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一生要懂得的说话办事全集
28284400000009

第9章 说好话的基础训练(8)

面对这种挑衅性的无稽之谈,我代表回答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须向他国做什么保证。”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反问道:“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向我们做什么保证吗?”

这针锋相对的反法,使对方无言以对,讨了个没趣,满脸窘态。

5.运用幽默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需要肯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受到某种不合理的阻挠或不公正的待遇时,不妨哇哇叫几声,这也是在运用幽默的力量。

当问题已经十分明显,这时再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是懦弱的表现。有一家公司的餐饮部,伙食很差,收费昂贵。职员们经常抱怨吃得不好,甚至也谩骂餐厅负责人。有一回一位职员买了一份菜后叫起来,他用手指捏着一条鱼的尾巴,把它从盘子中提起来,冲餐厅负责人喊道:“喂,你过来问问这条鱼吧,它的肉上哪儿去啦?”另一位职员要的是香酥鸡,他发现没有鸡腿,于是他也叫起来:“上帝啊!这只鸡没有腿!它怎么跑到我这儿来的呢?”

同样,当别人妨碍你的工作时,你也可以提高嗓门回敬他一个幽默。有一位女乘客不停地打扰司机,车子每行一小段路程,她就提醒他,说她要在某个地方下车。司机一直很耐心地听着,不吭声。后来女乘客大叫:“你不说话,我怎么知道要下车的地方到了没有!”

司机也叫起来:“那你就看我的脸吧!我的脸笑开了,你就下去吧!”著名电影导演希区柯克有一次拍摄一部巨片。这部巨片的女主角是个大明星,大美人。可她对自己的形象“精益求精”,不停地唠叨摄影机的角度问题。她一再对希区柯克说,务必从她“最好的一面”来拍摄,“你一定得考虑到我的恳求。”

“抱歉,我做不到!”希区柯克大声说。

“为什么?”

“因为我没法拍你最好的一面,你正把它压在椅子上!”

在和不喜欢的人相处的时候,运用幽默的力量,既能巧妙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又能避免造成过分尴尬的局面,伤害别人的感情。

用铁的事实揭示真相

引证事实揭露真相是论辩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在辩论中,善于发现疑点,戳穿谎言,恢复事情的本来面目,是取胜的关键。

1946年,李先念曾和周恩来一起,就中原停战问题同国民党实力派谈判。

国民党代表郭忏在前一项议程还没讨论完的情况下,就要求讨论所谓中共中原军区部队挑起军事冲突问题。美方代表对他的这种无理要求竟默然相许。郭忏更加得意,拿着编造的所谓“证据”对我中原部队大肆诬蔑,指责我军在停战令下达后仍进攻国军。

面对郭忏的无理取闹,李先念从容不迫,等郭忏话音一落,便站了起来,不慌不忙地说:“我有个问题想请教郭将军,抗战八年,你们的部队一直呆在什么地方?你说我军侵占了你们的地方,请问,你们在这些地方的部队又是在哪儿同日本鬼子打仗?你们从未来过这些地方,怎么能说这些地方是我们侵占了呢?”

郭忏被问得哑口无言。李先念继续言道:“八年抗战,新四军五师一直坚持在敌后,解放了90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消灭日伪军二十余万人,经历大小战斗万余次,消灭了大量敌人。这些历史事实,不是郭将军所能否认的。不仅黄陵的河、塔尔岗、安陆的赵家棚、积阳山等地是我军的阵地,而且整个鄂、豫、湘、皖、赣边区都是我军收复的失地。这里的每一座村庄,每一个山头,每一条河沟,都有我们战士的鲜血和汗水,都印下了我们战士的足迹。不错,八年之中,不抗不战者大有人在;抗战胜利后,抢占胜利果实者大有人在;停战令下达后,争夺地盘者大有人在,人民自有公断。我军既有恪守停战协议之责任,亦有回击来犯者之权利,‘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是事理之必然。为澄清是非,我提议,双方代表组成后,不妨去实地视察,听听当地老百姓的话,谁是谁非则不言自明。”

一席话,将郭忏驳斥得哑口无言,不仅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狼子野心,以正视听,同时还大大地提高了我党我军的威信,使得敌人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这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李先念将军所讲的道理之所以气贯长虹,具有压倒优势之力,是因为他用铁的事实说话,对方假相就会不攻自破。

偷梁换柱巧推理

美妙的语言是智慧的具体体现,而偷梁换柱的推理是美妙语言的最好表达。

有这么一幅漫画,主要人物是一个头顶有三根毛的穷小孩,不妨叫他“三毛”吧。这个漫画的场境大致是这样的:一位阔太太牵着一条哈巴狗上街,见了三毛,想拿他开心取乐,就对三毛说:“只要你对我的狗喊一声爸,我就赏你一块大洋。”

三毛敲了敲脑袋,想了想道:“喊一声一块,喊10声呢?”

“给10块!”阔太太很大方地吼道。

三毛躬下身,摸着狗,一连喊了10声“爸”,阔太太大笑一声,真的给了三毛10块大洋。

这时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三毛向阔太太点了点头,故意提高嗓音,拉长声调喊道:“谢谢你,妈——”

有爸有妈才有儿子,这是常理,而这里三毛一声“妈”,把情节向前推理成,狗和阔太太是夫妻,这就比三毛和狗是父子关系更荒唐,虽然三毛没直接说出来,但已是不言自明的事了。三毛是一报还一报,只不过为保护自己;阔太太呢,是功败垂成,自食其果。

人们都知道正常情况下,相同的原因会产生相同的结果,不同的原因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在同样的条件下,却产生不同的结果,从常理上讲,这不合逻辑,做这样的推理,则是一种弱智的表现。然而对于精明人来说,情况则完全相反,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同因异果,越能构成精明。

这种精明的推理在社交活动中极有实用价值,它能让你在情况不断变幻的条件下,总是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理由,哪怕互相对立的理由,也都能为你所用。

林是一位很有演讲天才的人,当地成立了一个演讲俱乐部,想吸收他为会员。但他也必须和其他会员一样先演讲一次,刚开始大家都希望他能有上乘表现,于是规定他最后一个上台,大家满怀期待地立于台下。

林登上了演讲台,开口便问:“各位,你们知道我要讲什么吗?”大伙异口同声地答:“不知道!”

“怎么,你们竟不知我要讲什么。如此无理,那我讲了还有什么用?”说着便走下了讲台。大家一时哑口无言。

第二天,他又登上讲台,对听众说:“各位,你们知道我要讲什么吗?”“知道!”这回大家吸取了教训,异口同声地答道。

“好啦”,林说,“既然大家已知道了我要讲什么,那我重复一遍又有什么用呢?”说完又走下了讲台,大家再次哑然。

他总是这样,大家便商量了一个办法,待他下次演讲时,有一部分人说“知道”,而另一部分人说:“不知道”,这样,林就没法下台了。第三天,林又登上了演讲台,当他再次像前两次一样发问后,台下便有人喊“知道”,有人喊“不知道”。

林一笑:“那好吧,那就让知道的人给不知道的人讲吧!”

说完一甩袖子走下演讲台,扬长而去。大家一时间目瞪口呆,然后又忽然“轰”地大笑起来。

林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利用“知道”与“不知道”这两个不具体的,虚幻的概念,从而推理出与大家希望完全相反的结果,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对方怎样变化,理由也总会跟着变化,而行为却一点不变。

在这里,林给大家讲的不是长篇大论,而是风趣和精明人的智慧。同时也让人们悟出演讲的概念要清楚、具体,不能含糊不清,因此,人们在“上当”之余,也受益匪浅。

由此可见,精明人的推理主要是利用对方不稳定的前提或由自己假定的前提,来推理引申的某种似是而非的结论和判断,它不是常理逻辑上的必然结果,而是走入歧途的带有偶然性和意外性的结果。

层层剥笋让听者自己说服自己

凡事都要由浅至深,循序渐进,步步为营,逐步推进。

齐诺芬的《纪念录》中,有一段关于苏格拉底和欧西德的对话。

欧西德:我生平所做之事,有无“不正”的?

苏格拉底:那么,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正”,什么是“不正”吗?欧西德:能。

苏格拉底:虚伪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偷盗呢?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侮辱他人呢?

欧西德:不正。

苏格拉底:偷窃敌人而侮辱敌人,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你方才说侮辱他人和偷窃都是不正,现在又何言正呢?欧西德:不正只可对敌不可对友。

苏格拉底:假如有一将军见其军队士气颓废,不能作战,他便欺骗他们,说‘救兵将至,勇往直前吧!’因此,他的军队大获全胜,这是正还是不正?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小孩生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味很甜”。孩子吃了,救了性命,这是正还是不正?

欧西德:正。

苏格拉底:你说不正只可对敌,不可对友,何以现在又可以对友呢?欧西德:……

在这里,苏格拉底便是运用层层剥笋的办法,一步步说出欧西德逻辑上的错误,最终使他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苏格拉底。

生活中,在某些场合,你不妨运用此方法,循序渐进,把握脉络,把道理说透,不由得对方不服。

1921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哈默听说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鼓励吸收外资,就想把自己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展到苏联这个庞大的国外市场。他想,目前苏联最需要的是消灭饥荒,得到大量的粮食,而此时美国正值粮食大丰收之际,一美元可买到35.24斤大米。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往市场出售。而苏联盛产毛皮、白金、绿宝石,这些正是美国市场急需的,如果能交换双方的产品,岂不是要大赚一把?哈默打定主意,便来到了苏联。

哈默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早晨,就被召到列宁的办公室,列宁和他作了亲切的交谈。粮食问题谈完以后,列宁对哈默说:“先生,不知你对在苏联投资、经营企业有无兴趣?”

哈默听了,默不作声,面无表情。

因为,当时西方对苏联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抱有很深的偏见,作了许多恶意宣传,使许多人把苏联看成可怕的怪物。到苏联经商或投资办企业,被人称作“到月球探险”。常言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哈默虽做了勇敢的探险者,同苏联做了一笔粮食交易,但对在苏联投资办企业一事,还是心存顾虑。列宁看透了哈默的心事。于是,他讲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我们实行新的政策,目的是为了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欢迎所有的朋友到这里投资,并给予优惠,我以官方的名义担保你们不会受到任何人为的损害。”

哈默还是不语。

列宁看出他还是心存疑虑,便接着开展心理攻势:“你放心,我们的政府不仅不会给你增添任何麻烦,还会向你提供任何帮助。”

列宁看到哈默的眼神中还流露出不放心的意思,就索性把话说得一清二楚:

“我们都明白,我们必须确定一些条件,保证我们有利可图,商人不是慈善家,除非觉得可以赚钱,不然只有傻瓜才会在苏联投资,你说对吧,哈默先生?”

就这样,列宁终于说服了哈默。不久之后,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联经营企业的美国人。

列宁对哈默的不解和疑惑,像剥竹笋一样逐层加以分析、解释,循序渐进,说理透彻,使得哈默解除疑虑,最终在苏联投资。

运用层层剥笋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你要明白“剥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而后在“剥”的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一目的,也就是说,你每一步都是为最后的目的服务的,不涉及最终目的或者与最终目的仅仅是有些牵连的问题最好不要涉及。

其次,在“剥”的过程中要有层次,即要循序渐进。前一步是为下一步服务的,中间不能有脱节,否则就给人一种牵强附会、强拉硬扯的感觉。总之,层层剥笋法的运用要靠你在实践中慢慢去领悟,只有不断实践,才能熟练地运用,才能达到目的。

利用寓言法产生强大的雄辩论服

寓言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化的手法来说明某一深刻哲理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劝诫或讽刺的意味。在论辩中恰当地运用寓言,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我们的论辩产生强大的雄辩说服力。

由于寓言是借助假托的故事中的形象与我们观点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来表达我们的思想的,因而不直接说出我们的论点而用寓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达到委婉曲折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愿望的目的。

有一天,庄周贫穷无粮,已达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他万般无奈,只得去朋友家里借粮。那朋友满口答应:“好说,好说,不过我正要进城收租,等我半个月回来后,一定借给你粮食。”庄周心想:半个月后我全家岂不早就饿死了?于是他说:“刚才我遇到一件奇怪的事,你想不想听?”朋友说:“我最爱听新奇的事了,快讲!”于是庄周说道:“刚才半路上,我听到‘救命’的喊声,我四下张望,看到路旁干涸的车沟里有条小鱼,嘴巴一张一张地说:‘我现在快渴死了,你能不能给我一瓢水,救我一命?’我对它说:‘我将到南方吴越两国游说,让他们引西江的水来救你,可以吗?’小鲫鱼听了,气得变了脸色,说:‘我现在已快干死了,等你把西江的水引来,我早已变成鱼干了,你还不如到鱼干店里去找我吧!’”

朋友听到这里,连忙向他道歉,并立即把满满一袋粮食借给他了。庄周并不是直述自己迫在眉睫的困境,而是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其中,既有机智敏捷的嘲弄,又有诙谐俏皮的调侃,更融入深刻丰富的哲理,具有非同一般的雄辩说服力。

运用讽喻法增加论辩的说服力

诗歌离不开“赋、比、兴”这三种基本手法,这是读过诗的人都知道的文学常识。比喻也是最常用的文学手法,而聪明的雄辩家们也同样离不开说理生动的各种比喻手法,使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简单有趣,增加论辩的说服力,以达到说理服人的目的。

比喻重在“贴切”,就是说本体和喻体要紧密联系,甚至是达到独一无二的紧密联系,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解释正是比喻的典范之作。

震撼世界的相对论,是科学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要用一个比喻将这样高深的理论说清楚显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晚年的爱因斯坦有一次是这样向青年学生们解释相对论的:“当你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上两小时,你会感到好像坐了一分钟;但要是你和一个很丑的老头坐在一起,哪怕只坐上一分钟,你却感到好像是坐了两小时。这就是相对论。”毫无疑问,爱因斯坦比喻的贴切性是完美的,莫测高深的相对论在比喻的作用下,变得十分易于接受,这正是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的巨大作用。在此,我们着重介绍一下比喻中的讽喻法。讽喻的特殊之处在于不满足于本体和喻体间的某一相似点,而是将喻体作为一个完整的内容来展开,通过展开的情节、故事内容和形象的描述等来作为联类取喻的基础。讽喻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委婉的规劝,起启发的作用。二是辛辣的讽刺或谴责。

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中的史良,被指控参与策划、发动了“西安事变”。在法庭上,史良在与法官、检察官的论辩中,就运用了讽喻的论辩技巧。来看看他们之间的这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