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舍得得充满在经商活动中,演绎着成功和失败的故事。
作为商人的你,只有明辨“舍得”之变,领略“舍得”之奥,使心境平和通达,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大智慧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有效的事情,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才能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真正的事业上,在“舍得”之中成就自己。
吃小亏,赢大利
俗话说,吃亏是福,意思是说表面上看吃亏,实际上得了更大的益处。
做人不要怕吃亏,不管是大亏,还是小亏,只要是经过权衡主动的付出,最后你就亏不了。
吃亏是福,因为人都有趋利的本性,你吃点儿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从而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
北京和德集团的飞速发展就在于此。
曾经重组国嘉实业达到借壳上市的和德集团,借壳之前是个传统的进出口公司。从1994年开始,短短三四年间,资产从3个亿发展到30个亿,主要就是靠鱼粉进出口生意。鼎盛时期的和德,是世界上做进出口鱼粉贸易公司中最大的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85%的垄断地位。
它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规模?价格是关键!和德的报价永远是同行业中最低的,它出售的鱼粉每吨销售价比进价要低将近100元左右。
这样的生意岂不是越做越赔?其实不然。一方面,和德要求所有的买家在签订购买合同的同时预先支付400%~50%的订金,合同一般都是三个月以上的远期合同。这样,就有50%的货款至少提前90天进入和德的账户,然后在国外出口商发出装船通知单之后支付另外50%的货款。在将近30天的行船时间内,和德就可以白白占用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和德在业内的绝对垄断地位,使得它的信用很高,又可以在不具备任何抵押的情况下获得180天的信用证额度。两者相加,和德在一年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可以有大量的资金在账。
有了钱就好办事,仅仅是用这部分资金进行一级市场上的新股认购,20%甚至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就完全可以弥补在鱼粉贸易中的损失。至于账面上的亏损而省掉的税金,还有大量的货物贸易使它在与保险公司、银行、码头等方面谈判时占据的优势,则更是外人看不到的。
和德的董事长毕福君,后来虽然因为盲目进军高科技而落败,但在饲料进出口方面却算得上是英雄。用他的话来说:“经商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字——卖!卖!卖!”
大量的销售才能保证大量的现金流量,而大量销售的秘诀就是让利。
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但是吃亏也是需要技巧的,会吃亏的人,亏吃在明处,便宜占在暗处,让你被占了便宜还感激不尽,这也是经商的智慧。
商战变幻莫测,要不断调整战略战术,这种调整的目的在于赢利。但有时为了赢利,吃些小亏是完全必要的。
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一家叫奥兹莫比尔的汽车厂,它的生意曾长期不振,使工厂面临倒闭的局面。该厂总裁决定从推销入手,扭转危机。
采用什么样的推销方法最好呢?总裁认真反思了该厂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竞争对手以及其他商品的推销术进行了认真的比较分析,最后博采众长,大胆设计了“买一送一”的推销方法。
该厂积压着一批轿车,未能及时脱手,资金不能回笼,仓租利息却不断增加。所以广告中便特别声明——谁买一辆托罗纳多牌轿车,就可以免费得到一辆“南方”牌轿车。
买一送一的推销方法,由来已久,使用面也很广,但一般做法只是免费赠送一些小额商品。如买电视机,送一个小玩具;买录像机,送一盒录像带等等。这种给顾客一点恩惠的推销方式,最初的确能起到很大的促销作用,但时间一久,使用者多了,消费者也就慢慢不感兴趣了。
给顾客送礼给回扣的做法,也是个推销老办法。但是,所送礼品的价值或回扣数目同样都较小,不可能起到引起消费者震动的效果。
奥兹莫比尔汽车厂对各种推销方法的长处兼容并蓄,尽可能克服因方法陈旧使消费者麻木迟钝的缺点,大胆推出买一辆轿车便送一辆轿车的“出格”办法,果然一鸣惊人,使很多对广告习以为常的人为之刮目,到处传告。许多人闻讯后不辞远途也要来看个究竟。
该厂的经销部一下子门庭若市。过去无人问津的积压轿车很快就以21500美元一辆被顾客买走,该厂一一兑现广告中的承诺,免费赠送一辆崭新的“南方牌”轿车。
如此销售,等于每辆轿车少卖了5000美元,是不是亏了血本?
其实不然,奥兹莫比尔汽车厂不仅没有亏本,而且由此还得到了多种好处。因为这些车都是积压的库存车,仅以积压一年计算,每辆车损失的利息、仓租以及保养费等就已接近了这个数目。而现在,不仅积压的车全卖光了,而且资金迅速回笼,可以扩大再生产了。另外,随着“托罗纳多”牌轿车使用者的增多,该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其名声变大的同时,另一个新的牌子“南方”牌也被带出来了——这一低档轿车以“赠品”问世,最后开始独立行销。
奥兹莫比尔汽车厂从此起死回生,生意兴隆。
奥兹莫比尔汽车厂为了总体目标,为了整体利益,敢于吃小亏,善于吃小亏,真正做到了吃小亏、赢大利。
总之,吃小亏、赢大利,是一种比较高明和远见的办事技巧。一个人只要愿意吃小亏,不去事事占便宜、讨好处,日后必有大“便宜”可得,也必成“正果”。
合作双赢,互利互惠
合作才有竞争力,其结果是双赢发展。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言,自己单干是做“加”法,与人合作是做“乘”法;要知道,每个商家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倘能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就能共同提高经营实力和竞争实力,这就是合作的好处。
合作双赢是一种商道。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使商人意识到“你死我活”的独占欲望的结果是一无所有,得到的只会是比以前更糟的境遇。而双赢则可以改变这种境况:它使双方从对抗到合作,从无序到有序,从短暂的存在到永久的矗立。这些都显示出双赢理念代表着一种奋进的精神、一种公正的理念和一种精明睿智的思想。。
无可否认,竞争和利己心是人类最古老的法则。以获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为标准,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可以获得以下几种结局:利己——利人;利己——不损人;利己——损人;不利己——利人;不利己——不损人;损已——不利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木匠与石匠,本非同行,属于见面点头微笑一下的关系,恰遏某次竞标活动,两行有了合作的机会。此时,老木匠与无知任性的小徒弟起了不应有的内讧,结果两人均身陷被惩处的危境。小木匠也后悔了。但错误已成事实,不可更改。关键时刻,作为竞争对手的石匠却做出了大义之举——他利用自己的长处及时挽救了木匠面临的危难。纯朴而智慧的石匠没有“落井下石”,而是朝木匠伸出了援助之手,把一场灾难及时地消除在了萌芽状态。于是,木匠与石匠从此合作,他们在日后继续合作,取长补短,带来了事业的良性发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局面。
因此,我们应把“双赢”作为一个核心,牢记在心,探求一种对大家都有好处的方案,而不是一味地想要多赚别人一点儿。
竞争中持友好合作姿态,避免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恶性竞争;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同时,保证自己的最大利益。这是当代商场中的生存法则之一。
20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汽车大量倾销到美国市场。由于日本汽车质量好,价格又较美国汽车低廉,所以给美国汽车工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争夺美国汽车市场,美日双方的斗争一直在激烈地进行着。
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开始征集赞助单位时,刚一听到主办人尤伯罗斯宣布招标的消息,日本的日产汽车公司立即电告组委会,要求参加赞助、并主动提出出资500万美元,并表示如果有必要可以再增加,无论如何要争取到赞助权。一旦争得赞助权,将会给公司带来难以想象的利润和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两大汽车生产厂家“通用”和“福特”听到日本方面提出申请的消息后,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一致对外的对策:如果日产在这次招标中争到了赞助权,将对两家的利益产生严重的威胁,所以绝不能让他如愿。双方几经协商后,决定让实力最为雄厚的“通用”汽车公司和日产公司进行较量,“福特”则退出竞争,在背后全力支持“通用”。“通用”得到了“福特”公司的支持,立即通知尤伯罗斯,愿意出资600万美元,并提供500辆别克牌轿车,供各国运动员和贵宾乘坐,另外还将特制10辆最豪华、最新型的高级轿车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各国元首的专用车。
日产汽车听到通用公司的报价之后,便向组委会表示,要多少车提供多少车,没有数量的限制,赞助费还可以提升。
但无论日产汽车公司如何提高赞助费的额度,也总是敌不过有“福特”做后盾的“通用”汽车公司的报价。最后,“通用”汽车公司战胜了日产汽车公司,以900万美元的赞助费同组委会签了合约。
在这场争夺战中,单枪匹马的日产只能以失败告终。
合作才有竞争力,其结果是双赢发展。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言,自己单干是做“加”法,与人合作是做“乘”法;要知道,每个商家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倘能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就能共同提高经营实力和竞争实力,这就是合作的好处。
事实上,市场竞争中的对手们不仅可以在竞争中达成某种默契,还可以在竞争中建立直接合作关系,例如连锁经营、互相参股、统一商圈内的价格等等。
合作自有合作的好处。在竞争中合作,能够变小资本为大资本,尤其在开辟新市场时,合作就具有很大的优势,过去单个资本不敢冒险的市场,现在则可轻松地切人。
如果合作是跨地区的,那么,一夜之间,商圈范围就可以成倍地扩大。
还有不少行业,因为企业商家没有一定的经营规模,达不到起码的经营效益,商家就只能望洋兴叹,不敢进入。而通过合作,规模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合作伙伴从中获得的效益,就不是简单的倍加,而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头脑冷静点,多想想合作的可能性呢?
市场既是狭窄的,又是无限宽阔的,就看你的眼光和心胸如何。眼光短浅、心胸狭窄的商家,常常会有冤家对头狭路相逢;而志向远大、心胸开阔的商家,既竞争又合作,则容易在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上,开辟出宽阔的天地。
成人之美,方能互惠
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人急功近利,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
但急功只能取小利。经商做生意必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放长线钓大鱼。有时候,欲要取之,必先予之,放鸭得凤,欲擒故纵。这是商战中必胜之道。
“成人之美,方能惠己”,意思是让别人占便宜,自己也会占便宜,让别人赚了钱,自己也就赚了钱。做生意讲诚信,也就是讲信誉,为了赢得或保护信誉,也许会一时有亏损,但必定会长久获益。
美国国际农机公司刚创立时,只生产农用收割机这一类的农机产品。公司开业的头几年,生意十分萧条,总共才卖出几台收割机,连工人的工资都保证不了,总是入不敷出。最后公司创始人梅考科连父亲曾给他的遗产都亏光了,还欠下了沉重的债务。
有一天夜里,梅考科怎么也睡不着,他反复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白天他和助手深入研究了自己的产品,无论从性能还是使用方法,自己的收割机并不比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差,可以说是当时国内的一流产品,而且自己的产品价格也适中。因此他得出结论,问题就出在营销策略不得当。所以必须从营销策略着手,才能使自已的公司摆脱困境。
经过再三地分析比较,他决定采用一种全新的推销方法,在推销技巧上下工夫。
梅考科的推销新法是“保证赔偿法”,就是购买他公司收割机的人在头两年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是人为的事故而导致机器出了故障和毛病,公司不仅会像其他厂家那样免费维修,而且因机器损坏耽误了收割进度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全部由梅考科的公司负责赔偿。
他的这个决定刚一提出,就遭到公司内部高层人员的集体反对。
他们认为,这样会给公司带来不堪设想的麻烦,因为一台收割机坏了。究竟是由于质量问题还是因为操作人员使用不当,厂家不在现场,是很难分清的。调查起来也是很费时费力的,不仅要花时间花金钱,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更难办的是,因为收割机坏了而耽误收割的经济赔偿,那是难以把握的数字,风险太大了,怎么可以轻易去尝试!大家一致劝梅考科放弃此方法,另寻高招。
梅考科却认为,要想挽救公司就必须敢于冒险,现在农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如果再不开拓出一条新路来,在市场上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最终只能是落个“破产”的下场。实行赔偿制度是一种全新的销售方法,是一种出奇制胜的新招数,虽然暂时可能会赔些钱,或许还会惹上一些麻烦,但这只是暂时的,等打开了市场,赢得了信誉,这些损失就会加倍地补偿回来。大家听了梅考科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并且公司目前的处境也真的是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梅考科这一新的营销策略并非是建立在“赌一把”的出发点上,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并附带一系列的附加程序。在实行赔偿方略的同时,他发动公司上下献计献策,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千方百计地防止自己的收割机出现质量事故,并对售出的收割机实行跟踪服务,还时常对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倾听用户的意见。这样,用户逐渐地对梅考科公司的收割机有了信心,有了购买意向。经过使用后,发现他们的收割机果真是质量上乘,于是大家纷纷前来购买。国际农机公司的生意开始兴隆起来,赔偿法刚实行时造成的损失不久就赚了回来。没有几年工夫,这家公司日益发展壮大,最后成为真正的国际性的大公司,产品远销到许多国家,成为市场的名牌产品!
可见,梅考科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保证赔偿法”。这可谓是成人之美,方能互惠的典范应用。在商业竞争中,有些人急功近利,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但急功只能取小利,经商做生意必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放长线钓大鱼。有时候,欲要取之,必先予之,放鸭得凤,欲擒故纵。这是商战中必胜之道。无独有偶,下面这是一种独特的“付出眼前利益”法:
美国有一家公司专门经销煤油及煤油炉。公司创立伊始,“池塘无鱼”,一个顾客也没有。于是他们大量刊登广告,极力宣扬煤油炉的好处。然而,收效甚微,产品依旧无人问津,货物大量堆积,公司还未跨出摇篮便有了窒息的迹象。
有一天,老板突然宣布他要“培养顾客”,他挥手招来手下职员,叫他们挨家换户去给居民无偿赠送煤油炉。职员们大惑不解,以为老板愁疯了。但令在必行,他们只得分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