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共产党宣言》再解读
2834800000003

第3章 《共产党宣言》的产生(2)

其次,斗争的方式进步了。过去,工人把自己所受的灾难往往归咎于机器的使用和厂主的狠毒。因此,早期的工人运动往往攻击生产工具本身、往往攻击单个的资本家,直接表现为捣毁机器、焚烧厂房、殴打厂主等原始的斗争方式。这三大工人运动一改过去原始的斗争方式,采取罢工、集会、游行、示威、请愿、起义等方式,这就给资本主义制度以更沉重的打击。

再次,斗争的规模扩大了。早期工人运动往往是孤立进行的,局限于个别工厂、个别地区,甚至是针对个别资本家的。这三大工人运动是整个城市、整个地区、整个行业甚至是全国性的行动。英国的宪章运动达到高潮时,在请愿书上签名的就达300多万人,约占英国成年男子的一半。

最后,工人的组织性加强了。以往的工人斗争往往是单个的、分散的,不能显示工人阶级的力量。工人在斗争中逐渐感觉到必须联合起来,组织起来,互相支持,以便打击共同的敌人。这时,无产阶级不仅建立了工会,而且还建立了类似政党的组织。在法国,布朗基领导创建了家族社(1835年)、四季社(1837年),其宗旨是通过密谋起义推翻资产阶级君主制度,彻底消灭剥削,建立人民主权和平等制度的共和国,成员主要是工人、手工业者和革命知识分子。该组织有着比较明确的共产主义要求,成员入社时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宣誓对人民绝对忠诚,严守秘密,永不叛变。该组织是纯粹的无产阶级组织。德国的政治流亡者和手工业工人于1836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正义者同盟。在英国,1940年,英国在宪章运动中组成了领导这次运动的全国性组织———宪章派全国协会,以后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0个分会,会员最多时近5万人。恩格斯称“这是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工人斗争的实践中发现,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革命的阶级,从而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力量。这就为《宣言》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依据。

三、《宣言》产生的思想条件

《宣言》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结晶。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就不可能产生《宣言》。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观经历了一个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在《宣言》产生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宣言》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宣言》发表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将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们在一系列著作中初步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就为他们在《宣言》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奠定了理论基石。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主义者鼓吹英雄史观,把历史发展归结为少数杰出人物的活动,看不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历史首先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即劳动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在《神圣家族》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观点,强调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他们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因此,变革社会要依靠人民群众,而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少数人身上。

2.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历史活动的前提

历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物质还是精神,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使人类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也就是整个社会历史运动的基础。无论在哪一个社会中,人们都必须首先解决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活动,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就不可能有其他种种社会活动,也就不会有历史。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进一步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他们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他们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3.阶级斗争和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是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这个动力就是阶级斗争,就是革命。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主要是通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阶级斗争来实现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明确指出:“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要想变革资本主义社会,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和平改良上,而要通过阶级斗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它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亦称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亦称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指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也就是说,当一种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它就必然会被打破,必然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就充分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而决定社会关系。

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相适应的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定的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并且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就提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的最初表述。这里的“市民社会”主要指现实的经济生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生产关系看成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他们借用传统社会学的术语将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称之为“市民社会”,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他们认为,市民社会“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他们还具体阐明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资产阶级国家实际上“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国家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不依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人们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科学和哲学等意识形式及感情、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唯心主义者把某种精神因素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和动力,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他们全面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他们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

7.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一定阶段上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人们为了不致丧失已经获得的新的生产力,不能不去改变陈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迟或早地跟着发生变革。这就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所推动的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他们分析了原始部落所有制、奴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相继更迭的历史情况,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社会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的。

(二)剩余价值思想的初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