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必藏于心的9种真经
28359200000010

第10章 面经:必须深谙识人术(6)

培根说:“情感以无数的、而且有时是觉察不到的方式来渲染和感染人的理智。”

《圣经·诗篇》中说,一个人情感激动时,“虽有耳朵,却听不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认识上的局限、感情上的偏爱。人们不会轻易就达到互相了解,即使有最美好的意愿和最善良的目的。而且,恶意会把一切都破坏无遗。而如果当偏见蒙住了人的眼睛,想要去除是相当艰难的。无论是证据、常识还是理性都对偏见望而生畏。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感情的怪圈,摆脱利益的羁绊,心平气和地观察了解一个人,才会有更清楚的认识。

人以群分

认识一个人还有一个很简便的方法,即只要看看经常环绕着这个人的是些什么人就行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喜欢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也总是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相处。一个安静、乐于思考、性格内向的人,一般不会喜欢与大吵大嚷、轻浮、外向的人交往,一个行为主动、办事沉着的人一般不会喜欢一个行为被动消极、办事急躁慌张的朋友。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人们会结交与自己截然相反或者反差很大的人为友作伴,但只要仔细分辨一下,真正从内心喜欢的,还是和自己相似的人。

同时,长期的、稳定密切的人际关系的相互联系,会使交往双方在某些行为准则、性格特点、价值取向等方面变得相近或者相同起来。所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倾听别人的意见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听过之后,自己还要再思考。当确信自己的观察、认识正确时,就决不可轻易地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即使50个人当中有49个人唱反调也要坚持下去。

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要被偏见、成见束缚而固执己见。如何把握好这个分寸,全在于自己是否冷静、公正、客观。尤其是年轻人,思想依赖性大,往往容易怀疑自己的直观感觉,又容易受到外来意识的影响,轻易地动摇自己正确的判断和见解。

如果别人的意见是像数学那样清清楚楚的东西,那自然还可作另论,但不管怎样,也是从别人的那一个侧面观察的,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还常常带有投其所好、看当事人的心情等感情色彩。

如果我们对各种人的评价标准、鉴定意见加以比较,那么不难看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有些评价甚至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臆测。

因此,成见不可有,定见不可无。应记住:眼睛比耳朵更可靠,但是如果不能用自己的头脑进行认真的思考,那么,眼睛看得再多,耳朵听得再多,也是毫无益处的。

不要作极端的判断

曹明华在她的《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中这样写道,“人,乃是宇宙间最错综、最完全的事物:揉怜悯、友善、坚韧、顽强、智慧、高尚于一身;集自尊、自私、懒散、贪婪、愚昧、卑俗于一体。”

确实,一个人的性格是多方面的,只不过一个侧面的突出点掩饰了其他的侧面。人都存在着自我矛盾,有时为爱国热情所燃烧,似乎贡献生命也在所不辞;有时却又心灰意冷,想躲进深山老林……。不要强求吧!这就是人。在现实生活中,2×2往往不等于4。

这十条,可说是对于怎样认识人的相当深刻的总结。

大智慧:度量放宽些,一切好歹都要容得。眼睛放大些。一切高矮都要包得。

代表人物:陈平

做人境界之高低,往往体现在处理矛盾的不同方法上,有人善于化解矛盾,有人善于激化矛盾。前者自然高妙,后者自然笨拙。大家同在一个单位为职,难免时有矛盾发生。而矛盾最多也是最激烈的,往往是争利夺位,有时甚至是争得“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其实这种人实在是钻了牛角尖,人生短短几十年,能同处一个单位,也是一种缘分,何必争来争去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呢?即使要为合理的东西去争夺,也必须讲究策略。也许有人会说,“你是站着说话腰不疼,碰到难受的事,你来试一试?”其实,有些东西即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你也是争夺不来的,反而两败俱伤,最重要的是误了你的“下一步”。也许这样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和具体案例结合起来,就一目了然。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汉代陈平和周勃互让丞相的事,恐怕对谦让的做人之境会有一些启发的。

在中国历史上,有“文景之治”的传说,是讲西汉的汉文帝、汉景帝励精图治,促成西汉中兴。汉文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敬重老臣陈平、周勃,得到了他们的尽力辅佐。而陈平和周勃也互相尊重,互让相位,成为以“谦让”为做人之本的典范。

汉文帝是汉高祖的庶子,被封为代王。他为人仁慈宽厚,当残暴篡权的吕后死后,诸吕的反叛被粉碎后,朝中拥戴文帝继位。

一天,汉文帝升殿,各大臣一一叩见之后,汉文帝发现丞相陈平没上朝,他问道:“丞相陈平为何不来?”

站在下面的太尉周勃站出来说道:“丞相陈平正在生病,体力不支,不能叩见皇上,请皇上恕罪。”汉文帝心里纳闷,昨日还见他身体好好的,怎么今天就病了?不过他不动声色,只是说:“好,知道了,退下。”

退朝后,汉文帝想派人去请陈平,但又一想,陈平是开国老臣,自己应当把他当作父亲一样对待,父亲有病,儿子只能前去探望,哪有召见之理。于是文帝便到后宫换上平日穿的家常便服,到陈平家去探视。

陈平在家躺着正在看书,见汉文帝来慌忙起身行礼。汉文帝急忙把他扶起,说:“不敢,朕视卿为父亲,以后除了在朝廷上,其他场合一律免除君臣之礼。”汉文帝扫视一下屋里的陈设,又说:“今天听太尉说您病了,特地前来探望,不知是否请过御医诊视?你年岁大了,有病可不要耽搁呀!”

文帝如此关怀,使陈平非常感动。他觉得不能再隐瞒下去了,对文帝讲了心里话:“皇上太仁慈了,可我对不起皇上的一片爱臣之心,我犯了欺君之罪呀!”原来陈平并没有病,是装病。他为什么要装病呢?他不想当丞相,要把相位让给周勃。汉文帝问:“为什么?”

陈平就把他让相的理由说出来了,原来高祖刘邦在位时,为了保证汉朝宗室的传承,规定“非刘氏者不得为王”。高祖死后,惠帝懦弱,吕后不顾高祖遗训,又立吕氏家族子弟为王。使得诸吕势力越来越大,刘家的势力却日益衰微。吕后死后,诸吕结党,欲谋叛乱,丞相陈平认为时机已到,与太尉周勃,共商大计,灭掉诸吕夺回政权。陈平认为新帝继位,应记功晋爵。周勃消灭吕氏集团,功劳比自己大,自己应该把丞相的位子让给周勃,但是周勃不肯接受,认为消灭吕氏集团,主谋是陈平。陈平便假装有病,不能上朝。使文帝有理由任命周勃为丞相,也使周勃义不容辞担起丞相职务。

陈平把这一切都对文帝说清之后,又诚恳地说:“高祖在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诛灭诸吕时,我的功劳不如太尉。所以我愿意把相位让给他,请皇上恩准。”

文帝本来不知消灭诸吕的细节,他是在诸吕倒台后,才被陈平和周勃接到长安的。听了陈平的解释,才知周勃立下了大功,便同意陈平的请求,任命周勃为右丞相,位居第一,任陈平为左丞相,位居第二。

文帝想做个有作为的皇帝,他要亲自过问国家大事。一天上朝时,他问右丞相周勃:“现在一天的时间里,全国被判刑的有多少人?”周勃说不知道。文帝又问:“全国一年的钱粮有多少,收入有多少?支出有多少?”周勃还是回答不上来,感到惭愧至极,无地自容。

文帝看周勃答不出来,就问左丞相陈平:“陈丞相,那你说呢?”陈平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您要想了解这些情况,我可以给您找来掌管这些事的人。”

文帝问:“那么谁负责管理这些事呢?”陈平回答:“陛下要问被判刑的人数,我可以去找廷尉,要问钱粮的出入,我可以找治粟内史,他们会告诉您详细的数字。”

文帝有些不高兴,脸色沉下来说道:“既然什么事都各有主管,那么丞相应该管什么呢?”

陈平毫不犹豫地回答:“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事无巨细,每事躬亲。丞相的职责,上能辅佐皇帝,下能调理万事,对外能镇抚四夷、诸侯,对内能安定百姓。丞相还要管理大臣,使每个大臣能尽到自己的责任。”陈平回答得有条不紊,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连连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

站在一边的周勃如释重负,十分佩服陈平能言善辩,辅政有方,深感自己是个武夫,才干在陈平之下。他回到家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自己虽说平定诸吕有功,但是辅佐皇帝、处理国政方面的才能比起陈平差远了,为了国家百姓着想,还是应该让陈平做丞相。于是周勃也假称有病,向文帝提出辞呈。

汉文帝非常理解周勃的心情,批准周勃的辞呈,任命陈平为丞相(不再设左丞相)。陈平辅佐文帝,励精图治,促成了汉朝中兴。陈平和周勃两位老臣,都是汉朝开国元老,却“虚己盈人”,互让相位,光彩照人。他们如此不为己利,从国家社稷着想,谦虚相让,很值得今人学习。

智者做人总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础,懂得“力所不及”和“过极”的辩证法则。有些事情,你以谦让为做人之本,才能保全自己、成全自己。否则你非要与强手较劲,只能兵败如山倒。做人是一门学问,当你谦让他人时,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抬高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或许会换来另外的成功资本。这需要我们在一起彻悟其理。