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喜欢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只要人多的地方,就会有闲言碎语。有时,你可能不小心成为“放话”的人;有时,你也可以是别人“攻击”的对象。这些背后闲谈,比如领导喜欢谁?谁最吃得开?谁又有绯闻等等,就像噪音一样,影响人的工作情绪。聪明的你,要懂得,该说的就勇敢地说,不该说就绝对不要乱说。
6.办公室里不要展示自己的优越
有些人喜欢与人共享快乐,但涉及到你工作上的信息,譬如,即将争取到一位重要的客户,老板暗地里给你发了奖金等,最好不要拿出来向别人炫耀。只怕你在得意忘形中,忘了有某些人眼睛已经发红。
采取灵活的策略拒绝同事
办事儿都要讲求原则,不符合原则的事儿坚决不能办。如果某人向你提出要求,是不符合原则的,不答应给办,这就叫坚持原则。不能为保持一团和气而丧失立场,不论什么样的关系,该拒绝的一定要拒绝。但同时要讲究说话方式的灵活性,根据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根据说话的内容、场合和时间等不同,采取灵活的策略。
(1)幽默轻松,委婉含蓄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部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地看着他,“我也能。”
富兰克林·罗斯福采用的是委婉含蓄的拒绝,其语言具有轻松幽默的情趣,表现了罗斯福的高超艺术,在朋友面前既坚持了不能泄露的原则立场,又没有使朋友陷入难堪,取得了极好的语言交际效果,以至于在罗斯福死后多年,这位朋友还能愉快地谈及这段总统轶事。相反,如果罗斯福表情严肃、义正辞严地加以拒绝,甚至心同疑虑,认真盘问对方为什么打听这个,有什么目的,受谁指使,岂不是小题大做,有煞风景,其结果必然是两人之间的友情出现裂痕甚至危机。
委婉拒绝是希望对方知难而退。例如,有人想让庄子去做官,庄子并未直接拒绝,而是打了一个比方,说:“你看到太庙里被当作供品的牛马吗?当它尚未被宰杀时,披着华丽的布料,吃着最好的饲料,的确风光,但一到了太庙,被宰杀成为牲品,再想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可能吗?”庄子虽没有正面回答,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已经回答了,让他去做官是不可能的,这种方法就是委婉的拒绝法。
2.敷衍式的拒绝,含糊回避
敷衍式的拒绝是最常见、最常用的一种拒绝方法,敷衍是在不便明言回绝的情况下,含糊回避请托人。敷衍是一种艺术,运用好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有一次庄子向监河侯借贷,监河候敷衍他,说道:“好!再过一段时间,等我去收租,收齐了,就借你300两金子。”监河侯的敷衍很有水平,不说不借,也不说马上借,而是说过一段时间收租后再借。这话有几层意思:一是我目前没有,现在不能借给你;二是我也不是富人;三是过一段时间不是确指,到时借不借再说。庄子听后已经很明白了,但他不会怨恨什么,因为监河侯并没有说不惜,只是过一段时间再说而已,还是有希望的。
敷衍式的拒绝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推托其辞。在不便明言相拒的时候,推托其辞是一种比较策略的办法。人处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互相制约的因素很多,为什么不选择一个盾牌挡一挡呢?如:有人托你办事儿,假如你是领导成员之一,你可以说,我们单位是集体领导,像你的事儿,需要大家讨论才能决定,不过,这件事恐怕很难通过,最好还是别抱什么希望,如果你实在要坚持的话,待大家讨论后再说,我个人说了不算数——这就是推托其辞,把矛盾引向了另外的地方,意思是我不是不给你办,而是我办不了。听者听到这样的话,一般都要打退堂鼓,会说:“那好吧,既然是这样,我也不难为你了,以后再说吧!”(2)答非所问。答非所问是装糊涂,给请托者以暗示。
如:“此事您能不能帮忙?”
“我明天必须去参加会议。”
答非所问,婉拒了对方,对方会从你的话语中感受到,他的请托得不到你的帮助,只好采取别的办法。
3.含糊拒绝法。
如:“今晚我请客,请务必光临。”
“今天恐怕不行,下次一定来。”
下次是什么时候,并没有说定,实际上给对方的是一个含糊不定的概念。对方若是聪明人,一定会听出其中的意思,而不会强人所难了。
(3)回避锋芒,推到以后
对方在激动时,所提出的问题,如果不能具体解决,往往容易陷入僵局,故对这类问题要加以回避。如是个人的事,可说:“这件事太复杂,先喝一杯再说”,这样表明态度,一时就使对方稳定下来,比两人争吵不休要好。在正式场合,比如在开会时引起争吵的话题,会议主持人应先承认问题的重要性,然后说:“这个问题太棘手,无法立刻回答”,从而牵制住对方。在对方看来,“这个问题,改天再说”的答复,比明确拒绝要好,可缓和激动情绪,收敛锋芒,不再纠缠。
4.拒绝的同时表示自己愿意帮别的忙
如果一位同事想把本应由他自己完成的工作转嫁到你的肩上,你千万要避免出自本能的拒绝:
“哎呀,您的事我可干不来。”
为了慎重起见,你不妨这样对他说:
“我非常愿意帮您的忙,但事不凑巧,我手头的那份工作还没干完。依我看,您的能力和素质完全可以胜任,不妨您先干起来,或许我还能帮您干点别的什么?比如说,今天我要上街买东西,您不顺便带点什么吗?”
得体地向同事道歉
无意间得罪了同事或同事对你不满意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得体地向对方道歉,以免彼此产生不必要的隔阂。下面介绍的经验值得借鉴。
1.使对方产生情感共鸣
有两位老同志,许多年前因工作造成分歧,相互不理睬。其中一位上门化解多次,但对方态度强硬,拒不接受。这次去了,说了这样的话:“我今年60岁了,你比我大,该是62岁了吧?咱们都是过了大半辈子的人了,还有多少年好活呢?我真不希望咱们到另一个世界还是对头。你难道就不能原谅我吗?”从人生无常这个老年人易动情的话入手,使对方产生情感共鸣,终于消除了隔阂。
2.先通过第三者转致歉意
当对方正处在火头上,好话歹话都听不进时,最好先通过第三者转致歉意,待对方火气平息之后,再当面道歉。如双方僵持不下,势必两败俱伤。如一方先主动表示歉意,就有可能打破僵局,化紧张为和谐,乃至化“敌”为友。
3.用谎言代替道歉
小盂才拒绝小郭,就马上去约别人,而且就在公司附近开怀畅饮,这种情景被小郭撞见了,当然是很伤感情的。
发生这种情形通常就是大家都坐下来喝,而且对第三者出现的理由,一定也要有交待。
“唉呀!真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你!来,来,先坐下来喝一杯再说……本来今晚约我谈生意的人,就在你离开后,打电话来说临时有急事要取消约会。使得我很懊悔没有接受你的邀约,等我去找你时,你已经离开了。凑巧碰到老陈,所以我找他来这里喝一杯了……”
努力消除和同事之间的误会
生活和工作中,各式各样的误会常会发生,有些平是小事一桩,时间一长也就忘记了。可也有一些误会,若不加以说明,会使人牢记在心,如鲠在喉。对于这类误会,是要设法加以消除的。否则,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而且对人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想有效地消除和同事或朋友之间的误会,可借鉴下列方法。
l.心地坦然
误会总要消除,是非终要澄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因此,发生误会后,不妨坦然置之。反之,如果感到自己受了莫大冤屈而气急败坏地四处辩白,则可能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有可能让人家看笑话。
2.气量恢宏
对于那些错怪自己的人,不要怀有怨恨。剑拔弩张,针锋相对,不但于事无补,也许会节外生枝,酿成大祸。应该看到,在多数情况下,误会的发生总是意味着误会者同你之间已有某种隔阂,只是这种隔阂平时未为你所注意,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它趋于表面化了。这时,就需要我们作一些“修补”工作。反之,如果对误会意气用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误会就很可能成为彼此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导火线。
3.分析原因
要头脑冷静地分析误会产生的根源,找到症结之所在。如果责任在自己一方,不妨有则改之;如果不是,那也不必着急或感到气愤。
4.对症下药
消除误会,可同对你产生误会的人平心静气地面谈,也可转托其他人作解释。若这种方法仍不能消除误会,可请有关方面出面解决问题。实际上,若是由于错误的原因所造成的误会,倒很容易消除,只要事实摆出来,误会就会烟消云散。
至于由于别人的成见,乃至恶意的中伤、诽谤所造成的误会,对于这种人格的侮辱,应该勇于斗争,毫不怯懦,必要时可诉诸法律。
对于由于偏见所造成的误会,则不必过于重视,能扭转偏见固然很好,无力改变就随它去吧!“我行我素”这句话有时还是用得着的。须知,尽管别人的误会会严重挫伤你的情绪,但人的情绪应当为理智所控制。如果别人说三道四可以左右我们言行,那么,我们就很难成为生活的强者。而且,在误会面前消极、退却,反而会授人以柄,使你更苦恼、更消极,并由此而陷入消极情绪和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办公室中常见话题的说话方法
1.表现出团队精神的话
现在企业小非常强调团队精神,你的上司也是很希望他的下属表现出团队精神。
章林想出了一个连上司都赞不绝口的好计划,同事高玲对此十分羡慕,心中也不免有几分嫉妒。不过她转念一想,与其拉长脸孔,暗自不爽,不如偷沾点他的光。于是她就趁着上司夸奖章林的时候,不失时机地说道:“章林的主意真不错呀!”
在这个人人都想出人头地的社会里,一个不妒嫉同事的下属,会让上司感到此人心地善良,富于团队精神,因而对你另眼相看。
2.巧妙躲避你不知道的事
上司问你某个与业务有关的问题,而你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千万不可说:“不知道”。“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下午三点之前给您答复好吗?”这样的回答不仅暂时为你解了围,同时让上司认为你在这件事情上很用心,只是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问答。不过,事后你可得补足功课,否则你就真的没法交待了。
3.以最委婉的方式传递坏消息
你刚刚才得知,公司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出了问题。如果你立刻冲到上司的办公室里报告这个坏消息,就算不关你的事,也只会让上司质疑你处理危机的能力,弄不好还惹来一顿责骂,把气出在你头上。此时,你应该以不带情绪起伏的声调,从容不迫地说出:“我们似乎碰到一些情况……”千万别慌慌张张,也别使用“问题”或“麻烦”这一类的字眼,要让上司觉得事情并非无法解决,而“我们”听起来像是你将与上司站在同一阵线,并肩作战。
4.说服同事帮忙的话
小卢有件棘手的工作,无法独立完成。他想找小李帮助,因为小李是这方面的高手,可是怎么开口呢?小卢找到小李说:“小李,我这有个计划,自己实在搞定不了,帮个忙吧!”小李面露难色,“我这段时间也挺忙,你还是看看别人有空没有,比如老郑!”小卢说:“小李,这个计划没你帮助,确实是不行啊!”小李见小卢态度诚恳,为了不负自己的好名声,就答应了小卢的请求,帮他完成了工作计划。不过,求人办事之后,千万不要忘记答谢,否则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愿意帮你的忙了。
5.承认过失但不引起上司不满的话
犯错误在所难免,但是你承认过失的方式,却能影响上司对你的看法。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非常重要,因为推卸责任只会让你看起来像个毫无责任心、软弱无能、不堪重用的人,不过这不表示你就得因此对每个人道歉,诀窍在于别让所有的矛头都指到自己身上。坦然承认却可淡化你的过失,转移众人的视线。6.不露痕迹地减轻工作量的话首先,强调你明白这件任务的重要性,然后请求上司的指示,为新任务与原有工作排出优先顺序、不露痕迹地让上司知道你的工作量其实很重。若非你不可的话,有些事就得延后处理或转交他人。你可以这样说:“我了解这件事很重要,我们能不能先查一查手头上的工作,把最重要的排出个优先顺序?”
7.恰如其分地讨好的话
许多时候,你与高层要人共处一室,而你不得不说点话以避免冷清尴尬的局面。不过,这也是一个让你能够赢得高层青睐的绝佳时机。但说些什么好呢?每天的例行公事,绝不适合在这个时候被搬出来讲;谈天气嘛,又根本不会让高层对你留下印象。此时,最恰当的莫过于谈一个跟公司前景有关而又发人深省的话题。问一个老板关心又熟知的问题:“我很想知道您对这件事的看法……”在他滔滔不绝地诉说心得的时候,你不仅获益良多,也会让他对你的求知上进之心刮目相看。
争取利益时幽默方法最得体
大家都知道自相矛盾的故事,讲话不能自相矛盾。言行不能自相矛盾。这是双方思维得以顺利进行的起码的逻辑常识。但如果有意识地运用这种逻辑上的前后对立,却能产生幽默的趣味。因为这种不通的逻辑能带给人们一种意外,它能推动人们去思索这意外的内因,待明白真相后,往往会为这种故意的“自陷泥潭”而感可笑。所以自相矛盾幽默术能产生很有哲理性的幽默。
平时在求职、求学期间,可以用一些隐性的自相矛盾幽默术让对方明白你的真实想法,尤其是一些敏感话题。所谓隐性的,就是表面看不出自相矛盾,但仔细一想就可以看到其隐藏的真实相法。也就是句子的表义真义相对立。
当你求职时,招聘者如果问你对薪水的要求时,你不妨这样回答:“我不在乎钱的多少,我看重的是我的工作能力物有所值。”瞧,多么“冠冕”的话,前面说不在乎钱的多少,后面说看重自己的工作物有所值,但物有所值靠什么体现,不过是薪水多少!钱的多少?所以它其实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话,表面上却能给人以“敬业”的精神感动!
在人际交往中,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越是生疏的,越是彬彬有礼,而越是关系亲昵,越是可以开可怕而荒诞的玩笑。由于这类玩笑的自我矛盾性和非攻击性,因而十分风趣可笑。
自相矛盾幽默术的关键是要造成一种意义上的对立,从而产生逻辑上的抵触。它其实是一种“轻喜剧”式的幽默,不论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不论是讽喻他人的,还是自我暴露的,都能给你带来舒畅的笑意。
反话正说幽默术是用肯定语气表达否定意义的一种幽默。
也许大家记得几年前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上任前的一则幽默。当时,克林顿想让她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这一职务要求必须会说法语。奥尔布赖特会讲多种语言,且才干非凡,克林顿认为她是最佳人选,可奥尔布赖特对此职务并不热衷,她感兴趣是的国务卿的宝座。于是当克林顿就准备任命她为驻联合国大使的想法征询她的意见时,奥尔布赖特微微一笑,风趣地说:“我不会说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