝火晚会”的遗迹中。大约1万年前,欧洲最后的20多只洞熊在今天的南斯拉夫山区被人类残杀,其尸骨化石上人类矛头的痕迹十分清晰。
短面熊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短面熊
拉丁文名:Arctodus
生存年代:更新世
生物学分类:食肉目
主要化石产地:美洲大陆
体形特征:身长4.0米,肩高近1.7米
食性:肉食性
20万年前的美国北部原野上,一头高达而略显瘦削的巨熊正巡视着自己的领地,不时抬头想天际发出嚎叫,似乎正在告知那些正躲在这个阴暗角落的觊觎者:它就是当时这片土地上至高无上的王者巨型短面熊,其尊严不容侵犯。突然,它灵敏的鼻子嗅到了鲜血和内脏的气味,遇事巨大的身躯开始加速跑动,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一个屠宰场,几只致命刃齿虎正撕扯着一匹刚刚捕捉到的巨足蛇。它大摇大摆地向它们走去,嘴边已经流下了唾液,沾满了尖利的牙齿。虽然这些刃齿虎是比现代非洲狮还要雄壮有力的猛兽,但在这头硕大无朋的短面熊面前却显得微不足道了。它们开始还围成一排,与咄咄逼人的短面熊对峙着,但艮快就自知不敌,让出了身边的尸体……在更新世时期的美洲,巨型短面熊是很有特点的一类动物。除了那张生满利齿的大嘴外,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修长的、与其他熊类截然不同的四肢。其腿骨及关节骨非常独特,使它们能走出笔直行走的步伐,并以较快的速度追捕猎物。而当时几乎所有的其他熊类行走时者卩是脚趾向内弯的“内八字”故而看起来总是步履瞒跚、笨拙缓慢。
巨型短面熊四肢着地时肩高接近1.7米,而当其用后肢站立起来时则要超过3.4米,比已知最大的阿拉斯加踪熊还要(最大者甚至达4.3米)。但它们就其个头而言并不算重,因为其四肢和身体结构较为“苗条”。据估算,即使在“贴秋膘”的时节,巨型短面熊的平均体重也仅为700千克左右,比最大的阿拉斯加棕熊要轻些。
巨型短面熊与现今的非洲狮一样有着宽阔的前额,其脸型也远短于其他熊类,短宽的颌骨及发达的肌肉组织使它们具备了强大的咬力。
当时活跃在北美大陆的短面熊类除巨型短面熊外,还有太平洋沿岸森林中的倭短面熊。其身体结构较为原始,牙齿较小,很可能像现代熊类一样,以杂食为主。
巨型短面熊曾遨游在当时广阔的北美洲稀树草原和荅原地带,连最北部的育空和阿拉斯加地区都有它们的踪迹。巨型短面熊的身体结构使它们拥有强大的爆发力和速度,加上有力的双颌、尖锐的牙齿,它们成功压制住了当时的其他食肉猛兽,成为更新世北美大陆上最大也是最可怕的掠食者。
巨型短面熊绝灭于北美洲最近一次冰期的到来,其中原因众说纷绘,以前的解释是:因为当时北美洲大型植食性动物相继绝灭,造成短面熊食物短缺。但现在发现,亥作说疑点不少,因为部分大型猎物并没有灭绝;且通过对育空地区古棕熊化石的系统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受巨型短面熊的压力而被迫迁徙产的古棕熊类,在短面熊灭绝后迅速回到北美大陆的北部,成功填补了短面熊留下的生态讓空间,并繁衍至今,这提示我们北美洲短面熊类的灭绝,有着我们目前还不知道的、更2深刻的原因。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病毒说”
闓也是一种可能,通过白令陆桥进入美洲的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带来的狂犬病毒等或许正是迅速杀死种种新大陆史前巨兽的凶手。
父猫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父猫
拉丁文名:Potriofelis
生存年代:始新世
生物学分类:肉齿目
主要化石产地:美洲大陆
体形特征:身长>2.0米
食性:肉食性
释义:父本的猫或猫的父本
随着阴森丛林深处传出的鸟叫声,始新世北美洲的一个早晨悄然来到了。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滿,像把翡翠般的密林蜿蜒分割开来一般。古猫早早便出来觅食,它从树上溜下来,追逐着一只原古兔。虽然多年后小古猫的后裔们一度占据整个地球食物链的顶端,但现在的它们还是有点弱不禁风。这是一只身形堪比现代虎的大型类猫动物,可其头部又象今天的鼬类,它就是活跃在始新世的肉齿目牛鬣兽科中的另类父猫。
动物的身体结构在许多“肉齿目”以前曾被称为古食肉目,是古近纪最主要的食肉动物群体。早始新世的肉齿目动物的身体结构在许多方面与当时原始的有蹄类动物(如原蹄兽)或踝节目动物非常相似,但其后它们在食肉性方面的演化就越来越明显了。
巧合的是,肉齿类与后来的食肉类动物在大体外形上有惊人的形似,都可以分为“猫形”类和“犬形”类。其中牛鬣兽类就可勉强称为“肉齿目猫形类”牛鬣兽类最早在晚古新世的北美洲出现,早期种类很像猫或鼬,都是些身体细长、四肢短小的食肉动物。它们动作敏捷、善于攀爬,艮可能是杂食性的。由于当时的哺乳动物都还很原始,远不如猫、鼬灵活迅猛的牛鬣兽得以兴旺发达到早始新世。
不过,牛鬣兽科翅蹦中最像猫的还是父猫类。北美学者们研究父猫的化石发现,其脚趾粗壮且分雛开,麻烈的棚播屋特性和游泳能九虽然它们的爪子没有现代食肉目猫科动物的爪子锋利,也缺乏伸缩性,但仍能保证抓住、压制猎物的能力。
父猫化石产地的地层显示,其主要活跃在森林近水的地域。由其头骨和齿系发育可见,与大多数肉齿目动物类似,父猫在演化中逐渐变成凶猛的掠食者,能附着大量咬肌的头骨以及沉重的下颌骨均显示出它们强大的咬力,甚至有能力咬碎骨骼;而杀伤和噬咬猎物的主要武器则是其犬齿、前臼齿和粗大的原始裂齿,说明父猫主要的猎物是陆地动物而非水中的鱼类。
从化石骨骼上我们可以看出,父猫是标准的妬行动物脚掌行走,觅食时行动迅速,远比其同时代的近亲牛鬣兽、裂肉兽等显得灵活且“进步”。但它们仍旧具有肉齿目牛鬣兽科成员的一般特性,包括笨重的头骨和躯干骨髂以及发达的尾巴和相对很小的大脑。它们虽然在演化中已经隐约体现出“猫型”食肉动物在许多方面的进步,但它们毕竟不是真正的猫,而是大自然导演的又一出趋同进化的剧目。
当古猫兽类的后裔们茁壮发展成食肉目动物后,展现出勃勃的生机,而父猫与其他肉齿目牛鬣兽科成员一样,逐渐在竞争中落于下风,至始新世末期,父猫终于无可奈何地退出了自然历史的舞台。
高驼
古兽档案
拉丁文名:Aepycamelus
生存年代:中新世上新世
生物学分类:偶蹄目
主要化石产地:北美洲
体形特征:身长3.5-4.0米,身高约3.0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高个头的骆驼
温暖的阳光洒在中新世时期的北美洲大草原上,一群高驼来到河边喝水,它们餘可以长期微,但既财水还是要喝的。财很佩身体,像颈鹿一样叉开前肢,再低头喝水。虽然高驼只有3米高,但它们脖子和四肢实在太长了,只有这样才能喝到水。
一些高驻在喝足水后,5八在地上开始反刍,几只雄高驻则对树冠的叶子发生了兴趣。它们前肢稍微跪下,然后发力直立起来,用前肢扶住低处的树干,伸长脖子去够高处的树叶。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只高驼滑倒在了河边。它努力地想站起来,但河边的石头太滑了,它的每次挣扎都只是激起更大的水花、喝进更多的水。面对如此场景,它的同伴们都吓得远远跑开了……高驼最早出现在中中新世,在么、类学上和南美洲现存的羊驼关系最近,但比羊驼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