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医生要向听众说明健康检查的重要性,他是这样开头的:“诸位,你们知道按照人寿保险的表格,你还能活多少岁吗?按寿险统计学家说,你的寿命,就是你现在的年龄和八十岁之差的三分之二。比方你现在是三十五岁,那么,你现在的年龄和八十岁之差是四十五,那你的寿命,就是四十五的三分之二了,就是你还能活三十年。这样够吗?不,不,我们谁都想多活几年的。然而,这种表格,是根据千百万人精确统计而成的,绝对不会有错的。那么,我们难道不能逃过这个结果吗?不,只要你小心谨慎保养适宜,一定不难达到这个目的。你第一步该做的,就是你得常常做详细的健康检查……”在演说开端,讲一些与听众切身相关的内容,将自己置于与听众促膝谈心,为听众着想的立场,这样就能轻松消除彼此的心理距离。
创造恰当的氛围
1858年,林肯在竞选美国上议院议员的时候,在伊利诺斯州南部进行了一次竞选演说。
那时,当地人非常的野蛮,在公共场所也要腰挂短枪,腿绑利刃,尤其是畜养黑奴的奴隶主们,他们平时对废奴主义者就非常仇恨,当然对林肯到此作反对奴隶制的演说,更是恨之入骨,并立下誓言,只要林肯敢来,就置他于死地。
演说之前,林肯亲自和对方的首领相见。在热烈地握手之后,林肯心平气和地开始了他的演说:
“南伊利诺斯州的同乡们,肯塔基的同乡们,密苏里的同乡们——听说在场的就有些人要下决心和我作对,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一个爽直的平民,我为什么不能和你们一样,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呢?
“好朋友,我不是来干涉你们的,我是你们中间的一员。我生于肯塔基,长于伊利诺斯,正和你们一样,是从苦难的环境中苦苦挣扎出来的。“我认识你们,你们认识我应该更清楚些。如果真的认识了我,你们就知道,我来这里并不想做与你们不利的事,当然你们也绝不想做出对我不利的事。
“同乡们,让我们大家以朋友的态度交往。我是立志要在世上做一个最谦和的人。我现在对你们诚恳的要求是,请你们允许我说几句话。你们是勇敢而豪爽的人们,这个想法一定不会遭到拒绝吧!现在就让我们诚恳地讲一个严重的问题,看看如何?”
林肯这样的几句“套近乎”式的开场白,竟把将起的敌意变为大声喝彩。他一开始就力挽狂澜,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里的大部分人,后来竟成了林肯的朋友。
清末光绪年间,有个叫何梅谷的人,以研究孔孟学说闻名于世。他的老伴却特别信佛,每天从早到晚要念上一千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不让她念,她不听。何梅谷担心这件事会在文人中成为笑柄,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来“改造”自己的老伴。
一天,他叫夫人,老伴答应了;再叫,老伴又答应了;还叫,老伴生气了,不再答理他了。何梅谷更来劲了,连声又叫了几声,老伴大怒道:“跟叫魂似的,没完没了,真烦人!”
何梅谷趁机开导她:
“我这才叫了你几遍,你就生气了,你一天念一千遍观世音,菩萨就不烦吗?”
老伴顿时省悟,从此再也不日诵观音千遍了。
美国一位大学校长运用实际表演法作报告,也收到很好的效果。在一次集会时,校长面容严肃,戴方帽、穿礼服登台,只讲了几句开场白,就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写着什么,然后把笔记本丢在地上。又掏出香蕉吃,把皮随手扔掉,接着是嚼糖果、花生,最后竟把泡泡糖的渣也吐在台上,还用脚踩了踩。
当学生们再也看不下去时,校长开口了:
“各位同学,大家已经看清楚什么是不道德了,从现在起,我们要共同维护校园的整洁,报告完了。”
某厂正在举行一次演讲比赛。这时,一位女选手走上台,“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论坚守岗位》。”女选手嗓音甜润,吐字清晰。
突然,她停止了演讲,走下讲台,径直向会场外走去。台下的听众面面相觑,先是小声议论,继而喧声四起。
几分钟后,她才慢腾腾回到台上,面对激怒的听众,充满激情地说:“如果我在演讲时离开讲台是不能容忍的话,那么,工作时间纪律松弛,玩忽职守,擅离生产岗位,难道就不应该谴责吗?我的演讲完了。”人们沉默了一会,随即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由此可见,在论辩时根据对方不同的心理特征,选择不同的环境与地点,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气氛是相当重要的。
恰如其分的氛围是人们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条件,好的氛围可以让你事半功倍。因为,人是最具感性的。
林肯的几句问候可以化敌为友;何梅谷的现身说法使夫人自悟到日诵观音千遍的荒谬;美国校长运用创造情境的教育方法使同学们和听众受益匪浅。
他们的成功来源于对情境的良好把握,创造恰当的氛围,融理于境,此情此境怎不令人感动?
调整角色争取听众
成功的演讲者在于他明白如何迎合听众的心理。
迎合听众,但不能溜须拍马,否则只会让听众生厌。
一场演讲,如果有人故意捣乱,鼓倒掌、喝倒彩,会场的形势就不易控制,演讲者就会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因此,在演讲之前,演讲者必须充分了解听众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学历、群体性格、社会背景等方面,做到有备而来。
1858年,林肯要竞选美国上议院的议员,他不停地在全国各地作竞选演说。这一次,他来到了美国南部的伊利诺斯州。
那时,伊利诺斯州经济不是很发达,农奴制在那里还很盛行,而林肯则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所以,伊利诺斯州的农场主们对林肯这个废奴主义者恨之入骨。他们甚至扬言,只要林肯敢来做演说就要寻找机会置他于死地。林肯对这些早有所耳闻,但他觉得人与人之间没有沟通不了的问题,决定竞选演说照常进行。同时,他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亲自登门拜见反对者的首领,同他们开诚布公地进行了长谈,互相交流一下意见。
演说那天,人山人海。不少反对者腰挂短枪,腿绑利刃,气氛相当紧张,但林肯还是从容不迫地开始了他的演讲:“南伊利诺斯州的同乡们,肯塔基的同乡们,密苏里的同乡们,听说在场的有些人下决心要和我作对。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一个爽直的平民,我为什么不能和你们一样,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朋友们,我并不是你们所想像的那样来干涉你们的,我也是你们中间的一员。我生于肯塔基,长于伊利诺斯,和你们大部人一样,是从苦难中挣扎过来的。”
“我了解你们,但你们也应该花点时间来了解一下我。如果你们真的了解了我,你就会明白,我来这里并不想做与你们不利的事。当然你们也应该不会做出对我不利的事。”
“同乡们,我们大家应该是朋友。我想做世界上最谦和的人。所以,我诚恳地请求大家:请你们允许我说几句话。”
“你们都是勇敢、豪爽的人,这你们不会否认吧!现在就让我们诚恳地讨论一个严重的问题,如何?”
这几句近似套近乎的开场白,居然起到了奇效。会场刚开始的那种敌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场热烈的掌声。
林肯之所以会成功,因为他明白:自己是竞选者,最需要的是选票,而不是与这些人的恩恩怨怨。因此,他并没有直接面对双方争执的焦点——奴隶问题,而是借同乡关系来拉拢这些人的感情,赢得他们的好感。
当代演讲家曲啸曾应邀到沈阳一所监狱里作演讲。演讲的对象不是管教干部而是那些罪犯。
这个前所未有的演讲让曲啸犯了愁。众所周知,罪犯是个特殊群体,他们因触犯了法律而接受应有的惩罚,但这群人之中真是鱼目混珠什么人都有,如何才能把他们吸引到自己的演讲中来,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演讲接受一次教育呢?
曲啸经过苦心琢磨,一篇演讲稿终于出笼了。
演讲这天,曲啸步入会场,犯人们在武警和管教干部的看管下井然有序地端坐台下,会场鸦雀无声。但曲啸看得出很多人漠不关心,眼神发呆,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于是,曲啸提高声音说道:
“触犯国家法律的青年朋友们,你们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见面……”仅仅说了一个开头,犯人们就自发地鼓起掌来层,因为他们虽触犯了法律,但做人起码的自尊还在。他们看惯了人们对他们冷漠的眼神,听惯了人们对他们的冷嘲热讽,但今天,这个人——曲啸,居然还把他们当作朋友。演讲结束后,许多犯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演讲效果极佳。
人人都有自尊,犯人们虽然失去了人身自由,但他们也是人,也不例外,就像偷东西的人也讨厌人们称呼他们为“贼”。所以,对这些犯人演讲,开头肯定不能说“罪犯们”,曲啸绕开这个弯子,改为“触犯国家法律的青年朋友们”,十分贴切,也让犯人们乐于接受。有了良好的开端,自然也会有一个不错的结尾。
化敌为友法,目的就在于使听众乐于听取演讲者的讲话,这是演讲成功的第一步。只有让听众能够接受你,他才会用心去听,去思考,最终对你心悦诚服。
(第四章)辩论时的口才训练
日常生活中反驳别人的技巧
一个吝啬的老板叫伙计去买酒,伙计向他要钱,他说:“用钱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不花钱买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一会儿伙计提着空瓶回来了。老板十分恼火,责骂道:“你让我喝什么?”
伙计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从有酒的瓶里喝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如果能从空瓶里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显然,老板想不花钱喝酒的言行是不适当的,而如果伙计不知如何机智应对的话,或者可能遭到老板的严厉斥责,或者自己贴钱给老板喝酒。在现实生活中,反驳别人的不适当言行可采用这样一些技巧。
1.比对方更荒谬
一位记者向扎伊尔总统蒙博托说:
“你很富有。据说你的财产达30亿美元!”
显然,这一提问是针对蒙博托本人政治上是否廉洁而来的。对于蒙博托来说,这是一个极其严肃而易动感情的敏感问题。蒙博托听了后发出长时间的哈哈大笑,然后反问道:
“一位比利时议员说我有60亿美元!你听到了吧?”
记者的提问显然是认为扎伊尔总统蒙博托不廉洁,但并没直说,而是用引证的方式来委婉表达的,蒙博托如果发脾气正言厉色地驳斥,则既有失风度体统,又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心平气和地解释恐怕也行不通,谣传的事情能够三言两语澄清真相吗?于是蒙博托除了用“长时间的哈哈大笑”这种体态语表示不屑一顾外,还引用一位比利时议员的话来反问记者,似乎在嘲弄记者的孤陋寡闻,但实际上是以更大的显然是虚构的数字来间接地否定了记者的提问。
2.委婉点拨
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对自己的创作,非常严肃认真,非常注意独创性。对那些模仿、抄袭行为深恶痛绝。
有一次,一位作曲家演奏自己的新作,特意请罗西尼去听他的演奏。罗西尼坐在前排,兴致勃勃地听着,开始听得蛮入神,继而有点不安,再而脸上出现不快的神色。
演奏按其章节继续演下去,罗西尼边听边不时把帽子脱下又戴上,过一会,又把帽子脱下,又戴上,这样,脱下戴上,戴上又脱下,接连好几次……那位作曲家也注意到了罗西尼的这个奇怪的动作和表情,就问他:“这里的演出条件不好,是不是太热了?”
“不,”罗西尼说,“我有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频频脱帽了。”
艺术贵在独创,这样才能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风格乃至形成流派;抄袭与模仿,则只能在艺术巨匠的浓荫中苟且偷生,毫无建树。因此,要反对单纯的模仿,更要杜绝抄袭行为。罗西尼对模仿、抄袭行为的深恶痛绝概源于此。然而,直接的指斥恐怕会使对方十分难堪,罗西尼便用体态语及其说明(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来委婉地表示:“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言外之意是你抄袭了他们的作品。虽然没有明说,那位作曲家的脸一定会涨得通红。
3.循循善诱
俄国的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象征沙皇反动统治的皇宫被革命军队攻占了。当时,俄国的农民们打着火把嚷道,要点燃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将皇宫付之一炬,以解他们心中对沙皇的仇恨,一些有知识的革命工作人员出来劝说,但无济于事。
列宁得知此消息,立即赶到现场。面对着那些义愤填膺的农民,列宁很恳切地说:“农民兄弟们,皇宫是可以烧的。但在点燃它之前,我有几句话要说,你们看可不可以呢?”
农民们一听这话,列宁并不反对他们烧,立即允诺道:“完全可以。”列宁问:“请问这座房子原来住的谁?”
“是沙皇统治者。”农民们大声地回答。
列宁又问:“那它又是谁修建起来的?”
农民们坚定地说:“是我们人民群众。”
“那么,既然是我们人民修建的,现在就让我们的人民代表住,你们说,可不可以呀?”
农民们点点头。
列宁再问:“那还要烧吗?”
“不烧了!”
农民们齐声答道。
皇宫终于保住了。
迁怒于物往往是情感朴直、思维简单化的一种表现,关键在于疏导。面对愤激的群众,列宁的五句循循善诱的问话,理清了群众思路,提高了其思想认识,保住了皇宫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他采取的步骤是,首先理解和赞同群众的观点,这样可以争取到引导群众的时间和机会;其次,正本清源,使农民们懂得,皇宫原来是沙皇统治者居住的,但修建者却是人民群众;如今从沙皇手中夺过来回归人民群众,就应该让人民代表住,这个道理是可以服人的,因此农民们点了点头。最后一问,是强化迂回诱导的结果,让群众明确表态:“皇宫不烧了”,从而完全达到了目的。
4.针锋相对
有一位女作家写完了一部长篇小说,发表后引起轰动,一时成为最畅销的热门书。有个评论家曾向女作家求婚遭到拒绝,怀恨在心,经常在评论中旁敲侧击地贬低这个女作家的才干。有一次文学界举行聚会,许多人当面向女作家表示祝贺,称赞作品的成功。女作家一一表示感谢。忽然那位评论家分开众人,挤到前面,大声向女作家说道:“您这部书的确十分精彩,但不知您能否透露一下秘密:这本书究竟是谁替您写的?”
女作家还陶醉在众人的赞扬声中,冷不防他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在她一愣的刹那,已有人偷偷发笑了。女作家立即清醒地估量了形势,做问题以外的争吵于自己不利,她马上镇静下来,露出谦和的笑容,对评论家说道:“您能这样公正恰当地评价我的作品,我感到十分荣幸,并向您表示由衷的感激!但不知您能否告诉我,这一本书是谁替您读的呢?”评论家的问话,用意十分明显。而女作家的反问,同样针锋相对,潜台词是说,你从来不认真读别人的作品,所作的评论无非信口雌黄。连书都不读的人,有什么资格作评论!巧妙的反问,使评论家陷入了十分狼狈的处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挑衅地对我国外交代表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