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让饮食习惯影响健康
养成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人的许多疾病还有肥胖都是因为不好的饮食习惯造成的,例如:早晨不吃饭,晚饭大鱼大肉,节日暴饮暴食,光喝酒不吃饭或是只吃菜不吃饭,挑食。只有在日常注意改变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才能使你变得更加健康和有活力。注意了,希望靠吃减肥药或者使用某些稀奇古怪的饮食方法减肥,都是不科学而且是损害身体的呀!
没时间吃早餐不是借口,喝一杯脱脂鲜奶或吃个茶叶蛋都可以,总之不要让肚子空空的。早餐应多吃奶、蛋类等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还要吃些蔬菜和水果。如果不吃早餐,下一餐会吃得更多,反而容易摄取更多脂肪。还有,因为两餐间隔太长,身体会发出饥饿讯号,当再度进食时,更易转成脂肪储存。
女孩子是最喜欢吃甜食的,如果想减肥就要注意了,一定要改变这个习惯。如果实在嘴馋想吃点什么,那就吃热量小的零食,如海苔一小包,或果冻三四个。记住不要过量哟!知道吗,曲奇、巧克力,甚至水果,都属于糖类食物,是体内脂肪增加的大元凶,多吃了只会让你体内脂肪直线上升呀!
如果想要健康,午餐应该吃八分饱;如果想要减肥,午餐吃七分饱就可以了。中式吃法很难控制食量,遇到自己爱吃的菜总会吃得特别多,也很容易吃过量。改为西式用餐方式,将所有菜饭分量装在同一个盘子里,这样不但能达到营养均衡,又能轻松控制食量,如果再放慢用餐速度,自然容易得到饱足感,可避免吃过量。如果想吃什么便吃什么,挑食,或常常吃面类食品,很容易让淀粉类食物摄取过多。通常面的汤水中有许多卤汁或油料,那可是减肥者的大敌。吃太多的淀粉与油脂,就会降低身体的代谢率。
平时,你应该尽量用蒸或煮的方式来烹调,以减少油脂摄取。如果是在外面用餐,可以要一杯白开水将菜稍微过一下,过掉多余的油分与盐分。少吃淀粉过油的东西,因为淀粉太容易吸油了,像炒面、炒饭、水煎包、葱油饼等等。记住啊,油、盐容易让你发胖。食物太油或太咸,不仅让体内脂肪越积越多,也容易让水分无法排出而使下半身浮肿。
想要减肥吗,那就记住我的忠告,晚餐一定要少吃哦,这是减少体内脂肪增加的最佳方式。还有,晚上八九点钟后,别再吃东西了。如果实在饿得不行,就用这些东西充饥——低脂鲜奶一小杯/烫至八成熟的青菜1小碗/小点的水果一个,比如梨1个、橙子1个、番茄1个。如果在睡前吃东西,由于活动量很少而使多出来的热量无法消耗,在你睡觉的时候便存在体内,体内的脂肪就又长了一圈。
2.没有早餐的日子不好过
不吃早餐的人可能有很多原因:太忙,没有空吃或没早餐可吃;没胃口,不想吃或吃不下。没胃口,不想吃或吃不下的人,可能觉得委屈,因为自己并不是不爱惜身体才不吃早餐,而是真的“一点也吃不下”。这种人其实应该注意了,你的身体正幽幽地发出警告,抗议你的作息不正常。
早上为什么没有胃口
主要的原因就是熬夜。医生说,如果前一天熬夜,胃肠失调,第二天就会没有食欲;而且生理时钟错乱,早上成了晚上,饮食习惯当然跟着不正常。或者是晚上吃得太饱,吃得太晚。如果你前一天的晚餐吃得太饱、吃得太晚,或是吃了大量的宵夜,肚子塞得满满的入眠,由于睡眠时间新陈代谢缓慢、胃肠活动也放慢。造成脂肪消耗不掉,只得囤积体内,身体发胖,并且胃肠内容易积存废气,明晨起床觉得懒散,打不起精神,而且胃口也不好。
不吃早餐可不可以
其实,吃不吃早餐和运不运动一样,可能是一种习惯,可能是一种观念,也可能是一种整体生活形态的展现。但是,不吃早餐造成的不良影响,却是深远的。从对胃肠的伤害到患慢性病,甚至心神不宁,身材走样。
有些人认为“不吃早餐有助于减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你不相信,让我带你去看看日本人是如何训练相扑选手的。相扑运动员是需要增肥的,于是这些相扑选手通常是不吃早餐就去做剧烈的运动,然后在空腹状态下摄取大量的食物,旋即午睡,这样一来,很容易产生超重的肥胖体型。现在你知道了吧,不吃早餐不但不能减肥还会增肥呢。
不吃早餐还容易患慢性病。长期不吃早餐就展开一天的工作,空着肚子的身体为了取得动力,就动用甲状腺、副甲状腺、脑下垂体之类的腺体去燃烧组织,除了造成腺体亢进之外,更会使得体质变酸,长期下去就容易患慢性病。而且,你会整天没精神,哈欠连连,血液循环不良,容易出现黑眼圈。
经常不吃早餐的人也会有胃、肠方面的障碍。早餐的英文是breakfast,本来就是“解除一夜禁食”的意思,晚餐以后不进食,如果隔天直到中午才进食,胃长期处于空荡荡的状态,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同时,排便也会异常。因为,晨起进食时,身体通常会产生“胃结肠反射”的作用,当大脑将胃结肠反射作用传到排泄系统后,大肠便开始反应,将先前留在大肠内的废物排出体外。如果经常不吃早餐,胃结肠反射的动作会逐渐减弱,最后引起便秘,长期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病变。
营养学专家告诫大家:“要吃早餐,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不吃早餐的影响的确不大,除了十一点的时候比较累一点儿,生活品质差一点儿”,但“必须想到对整体身体机能的影响,或是二三十年后的反应”。不当的饮食习惯对于健康的侵蚀不容小看。
3.早餐不能这样吃
不要刚起床就吃早餐
有些人清早五六点钟起床,早餐也吃得很早。其实,起床后先喝水,到7点以后再吃早餐比较好。这是因为,在夜间的睡眠过程中,人体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唯独消化器官仍在消化吸收晚餐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到凌晨才真正进入休息状态。如果早餐吃得过早,就会影响胃肠道的休息。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温开水,到7点钟以后再吃早餐。
早餐不要吃干食
早晨,人们经常看到一些上班族拿着面包、馒头、糕点或饼干等匆匆忙忙边走边吃,而长期这样吃“干食”,会降低体力和脑力,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因为,清晨起床后,人的胃肠功能尚未由夜间的抑制状态恢复到兴奋状态,消化功能较弱,这时吃一些“干食”,是很难吞咽的;而且人经过一夜的睡眠,从尿、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清晨已处于半脱水状态。所以,早餐应该吃一些富含水分的食物,或餐前适量喝些温开水、豆浆或热牛奶之类的液体。这样既可及时弥补体内缺水状况,有利胃肠消化,使机体的新陈代谢恢复到旺盛状态,有利于白天的工作和学习,还能有效预防某些心脑血管疾病突发。
早餐要吃热食
近年来,有人提倡“生机饮食”,于是有人一早起来就喝蔬果汁,理由是摄取蔬果中直接的营养及清理体内废物。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人的体内永远喜欢温暖的环境。身体温暖,微循环才会正常,氧气、营养及废物等的运送才会顺畅。因此,营养学家建议,早餐应该吃“热食”,才能保护好中医所说的“胃气”。胃气,其实并不单纯指“胃”这个器官而已,其中包含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后天的免疫力、肌肉的功能等。早晨,夜间的阴气未除,大地温度尚未回升,体内的肌肉、神经及血管都还呈现收缩的状态,假如你再吃喝冰冷的食物,必定使体内各个系统更加挛缩,血流更加不顺,日子一久,你就会发现吸收不到食物精华——这就是伤了“胃气”,伤了身体的抵抗力。早餐,应该是足够的热稀饭、热牛奶、热豆浆,然后再配着吃蔬菜、面包、三明治、水果、点心等。
4.老年人早餐别大意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年轻人不同,所以在吃早餐方面也和年轻人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如果你的家里有老年人,你就要注意了。
老年人吃早餐宜迟不宜早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消化系统到早晨还处于休息状态,至少需要2~3小时后,消化系统才能恢复正常功能。如果早餐吃得过早,就会干扰胃肠的休息,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老年人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都已逐渐退化,如果过早进食,机体的能量被转移用来消化食物,自然循环必然受到干扰,代谢物不能及时排除,积存于体内则会成为各种老年疾病的诱发因素。所以,老年人进早餐一般应在8点半至9点之间较为合适。
老年人的早餐宜少不宜多
饮食过量超过胃肠的消化能力,会使消化功能下降而引起胃肠疾病。另外,大量的食物残渣贮存在大肠中,被大肠中的细菌分解,经肠壁进入人体血液中,易引起血管疾病,催人衰老。许多长寿老人的实践已证明,每天早晨锻炼前,用凉开水或盐水漱漱口,然后再徐徐饮入适量的温开水,对便秘、神经衰弱、胃肠消化不良甚至像痔疮、头痛等一些慢性病症,均有治疗作用。
老年人的早餐宜软不宜硬
老年人早餐不宜进食油腻、煎炸及刺激性大的食物,否则会劳脾伤胃,导致消化不良。宜吃容易消化的柔软食物,如牛奶、豆浆、面条、馄饨、馒头及花卷等,尤其适宜吃点粥。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粥的确对身体大有裨益,如能在粥中加些莲子、红枣、山药、桂圆和薏米等保健食品,则效果更佳。
5.午餐不能忽视营养
中午12点,一幢幢玻璃幕墙大楼里就会分批涌现出来觅食的上班一族,他们都在思量着同样的问题——这个中午吃什么?去哪里吃?午餐总是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它比早餐更让人费神,因为早餐很简单,可以喝些奶,吃些面包,就可以挨过一个早上了,但午餐可是对一天的工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早餐一般占全天热能的30%,午餐占全天热能的40%,晚餐占全天热能的30%。
据了解,在商业繁华的中心地带,也就是写字楼比较集中的区域,大概有90%以上的上班族是以到外面就餐来解决午餐的。剩下的一些人选择叫盒饭,或者是自带便当。
现在让我们看看他们的午餐吃得是否有营养。
许多人喜欢午餐吃面,他们认为公司附近没什么好吃的,所以中午吃饭就很随便。米饭、米粉、面条都行,如果有时午餐实在难吃,就随便吃点,下午饿的时候再吃点饼干。那么,如果一个星期都是在外吃面食的话,是否还需要补充其他的呢?
我认为,如果你经常以面食为主,最容易缺乏的就是纤维质,所以回家吃晚餐时,应该多补充青菜和水果。面店的烫青菜营养价值(维生素、矿物质、纤维质)和家里一样,不过为了让青菜更香,多半淋上猪油,这会使饱和性油脂偏高,而失去吃青菜的意义。
有些人连面也懒得出去吃,他们的午餐经常是两个点心、一瓶酸奶。他们认为这样吃,少很多麻烦,不用到饭店里跟着别人挤,而且方便快速,一拿就走。早餐、晚餐都吃得很好,所以午餐简单一些没关系。
他们这样吃,长久下去也不好,因为这样吃,午餐太简单,而且营养不均衡,几乎没有纤维的摄取。建议他们,午餐可以选择一个蒸食加一瓶酸奶,但最好再吃一两个水果或是选择便利商店里的生菜沙拉(沙拉酱少放),以便增加纤维质,偶尔加一个茶叶蛋,这样约有400~450千卡的热量。
有些人更喜欢吃快餐,例如排骨鸡腿饭之类的,这样既解馋又快捷。一个排骨或是鸡腿便当,约有700~800千卡的热量,这样长期吃下去,热量太高,还缺少蔬菜。建议他们可以改为自助餐,选一荤一素和一个半荤素,共三个菜色,加上一小碗饭,这样的分量足以应付下午活动所需的能量,也不会增加体重。
有极少数人家离上班的地方很近,他们宁愿麻烦一些也要回家吃饭,这样做既经济实惠,营养也不缺乏。小芳便是其中一个,她给自己规划的一日三餐是这样的:早餐只吃苹果和牛奶,午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到市场买很多菜,在冰箱冷藏着,以肉饼、胡萝卜为主,肉是统一清蒸的,就吃一个菜而已。少吃饭是觉得饭都是淀粉,怕吃多了会发胖。
那么,少吃米饭是否会对身体有影响?
其实,认为吃米饭会胖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体重增加主要是摄食的热量超过身体所需,而非单单由淀粉质食物造成的。以一天的建议总热量为1400千卡来看,若是分配到三餐,午餐摄取450~500千卡即可,因此,午餐可以改成半碗饭、一个肉或鱼、两个青菜。这样热量约在430~470千卡,比原先的方式热量要少一些,而且合乎均衡饮食原则,长期下来比较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总的来说,午餐不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如吃了富含糖和淀粉的米饭、面条、面包和甜点心等食物,会使人感觉疲倦,上班工作精力难以集中。也不要以方便食品代替午餐,例如方便面、西式快餐等,这些食品营养含量低。应该多吃一些蛋白质和胆碱含量高的肉类、鱼类、禽蛋和大豆制品等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中的优质高蛋白可使血液中酪氨酸增加,使头脑保持敏锐,对理解和记忆功能有重要作用。还应该吃一些鲜果或果汁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保证有一定量的牛奶、豆浆或鸡蛋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可使人反应灵活,思维敏捷。
知道外国人是怎样吃午餐的吗?
伦敦
有1/3的上班族以三明治为“典型工作午餐”,但在管理层中,很多人也会到餐馆中吃顿丰富的午餐。最热门的餐馆是意大利的新潮餐、美国套餐。
巴黎
巴黎上班族大多一边走一边吃加了奶酪的法式面包,手中拿一瓶佐餐酸奶。
纽约
纽约上班族的工作午餐简单得多——多数只要一份沙拉、一杯矿泉水即可。
罗马
除了享有面包香肠的午餐之外,在大餐馆吃昂贵海鲜者也大有人在。
东京
东京上班族的午餐节奏最快——常常可以看见西装革履的“老总”站在街边小摊旁,匆匆“吸”着面条,并不时举腕看表。
6.晚餐不宜这样吃
晚餐,对中国人来说,历来是很看重的。这也难怪,早晨时间紧,中午在单位或在工地里劳动,根本无条件在烹调饮食上下工夫,只好胡乱打发一下胃肠。唯独晚餐得天独厚,可从从容容、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因此晚餐常被平民百姓视为享受餐、团圆餐。这样在放开肚皮猛吃海喝之时,往往也招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疾病。
首先给胃肠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另外也相对地减少了对脑部血液的供应,促使有关器官分泌紊乱、功能失调。所以,人们在夜阑人静之时,较易发生急性胃肠炎、胃穿孔、胆囊炎、肠绞痛等疾病,这正是晚餐贪杯恋碟的结果。
合理、科学的晚餐是:一是量要适中,兼顾营养和味道,不豪饮贪吃,适可而止。二要细嚼慢咽,充分调动席间温馨祥和的浓郁氛围,以帮助消化。三是食物蔬菜以清淡为主,荤素兼顾,切忌大鱼大肉——尤其是老年人,煎炸咸甜食品要少吃。四是饭后或睡前不饮烈性酒和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晚睡的人如果感到饥饿,可在上床前喝一小杯牛奶,吃两三块饼干或饮一小碗豆浆,不要大量进食,否则会影响晚间睡眠,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