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强调的就是你要有为这个世界做出贡献所付出的劳动成本大部分来源于知识,进入数字时代的知识不断更新,所以你要不断地调整知识结构,及时充电。去学习所不知道的,去学习能带给你财富的知识吧,一定要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但一定不要成为『书呆子』。
把知识转化为资本
在知识更新换代更快的年代里,知识在经济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渊博之士出路多。但并非有知识就有财富,知识变成财富还要有一个运用的过程。比如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国家,博士是最高学位,应该是拥有了渊博知识的博学之士,然而各个国家的博士都不是富有的象征,同样存在着贫穷和失业问题。与此相反,许多富豪的学历并不高,所掌握的知识也并不是很多,但他们有生意的头脑,有赚钱的远见,照样是财源滚滚。事实上,知识就是知识,财富就是财富,知识不等于财富。尤其是在具体的问题,具体的人身上,尤为如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富翁大多也是知识大亨;但知识大亨却不见得都是富翁,二者之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如果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了知识就能发财,持有多少知识就能立即兑换成多少现金,那是非常幼稚的想法。我们说知识能创造财富,但不是笼统指一般的知识,也不是指存在于人的大脑或书本上的那种知识,而是指资本化以后的知识。而如何将知识资本化,是决定知识能否转化为财富的关键。过去许多人穷首皓经,学富五车,但却终生贫困潦倒,原因就在于没有将掌握的知识资本有效地转化为产业资本。
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可以说是广大知识分子的通病。他们尽管知识渊博、才华出众、富于创造,但由于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或者耻于将智慧与知识转化成金钱,于是他们的知识与智慧只能像被埋没的宝藏一样,一钱不值;或者为别人偶然得到,钱让别人赚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的富有与他本身拥有的知识的多少并不一定成正比。一个高中毕业生,如果能将自己的知识资本化,并善于借用别人的智慧,他可以财源滚滚;相反,一个知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如果无法将自己的知识资本化,他就永远富不起来。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仅有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将知识资本化。谁能勇敢地将自己的知识与智慧推向市场转化成产品,谁就能成为新一代富翁。知识烂在肚子里的人注定要一生受穷。
美国教育专家希尔博士告诉我们:知识本身并不会吸引金钱,除非我们懂得运用我们的智慧,通过一个实际的行动方案,方可聚财。知识本身只是“潜力”,我们要懂得运用有组织性的计划,才能将这潜力变为力量,再转化为金钱。著名的例子如100多年前的诺贝尔,在其研制成功炸药后,他创办了公司,并留下了一个900万美元的基金,他是运用其自身的知识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而获得财富的一个早期典型的代表人物。现在,善于将知识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而成富豪者,比比皆是。“周林频谱仪”的发明者周林是一位资深的学者,他也是将科学技术知识迅速转化为物质生产,从而获得巨大成功、获得巨额利润。
到过美国访问的人都知道,美国的许多教授都以开公司为荣,特别是哈佛大学公开鼓励教授至少20%的时间在外兼职,正因为如此,全美5000强企业中1/5的老板出自哈佛大学毕业生,因为老师自己的经历就是教学案例。但在中国,却有“教授经商,输得精光”之说,这一方面是有的教授确实不善于经商;另一方面则是许多教授缺乏自信心,没有大胆地把自身拥有的知识资本有效地转化为产业资本,只能平平凡凡过一生。
1997年,李卫武拿出准备买博士生导师楼房的12万元稿费,又鼓动8位老教授集资8万元,总计20万元注册成立了畅响公司,主业定位在为农民提供生物制剂产品。区区20万元,在现代社会里办公司,实在是少得可怜。但是,知识——高新技术,足以让他们一夜成名。
一批老教授是公司的“主角”,他们主要来自3个专业:一是生命科学和环境保护,以产品研究、开发为主;二是植保、园艺、水产和兽禽专业,以产品示范、推广及售后服务为主;三是管理营销专家。这些教授分别从日本、美国等地引进复合菌母液,对菌种进行分离、培壮、提炼。教授们用多年的积蓄和稿费,开发出系列活菌制剂产品,不仅完全适合中国的气候和生产环境,而且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畅响EM是“教授公司”的主导产品。何谓EM?简单地说,就是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究应用技术,其奇妙之处在于可让稻田只长稻子不长草,可让堆积如山的牛粪看不见苍蝇飞舞,闻不到一点臭气,EM技术享有“拯救地球的技术”的美誉,是继“地膜覆盖”、“旱育稀植”之后的第三次农业技术革命。这个面向发达地区和富裕地区的EM产品,让畅响公司拥有了遍布11个省市的1000多名区域经销商队伍和34个示范点,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0年,公司订单达1.7万吨,价值1.2亿元。
“教授公司”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把知识资本转化为了产业资本,从而获取财富。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把知识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呢?创富学专家认为,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练就一双洞察信息的慧眼
计算机网络化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打破了时空界限,使人们能够快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我们可以不对高科技作深入的研究,但一定要学会利用高科技及时捕捉所需的信息。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常常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学会了捕捉信息并迅速果断地处理信息,等于拥有了开启财富之门的钥匙。
强化经济意识
想赚钱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如何将知识资本化。知识资本化的途径很多,最为简单的就是明码标价,公开出卖。你可以高价推销自己,但你也必须考虑你能为买主带来多少收益。另一方面,简单地推销自己也不是一个好办法。想当年,比尔·盖茨如果将自己的知识与智慧高价出卖,而不是自己干,能有上千万财富就算了不起了,绝不可能成为当今世界首富。这就提醒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知识与智慧卖出了事,而是应该思考怎样才能使自己拥有的知识获得更多的钱财。
学会利用别人的知识
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国际化、科技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仅靠个人的智慧是没有多大用武之地的。不懂法律可以聘请法律顾问,不懂机械制造可以聘请机械专家……只要善于运用别人的智慧,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如果你拥有社会需要的知识,可以轻松的借用别人的知识,又善于将这些知识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那你就会在财富世界里游刃有余。
财富来源于聪慧的大脑
丘吉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未来的帝国是头脑的帝国。”1998年2月10日,即将就任总统的金大中为《每日经济》报创刊32周年的题词是“头脑强国”。4月21日他在出席新设计展览会的开幕式时说:“21世纪是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时代,只有‘头脑强国’才能支配世界……。”
“财富来源于聪慧的大脑”,这一名言在知识经济时代,愈来愈显示出它的价值与意义,智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竞争力的资本。
有一个富翁曾对一个强盗说过这么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你可以拿走我的汽车、抢走我所有的钱财,但是,只要不杀死我,留下我的大脑,过不了多久,我就又会拥有这些了!而你呢?把从我这里抢去的钱物挥霍掉之后,你又一贫如洗了……”那个强盗听了似有所悟,便问:“那是为什么呢?”富翁说:“因为我拥有智力,智力可以变成黄金,可以使我拥有一切!”人的智力对命运的影响是巨大的,两个智力水平不同的人,注定会有不同的人生命运——智长者,富;智弱者,穷。
智力对命运的影响常表现在对智慧的运用上。
许多智力条件好的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就在于他们没有把自己的智力作为制胜之本,如果把智力比做金子,金子埋在土中,一丝光也发不出来,金子存在家中,如果不去使用,不把它打制成精美的饰品,金子就如同一块铁。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狗眼看人,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拔那些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看来……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布若先生”,总经理说,“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布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有多少钱,多少斤?”总经理问。
布若又跑去,回来后说有40袋。
“价格是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上。
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吧,看看爱若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爱若对他说:“爱若先生,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爱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总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还将弄几箱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想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大约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作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总经理看一眼红了脸的布若,说:“请他进来。”
所谓智者,说穿了,其实就是有心眼儿,有心计,不瞎闯,不蛮干,不盲动,不胡来。对每一件事都前思后想,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所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即在于智慧的功用。智慧与智慧相争相斗,则大智胜、全智胜、奇智胜、险智胜。
有人向一位商界奇才请教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还是出个题考考你们吧。”
“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道,是你,会怎么办?”
有人说绕道走,也有人说游过去。但他却含笑不语,很久,他说:“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展营运?”
在那样的情况下,你宰得渡客只剩一条短裤,人们也会心甘情愿。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这就是智者与普通人的差别,无须蛮干照样能赚钱,但这并不是说让你不干了,而是应该多开动脑筋。
用脑袋入股
前面已经说过了拥有知识的人并不一定是富翁,重要的是把知识转化为产业资本,但并不是任何形态的知识都可以“兑现”成财富的。这其中还有一个什么知识容易致富与如何运用知识致富的问题。
拿破仑·希尔博士认为:“人类知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知识;另一类是专门知识。普通知识,不论其数量和种类有多少,对于聚敛金钱,是很少能派上用场的,它是基本的、积聚性的。是在大学各科系所有的,几乎是所有文明社会都知道的。”接着,希尔先生进一步指出:知识本身是不会吸引金钱,更不会去攫取权力,除非我们懂得运用我们的智慧,通过一个实际的行动方案,我们才能达到目的。拿破仑·希尔认为,绝大部分的教育系统都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不懂得教他们的学生将知识组织化、实用化,成为“专门知识”。
真正有才能、能发财的人,是那些有专门知识的人,他们能把自己智慧的灵光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追求中将普通知识升华为自己的专门知识,从而达到成功的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完成。所以说谁具有过硬的专门知识,谁就可能成为财富的拥有者。
创业者的任务是完成各项具体工作,是务实而不是务虚。既是做事,就必然涉及做事的常识与技巧、在创业者的实务中,更多的是指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山”就是特定的专业知识。因此,90%的小老板创业的生意都是自己熟悉的行业,是自己以前曾经接触过的行业。这样做,可充分利用以前累积的各种资源,包括专业知识、特定的业务关系,以及自己的各种经验教训又能看清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至于摸黑前进。
不同于打工仔。打工只要扫好自己门前雪,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而特定岗位的工作往往只涉及特定行业的一部分。在现代企业高度分工的情况下,你试图通过打工获得全面的专业知识,还真有一定难度,而自己当老板则要求全面掌握自己生意的所有专业知识,包括产、供、销等。因此,尽管你在特定的行业干了很长一段时间,是一名优秀的专业人员,但也未必表示你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创业的时候,你或多或少都缺少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下的原则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关键问题。
理解行业的核心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