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汪精卫大传
28131400000009

第9章 异国他乡,逃避革命(1)

一想乞求点和平

1912年2月,汪精卫在上海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等组织了一个名为“进德会”的团体,企图改变腐败的社会风气。该会提出种种戒约,会员分为4个类型,规定遵守不同的戒约。提倡不狎邪、不赌博、不置妾、不吸烟、不饮酒、不食肉、不作议员、不作官吏8条,所以又称“八不会”。2月21日,汪精卫等8人受南京临时政府特派,乘船北上欢迎袁世凯赴南京任临时大总统。他们又在船上议论此事,以为不作官吏、不作议员两条限制太严,便去掉了这两条,“即以同舟之三十余人为发起人”,根据宋教仁提议,改名为“六不会”。同时又发起组织“社会改良会”,以改变社会恶习为宗旨,列举要改良的社会陋习多及36条。这种组织,用心虽好,但过于理想。汪精卫更没有认识到不从根本上去改变社会制度,而去解决社会风气是办不到的,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幻想。事实上这个组织并没有起什么作用,以后就烟消云散了。

1912年年初,汪精卫与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发起成立“留法俭学会”。他们认为:“今共和立,欲造成新社会新国民”应“首重教育”,“欲输世界文明于国内,必以留学泰西为要图”。可是留学费用昂贵,“其事甚难普及”,为了推广留学的方法,向欧洲“民主民智先进国”学习,“节俭费用”,养成“劳动朴素、勤洁苦学之风”,所以成立该会。同年4月,在北京成立留法预备学校。

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在思想上陷入了混乱。有人投靠地主买办阶级猎官逐权;有人提倡“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有人鼓吹无政府主义;也有人自命高洁,主张退出政坛,做布衣百姓。汪精卫是属于“功成不居”的后一类。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时,汪精卫力辞广东都督不就,以示清高。他说:革命成功了,应该让有学问的人去担任国家重任,我过去为革命没有读书,现在应该让我出国求学。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致电汪精卫,聘他为“高等顾问”,“敦请入京”,也被拒绝。1912年8月,他经南洋赴法居住。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刺杀了热衷于“政党政治”的宋教仁。为了镇压革命派,袁又指使赵秉钧等背着国会,向英、法、德、日、俄5国银行团借款2500万英镑,以中国全部盐税作抵押。“宋案”和“善后借款”发生后,袁世凯的反革命凶残面目完全暴露。孙中山认为,“非去袁不可”,主张立即兴师讨袁。而黄兴对起兵讨袁无信心,他主张听候“法律解决”。“刺宋案”发生后,汪精卫奉孙中山之召返国,与蔡元培偕行,6月2日返抵上海,致力“调停”活动。汪精卫等通过赵凤昌要求程德全、张謇致电袁世凯进行调停。赵要求袁世凯暂不撤换国民党的郜督,“俾汪更易进行”。但调解刚刚开始,袁世凯突然于6月9日下令免去李烈钧的江西都督职务,任命黎元洪兼任。但汪精卫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活动,于6月10日赴广东访胡汉民“谋党见之一致”,行前,致函赵风昌,谓有事可与元培和胡瑛商量。当时,汪精卫还有北上之说,袁世凯佯称欢迎。

汪精卫还以“后学”身份要求张謇“出而援救”,“思所以了之”之策。并与立宪党人合作拟订了南方妥协的三点方案,主张:为顾全大局计,国民党“决举袁公为正式总统”;袁世凯相应申明,暂不撤换皖、赣、粤、湘4省国民党都督(李烈钧已被撤换,默认这个事实);坚持“宋案”法律解决,“将来罪名至洪(述祖)、应(桂馨)而止,传赵(秉钧)到案之主张自然消灭”。由此可见,法律倒袁只剩下空空洞洞的“法律解决”,甚至连刺宋的第二号凶手赵秉钧也可以免予追究,这就意味着向袁世凯屈服。对此,张謇认为汪精卫“可亲可爱”。他在6月13日给袁世凯的信里夸奖汪的提案是“明达事理,能顾全大局”,并建议袁世凯:“即电请汪、蔡人都,俾指导其党之暴乱分子,使选举时稳静一致。”而袁世凯于6月16日复电曰:“倘伟大(按:指孙中山)果有意休兵,我又何求不得。如佯谋下台,实则猛进,人非至愚,谁肯受此?精卫达者,已托燕孙转约北上。”不久袁世凯又亲笔函促汪精卫北上,说,“如惠然肯来,以罄心曲,必于国事有所裨益”。

但是汪精卫还未来得及北上,7月12日,李烈钧起兵湖口,“二次革命”正式爆发。15日,黄兴在孙中山劝说下赴南京组织讨袁军,宣布讨袁。随后,安徽、广东、福建、湖南、重庆、上海相继响应。当时宣布脱离袁世凯而独立的有7个省市。

对此,汪精卫以沮丧的心情对张謇说:“不图甫抵沪滨,即闻江西战事,崩析之祸,一发不可收拾。”

汪精卫参加调解,本意怎样,未能悬断,恐怕只是乞求和平,不愿发生战争而已。“二次革命”爆发后,战争已成事实,汪精卫发表电文,声讨袁世凯,支持讨袁战争。他于7月19日与唐绍仪、蔡元培联名致电袁世凯,促其辞职,电称:“且为公仆者,受国民反对,例当引避,而以是非付诸后日。”同日,他又与蔡元培、吴稚晖、张继等创办《公论晚报》,刊登讨袁文章。但《公论晚报》不久停办。

“二次革命”在袁世凯的血腥镇压下很快失败。9月1日,南京失守,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再次亡命日本,准备再度举事。可是汪精卫却认为国事已不可为,于是,又跑到法国吟哦烟月去了。这时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一片沦漪不可收,和烟和雨总无愁;

何当化作岩中石,一任清泉自在流。

“风流高雅”,跟那些亡命异国、饥寒交迫的革命同志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金缕一曲,共结同心

汪精卫妻子陈璧君,号冰如,1891年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乔治市(今槟城),原籍广东新会。其父陈耕基是新加坡槟榔屿经营橡胶业的华侨富商。陈璧君自幼生长在富裕的环境中,父母宠爱,生性泼辣,喜欢与事。1906年汪精卫至新加坡后,奔走各地,在华侨中鼓吹革命,在槟榔屿结识陈璧君。当时汪精卫经常在槟榔屿新街新舞台和华侨俱乐部小兰亭演说,陈璧君经常到会,对汪的革命思想和演说才能深表同情和赞赏。1908年6月5日,汪精卫为扩大宣传阵地,筹组“中兴日报”股份公司。陈璧君通过张永福先生,投资10股(每股100元)以支持汪精卫的革命宣传工作。其时,陈璧君经常和汪精卫在当地同盟会会员吴也荣家中相聚,彼此由相识至熟悉,由熟悉渐至了解、相爱。以后,陈璧君又在母亲卫月朗的支持下加入了同盟会。

1908年,汪精卫自槟榔屿赴仰光处理党务。陈璧君亦于此时离家赴日本留学。1909年,汪精卫为谋刺清摄政王载沣再度赴日,组织暗杀集团,陈璧君亦毅然参加。同年11月,汪精卫偕陈璧君等悄然北上,赴京行刺。受挫后,汪精卫派陈璧君急赴南京、广州、日本等地募款,准备再度举事。1910年4月16日,汪精卫被捕入狱。陈璧君在口本得知,悲痛欲绝,欲入京以身相殉,后又获悉汪精卫免死判终身监禁,遂稍安心。于是她会同喻培伦、黎仲实赴香港计议营救之策。为了准备行动经费,陈璧君回新加坡捐募。她从家中和同志处得款数千元,又和胡汉民再赴香港,在尖沙角秘密机关商议赴京营救事宜,推定邹鲁、郭守敦、张煊去北京。赴京后张煊通过在法部当差的同乡的关系,探知汪精卫在狱中的情况。然后陈璧君进京,买通狱卒,以探监为名,送10余枚鸡蛋给汪,蛋上附有陈璧君笔迹。汪精卫见后,又以血书“信平安到”四字相赠。以后汪陈在狱内外多次联系,汪精卫悲喜交集。他回忆说:

“余居北京狱中,严冬风雪,夜未成寐,忽狱卒推余,示以片纸,摺皱不辨行墨,就灯审视,赫然冰如手书也。狱卒附耳告余,此纸乃传递辗转而来,促作报章,以冰如书中有‘忍死须臾’云云,虑其留京贾祸,故词中峻促其离去。冰如手书,留之不可,弃之不忍,乃咽而下之……”

当时汪精卫作“金缕曲”一首: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

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

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一腔血,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

留此余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僝倦,愧戴却头颅如旧,跋涉闯河知不易,愿孤魂缭获车前后。

肠已断,歌又难。

1912年2月,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汪精卫认为革命成功,可以享受“共和幸福”,于是,在上海与陈璧君举行婚礼。汪精卫在狱中向往的“故人梦里俩依依”,终于成为现实。

1912年8月,汪精卫辞去一切政务,带着新婚的妻子回广东省,探望了兄姐,然后带了20人的侍从婢仆经南洋到法国居住,研究和学习社会学和文学。汪精卫在法国期间,继续热心于留法勤工俭学的活动。当时赴法的中国留学生大多数聚集在蒙达尔纪城,汪精卫每星期和蔡元培、李石曾等赴该地向留学生讲述中西学术一次。

三异国他乡自徘徊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黄兴、李烈钧、陈其美等人被通缉逃往国外,蒋翊武等则惨遭捕杀,资产阶级革命派大伤元气,革命宣告彻底失败。

汪精卫此时则对政治更感到厌倦,不愿卷入斗争的旋涡。1912年8月以后,他几度风尘仆仆,漫游欧美,太平山听瀑布,印度洋舟中赏秋景,“江南烟雨”,“红叶余霞”,一派诗情画意。汪精卫似乎找到世外桃源了。此时,他“从事文学工作,一时诗作译作极多”。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他的生活情趣所在:

冷然清籁在幽深,如见畸人万古心。

流水高山同一曲,天风惠我伯牙琴。

双峡如花带雨开,临流顾影自徘徊。

几疑天上银河水,来作人间玉镜台。

一片沦漪不可收,和烟和雨总无愁。

何当化作岩中石,一任清泉自在流。

——太平山听瀑布

这时汪精卫在南洋马来半岛,大发思古之幽情,什么“高山流水”、“天上银河”、“人间玉镜”,甚至想到如果自己化成一块岩石,任那清泉流水从身上流过,那该有多么惬意。但这还只是汪精卫暂时的即兴之作。下引的诗就反映出他这种郁郁寡欢的落寞心情:

低首空濛里,心随流水喧。

此生原不乐,未死敢云烦。

凄断关河影,萧条羁旅魂。

孤篷秋雨战,诗思倩谁温。

——印度洋舟中

这里使人回想到,汪精卫在“二次革命”时与张謇信中谈到“余生可厌,死所未获”,与这里的“此生原不乐,未死敢云烦”,是同一个意思。

1914年,汪精卫离国已一年多了,他已习惯于异国生活,因此诗中充满了闲情逸致:

槲叶深黄枫叶红,老松奇翠欲孥空。

朝来别有空潆意,只在苍烟万顷中。

初阳如月逗轻寒,咫尺林原成远看。

记得江南烟雨里,小姑鬟影落春澜。

——晓烟

萧瑟郊原芦荻风,予怀渺渺淡烟中。

斜阳入地无消息,惟见余霞一抹红。

——晚眺

不成绚烂只萧疏,携酒相看醉欲扶。

得似武陵三月暮,桃花红到野人庐。

——红叶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倒不是什么异国情调,简直是一幅田园行乐图。枫叶老松,苍烟万顷,江南烟雨,小姑鬟影,斜阳余霞,武陵三月,桃花红遍,汪精卫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汪精卫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这时他已避居法国,触景伤怀,他在诗中写道:

修竹三竿小阁前,平台一角屋西偏。

园荒知为耨锄弃,地僻应无烽火传。

宿雾初阳凉似月,回风斜雨荡如烟。

秋来未便悲摇落,却为黄花一怅然。

下帷长日未窥园,偶趁秋晴出郭门。

风景不殊空太息,江山如此更何言。

残阳在地林鸦乱,废垒无人野兔尊。

欲上危楼还脚步,怕将病眼望中原。

欧战既起避兵法国东北之阆乡时已秋深益以乱离景物萧瑟出门偶得长句。

这些诗篇给人的印象是:风景不殊,闲愁万种,真有点见花流泪,对月伤神,也就是无病呻吟的病态了。这一时期,也可说是汪精卫政治上的小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